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纯粹美到依存美

从纯粹美到依存美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康德通过对审美四契机的分析,界定了纯粹美的四个特质,即无利害的自由愉悦、无概念的普遍性,以及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不带概念的必然性等等。因而按照这种评判标准审美就不再是纯粹美,而是依存美了。正是审美的愉悦和理智的愉悦结合的依存美——人的美的发现,才使康德由美感向道德感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契机。

一、从纯粹美到依存美

康德的美学研究并不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而完全是出于建构和完善其哲学体系的需要,因而他对纯粹美的分析也是按照《纯粹理性批判》“先验分析论”中提出的抽取判断内容,根据知性形式的逻辑范畴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来论述的。

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质”开始的,在“质”的分析中康德又是从区别审美判断和逻辑判断开始的,继而将审美情感与实用快感,道德快感区分开来,并认为,首先,审美是一种不涉及概念、目的、欲念的无利害感,是一种“自由的愉快”,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做评判的能力”。(63)其次,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又具有无概念的普遍性的特征。康德认为,审美和快感一样,对象都是单个事物,但快感是纯个人的,无普遍性,而审美却要求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是没有概念作为评判前提的。也就是说,审美判断虽然是一种单称判断,但是审美愉快必须被设想为人人共有的东西,尽管它不依于概念的普遍性。再次,从关系上看,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审美是一种不涉及任何概念内容的主观合目的性或形式的合目的性,它的对象不包含任何内容,仅仅以其形式适合了主体的需要而引起愉快。无目的,即指不以概念为目的,甚至是指事先没有任何具体目的,既没认识目的也没有欲求目的,因为审美判断淡漠存在本身,不涉及内容;合目的,则指合乎人的诸心意机能如想象力与理解力的相互协调,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最后,从模态来看,审美具有无概念的情感的必然性。也就是说,美必然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表象,即美作为一种表象与愉快之间存在一种必然性的先验关系,而不是偶然的、朝三暮四的经验的联系。审美判断的这种必然性,既不是一种基于对客体的认识的理论的客观必然性,也不是一种基于服从道德律令的实践的客观必然性,而是一种自由的特殊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只能称为“范例性的”必然性,而这种“范例性的”必然性康德将其称为“审美共通感”。

综上所述,康德通过对审美四契机的分析,界定了纯粹美的四个特质,即无利害的自由愉悦、无概念的普遍性,以及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不带概念的必然性等等。很显然,第一、二契机(质、量)去掉了审美判断上的一切遮蔽物,从而将审美判断和知识判断、道德判断区分开来了。美感就是表象合于主体心意功能而唤起的愉快,因而美就是一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这样康德从纯粹的先验美学出发得出了他关于美的第一个论断:美是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而第三、第四个契机(关系、样式),则以第一、二契机为基础,又复加于上并与之相对应,从而层层推进,完成了对审美判断的先验根据的分析,即形式的合目的性和审美共通感。然而当康德在“美的分析”部分对先验的纯粹美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后,发现真正纯粹形式的,不涉及内容概念、目的的纯粹美只能是自己先验美学的一个理论预设,在现实中几乎是没有的,这是因为“先验……这个词并不意味着超过一切经验的什么东西,而是指虽然是先于经验的(先天的),然而却仅仅是为了使经验知识成为可能的东西说的”。(64)这就说明了纯粹美在逻辑上先于经验,但它又是经验美得以成立的先天条件,也就是说,没有对纯粹美的分析,就不可能发现审美判断的先验原理,审美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就得不到解决。但是先验的纯粹美又必须与经验中的美相互结合起来,离开了经验美,纯粹美所分析的审美的先天条件将只具有理论的有效性,不能落实到现实中来,因而康德又开始关注现实中的依存美。

我们知道,在现实中美几乎都要涉及事物的内容及它的目的,在艺术中更是非常明显,于是他提出了两种美——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区分。“有两种不同的美:自由美,或只是依附的美。前者不以任何有关对象应当是什么概念为前提;后者则以这样一个概念及按照这个概念的对象完善性为前提。前一种美的类型称之为这物那物的(独立存在的)美;后一种则作为依附一个概念的(有条件的美)而被赋予那些从属于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的客体。”(65)也就是说自由美只关注对象的形式,不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根据康德的例子,花朵是自由的自然美,我们在欣赏花的美时只注意到花的形式,而没有考虑到花朵是植物的受精器官。而依存美则是以一个目的的概念为前提的,例如:一个人的美,一匹马的美,一座建筑物的美都是以一个目的概念为前提的,欣赏一个人首先应当知晓人的概念,欣赏一匹马首先也应当了解马的概念,一座建筑物之所以美也在于我们首先了解了建筑物的概念,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事物的概念以后才谈得上欣赏它们的美。因此,这种美是有所依靠的,它是依靠一个理性的观念而得以存在的,因而对于依存美的评判就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观念作为基础,而自然是没有理想可以表象的,“只有那在自身中拥有自己实存的目的的东西,即人,他通过理性自己规定自己的目的”,(66)才能成为了承担美的理想的载体,因之康德通过依存美来讨论美的理想问题。对于康德来说,审美理想就是一个美的标准,对于审美理想我们只能期待于人,因为对于人来说理想就在于人有道德。因而按照这种评判标准审美就不再是纯粹美,而是依存美了。正如康德所说的:“鉴赏由于审美的愉悦和智性的愉悦的这一结合,而在自身得到固定方面,以及它虽然不是普遍的、然而却能就某些合目的地被规定的客体来给它颁定规则这方面有所收获;但这样一些规则因而也不是什么鉴赏规则,而只是鉴赏和理性、即美与善一致的规则,通过这种一致,前者可以被用作后者的意图的工具,以便用这种自身维持并具有主观普遍有效性的内心情调,来给那种只有通过下决心费力才能维持却具有客观普遍有效性的思想境界作铺垫。”(67)正是审美的愉悦和理智的愉悦结合的依存美——人的美的发现,才使康德由美感向道德感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契机。然而,审美的愉悦与理智的愉悦毕竟是不同种类的愉快,审美的愉悦是一种无利害感的自由愉悦,而理智的愉悦则是与完满性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两者能相互一致吗?康德认为:“完满性并不通过美有所收获,美也不通过完满性而有所收获;相反,由于当我们把一个对象借以被给予我们的那个表象通过一个概念而与客体(就它应当是什么而言)相比较时,不能避免同时也把这表象与主体中的感觉放在一起作比较,这样,如果这两种内心状态是相协调的,表象力的全部能力才会有收获。”(68)这里康德解释了审美愉快与理智愉快之所以能够获得一致原因在于这两种愉快得以发生的内心情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因而审美才能够最终与道德问题相互关联。在这里,美作为道德意图的工具用自身主观普遍有效性的内心情调来为道德的客观普遍有效性思想做出铺垫,已经隐约地蕴涵了“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所以康德在论证美的理想时就不再局限于先验美学领域,而是将美的理想与人的理性概念相互结合起来,因而美的理想就要涉及人的理性的道德概念。康德说:“要想从中寻找一个理想的那种美,必定不是什么流动的美,而是由一个有关客观合目的性的概念固定了的美,因而必定不属于一个完全纯粹的鉴赏判断的客体,而属于一个部分智性化了的鉴赏判断的客体。这就是说,一个理想应当在评判的何种根据中发生,就必须以何种按照确定概念的理性理念为基础,这理念先天地规定着对象的内在可能性建立于其上的那个目的。”(69)这样美的理想就是一个理性观念依照着一定的概念做根据的依附美。只有这种目的概念得到充分规定的对象,才能成为美的理想。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才能凭借理性为自己规定自身的目的,所以只有人才能成为美的理想,因为只有人才能表现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么,美的理想的内容包括那些呢?康德认为,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的规格理念,这是一个单一直观(想象力的直观),它把人的评判尺度表现为一个属于某种特殊动物物种的尺度;二是理性理念,它使不能被感性地表象出来的那些人类目的成为人的形象的评判原则,而这些目的是通过作为它们的结果的人的形象而在现象中启示出来的。”(70)审美的规格理念就是寻求同类事物中美的均衡点,是一种经验性的审美标准,它不能表现一种真正理想的美,仅仅是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因而它不是康德最终所要寻求的美的理想。而理性理念在康德看来就是道德观念,而道德观念只有在人的身上才能见出,因而人的美才是理想的美,因为在人的身上才能表现出道德性,康德强调在人的形象里“理想就在于表达道德性”。这样他把在纯粹美中排除在外的道德感在依存美中重新找出,并且作为美的理想的范本,并由之实现了从“审美”到“实践理性(道德感)”过渡的第一个环节。

关于纯粹美和依存美之间的关系,在康德美学中一直是一个令人难解的谜,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它们视为康德美学的一个矛盾命题:一方面说美是纯粹的,只涉及形式;另一方面又说美是依存的,最终要指向道德,而美的理想也是具有道德属性的依存美。这难道是一直以逻辑思辩称著的康德的思想矛盾吗?对于这样一个有良好素养和知识的人为什么在前后很短的文章中出现这样的两个命题呢?其实,对于康德的这一美学分类方法,只要考察一下西方美学史,就会发现已经有很多美学家已经这样提过了。哈奇生的“绝对美”和“相对美”的区分,休谟的“感觉的美”和“想象的美”的划分,等等,但是在先验哲学的范围内将美划分为纯粹美和依存美,康德是第一人。那么,这种前后矛盾的分类方式意味着什么呢?国内对这种矛盾的解释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康德主要是论述依存美,随着康德思想的发展纯粹美逐渐发展为依存美,朱光潜先生就是持这种意见;二是康德美学是形式主义,主要论证是纯粹美,他们主要是重复康德在“美的分析”中的审美四契机说,对其矛盾只是做了表面化的理解,宗白华先生就是持这种意见;第三类认为康德美学有两套话语系统,即以纯粹美为中心的先验美学,和以依存美为中心的实践理性本体论美学,但康德最终目的是走向实践理性本体论的。第三类解释方法是最近才出现的比较接近康德先验美学特质的一种方法。(71)而实际上,康德之所以拿出很长的篇幅来说明纯粹美的四大先验契机,就是通过对审美经验的提纯来分析鉴赏判断的先验特质,康德是在用哲学的方法来处理美感经验的心理事实问题,是对美感经验的哲学分析,这不仅摆脱了美感问题的经验主义描述之烦琐,而且能够直接指向美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将美与人直接相连,超越了前康德美学的本质主义的追问和心理主义的描述,将美感经验直接上升到人的存在的高度来论证,并对其作合理的整合,因而对纯粹美四个契机的论述事实上是对“鉴赏判断”的“先验逻辑”的分析,因而正如伽达默尔所言,“纯粹的审美趣味判断”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一种方法上的抽象(72),因而从先验这个角度来理解审美的四个契机我们就可以很清晰的理解康德所要阐述的美学问题。所谓的“无利害”、“无概念”、“无目的”、“无欲望”、“无道德”并不是说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没有这些因素的参与,而是说明在纯粹的审美鉴赏中“利害”、“概念”、“目的”、“道德”等已经被提纯,我们可以直接论述先验美学的核心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纯粹美是针对作为学科出现的美学“何以可能”而提出的先验根据,目的在为审美寻得一个先天根基,为单称判断的审美判断寻求普遍必然性,这样鉴赏问题也能够纳入到先验哲学的体系之中,为后面的依存美到崇高美以及论证“美是道德的象征”打下基础,这是因为纯粹美虽然能够解决反思判断力的先验原理问题,却不能够担当由理论理性(自然领域)向实践理性(自由领域)过渡的重任,为此,在反思判断力中所形成的纯粹审美判断的理论就必须有所改变,否则就完成不了康德美学所充当的桥梁的任务。(73)这样,依存美就不再是作为审美判断提出,它是依赖于一个概念和目的的,因而是作为目的论判断出现了,但问题是如果依存美依据的是目的性判断,那么,纯粹美与依存美这两种美的鉴赏所依据的先天原则就是相互冲突的,前者是“自然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而后者则是“自然内容的客观合目的性”,这又如何解释呢?这确确实实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就不能合理解释康德美学的奥秘。事实上,康德并不是从人类审美经验出发去归纳审美判断的经验特质的,而是从他的先验哲学体系出发去论证审美判断的先验性质,通过对鉴赏判断的先验分析去发现判定一对象为美的主观的先验条件,从而改变传统美学的提问方式,传统美学或者是从客体出发论证客体的审美特质,诸如对称、和谐等客观因素,或者是从主观经验出发论证美感的主观特质,而康德则是从先验主体所依赖的审美条件出发去解释美学问题,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他对传统美学的批判和反驳。纯粹的审美判断是不以任何兴趣为根据的,因此也就不以任何目的的概念为其根据,如果审美判断同任何兴趣发生了关联,那么,意志的作用就会在其中产生现实的结果,因此这时的审美判断就不再是纯粹的了,而成为了审目的判断了,因而依存美也就成为了审目的判断了。我们知道,审美判断力只解决了审美判断的先验原理问题,即论述了自然合目的性的可能性,而自然合目的性的内容则是它无力解决的,这需要目的论判断力来解决,目的论判断力通过与艺术的类比,最终确立了自然向人生成的伟大命题,而同艺术类比这样一个中介环节则是依存美所承担的。所以,在《判断力批判》第43节,康德就由审美判断的论述转入到作为自然目的的类比的艺术的论述了。因而纯粹美与依存美的关系在自然合目的性中是相互统一的,纯粹美解决的是自然合目的性的形式,依存美解决的是自然合目的性的内容。因而当我们回头来看康德对这两者的解释时,就发现康德开始了他思想的矛盾冲突,康德开始向经验作出了让步。康德对这两者关系的论述是:“一个鉴赏判断就一个确定的内在目的之对象而言,只有当判断者要么关于这个目的毫无概念,要么在自己的判断中把这目的抽掉时,才会是纯粹的。但那样一来,这个判断者尽管由于把该对象评判为自由的美而作出了一个正确的鉴赏判断,他却仍然会受到另一个把该对象的美只看作依附性的性状(着眼于对象的目的)的人的责备,被指责犯了鉴赏的错误,虽然双方都以自己的方式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一个是按照出现在他的感官面前的东西,另一个按照他在思想中所拥有的东西。通过这种区别我们可以调解鉴赏者们关于美的好些纷争,我们对他们指出,一方坚持的是自由美,另一方坚持的是依附美,前者作出了一个纯粹的鉴赏判断,后者作出了一个应用的鉴赏判断。”(74)按照康德的原意,我们对一个对象既可以做纯粹的鉴赏判断,又可以做应用的鉴赏判断,前者是纯粹美,后者是依附美,这两种判断方式都是正确的。而事实上,在这里,康德对经验的审美做出了让步,因为纯粹美是先验的审美主体所具有的,而在现实中却是不能有的,因为纯粹的鉴赏判断只具有“先验的观念性”,而不具有“先验的实在性”。因而纯粹的鉴赏判断要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意图必须依靠依存美,依存美通过目的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联系起来,因而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41、42节中分析了美的经验性兴趣和美的智性的兴趣,美的经验兴趣(人工的美和艺术的美)只是出于社交的目的,与道德没有直接联系,而对于自然美的直接兴趣所引发的美的智性的兴趣则表明了审美判断与道德意志之间的关系,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自然中美的存在同自然目的一样暗示着我们道德理念的客观实在性。(75)在这里,康德进一步的解释了依存美的理论意义,依存美不仅是先验纯粹美在现实经验中的实现,包含了对对象形式的愉悦,而且还包含了对对象存在的愉悦,涉及对象的存在,就不再是形式的合目的性了,而是对象质料的合目的性,因而依存美就包含了目的论判断,必须依赖于对象的目的概念了。(76)正是依存美所具有的这种目的性和概念特性,才能够与康德追求的实践理性间接的联系起来,向超越性的实践理性做出第一步的飞跃。

因而担当“摆渡”重任的只能是依存美,因而可以说从纯粹美到依存美的飞跃是康德走向实践理性本体论美学的第一步,在后面“崇高的分析”中康德直接将崇高美与人类的实践理性连接起来,直接体现了康德美学走向实践理性的伟大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