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亚当斯的公平论

亚当斯的公平论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其称亚当·斯密为思想家,倒不如称他为经济学家。他在那里师从于一位叫哈奇森的学者,由此习得道德情操的概念,这成了亚当·斯密思想的核心。在亚当·斯密临终前,他将所有手稿烧毁,说其没有出版价值。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堪称亚当·斯密思想的浓缩,我们有必要将这两本书一起阅读。

超解:一部从道德角度论述经济学的著作

概述:亚当·斯密的第二部经济学著作。主张社会的道德秩序和繁荣是由公平的观察者所产生的同情形成的。此书于1759年出版发行。

亚当·斯密(1723—1790)

苏格兰出身的经济学家,思想家。在经济学领域,主张是神的“无形之手”在自动地主导着市场调节。此外,关于道德,他认为,人心中的“公平观察者”会把同情变成一种可能,并且这种同情会形成社会秩序。

与其称亚当·斯密为思想家,倒不如称他为经济学家。雷曼事件后,世界经济陷入了一片混乱,这时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大放光彩。

斯密的祖国苏格兰当时有一个名为“苏格兰启蒙主义”的学派相当有势力。他在那里师从于一位叫哈奇森的学者,由此习得道德情操的概念,这成了亚当·斯密思想的核心。此外,他还与汲取英国经验主义(参见本书第75页)思想的休谟(参见本书第78页)相交甚好,受到了休谟思想的影响。

斯密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非常博学多识,但是他生平只发表了《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两部作品。前者成为哲学名著,后者则成为经济学的经典。可以说他是一位注重著作质量甚于数量的学者。在亚当·斯密临终前,他将所有手稿烧毁,说其没有出版价值。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堪称亚当·斯密思想的浓缩,我们有必要将这两本书一起阅读。

亚当·斯密的这部《道德情操论》首先从阐明主导社会秩序的人类本性开始进行探究,揭露了人“利己主义”的本质。他认为,没有任何生物比人更为自己着想了。但是与此同时,人类也是能站在他人立场为他人着想的生物。也就是说,人会“同情”别人。确实,无论是自己的行为还是别人的行为,当我们在对其作出判断的时候,是以同情为基准的。同情,指的是将他人的感情转移到自己内心,并通过想象力来引出与别人同样的情感的一种情动能力。

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判断能否产生同情的标准的主体并不是主观者,而是自己内心中的第三者,即“公平观察者”。我们基于“公平观察者”所形成的“普遍性的各种规则”来作出判断。

比如,犯罪行为不可为,这是因为“公平观察者”认为这是不可为之事。那么,“公平观察者”又凭什么能够如此断定呢?斯密的回答是:因为犯罪行为会引起恐慌和不愉快等负面情感。人类的负面情感由经验产生,具有共通性。也就是说,斯密所说的来自公平的第三方的诸多规则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中通过经验习得的。

顺便提一下,“公平观察者”和世间实际存在的评论是不同的。斯密首先将世间的评论作为第一审,“公平观察者”的评论作为第二审。当两者出现分歧时,他会偏重作为第二审的来自“公平观察者”的评论。

与另一部巨著《国富论》的关系

此外,斯密还强调,不仅是社会秩序,社会的繁荣也可以通过同情来实现。谁都有野心,都会追求地位和财富。这时,人会努力将自己的野心掩盖起来以免遭到别人非难。因此,他会做很多受别人肯定和称赞的事情。这样一来,人就会倾向同情他人,在不知不觉间为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也就是说,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这一切,此书也由此道出了其与《国富论》之间的关系。

《国富论》论述的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原理。其中亚当·斯密提到了分工与资本积累,即通过分工来提高生产率。然而,工厂要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就必须增加资本的积累。有趣的是,斯密意识到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交换活动,而且这种交换建立在互惠(指交易双方互相为对方提供便利或利益等)的基础之上。因此,市场也就成了等价交换的一个场所。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结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常人们会认为,市场根本不是什么互惠场所,而是竞争之地。

就像神“看不见的手”一样,它会给予市场合适的价格,同时也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互惠条件。恐怕斯密对市场的信赖也就在于此吧。他认为,人们最好不要过多地干预市场,否则难以真正达到调节的目的。《道德情感论》也贯彻了这种交给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的立场与态度。

斯密认为,终究是要通过“不做……”这种自发状态的反复进行,从而使“不应该做……”的规范应运而生,而不是上级直接命令“不应该做……”。因此,人们不必特意搬出伦理和道德,也没有必要考虑得失,仅凭人坦率的情感,社会就能良好地发展下去。也许,对照一下这个欺瞒他人、犯罪横行的社会,斯密的观点听上去有些过于乐观了。但是,想想看,当我们观察到这个社会上偶尔还有相互帮助的事例,还有做出道德之事的人,我们会相信斯密所说的人类本性。

亚当·斯密其他作品(本书推荐作品除外)

斯密已发表的著作虽然只有本书推荐的这两部,但还留有尚未完全烧毁的手稿。他的朋友们将剩下的手稿整理出版,即《哲学论文集》。他也有关于天文学与艺术的论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