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过程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过程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淋巴样小结、扁桃体、阑尾等,这些器官内富含能捕捉和处理抗原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以及能介导免疫反应的T细胞和B细胞。同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与淋巴结的差别在于:脾脏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的主要场所。黏膜免疫系统在保护黏膜表面不受病原体侵害、促进与共生微生物群落共生中都起主要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_免疫学与免疫制剂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包括脾脏、淋巴结、淋巴样小结、扁桃体阑尾等,这些器官内富含能捕捉和处理抗原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以及能介导免疫反应的T细胞和B细胞。

一、淋巴结

淋巴结(lymph node)广泛分布于全身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上。

(一)淋巴结的结构

淋巴结的结构如图2-8所示,淋巴结表面覆盖有结缔组织被膜,后者深入实质形成小梁。淋巴结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彼此通过淋巴窦相通。被膜下为皮质,包括浅皮质区、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

浅皮质区又称为非胸腺依赖区(thymus-independent area),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该区内有淋巴滤泡(或称淋巴小结)。未受抗原刺激的淋巴小结无生发中心,称为初级滤泡(pri-mary follicle),主要含静止的成熟B细胞;受抗原刺激的淋巴小结内出现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称为次级滤泡(secondary follicle),内含大量增殖分化的B淋巴母细胞,此细胞向内转移至淋巴结中心部髓质,即转化为可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副皮质区又称胸腺依赖区(thymus-dependent area),位于浅皮质区和髓质之间,为深皮质区,是T细胞(主要是CD4 T细胞)定居的场所。该区有许多由内皮细胞组成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也称高内皮细胞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HEV),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髓质由髓索和髓窦组成。髓索内含有B细胞、T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及Mφ。髓窦内Mφ较多,有较强滤过作用。

img30

图2-8 淋巴结的结构

(二)淋巴结的功能

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分化成熟的T、B细胞,均可定居于淋巴结。其中,T细胞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75%,B细胞占25%。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抗原递呈细胞携带所摄取的抗原进入淋巴结,将已被加工、处理的抗原递呈给淋巴结内的T细胞和B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故淋巴结是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结深皮质区的HEV在淋巴细胞再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循环中的淋巴细胞穿越HEV壁进入淋巴结实质,然后通过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或右淋巴管,再回到血液循环。

4.过滤作用:组织中的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等进入淋巴液,其缓慢流经淋巴结时,可被Mφ吞噬或通过其他机制被清除。因此,淋巴结具有重要的滤过作用。

二、脾脏

(一)脾脏的结构

脾脏的结构如图2-9所示,脾脏(spleen)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可分为白髓、红髓和边缘区三部分。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组织构成,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动脉周围淋巴鞘为T细胞居住区;鞘内的淋巴小结为B细胞居住区,未受抗原刺激为初级滤泡,受抗原刺激后出现生发中心,为次级滤泡。红髓分布于白髓周围,包括髓索和髓窦:前者主要为B细胞居留区,也含Mφ和DC;髓窦内为循环的血液。白髓与红髓交界处为边缘区(marginal zone),是血液及淋巴细胞进出的重要通道。

(二)脾脏的功能

脾脏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脾切除的个体其免疫防御功能可发生障碍

img31

图2-9 脾脏的结构

1.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成熟的淋巴细胞可定居于脾脏。B细胞约占脾脏中淋巴细胞总数的60%,T细胞约占40%。

2.免疫应答的场所:脾脏也是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同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与淋巴结的差别在于:脾脏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的主要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脾脏可合成并分泌如补体、干扰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4.滤过作用:脾脏可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衰老死亡的自身血细胞、某些蜕变细胞及免疫复合物等,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

此外,脾脏也是机体贮存红细胞的血库。

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 A LT)亦称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lymphoid system,M IS),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e)、阑尾等。

黏膜系统在机体免疫防疫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①人体黏膜的表面积约400平方米,乃阻止病原微生物等入侵机体的主要物理屏障;②机体近一半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系统,故M A LT被视为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部位。

(一)M ALT的组成

1.鼻相关淋巴组织(na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 LT):包括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及鼻后部其他淋巴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微生物感染。

2.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 LT):GA LT包括集合淋巴结、淋巴滤泡和固有层淋巴组织等,其主要作用是抵御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图2-10)。肠道黏膜上皮间还散布一种扁平上皮细胞,即M细胞(membranous cell or microfold cell,膜性细胞或微皱褶细胞),又称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specialized antigen transporting cell),是散布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间的一种特化的抗原运转细胞。它不表达M HCⅡ类分子,胞质内溶毛体很少,在肠黏膜表面有短小不规则毛刷样微绒毛。M细胞的基底部凹陷成小袋,其中容纳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DC等。M细胞具有高度的非特异性脂酶活性,病原菌等外来抗原性物质可通过对M细胞表面的毛刷状微绒毛的吸附,或经M细胞表面蛋白酶作用后被摄取,并将未降解的抗原转运给小袋中的巨噬细胞,由后者携带抗原至集合淋巴结,引发黏膜免疫应答,肠道淋巴系统免疫应答如图2-11所示。

img32

图2-10 消化道集合淋巴滤泡

img33

图2-11 肠道M细胞的转运功能及M细胞包围住大肠杆菌

黏膜免疫系统在保护黏膜表面不受病原体侵害、促进与共生微生物群落共生中都起主要作用。要激发黏膜免疫反应,黏膜表面上的抗原必须首先穿过不可透过的上皮障碍,进入“派伊尔小结”这样的淋巴结构。这一功能(被称为“转胞吞作用”)被认为主要由M细胞调控,它们是“派伊尔小结”中专门的上皮细胞。对由M-细胞调控的抗原“转胞吞作用”的机制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小肠M细胞顶面表达的糖蛋白-2是表达Fim H抗原的细菌的转胞吞受体。由于M-细胞被认为是各种口服免疫药物的一个很有希望的目标,所以这项工作表明,依赖于糖蛋白-2的“转胞吞作用”是一个可能的免疫目标。

3.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ial-associated tissue,BA LT):主要分布于各肺叶的支气管上皮下,其结构与派氏集合淋巴结相似,滤泡中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常增生成生发中心,其中主要是B细胞。

(二)M ALT的功能及其特点

1.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分布在不同部位的M A LT均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从而在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局部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

2.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以消化道黏膜为例,口服抗原被吸收进入集合淋巴结后,可引发B细胞应答,使之转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其中可分泌SIgA的浆细胞主要定居于集合淋巴结或迁移至固有层。SIgA在抵御病原体侵袭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发挥重要作用。

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口服蛋白抗原刺激黏膜免疫系统后,常可导致免疫耐受,其机制尚未阐明。口服抗原诱导耐受的生物学意义在于:①可阻止机体对肠腔内共栖的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而这些菌群的存在乃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所必需;②通过口服抗原诱导机体对该抗原形成特异性无反应性,可能为治疗自身免疫病提供新途径。

附:淋巴细胞再循环

各种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并不是定居不动的群体,而是通过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进行有规律的迁移,这种规律性的迁移为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recirculation)。通过再循环,可以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接触的机会,更有效地激发免疫应答,并不断更新和补充循环池的淋巴细胞。

1.再循环的细胞淋巴干细胞从骨髓迁移至胸腺和腔上囊或其功能器官,分化成熟后进入血液循环的定向移动过程不属于再循环范围。再循环是成熟淋巴细胞通过循环途径实现淋巴细胞不断重新分布的过程。再循环中的细胞多是静止期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80%以上是T细胞。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胸腺和骨髓;成年以后,主要靠外周免疫器官进行补充。受抗原刺激而活化的淋巴细胞很快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不再参加再循环。

2.再循环的途径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流经外周免疫器官(以淋巴结为例)时,在副皮质区与皮质区的连接处穿过高内皮毛细血管后静脉(HEV)进入淋巴结;T细胞定位于副皮质,B细胞主要定位于皮质区;以后均通过淋巴结髓窦迁移至输出淋巴管,进入高一级淋巴结;经过类似的路径,所有外周免疫器官输出的细胞最后都汇集于淋巴导管;身体下部和左上部的汇集到胸导管,从左锁骨下静脉角返回血循环;右侧上部的汇集到右淋巴管,从右锁骨下静脉返回血循环。再循环一周约需24~48小时。

3.细胞定居选择淋巴细胞从血循环进入淋巴组织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这是因为淋巴细胞上具有特殊的受体分子,称为归巢受体(homingreceptor)。现已发现的归巢受体包括CD44、LFA-1、V LA-4和M EL-14/LAM-1等;其中M EL-14/LAM-1是定居淋巴结的受体,识别淋巴结内的高内皮细胞;V LA-4的α亚单位是定居M A LT的受体,识别黏膜表面的配体。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带有不同特异性抗原受体的各种淋巴细胞不断在体内各处巡游,增加了与抗原以及抗原递呈细胞接触的机会;许多免疫记忆细胞也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一旦接触到相应抗原,可立即进入淋巴组织发生增殖反应,产生免疫应答。淋巴细胞再循环如图2-12所示。

img34

图2-12 淋巴细胞再循环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