首页 百科知识 怎样搞好人际关系

怎样搞好人际关系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正确处理竞争和矛盾后形成的新的人际关系,会增加理解、友谊与和谐。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使人保证心情愉快、舒畅,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平等待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失信则失人心,失人心者必败。特别是作为领导人,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知人善任,信任尤为重要。由于乐羊战前准备充分,中山国粮草奇缺,人心大乱,一战即败。
怎样搞好人际关系_心理呵护200招

人际关系,也有人叫人群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同事、上下级、同学、朋友、师生、邻里、亲属等关系。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互相依赖才能生存,社会才能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依赖性变得更加重要。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忠诚、友善、互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竞争,但那是在互助基础上的竞赛,而不是无情的争斗。人与人之间也会有矛盾,但那是以友善为前提的正常生活中的矛盾,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视。在正确处理竞争和矛盾后形成的新的人际关系,会增加理解、友谊与和谐。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使人保证心情愉快、舒畅,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1)平等待人。平等待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都希望自己的自尊心和感情得到尊重,政治经济权益得到保障,正常私生活不受干涉,人身权利不受践踏。因此,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交往对象,特别是对待地位、职务、学历、学识、能力、财产、身体等条件不及自己优越的人更要放下架子,说话办事平等相待,“礼让三分”,以消除对方的疑虑和不安。如上级对下级,首先自己就应以普通一员的身份与下级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挥。而与身份或其他条件比自己高的人相处,也要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奴颜婢膝,阿谀逢迎,有意讨好。

(2)关心他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希望为人所关心,所注意,乃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需要。人们发现,自婴儿时期起,人的需要经常是在有人注意下获得满足的。因此,“有人注意”就形成了“将获得满足”的符号。例如,小孩往往看到母亲或听到母亲的声音就会停止啼哭,因为他已获得了安全的需要。这个印象一直保持下来,使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这就告诉我们,既然人人都有被人关心、注意的需要,那么,一个人在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想得到他人的关心、注意和爱护,就必须考虑到他人也有这种需要,“欲人爱之必先爱人”时时处处先想到他人。志士仁人,自觉“以天下为己任”,为了他人,为了集体,为了社会,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考虑个人得失,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以他人利益为重,形成了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风格。这种高风格的典范是完全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他们在奉献中得到了精神的满足,他们的身影永远在善良人们的心中。

(3)讲信用。子夏在《论语·学而》篇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在《论语·为政》篇则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国东晋哲学家傅子说得更直率,“祸莫大于无信,无信则不知所亲,不知所亲则左右尽己之所疑,况天下孚。”(《傅子·义信》)我国北齐文学家刘昼则留下了:“信者信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利”的名言都是强调信用的重要。失信则失人心,失人心者必败。可见,取信于民乃立国之本,取信于人乃交友之根。

我们所讲信用,首要的是信守诺言,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信,行必果。为此,我们必须强调不要轻易许诺,不要为了眼前的需要毫无把握地应诺自己无力办到的事,而那种吹牛皮、说大话、哗众取宠的毛病更是要不得的。因为“轻诺者信必寡”(北宋诗人林逋《省心录》)。你信口开河,不为自己的话负责,最终必失信于人。有一位厂长在承包招标答辩时,以“三年实现利税翻三番”“为职工每人解决一套住房”等十件“实事”一举中标,被工人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迎进工厂。他上任后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厂里经营管理大有改观,但利税翻番谈何容易,所谓十件“实事”更无指望。工人们的期望值得不到满足,情绪逐渐低落,生产形势每况愈下,他责怪工人,引起工人们的强烈不满,最后被工人轰出工厂。尽管这件事情的出现情况错综复杂,但他轻易许诺,不能不说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陷阱。

(4)要信任他人。信任就是在对他人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人以坚定的信任。对于一个上进心很强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得到信任更重要的了。特别是作为领导人,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知人善任,信任尤为重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更是一条重要原则。战国时期,魏文侯赠“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西门豹为副将,率领5万人去打中山国(今河北省定州)。当时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乐羊为了使中山国百姓免遭战争之祸,故围而不攻,限令中山国国君姬窟开城投降。可姬窟一面假意表示投降,一面却派乐舒去请求宽延攻城时间,乐羊则围困三个月未攻。之后,见姬窟无投降诚意,乃下令攻城。由于乐羊战前准备充分,中山国粮草奇缺,人心大乱,一战即败。乐羊凯旋回魏,魏文侯亲自出城迎接,并摆筵席为乐羊庆功。宴席上魏文侯还赐给他两箱“礼物”。乐羊回家打开箱子时发现,箱里全是大臣们弹劾他的奏章。原来在乐羊围城未攻期间,魏国大臣以为乐羊是因父子私情而不攻城,故纷纷上奏弹劾,可魏文侯却对乐羊坚信不疑。乐羊知道这种情况后,深受感动。第二天一早就去向魏文侯谢恩。魏文侯说:“我知道,只有你能担当这个重任,才用你不疑。”设想,如果魏文侯听信谣言,不仅会埋没人才,也不会以这样小的代价攻取中山国。

(5)要诚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都有求稳和求可靠的心理,而诚实是获取信用、取信于人的一种积极方法。《尚书·图书》中说:“作德心逸曰休,作为心劳曰拙”我国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在《二程集·粹舍》中写道“责善之道,必也贵诚而不贵言,则于人有相长之益,在已无处辱之患。”与二程差不多同时代的晃说之在《晃氏客语》中说:“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丢弃诚实,以权术或阴谋起家,有时也可能得势于一时甚至一世,但终究会被历史所唾弃。康生就是这样,他整人有术,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和原苏联的苏斯洛夫一样,以“公诉人”的身份出现,甚至指鹿为马,残害忠良。“文革”后期,他带着极高的荣耀走向了另一个世界,但“盖棺”也未能定论,他最终被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对于诚实说得更可谓刻骨铭心:“我立身处世,就靠真理和诚实。如果我失去了真理与诚实,就等于和我们的敌人一起击败了我自己。”所以诚实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保持友谊获得成功的基础。有人说“心诚则灵”,可是也有人说“老实人总是吃亏”。不过实实在在说话,认认真真做事,尽管一时会“吃亏”,但会得到人们永远的真诚的信赖与尊敬,而这正是那些虚伪好誉之人永远不能得到的。有一位同志几次搬家,在哪儿都留下了“好人缘”,就是个别沾染奸猾刁钻毛病的“小市侩”,也能与其友好相处。问他处理邻里关系的奥秘,他说:“千金买亲,万金买邻。”邻里关系是生活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点上他信守三个字即“肯吃亏”,你吃了点亏,帮助了别人,方便了别人,别人就会同样想帮助你,互相支持,互相谦让,哪能处不好关系呢?总之,这看不见的收获,远远大于看得见的“亏”,况且,如果一心寻便宜,到处钻营的人,往往最后以吃一个“大亏”而告终。

(6)要宽厚。宽厚首先就是说话、办事不仅只想到自己,也要想到别人,将心比心,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在我工作过的几个地方,就遇到了多位这样的好人。有一位老同志一次带一位并无深交的青年人去北京办事,两人都爱吃鱼、喝啤酒。所以每顿饭老同志都张罗买鱼、买啤酒,钱当然是均摊。可到桌上,他不是说鱼咸就说鱼刺多,或说胃不舒服,吃点饭就放筷了。诚实的青年人信以为真,每次都把剩下的鱼和啤酒“扫荡一空”。回到单位后,青年人和同事说这件事,别人告诉他,老同志家庭生活困难,想多买又没钱,所以每顿饭都找些理由想让你多吃点鱼,多喝点啤酒。青年人这才醒悟过来,感动万分,他暗暗把老同志作为自己做人的“镜子”,身体力行。后来,这位老同志病逝了,在遗体告别仪式上,青年人悲痛欲绝,有人有些不解,青年人于是含泪讲了这段“鱼和啤酒”的故事。

宽厚就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最近一段时间,有些人把清代杰出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的条幅“难得糊涂”奉为座右铭,其实,郑老先生当时写此条幅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历史背景的,绝不是引导人们去做一个麻木不仁的糊涂蛋。我国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叫作“吕端大事不糊涂”,指的是北宋有个宰相叫吕端,有人在皇帝面前说他马虎糊涂。宋太宗不信,并说了这句话。这里所说的大事,当然是指关系国家社稷安危的事情了。我们的工作,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以及关系原则、政策上的问题也是大事,同样丝毫马虎不得。要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刚直不阿,绝不能当墙头草,打顺风旗。但在一些日常小事上,就没有“深钻细研”的必要了,应当糊涂一些,以减少摩擦,集中精力办好大事。

(7)要理解人。有一句口号叫“理解万岁”。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理解人最主要的应当是不苛求人,不企望别人“慷慨”。对别人的言行多往好处想,不要乱猜疑。别人做了好事要记在心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了错事时,能够多谅解,并要全面分析,多想他做过的好事。当别人与自己产生矛盾,输了理时,要做到有理也让人,为其自悟留下时间,创造条件。不要得理不让人,使其过于难堪。在闲谈或开玩笑时,不要当众针对对方夸夸其谈,或揭对方短处,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当自己说了错话或办了错事时,要勇于承认,并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或表示道歉,而不能文过饰非,把一切成绩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对别人的过错,可当面提出批评,但要切忌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对于流言蜚语不加分析,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是处理人际问题之大忌。

(8)要谦虚。谦虚,对于做人,对于处理好人际关系都有重要意义。凭我们的经验就可感到,有谁愿意与一个高傲自负、盛气凌人的人友好相处呢?难怪我国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说:“功谦虚已,则附之者从,骄慢倨傲,则去之者疾”。

谦虚就必须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名言,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值得我们汲取,变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就是遇到某些方面不及自己的人,亦不可排斥、冷漠、瞧不起。而要以谦和态度对待,尊重其人格。就像我国清代文学家梁章钜所说的那样:“汝不如人,则恭敬而求教,不可掩饰护短;人不如汝,则谦和而逊让,不可鄙薄逞长”(《退庵随笔·交际》)。

谦虚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受到“荣誉”的考验。当一个人取得了一些成绩,或获得某种职位后,各种荣誉和赞誉会接踵而来。在这种情况下,谦虚更显得可贵。有的人“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而有的人则有“自夸自败,还增一毁”(清代文学家陈宏谋《养心遗规》下卷)。

我们讲谦虚,要绝对防止虚谦,即虚伪的谦虚。我国明代文学家徐学谟指出:“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归有园尘谈》)就是说虚伪的谦虚已失去了谦虚的真正价值。它或许能博得庸俗的掌声,但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它会使真正善良的人们离其更远。

(9)讲原则。处理好人际关系与搞好“关系学”,罗织“关系网”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那种拿原则做交易,不顾社会公德,不顾后果,对交际对象一味迁就,或曲意逢迎,最终会害人、害己、害国。

处理人际关系中,公道正派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处理同事、同学以及上、下级关系时,要自觉破除封建宗教观念,不搞人身依附。而要一视同仁,保持“等距离”接触,不搞吹吹拍拍、亲亲疏疏、结成“小集团”。《庄子·山木》中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如醴。”那种靠搞拉拢,施小恩小惠,或以金钱、酒肉来维系的个人关系就是小人之交。它经不起时间和各种环境的考验。只有那种以高尚道德情操和纯朴真诚为基石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坦诚相见,肝胆相照,互助互谅,共同前进。

(10)注意交际方法和艺术。交际是一门科学,我们在此只重点谈一下交际中言谈举止问题。俗话说:“好人长在嘴上,好马长在腿上。”交谈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形式。与交际对象进行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交谈,有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发展友谊。当你开口说话之时,别人对你的印象也随之开始变化,彼此间在心理上的差距也相应地伸缩。如果你的谈吐使人反感,造成思想上、感情上的鸿沟,那就很有可能给你与对方的关系罩上一层阴影。因此谈话时,要态度诚恳,分寸适当。切忌污言秽语,油腔滑调,卖弄性地高谈阔论,随意嘲讽和攻击。谈话中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处境、情绪、文化层次等特点,使自己的言谈尽量符合对方的“口味”,以便增强理解。交谈内容要使对方易于接受,力求说话简明扼要,避免烦琐冗长的陈述。交谈中要注意不要触及对方的痛处、烦恼、不幸或禁忌,一旦出现此种情况,要迅速转移话题。

在谈话中,不仅要自己谈,还要注意听取对方的谈话。对方谈话时,要注意听,眼睛注视着说话人,脑子里设法撇开其他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说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不要对对方的叙述漫不经心,做其他事情或流露出烦躁的表情,应鼓励对方完整地表达本意。

在正式交际场合中,还要注意服装整洁,举止文明得体,坐、立、行姿势正确雅观,不要不分对象乱开玩笑,避免拍肩拉手等粗俗动作。当然,也不能在人前畏畏缩缩,谨小慎微。应信心十足,精神抖擞,又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