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与理性

知识与理性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这个物自体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打个比方说,这个物自体好像是我们的祖先,大家知道我们都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康德认为,以前的形而上学家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武断。知识来了,却不能说自己是真理,缺乏权威性,因此像一座奠基在沙土之上的城堡,随时有坍塌之虞。

这一章我们要来讲康德哲学体系了。

有一则古希腊神话,宙斯的私生子米诺斯王曾建了一座迷宫关他的王后同一头白公牛生的半牛半人的怪胎,这座迷宫里的道路极其复杂,人一进去就休想出得来。但这座迷宫后来被忒修斯破掉了:他走进迷宫,找到怪物,杀死它,又顺利地走了出来。他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是因为米诺斯王的美丽女儿阿里阿德涅爱上了英雄忒修斯,给了他一根红线,让他循着红线走,这样他在迷宫里就不致迷失方向。

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康德比作另一个米诺斯王,他的哲学是另一座迷宫,我呢,就是给你们线的阿里阿德涅,你们自己呢,当然是英俊神武的忒修斯了,而这根线就是让你们能够进入艰深晦涩的康德哲学之迷宫的线索与钥匙。

这线索与钥匙就是康德对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划分。

—此岸和彼岸—

从字面上看,很容易将现象看作是我们所看到的自然现象,也就是万事万物:从浩瀚宇宙、花鸟虫鱼直到我们看不见的细菌、电波。

上面这些我们所见所感的万事万物确是康德所指的现象,但这只是问题的表面,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如何理解这个现象。

康德认为,我们人所看到、听到、摸到的万事万物这些现象其实也只是我们的感觉,它是一种由我们的感觉所形成的表面现象,是一种主观的表象,这就是现象。

除了这些与感觉相联系的现象之外,康德认为还有另一个世界,一个“彼岸世界”。

这个彼岸世界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它是现象的缔造者。

我们为什么会有感觉?为什么会感觉到世界上有万事万物?有浩瀚宇宙、花鸟虫鱼、细菌、电波?这是因为在这万千现象背后有一个东西,正是它在我们的感官里造成了这些感觉,而这些感觉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万物——现象。打个比方说,看电影时,我们看到银幕上有许多映像,有人有狗有鲜花。这些是我们的感觉,是现象。但它们并不是自己跑到银幕上去的,在这些活泼的映像背后还有制造者,如摄影机和演员等。康德认为,我们在这世界上所看到的诸现象同样有一个制造者——彼岸世界,具体而言,是彼岸世界的“物自体”们。正是它们刺激我们的感官,从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感觉,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万事万物——现象。

第二,它是客观存在的。

这个彼岸世界及其中的物自体们是肯定存在的,并且的的确确是它们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导致了感觉,这感觉就造成了现象。而且,这个物自体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三,它是不可知的。

我们虽然可以断定这个彼岸世界及其物自体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它别的任何特征我们都一无所知,也不可能知。

打个比方说,这个物自体好像是我们的祖先,大家知道我们都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身世往上追溯,从父亲、爷爷、曾祖、高祖,一直下去,经过几万代几十万代,也就是几十几百万年后,终究可以推到某一只类人猿身上,这是必然的。但对于这只作为我们直系祖先的类人猿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它有多高?多重?身上有没有毛?有多少?是什么颜色的?它小时候是一只安静的小猿呢还是个顽皮宝,经常气得猿妈妈在地上跺着脚,用那种人语不像人语、猴叫不像猴叫的声音责骂?

对于这些个我们祖先的特征我们是一无所知了,也不可能知道。实际上我们只能断定它在若干万年前是存在的,除此无它。

但我们却也的的确确可以断定它是存在的。

康德认为,人们对于这个彼岸世界及物自体也是这样的,只知道它是存在的,除此无它。

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既然它是不可知的,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断定它的存在呢?这里面有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味道?对于这个问题康德是这样回答的:正因为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我们产生了感觉或者说表象,我们才由此知道了、并且可以肯定它们的存在。

在分析了现象与物自体后,下一个问题是:它们二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既然现象是由物自体刺激感官而来的,那么它们之间是不是很相像?就如同一枝花同它的镜中之像一样?

康德回答说:既不是像,也不是不像,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像还是不像!

这个答案其实可以自然而然地从康德前面的说法中得出来,我们既然对物自体除存在之外的一切茫然无知,当然对于它是否同现象相像也一无所知了。也就是说,现象虽然是因物自体刺激我们的感官而引起的,但它根本不反映物自体的什么特性,同物自体也没有任何关系,我们这种感官仍然只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例如我看到前面那条小狗的毛白如雪,那么是否说明物自体有这个白如雪的特性?当然不!还有其黑如墨的小狗呢。

至此我们便可以知道,在康德看来存在着两个世界了:一个是由我们所看到的万物——即现象——组成的“此岸世界”,另一个则是由物自体组成的彼岸世界。对于那个彼岸世界,人们除了其客观存在之外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我们的一切认识只能停留于这个此岸世界,即自然界。

—我们究竟能够认识什么?—

在说清楚康德的两个世界理论后,我们就可以以之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他的其他理论了。

第一个就是他对人类认识的批判性分析。

康德认为,以前的形而上学家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武断。也就是说,他们在没有对人类的认识能力,即人类到底能认识什么、又不能认识什么之前就武断地去研究一些问题,也就是形而上学问题,而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人类无法回答的,对它们的回答只能是一种没有力量的主观臆断,用康德自己的话说,是一种“独断论”。

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在我们进行一切的认识之前,必须先对我们的认识能力作一番细致的批判性考察。

康德认为,我们的认识能力只能及于经验,不能超越之,也可以用另一句话来说:我们所能研究的只能是现象,而不能达到物自体。

从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直接得出,在康德看来,原来的形而上学与神学所研究的一切问题,例如有关上帝、灵魂、本体等都越出了人类所能研究的范围,因此我们不可能对它们作出真理性的研究;与此同时,那些已经作出过的研究,包括古往今来的所有形而上学家和神学家所得出的关于这些问题的结论也必然都是不可靠的,是他们凭借错误的想象而建立起来的空中楼阁。

关于认识论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凭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获得、如何获得真知的问题,以前的哲学史有两种主要看法:一种是以笛卡儿等为主,称之为唯理论,认为我们虽然有经验,然而它所给我们的东西并不是可靠的,人们可以、并且只可以凭借理性这种人类生而有之的本事才能获得知识,并且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知识;另一种看法是培根、洛克等人的,与笛卡儿相反,他们认为认识开始于经验,人们只有从经验中才能获得知识,然而从经验而来的知识却并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性与必然性。

康德对这两种观点都看得很透,他用哲学家的精明和智慧看出了这两种观点都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而且此之长即彼之短,反之亦然。具体说来就是经验论者们发现了知识开始于经验这一重要的、正确的原则,但他们却没有为知识找到一个可靠的基础。知识来了,却不能说自己是真理,缺乏权威性,因此像一座奠基在沙土之上的城堡,随时有坍塌之虞。唯理论者们却相反,他们为知识找到了一个可靠的基础,然而他们的知识本身却并不是可靠的,它们是由心灵闭门造车而来的,所以它们看起来可靠,仔细思量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于是康德采二者之长、去二者之短,再融合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他关于知识的独特见解。

他的观点可以如此概括:知识来自于经验,它要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则必须依赖理性。

具体说,可以将知识的形成看作是一个过程:首先它是经验,然而经验这东西是乱七八糟的,不能算是知识,就像乱堆在一起的砖瓦木石算不上是楼台亭阁一样。是什么将这些乱七八糟的经验上升为知识的呢?康德说:是人类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能将那些乱七八糟的经验转变成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

这样,将经验与这种先天能力结合起来,就构成了知识:它既来自于经验,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又经过了那种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先天能力的加工,使得这种知识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这样它才成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真正的知识是由经验与先天能力融合而成的,在构成知识的两个元素中,对于第一个,经验,我们理解时没什么困难,然而对于第二个——那种先天的能力——就不一样了,我们至此还没有清楚地说明它。

现在我们就来说明这个问题,看看康德所说的人类那种先天能力到底是什么。

康德认为人类有三种先天的认识能力,他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感性”、“知性”、“理性”。它们三者与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我们各式各样的知识:

感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同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感性直观知识”,它有另一个更为通俗的名字——数学知识。

知性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同经验相结合就形成了自然科学知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知识都是既有经验作基础,又有先天能力作后盾的,因此它们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可靠的知识,或者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科学知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既然它们是由经验而来的,它们所涉及的当然是现象世界的事,无涉于物自体或彼岸世界。

然而理性呢?它又如何?康德认为,它与前面的感性与知性就大不相同了。它的主要特征是想要抛开经验,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那彼岸世界及物自体,由此而得来的知识也就是形而上学。

我们当然可以看到这种追求知识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按照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其主要原因当然是它想要超越经验去把握物自体,而那是不可能为我们所知的。一句话,形而上学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是伪知识而已。

现在我们再来进一步分析这三种知识,看看它们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数学知识起源于感性—

我们前面说过,数学知识是感性与经验的结合。在康德看来,感性是这样一种人所具有的先天能力:它能将我们的经验加以改造,变成可靠的知识,具体来说就是数学知识,例如1+1=2。

那么这种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康德说,它就是“感性直观形式”,而由它形成的知识当然也就叫做感性直观知识了。

人类有两种感性直观形式:空间和时间。康德说,正是空间与时间这两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整理零零碎碎的经验,并使它最后成为严谨有序的数学知识的。

康德认为空间与时间是一种感性直观的“纯形式”,为什么说它是纯形式呢?因为这两个东西是人的大脑先天就有的,与经验无关。不但如此,经验实际上都是来自于空间与时间的。

这里包括两个关系,一是经验与空间,二是经验与时间。

关于经验与空间,康德认为经验是要以空间为条件的,经验的形成得有一个过程,因为经验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原始的感觉,它得与这单个的原始感觉以外的某个或某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才可能形成完整的经验。这就说明,感觉要成为经验,必须先有“以外”这个概念,而这就是空间。

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有这么一个原始感觉——看,请问,这单独的一个“看”算得上是一个经验吗?算不上,甚至于我们连想象都想象不出它是什么。我们总得看一个什么东西,这东西当然也不是这个看,例如看一枝红花,看当然不是红花。也许有人会说,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张开眼来,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我觉得那也是一种经验。那么我要说,你哪里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你分明看见了“一片漆黑”啊!

同空间相似,时间也是这样。康德认为,时间观念包括同时与前后相继两种关系,而我们的经验也如上所言,不能是一个单纯的原始感觉,而必须是许多东西在同一时间存在或在不同时间存在。这实际上同上面作为经验前提的空间是一致的,因为既然经验是某个原始感觉同它之外的某个东西发生关系时才形成了经验,那么在它们发生关系时,必须存在着一个时间关系,要么是同时的,要么是有先后,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前面那个看到红花,是“看”这个感觉同它之外的“红花”结合而成的,在这里有“之外”这个空间关系,那么同时必然还藏着一个时间关系,例如我们张开眼睛,然后看到红花,这里就有一个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先有看,然后有红花。即除了“之外”,还有“之后”。

这就证明了空间与时间是经验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知识了,这个知识就是数学知识,又叫做感性直观知识,这个感性直观知识就是由经验同作为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的时间与空间结合而成的。

我们知道,数学主要有两大分支——代数与几何,康德认为先天的时间观念同经验结合形成了代数知识,而先天的空间观念同经验结合就形成了几何知识。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看看康德为什么这么认为。

我们先来看代数,算术无疑是最简单的代数知识。我们拿一个最简单的算术命题1+1=2来说吧,看看它为什么是由后天经验同先天时间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

我们之所以认为1+1=2,当然是因为我们在经验之中经常看到1根棍子旁边再加另1根棍子,或1个人旁边再站上另1个人,就成了2个人。我们其实是用“2”来描述“1根棍子旁边加另1根棍子”,或者“1个人旁边站另1个人”而形成的状态,这实际上是对同一种情形进行另一种形式的描述,也是一种更为简化的描述。由于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种情形,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二者之间当然没什么不同了,这“没什么不同”人们便用“=”来描述。这样合起来就是1+1=2了。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面的过程只是一种简单的经验过程,其实完全用不着什么数学这种玄虚的术语,找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来看他也会立马就懂。因为他可以轻易地凭经验而发觉这1+1=2。

但这里是不是只有经验在做主呢?不,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看看,就会发现还有另一个东西也在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呢。

这另一个角色就是时间。

可以看到,当我们在1根棍子旁边再加1根棍子,或1个人旁边再站上1个人时,这里总有着一个东西在起作用——时间:我们是先有了1个,然后再加另1个,这样才形成了2的经验。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时间,具体而言,就是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

而且我们只要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这时的“时间”概念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康德才说算术是人们的经验加上先天的时间观念而形成的。

我们还不难看到,这个1+1=2只动用了最简单的经验,然后再加上同样简单的时间观念就构成了,即使用我们现在的常规标准来看它们也是很感性的,用不着多少理论分析,同样是很直观的,用不着拐弯抹角就看得出来,因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感性”、“直观”知识。

这时也许有人问:这里难道不也需要空间么?为什么康德只说要时间呢?为什么不说代数是由时间、空间与经验三合一而只说是时间与经验二合一呢?

这正是因为当我们合成代数知识时并不需要空间而只需要时间。大家可以想想吧,当1+1=2这个数学知识形成之后,它还需要像1个人或者1根棍子那样需要空间吗?当然不需要,它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形式,并非一种物质形式的东西,所以不再需要空间。

为什么说几何是经验加上先天的空间观念而形成的呢?

我们拿一个最简单的几何学命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作例子。这个命题也是从经验而来的,例如我前面不远处的地上有一只乱扔的可乐纸杯,我想将它捡起来丢进不远处的一个垃圾筒。我怎样才能最快地走到那只可乐杯旁边呢?当然是直直地走过去,捡起来后也只有直直地走到垃圾筒才能用最短的路线完成这件事。把这个简单经验数学化后就变成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几何命题。

但在这里只有经验在起作用么?当然不是。因为那“两点”——我与可乐杯、我与垃圾筒——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还有,它们之间的距离,不管多短,总是有一点的,这些都是空间,而其他几何定理,不管是平面几何的还是立体几何的,当然都可以同空间关联起来。

这样,再联系上面算术是后天经验同先天的时间观念结合而成,我们便可以理解康德为什么说数学知识是后天经验同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了。

至此另一个问题,即“数学知识为什么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是因为既然它们是后天经验同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相结合而形成的,而这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所以数学知识当然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了。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当然还可以明白,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后天的经验与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是缺一不可的;还有,这个先天的空间与时间观念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它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当然不要妄想去结合彼岸世界及其物自体,因为这样的话它就不可能得出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知识。对于康德的认识论而言,彼岸世界不可触及,这是达到知识与真理的第一原则。

—科学知识起源于知性—

讲完了康德的感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的来源,我们该讲人类第二种先天的认识能力——知性以及与之相联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起源了。

如同感性一样,知性同样可以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与经验结合成为自然科学知识,就像感性与经验结合而形成数学知识一样。这感性对于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因为如我们所知,经验是相当散乱而无系统的,它独自无法成为知识,顶多只是一些知识的原料,只有通过感性与知性的整合与改造才能成为知识。感性与知性在这里起了建筑师的作用,它将零散的建筑原料——经验——建筑成为一座座精巧的知识之屋。

什么是感性我们已经知道了,它就是时间与空间这种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那么现在知性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种思维能力,并且,在康德看来,正是这种思维能力将那些感觉经验结合成为自然科学知识。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作为一种能和经验相结合成为数学知识的感性具体来说是空间与时间这两种感性直观的纯形式,那么,作为能和经验相结合成为自然科学知识的知性具体来说又是什么呢?

康德也为它找到了具体的形态,而且有12种,这就是康德的12个范畴,它们分别有四大类:量、质、关系、样式。其中每一类又各包括三种范畴:量包括统一性、多样性与全体性;质包括实在性、否定性与限制性;关系包括个性与偶性、原因与结果及交互性(即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样式则包括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性与不存在性、偶然性与必然性。

大家不难看出来,这12个范畴其实只是12种思维的模式,或者是12种事物可能的性状,这两种说法其实是一致的,因为我们头脑的思维模式当然是依据事物本身而来的。它指的是事物的几种可能性:它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也许是必然的,也许是偶然的;要么是可能的,要么是不可能的。如果再加上其他9个范畴,将会发现当我们在思考一个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时,不可能超出这12个范畴所规定的内容。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看出来,这12个范畴实际上又是一些句式的内在结构,当我们用一个句子作出某个判断时,实际上就隐含着这些范畴,而且如果缺少了这些范畴,句子就无法成立,只能是一些散乱不堪的经验,这也正如如果没有空间与时间,数学公理与定理也只是一些零乱的经验而已。举例说明:我现在说这样一句话:“我渴了,想喝水。”这句话就包含着关系范畴中的第二种:原因与结果。

实际上我们不难看出,康德对于这些范畴的界定就是根据人们在说话、在作出一个判断时所用的句式特征而得来的。如果我们想要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作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就必须有至少两个句子成分:主语和谓语。这主语与谓语联结的方式,也就是判断的方式,便构成了不同的范畴,就像上面例子中所说的一样,“我”是主语,“渴了”则是谓语,而“我渴了”则构成了一个实在性范畴。当然许多情况下不会这么简单,即主语与谓语是以隐含的形式而存在的,而范畴也同样隐含于其中,必须经过仔细寻找甚至花很大力气才看得见。虽然如此,这默默无闻地存在着的范畴却仍是我们之所以能作出判断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它们,那么我们所能够有的永远只会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感性经验,而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有内容的判断。

打个比方:一栋大厦,它看上去高耸入云,外面装饰着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蓝天和白云,既美丽且壮观,令人心醉——就像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一样。但实际上使得这座大厦屹立不倒的是什么呢?难道是外面的玻璃幕墙吗?当然不是!而是存在于那“幕后”的钢筋水泥结构,如果没有它们,整座大厦便会立刻倒塌,成为一堆玻璃碴。更准确地说,它当初根本不可能立将起来,成为一座大厦。

在任何一个判断之中,范畴的作用便有如这玻璃幕墙大厦中的钢筋水泥结构。

康德还给这些范畴取了另一个名字——纯概念。意思就是这些范畴是与经验无关的东西、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是先天的,是我们的大脑生而有之的。

不过经验却又必然会同经验发生关系,它要与经验“结亲”,其结果就是自然科学知识。

这过程不会很简单,它里面还有许多文章。具体说就是,在自然科学知识发生之前,世界上有许多感性经验,它们就像一堆乱放的砖瓦木石一样搁在那儿,看上去简直是一堆垃圾。这时我们的知性来了,它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师,将那些散乱不堪的砖瓦木石一一搜集起来,经他生花妙手的设计加工,最后便成为了一栋栋精致的房子,这就是一项项的自然科学知识。

例如,我们知道,石头砸石头会发出星星之火,这星星之火又可以成熊熊烈火,帮我们的猿人先祖们烤熟兔子野鸡什么的,既美味又卫生。但我们不要以为猿人先祖们仅凭经验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如果单讲经验,那么石头碰石头和发出火花是两码事,它们之间虽然有很简单的因果联系,但我们的经验是个挺傻的小子,压根儿没本事将二者联系起来考虑。

谁有这个本事呢?当然是知性了。要知道知性事实上就是上述12个范畴,因果便是其中之一。这将石头碰石头与发出火花两者联系起来,做成一个因果关系自然是它的“强项”了。

不但这样简单的因果联系范畴可以得出来,就是复杂得多的因果联系知性都可以得出来,总之,知性作为一种思维能力,又是思维的12个范畴,将我们从自然界中得到的经验一一摸了个透,然后将那些内在的客观关系找出来。

而这些关系,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各种自然规律。例如上面所说的“石头碰石头将发出火花”这个自然规律。

然而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我们不要以为这些自然规律是所谓的客观规律,我上面的说法也似乎给了大家这样的印象,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康德并不认为这些规律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而是我们的头脑外加给它的,或者说它们并不是理智从自然界“找”出来的,就像从沙子里掏出金子来一样,而是理智强加给自然界的,是我们的知性或者说理智断定自然界有此法则,并且要求循此法则。这个法则就像塑料一样,自然界中虽然有石油,然而并没有塑料,塑料是我们人自己造出来的,这些规律也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当然它们的原料早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这样,在康德看来,人在自然界面前就根本不止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了,而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者,不是自然界将规律给它,而是他为自然界创造规律,对于自然界而言这些规律就是它的法,它们须循此法而行,不得违背。

这句话大家也许会奇怪,它同我们平时在“辩证唯物主义”课上所学到的不一样,甚至不同我们日常的想当然,在我们平常看来,那自然规律顾名思义,是属于“自然”的,即使我们没有找到,那规律也是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事实上远在我们人类存在若干年之前,打有自然那天起,就存在了。我们人类只是在有了智慧理性之后,将它找出来罢了,这就像我们利用自然界中的树枝烤火、果子果腹一样,就是我们没有用它们果腹,它们也一样会挂在树枝上!

但这只是我们的说法,康德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所谓的自然规律当然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是我们加于——甚至是强加于自然界的。按照康德的说法,当我们从自然界中找规律时,并不像学生请教老师那样,老老实实地请教,请求老师回答我们,如果老师不愿,我们当然得不到答案,而是当我们问自然时,我们是一种“考问”,或者“质问”,自然就只能像被告面对法官的质问一样,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这听起来也许有些不对头,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康德的这种说法。大家想想,从古至今,有多少被认为是自然界本质的、必然的东西,被证明只是人类强加给它的?事实上既不是它的本质也不是它的必然。但人类到这里并没有因而认识到那规律的主观实质,而是像往常一样去追求客观规律,并且相信它的客观性,直到证明是错的,如此循环往复。至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问:这些替代旧“规律”而起的新“规律”又是必然的吗?我们怎么能相信它们有一天也不会被证明只是一个新谬误呢?一个最简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人眼中宇宙的中心了。先是,西方人相信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就像人是万物之灵一样。后来哥白尼否认了地心说,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便有一段时间又信仰起它来,相信所有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转动,认为这就是自然规律,但现在呢?我们相信什么是宇宙的中心?还有人相信太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

我认为人类应当把过去当成未来之鉴,它告诉我们,现在这些被我们当成“客观规律”的东西焉知过了若干年之后被未来的人们证明只是我们的幻觉?就像哥白尼证明托勒密是幻觉、我们知道哥白尼也在幻觉一样?

其实不单自然如此,社会同样如此,只是社会上的客观规律比自然界更加具有人为的强制力而已。

就这点而言,康德也是对的,自然规律只是我们人类外加于自然的,是我们为自然立的法,并非自然自身之法。

这些自然规律当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然科学知识。

—好强而无能的理性—

康德有一句名言:“我们的一切知识开始于感官,然后进达知性,最后终止于理性。”

理性像它前面那两个有能力的感性与知性一样,也是一种能力。更精确地说是一种欲望——因为它的能力事实上只是无能——是我们人类心中一种想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彼岸世界及其物自体的欲望。

前面当我们讲感性与知性及由之造就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时,总强调它们的运用只能限于现象世界而不能及于彼岸世界及物自体,一切的数学公理定理、科学知识与自然规律之类也仅能止于自然界、仅是对现象作出解释,绝不能逾越此雷池一步。但问题是,人类是不是就此老老实实地只注意现象,而像康德所嘱咐的一样,不去理会物自体之类呢?

康德回答:不!人类恰恰总是想要超越这个现象世界,去把握那居于现象之外的物自体。

我们也知道,凡属现象世界的东西总是相对的、其成立也是有条件的,人类却总想要在得到现象之后进一步去追寻物自体,因为他们觉得那些物自体同现象不一样,乃绝对的、无条件的,这当然听起来更美好,他们当然要尽力地去追求了。康德说:此种欲望便是人类的理性。

人类追求物自体的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给本来属于现象的东西硬加上物自体才有的性质,拼命让它们去合乎物自体,另一种则是直接去追求物自体。

对于第一种情形,康德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就是国家。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政府与国家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把自己称为最完美的:有最完美的政治体制、最民主自由的宪法、最好的政府,总之是最好的国家,完美得不得了。但事实上,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是绝对自由与民主的,而且往往那些越是独裁专制的政府越是将自己说成是“最好”的政府、自己的制度是“最有优越性”的制度,并且用暴力来镇压那些不承认它们就是“最美好”的人——用康德的说法,好像它们的国家与政府是物自体本身一样。

至于人类追求物自体的第二种方式——直接的追求,具体而言就是人类对三大物自体的追求:灵魂、上帝与本质世界。因为这三者中,灵魂是一切精神现象中的至高统一体;世界的本质,或者称本质的世界乃是自然物理世界之最高统一体;上帝则是比两者还要高的统一,也可以说是一切之中的最高统一体,是最高的物自体。我们也可以将这三者称之为理念,因为它们有点像我们早讲过的柏拉图的理念,都是存在物的最高范本。

那么人类,具体而言是人类的理性,是否能达到自己的欲望,即达到或了解物自体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讲康德哲学之初就已经说过了,康德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与物自体,认为人类只可认识现象、不可认识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基点。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们早已知晓。不过现在我们在这里也不是白讲的,因为我们要考虑一个更深的问题:为什么?

康德说,这是因为当人类的理性想要考察这三个理念时,所能运用的同样只能是他们考察现象时所用的知性,然而知性我们早已知道,它只能用于考察现象,而不能用于考察物自体,如果我们硬要用它去考察物自体,这是硬要它做力所不及的事,这样势必会陷入谬误之中而不能自拔。就像硬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举一块300斤重的石头一样,要么就是猢狲摇石柱,即使偶尔有个大力的书生能举起一点,可一压下来,不把他压个筋断骨折才怪。

为了让上面这个说法更有力,我们还是具体地来分析理性考察灵魂、本质与上帝时所遇到的实际结果吧。

对于灵魂,我们前面说过,那些形而上学家们普遍的观点是将灵魂当作一种实体,并且由此断言灵魂是不灭的,然而康德说,实体只是一个知性范畴,所以它只能用以规定时间与空间中的事物。而灵魂则根本不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不是现象世界的东西,属于物自体,所以灵魂当然不可能是实体了,我们也不能用属于实体的东西来规定它。这样我们从理性而来的关于灵魂的各式各样的性质,例如灵魂是否不灭、是否会下地狱还是上天堂等,都是些不可能用理性回答的问题,因而那些所谓的答案也只是些根本没有真理性的主观臆断。

关于上帝的存在,形而上学家与神学家们作出了许多证明。我们在讲托马斯·阿奎那和笛卡儿时都曾讲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本体论证明。这个证明简而言之是这样的:我们在思考世界万物时,总感觉到它是不完满的,也就是说,在我们心中有一个完满的观念。像笛卡儿所言,这是很清楚明白的,那么,既然如此,这个绝对完满的东西就必然存在。这样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是上帝,所以,上帝当然是存在的,并且是绝对完满的。

对于这个本体论证明,康德反驳说:“存在”只是个知性范畴,所以它只能用于规定此岸世界中的现象,而不能用于规定彼岸世界中的物自体,而上帝当然是不存在于这个现象世界中的,所以怎么能用存在去规定呢?怎么能用我们心中存在一个完满的概念之类的方法去推定事实上存在一个完满的上帝呢?这是很荒唐的,也是不可能的,就像不能用我的头脑中想有一百块钱,从而断定我的口袋里也有一百块钱一样。

康德就这样将形而上学家和神学家们奋斗了千年之久想要证明的灵魂与上帝的存在否定了,并且这是一个极有力的否定。

然而康德并没有就此将灵魂和上帝丢到垃圾桶里就完事了,相反,他用两根支柱保存了上帝:第一是就认识论而言,康德上面的反驳并不是否认上帝的存在,而只是说不能去那样证明上帝的存在,对于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他的答案只是:不知道。也就是说并不否定上帝的存在。

此外,康德又在另一个地方将上帝拉了回来,这就是在伦理学。他说,上帝应该作为一个道德的假设而存在,因为这有助于人类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维系人类社会并且促使其发展。在这方面灵魂也与上帝一样。

康德这样说的理由其实是很明白的,我们只要读读《圣经》就明白了,在那里,上帝不是无处不在指导人们向善吗?还有灵魂,如果不是害怕做了恶事死后灵魂下地狱遭受万劫不复之痛苦,不知会有多少人干出坏事来呢!既然上帝与灵魂事实上对于人类有这么大的功劳,我们又何必将它一棍子打死?何不作为一种道德上的假设,让信徒们继续来信受奉行呢?

最后,对于世界的本质这个形而上学问题,康德同样进行了反驳,只是其反驳方式不同以往。

在探讨哲学史之后,康德指出,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何者的问题历来有大量争论,这些争论不外乎二者:一是机械论宇宙观,二是形而上学理性宇宙观。对它们康德既不是分别反驳二者,也不是赞同一个而反对另一个。而是采用了一种更佳的法子,他深刻地指出:这两种说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各的理,谁也驳不倒谁。与此同时,这两种观点又是截然对立的,这样两种世界观便同时陷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用康德自己的话来说,是陷入了“二律背反”之中。所谓二律,就是两种宇宙论所言的世界之规律,背反当然是说它们彼此相反。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二律背反。康德共提出了4组二律背反,我们把每组的第一个称为正题,是属于形而上学理性宇宙观的;第二个称为反题,是属于机械论者们的:

一、正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反题: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二、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纯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

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组合的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三、正题:世界上存在着绝对自由。

反题:世界上的一切都受着因果必然性的制约,没有自由。

四、正题: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

反题:世界上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必然存在者。

大家都不难理解这八个正题反题的意思,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主要有两个:一是它们都是对有关世界的几个最本质问题的回答;二是它们似乎都有道理,谁也驳不倒谁。我这里只以其中第一个来分析一下,对于余下三个大家可以自己试着分析,并且很可能会发现真如康德所言。

第一组中的正题是: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这也就是说,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有一个开端。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就拿时间来说吧,理由是,如果世界在时间上没有开端,那么在我们所处时间的任何一点,例如公元999年9月9日9时9分9秒,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有无限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而康德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限是不可能过去、不可能完成的,否则便是有限了。因此,世界在时间上必是有限的。

反题是:世界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没有开端。因为如果这样,那么就是说,有那么一个时刻,那时世界和时间统统都不存在。而后来的时间与世界都是这某个时刻起才开始存在的。而这,康德说,又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在某个空的时间中开始存在,无中也不能生有。

这两种反驳法大家可以看到,都有它的道理吧?事实上也是如此,并且对双方的反驳我们还可以再反驳呢。例如对正题的反驳,我们可以反驳说,事实上,无限恰恰是可以过去的,因为有限之中就包含着无限。例如我们知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一尺之棰是可以无限分割的,也就是说这有限的一尺之棰中事实上恰恰包含着无限个无限小的部分,而当我们一步跨过一尺之棰时,我们也恰恰跨越了无限。

而对于反题的反驳,无中也恰恰可以生有,我们前面在谈托马斯·阿奎那时已说过了,并且举了《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句子作例子。

这一切都说明康德的二律背反是不折不扣的事实。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它,深入地领会它。

康德说,这一切都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只能停留于现象世界,否则便是瞎扯。

但我们说过,人类理性仍然具有超越这类界限的自然倾向,那么人类是否有什么法子满足这个天生的倾向,即超越现象而达到对世界的本质性认识呢?或者如果不能,那干脆不要这样想也不这样做好了。

康德说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如上所言,我们的理性存在这种“自然倾向”,所以它一定会引导我们去做这样不可能成功的事,就像我们不得不由那神秘的“时间”引导、必然地走向那条我们所不愿走的路——死亡之路——一样。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