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晚清商品经济的见证

晚清商品经济的见证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清代中叶后,河西商品经济相当活跃。现甘州城内尚存保存完整的山西会馆和民勤会馆,它们是清代中叶到民国时期,张掖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整个建筑主次分明,为全市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民国初期建筑,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晚清商品经济的见证_悦读甘州·畅游

会馆:晚清商品经济的见证

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清代中叶后,河西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史料载,甘州府既有市内交易,又有集贸交易,既有钱物交易,也有实物交易。张掖县有炭、菜、木头、房笆、油、麻渣、苇席、骡马等贸易市场,还有栉比鳞次的店铺,出售布、絮、裘、褐、毛、皮及铜、锡、铁等日用品,各省商旅,咸集于此。甘州及河西的商业往来,远达鲁、豫、晋、冀、荆、扬等地,各地商人在甘州逐渐形成自己的驻地—会馆,如山西会馆、陕西会馆、山东会馆、扬州会馆等。现甘州城内尚存保存完整的山西会馆和民勤会馆,它们是清代中叶到民国时期,张掖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在城区南大街,坐西向东,后院与大佛寺相连,现为市文化馆馆址。始建于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山西客商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将建于雍正二年的关帝庙改建为山西会馆,修建费用都由客商募捐。会馆将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融为一体,形成起伏开阖,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院落群体。后多次修葺,是集殿堂、楼阁、戏台、牌坊为一体的完整建筑群,其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飞檐翘角、绚丽多彩。以牌坊为中心,分为前后两个院落,最前面是5间山门,宽12米,深4.2米,上为戏台,重檐歇山顶,宽8.25米,深9.6米,两边开月窗。山门两侧有砖砌八字墙,顶部仿木结构,墙上分别携刻“忠”、“义”二字,遒劲有力。山门内的前院南北构成对称的看楼各7间,上下两层,楼上两侧有木构天桥与戏台相通,院中立一座木构牌坊,两侧有钟鼓楼各一,牌坊后的南北两面各排列5间厢房。最后在轴线上有3间大殿,宽13米,殿内原有刘、关、张泥塑像,今已不存。大殿前有一座长方形抱厦,檐柱作八角形,前檐券口上雕二龙戏珠,椽枋上立粉堆金彩绘三国故事,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绘、泥塑,遍布全馆,交相辉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是张掖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清代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勤会馆

民勤会馆在张掖市第二中学院内,坐北向南,四合院式。建于民国10年(1921年),现存建筑主要有牌坊、钟鼓楼、大殿、配殿、厢房、保存较完整。木牌坊四柱三门,正楼大、左右次楼小,总面宽11.2米,歇山式顶,券口上雕刻二龙戏珠、大象、海马、麒麟,神态生动,正楼正面刻行书“福阴苏山”,背刻“膏流瀚海”,左右次楼嵌板上刻有8字楹联一副。牌坊左右,排列两座钟鼓楼,平面正方形,边宽6.2米,上下两层,四面坡攒尖顶。下层或东或西正中开门,过牌坊东西两边为对称的厢房,各宽9间,深1间,悬山式顶,最后正中为大殿3间,平面正方形,宽14米,深14.6米,单檐歇山顶,两侧为东西配殿,规模较小,各宽3间,深1间。整个建筑主次分明,为全市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民国初期建筑,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