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当前青少年网络德育的若干思考

对当前青少年网络德育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传统德育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增加以及加快创建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的迫切性都显出了网络德育的必要性。然而当前的网络德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增强意识,转变观念,用心改善。网络德育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网络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延伸,是德育现代化的结果。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工作,受教育者是自由、自主的。因此网络德育解决了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矛盾。

对当前青少年网络德育的若干思考

赵恩国

【摘 要】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应运而生——网络德育。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传统德育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增加以及加快创建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的迫切性都显出了网络德育的必要性。然而当前的网络德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增强意识,转变观念,用心改善。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德育 传统德育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截至2009年底,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0.4%,其中20岁以下的占31.8%。(1)互联网用虚拟手段为人类开启了一方全新的活动空间,它以无可抵挡的魅力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网络的这把“双刃剑”,在成为青少年获取必要的和充分的信息资源、娱乐资源和知识资源最重要途径的同时,其复杂性、虚拟性和隐匿性的特征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习得都有着极其复杂的影响,从而对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观念的转变、德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以及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网络德育的概念及其特点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应运而生——网络德育。网络德育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种网上德育,即通过网络这种全新的手段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品德等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使网民在利用网络进行活动和交往时遵循相应的原则与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型伦理道德关系和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比如,尊重知识产权、提高信息素养、尊重公民的隐私权和维护国家安全等。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网络道德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网络为一种新的德育途径,开展德育工作,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现代化;另一方面是在对德育对象进行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开展网络德育管理和一系列网络德育活动,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网络道德品质(包括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意志和网络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网络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延伸,是德育现代化的结果。因此,与传统德育相比,它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和独特的发展规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开放性

网络世界是没有边界的,它消除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互联网向全世界开放,使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接收和发布信息。同时网络的虚拟性消除了人们的年龄、肤色、国籍、阶级和宗教信仰等现实角色中的差别,人完全是在虚拟的角色扮演中进行自由地交流与互动。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是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2)正是网络的这种开放性使得网络德育也打破了传统德育的封闭性,使其成为一种开放式的德育模式。而传统德育总是习惯于立足于本地区、本民族和本国来考虑其应所培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间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的德育模式以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树立全球意识和观念。我们通过网络,可以把学校、家庭和社会连为一体,使德育延伸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同时还可以丰富德育形式,充实德育内容,增强德育的鲜活性和实效性。

(二)互动性

“传统的学校德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是确定的,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在德育活动中占主体地位”(3),而被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德育的效果。网络德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可以形成一种互动关系,通过网络和其他多媒体形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双向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还可以通过E-mail、论坛、QQ空间等来相互传递信息。由于网络交往是以虚拟的符号形式进行的,双方的角色是虚拟角色,减少了现实交往中的阻隔,双方可以进行更多更为有效的交流,也可以使教育者及时发现被教育者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并及时予以解决。

(三)趣味性

传统的学校德育主要采取理论灌输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来获得正面的道德知识,接受社会认可的道德规范。德育渠道单一,形式单一,使我们的理论说服力下降,学生也很难获得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品质。相比之下,“网络德育形式灵活多样、丰富,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以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入手,彻底摆脱了形式主义的说教,使德育内容由静态的文字书本变成动态的多媒体文件,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使广大学生犹如身临其境”(4)。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也与学生的猎奇心理相结合,能使其产生强烈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进行自我教育。须知,德育需要受教育者在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形成其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我们不能省略这一过程而期望受教育者在单一刺激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品质。

(四)主体性

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工作,受教育者是自由、自主的。他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去受什么样的教育,而且有了思想疑难问题可以主动地去寻求教育者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运用网络虚拟社区和网络论坛等展开自由而充分的讨论,使大多数人受到这方面的教育。这样就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培养,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而且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五)超时空性

网络信息的容量无限性和廉价简易性,使教育者可以时时掌握新的资料和知识,利用社会资源,充实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形式。因此网络德育解决了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同时,网络中人们超越了物理时空的限制,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交流。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突破现实时空的界限进行更为积极更为有效的互动,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

互联网以其宽频高效的信息资源,丰富多样的传播手段,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施展创新才华和接受各种教育影响的广阔平台,使他们能够快捷便利地沟通信息,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资源。因此,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载体,可以让他们开阔眼界、转变思维,提高知识水平,促进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但网络的不良影响也不可忽视,并在近些年其负面影响有扩大的趋势。网络上有海量的优秀信息资源,同时也不乏众多不良信息,这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上交往危及青少年的现实人际交往,使人际关系和道德意识淡漠化,出现交际责任感的减弱、交际情感障碍等问题,特别是患有“网络综合症”(具体表现为上网成瘾、情绪低落、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自控力下降等,甚至会出现自残意念和行为)的青少年缺乏健康的人际沟通和交流。虚拟的角色扮演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人格发展、自我身份认同。同时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网络进行着不间断的政治文化渗透。“通过互联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地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外交政策和文化观念。网络上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导致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价值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5)如何引导青少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成为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传统德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继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又一次巨大的技术革命,它必将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并对当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因为这些戏剧性的技术变迁,是当前最直接感觉到的结构性转化。但是这并非认为技术决定了社会,而是技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场景”(6)。网络技术为社会组织以网络形式渗透扩张至整个社会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网络的飞速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营造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虚拟性,在这种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网民可以隐匿自己的身份进行活动,从而获得了最大程度的自由。这样传统德育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德育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网络信息传播的通畅性和迅捷性,文化价值形式的多元性,使传统德育的舆论导向和控制力减弱,也使得传统德育内容出现严重的滞后性,德育形式需要更新。而“与传统德育相比,网络德育从作用空间、过程、目的、主体、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了传统德育模式的变革,使德育实践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德育过程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德育目的从显性明确走向隐性潜在,德育体验从单调乏味走向生动有趣,道德主体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选择,德育资源从单一匮乏走向丰富多样”(7)。因此以网络德育为突破,创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网络德育模式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网络德育是抢占现代网络技术制高点的有力保证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8)因此,开展网络德育,目的就在于加快创建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抢占现代网络技术制高点,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国家意识的社会公民,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与影响。以此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9)。在网络时代,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必须保持清醒的阵地意识,积极应对挑战,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德育的渗透力与影响力。

三、当前青少年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

(一)网络德育形式呆板,内容单薄,信息滞后

网络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网站。现在最重要的青少年德育网站有中国德育教育网、中国德育网及各地方德育网、中国共青团网及各地方共青团网、中国德育资源网、中国少年雏鹰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这些德育网站的主要点击者应该是广大的青少年,但是其点击量还是跟一般的网站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网站不应当仅仅是宣传栏和板报,而是青少年获取德育知识、加强德育学习的地方。但一些德育网站版块区分不合理,教育教学资讯太多,一些信息长期得不到更新从而忽视了网站的关键是成为培养青少年学生德育的窗口。还有,网页缺乏与学生互动的窗口,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窗口,因此缺乏生动性,也缺乏吸引力。

因此,我们应当提升德育网站的整体水平,使其真正地为青少年学生而设。首先应优化网页版块区分,把更多的版块用来发挥青少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开设自由论坛、心理咨询、在线交流互动等版块。其次,应当让不同观点、不同声音都有表达的渠道,网络的开放性使不同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纷纷呈现出来。我们应当鼓励这种碰撞,相信真理会越辩越明的。因此可以尝试开设青少年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讨论的专栏,这样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content-1667143.htm,2010-07-29.

再次,还应结合青少年的学生实际需要,通过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丰富网站的形式。中国青少年网民网络使用娱乐化特点较为突出,2009年在网络音乐(88.1%)、网络视频(67%)、网络文学(47.1%)和网络游戏(77.2%)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交流沟通应用方面,青少年网民在博客(68.6%)、即时通信(77%)、社交网站(50.9%)和论坛BBS(31.7%)的使用率也高于整体网民。(10)因此可以通过博客、论坛BBS、社交网站等创建有针对性的虚拟社区,也可以在德育网站开设娱乐、体育、文化、新闻等版块,吸引更多青少年学生的参与。

(二)网络德育主动意识薄弱

网络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还是不乏对青少年学生上网行为的盲目禁止。许多德育工作者对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从辩证的视角看待网络的作用,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主动迎接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他们不能为上网过程中青少年的道德示范行为给出正确引导和正面教育。须知,当前网络终端大众化是不可阻挡的,网络负面信息的侵袭也是无孔不入的,单靠责罚显然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要增强网络德育的主动意识首先要增强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先进的现代德育理论和丰富的德育实践经验,还要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要有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展德育工作,能够迅速把握德育时机,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质。其次,优化网络德育环境。学校德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要用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我们还要把社会的优秀资源整合进来,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站、法制网站、心理咨询网站都可以与德育网站链接起来,使德育资源得到优化,也使青少年德育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相应的专业化组织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三)缺乏积极有效的监控机制

“道德的约束主要通过自律和他律两种手段实现,自律需要培养其‘慎独’精神,这需要强烈的自控力;而他律主要通过公众舆论的力量,迫使个体规范自己的言行。”(11)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和隐匿性等特点,网络交往本来就有其隐蔽性,网络道德似乎更需要自律。但若没有他律的约束和法律的限制,网络行为完全靠自律来约束是几乎不可能的。而当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事情时有发生就是因为外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现在的网络终端不断大众化,不止电脑可以连接入互联网,手机上网异军突起,并且成为现今青少年学生的主流。这就使得网上行为的监控更加困难。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0年4月26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同比增长73.5%,其中74%的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与此同时,网吧作为中国青少年上网场所的重要性在弱化,使用率从2008年的57.5%下降到2009年的49.4%。(12)要想及时掌握青少年学生的上网行为,并有针对性地给以指导,若没有有效的监控措施和监督机制,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网络德育不仅要重视自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甄别信息、选择信息、高校运用信息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监控机制,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上网过程的在线监控和手机上网的规范化。我们还应形成强大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良好的德育环境规范青少年学生的上网行为。

此外,还要进一步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法律法规,使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好遵章守法、文明上网、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严格遵守网络秩序,共同构建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另外,还要严格纪律要求,对在校园网内发布反动言论、色情、传播病毒者,要及时查处,并予以纪律处分;对网络中的不文明言论及无意破坏者,则应给予警告,积极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四、总 结

张耀灿教授曾指出:“网络化发展要求将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解决网络化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仅需要以新技术为依托,也需要在模式上进行改变。这种改变必须参照网络社会全新的人际结构博弈的模式。以网络生存特有的游戏化方式,同时增强主体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统一性。然而,孤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赖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效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13)我们认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现代化和社会化的一个最好体现就是对网络德育的探讨。诚然,网络德育有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但生活于网络社会的我们也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来应对未来的挑战。

【作者简介】 赵恩国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0级硕士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28

参考文献

[1]M.卡斯特,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赵玉英等.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4]张晓红,闫东利.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德育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5]王健.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6]刘双华.青少年网络德育新模式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7]刘守旗.网络德育:21世纪的德育革命[J].南京师大学报,2003,(6)

[8]《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tech.sina.com.cn/z/cnnic25/,2009-12-30

[9]《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http://www.cnnic.cnhtmlDir-04/23/5814.htm,2010-04-23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1667143.htm,2010-07-29

【注释】

(1)《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tech.sina.com.cn/z/cnnic25/,2009-12-30.

(2)熊绍辉.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2002,(2).

(3)刘双华.青少年网络德育新模式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刘双华.青少年网络德育新模式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王健.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6)M.卡斯特,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

(7)王健.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1999)》http://cpc.people.com.cn/ GB/64162/71380/71382/71481/4854367.html,2009-07-16.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10)《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http://www.cnnic.cnhtmlDir-04/23/5814.htm,2010-04-23.

(11)张晓红,闫东利.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德育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12)《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http://www.cnnic.cnhtmlDir-04/23/5814.htm,2010-04-23.

(1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