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判断力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的中介是如何可能的

审美判断力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的中介是如何可能的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反思判断力以“自然的合目的性”为先验原理,这是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康德以美感来证明美的存在。康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通过审美判断的中介,自然与自由能够得以沟通。因而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所确立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对审美判断力特性的分析,对于研究审美判断力在沟通自然与自由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康德指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而这种普遍有效性是与审美无利害相联系的。

二、审美判断力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的中介是如何可能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到康德哲学的主旨就是建构先验人类学,其目的就是对人的问题展开先验分析,在实践理性对理论理性优先性的理论前提下提出了反思判断力作为沟通两者之间的中介,这样自然合目的性概念就成为自然与自由沟通的中转站。在《实践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批判》两大批判中,康德分别研究了人的自然概念领域(悟性—纯粹理性为之立法)和自由概念领域(理性—实践理性为之立法),而且意识到了它们的必然联系。他用“反思判断力”这个概念将这两个领域沟通。反思判断力以“自然的合目的性”为先验原理,这是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无目的是指人对审美对象既不要求它符合人的实用目的,也不要求它具有自身的合目的性(内在的完满性),合目的性是指审美对象的形式使人愉快。康德以美感来证明美的存在。但由于人的美感有多样性、个体性、相对性的特点,于是设定了“共通感”心理机能作为美感普遍性的基础。康德运用中介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审美判断沟通了人的认识(悟性)与道德(理性),把人的情感升华为美感,因而美就具有了超越一般感官愉快的深远意义。美不仅使人处于自由的状态,使人进入崇高的理想境界,于是它同时又具备了道德—善的价值。康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通过审美判断的中介,自然与自由能够得以沟通。

具体来说,自然的合目的性包括“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与“客观质料的合目的性”,它们分别对应自然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与自然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前者是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内容,后者则是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内容。康德对审美判断的分析不是从对象本身的客观特性入手分析的,而是从主观的情感出发来分析美感得以产生的主体条件。因而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所确立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对审美判断力特性的分析,对于研究审美判断力在沟通自然与自由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康德从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来分析纯粹的鉴赏判断的特点:1.从质的方面看,审美判断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快感。康德认为:“被称之为利害的那种愉悦,我们是把它与一个对象的实存的表象结合着的。”(16)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凡是和一个事物的存在结合在一起的快感,都是有利害关系的,那么由此引起的快与不快的判断都不是审美判断。审美快感不涉及事物的存在,只涉及形式,因而和利害无关。康德说:“要觉得某物是善的,我任何时候都必须知道对象应当是怎样一个东西,也就是必须拥有关于这个对象的概念。而要觉得它是美的,我并不需要这样做。花,自由的素描,无意图地相互缠绕,名为卷叶饰的线条,它们没有任何含义,不依赖于任何确定的概念,但却令人喜欢。对美的东西的愉悦必须依赖于引向任何某个概念(不定是哪一个)的,对一个对象的反思,因此它也不同于快适、快适是完全建立在感觉之上的。”(17)也就是说,审美判断不以概念为依据,不包含具体的目的,因而它所产生的快感是没有利害关系的自由的快感。康德得出结论:“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18)2.从量的方面看,“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19)。这里康德指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而这种普遍有效性是与审美无利害相联系的。当人们意识到审美快感的对象对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时,他也就必然断定能使他感到愉快的对象也能使其他人感到同样的愉快,因此他会把美看作仿佛是对所有人都具有普遍性的对象的一种属性,实际上这种普遍性是主观的普遍性。3.从关系的方面看,审美判断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它的先验原理就是自然的合目的性。康德把目的判断分为两大类:外在目的和内在的目的。外在目的是指事物本身的有用性,涉及现实的利害关系和道德的善;内在目的是指事物自身的完满性,即在概念上符合事物的目的,涉及对象的知性理解。审美判断既不涉及概念,又不涉及实际的利害关系,就是“既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只是一种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这是把受必然法则支配的自然的个别现象看成是一个自由体,是以自由的眼光看待自然的结果。所以,作为审美判断的主观合目的性,实际上是一种依据情感的思维方式。合目的性是对象对主体的合目的性。对象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主体是想象力和知解力不涉及概念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主体将诸多个别的普遍,从偶然主体将作为断。也就是“模态的方面(20)自然现象统一于一个先验的自然整体,从给定的特殊中去寻求中寻求法则。主体以自身的情理来理解自然,通过这种方式,必然的自然看作一大整体,而这个整体是自由的,这便是审美判审美的合目的性是判断力在它的自由中的合规律性”。4.从看,康德认为“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康德认为只要面对审美的对象,我们就必然会产生审美快感。但是这种必然性不是由对象的存在性质决定的客观必然性,不是依据概念进行逻辑推理而形成的必然性,而是一种主观的普遍性形成的必然愉快,这主观的普遍性的根源就是人人心中共有的“共通感”。“共通感”完全是情感上的共同赞同,它不是感官的相同,也不是理智或概念上的共通赞同,因而也是和利害关系无关。这种不涉及概念、不同于感官愉快的共通感是康德假定的普遍状态,按照康德的观点,只有在共通感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进行审美判断,离开了人的共通感,便无法构成审美判断的普遍性,“所以只有在这前提之下,即有一个共通感(但我们不是把它理解为外部感觉,而是理解为出自我们认识能力自由游戏的结果),我是说,只有在这样一个共通感的前提下,才能作鉴赏判断”。(21)

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对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进行了批判,确立了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然是现象,是认识的对象,它的规律由知性提供;自由是道德实践的领域,它不包含理论的认识,道德实践的充分条件是作为实践理性自身的意志。然而,自由要求其结果在经验世界中实现出来,道德法则诉诸人的行动,只能在感性世界中发生,要求道德的目的在感性世界中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超越感性的自由的必然性要在现象中发生,同时又要符合自然的规律。这样就必然要连接自然和自由这两大领域。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力提供了连接自然和自由的基础。通过审美判断力这座桥梁,康德将自然和自由、知识和道德、现象和本体沟通起来。第一,审美判断是感性的,它不涉及对象的概念,既不是对自然的认识,又不是对自由的认识,而是不离开现实的或想象的具体感性直观的快感和不快感,并同时具有有效性。这样,作为一种心理功能的审美判断力,在普遍和特殊之间寻求协调,从而沟通自然和自由。第二,康德通过“自然的合目的性”这个先验法则,使得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在审美范围内获得协调。自然的合目的性是一种主观的合目的性。在这种合目的性中,康德把自然看作一个全体,认为这个全体是自由体。虽然它的个体是必然的,部分是不自由的,而它的全体却是自由的。自然的合目的性既包含了对象的合规律性,又包含了道德领域里的自由,是规律与自由的协调。自然对象在审美的意义上,是通过合目的性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沟通了自然和自由。第三,审美判断虽然是对自然的静观,在自然中受到知性的必然法则支配,但由于它只是单纯对对象形式进行直观和领会,并不涉及对象存在本身,所以这种静观又是一种对自然的无涉功利的自由关照。在这样的自由关照中,想象力与知性得到和谐一致,自由游戏,此时的主体既摆脱了自然必然律的束缚,又超越了对物质利益的依赖,自由地创造并感受到对象的审美形式,因而使得被自然必然律统治的不自由的自然,在审美判断中成为了想象力自由活动的天地。也正因为如此,自然与自由在审美判断中获得了统一,取得了和谐。

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完成也意味着康德批判哲学体系大厦的竣工。康德认为,人类心灵的一切能力都可以归结为知、情、意这样三种能力,以发现它们各自的先天原理为目标的批判哲学也必定是由相应的三个部分组成的体系。就此而言,他认为他已经建立了一个严密的、自身一致的哲学体系,这就是由三大批判构筑起来的批判哲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研究各种认识能力,它通过为人的认识颁布规律,使得科学认识和认识的对象相符,但这个认识只能应用于现象界,物自体是不可知的,这又为人的认识划定了边界。《实践理性批判》研究人的道德规律,认为意志只有无条件地由自身建立规律并服从这个规律,才能成为自由的和道德的。《判断力批判》发现了自然的合目的性原理,把认识的自然规律和实践理性的最后目的联系在一起,完成了批判哲学体系的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