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帝及其存在

上帝及其存在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帝在人类经验中的意义》等论著中,他以大量篇幅论证上帝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上帝存在的证明。[77]在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上,霍金提出一种与传统观点有所不同的观点。对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就其真正的形式而言是一种经验的陈述。最后,就物理学和天文学而言,尽管有些科学家起初否认上帝的存在,可是他们后来也倾向于恢复上帝的应有地位。

三、上帝及其存在

与其他人格主义者一样,霍金的人格主义也是一种有神论的人格主义。在《上帝在人类经验中的意义》等论著中,他以大量篇幅论证上帝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上帝存在的证明。

霍金从绝对唯心主义出发,把实在看作一个绝对的心灵、精神或人格,一切有限的存在都包摄在这个绝对的存在之中。他说:“可以把人们所经意的和所体验的全部(实在的)对象分为三个基本的种类:一是物质对象,我们把这类对象以及它们的关系概括为‘自然’;二是心理现象,我们把这类对象以及它们的关系概括为‘自我’;三是社会对象或者其他心灵(other minds),我们把这类对象以及它们的关系概括为‘社会’,或者更加广泛地概括为我们的精神世界,包括我们自身在内。”[74]这三类对象是截然有别的,它们之间界限分明。这三类对象由三门学科分别加以研究:物理学等学科研究第一类对象,心理学研究第二类对象,社会学研究第三类对象。除这三类对象外,他强调还有另一种实在,它超越于这三类对象,同时又包含着这三类对象,这种实在就是上帝,或“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大写的其他心灵(Other Mind)。他说:“一定的认识对象具有自我、自然界和其他心灵这三重结构,上帝作为本体论证明的恰当对象则包括了这三重结构。”[75]

对于人们如何获得上帝观念,霍金认为,人们不是首先以抽象的方式想象出一个上帝,然后想象上帝可能有一些什么样的力量,最后再探讨上帝是否的确存在着。与此相反,人们是从另一端去发现上帝的。人们首先对在自然界和社会里发挥作用的某些力量感到惊奇,他们赋予这些力量以一种实体的存在。他们后来又了解到形形色色的力量可能是某个单一的力量的不同表现。在各种力量的相互斗争中,有一种力量必然是至高无上的,而且只有一种力量是至高无上的。他说:“如果人们把这些力量称为诸神,他们便把这种至高无上的力量称为上帝;上帝是通过人的心灵对于什么力量在人自己的世界中是至高无上的这一点必然具有的关注来定义的。”[76]这就是说,人们是通过上帝这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在自我、他人以及自然界所发挥的作用或产生的效果来认识上帝的,上帝是种种显然可见的效果由以产生的那个无法看见的原因。

在霍金看来,上帝尽管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其他一切力量都不能与他的力量相抗衡,但上帝之所以对人们具有极大价值,并不在于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并不在于上帝是神的奇迹的创造者,也不在于上帝是仲裁一切的法官,而在于上帝是人们的一个亲密的、绝对可靠的伙伴,他存在于人们的全部经验之中,只有他才能使人们内心安宁,生活幸福。他说:“从我们对至高无上的上帝所作的论断中可以看出,只有某种处于人们交往范围之外而且不与人竞争的事物,才能为对抗那些最大的邪恶提供一副充分坚固的甲胄。它必然是任何有限自我之外的他者,是某种对一切有限的自我及其环境进行思考,并且在这种思考中把一切有限的自我及其环境都包罗在内的事物。尽管如此,任何一个有限的自我都可以用某种可靠的方式与这个事物发生联系。在我看来,这似乎就是上帝之所以为人们所必需的理由所在。”[77]

在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上,霍金提出一种与传统观点有所不同的观点。按照传统观点,由于世界存在着,因此上帝存在着。他则认为,世界并不是一个坚实的前提,可以从其中推出作为其结论的上帝;毋宁说,当世界不是作为前提,而是作为从某种更加实在的东西中得出的结论时,我们才发现了上帝,这就是从作为结论的世界达到作为前提的上帝。没有其他前提可以作为我们从其中推出上帝的出发点,对上帝的证明不是从其他前提中推出来的。无论我的世界或者我自己都不能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基础,我必须寻找一个更加深奥的基础。他说:“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沿着因果联系或者其他自然联系从自然界推出上帝,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上帝观念就蕴涵着存在。”[78]

在这个问题上,他强调经验在证明上帝的存在中起着重大作用,认为上帝观念以及这个观念的真实性都建立在经验之上,上帝是在经验中被认识的。他认为经验是形而上学的,而形而上学作为对经验的一种理性沉思对于发现上帝和理解上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就其真正的形式而言是一种经验的陈述。上帝的本质之所以是实在的,正是因为它实质上是与我们关于实在的意识和经验分不开的。一般说来,不能从任何观念中推出观念的实在,除非实在已在经验中向观念呈现出来。他说:“任何一种论证如果仅仅在思想层次上,而不在感觉层次上发现上帝,那都是无效的。只有当实在已在某个观念的发现中呈现出来,我们才有根据把某个实在归之于这个观念。”[79]又说:“关于上帝的真正观念并不是那个把自然界或者我自己忽略掉的观念;如果我的关于上帝的观念是真实的,它在经验中便是实在的。因此,我不把这种论证表述为:我具有关于上帝的观念,因此上帝存在着;而宁愿表述为:我具有上帝的观念,因为我具有关于上帝的经验。”[80]

霍恩强调上帝观念是在经验中发现的,同时批驳某些自然科学家对上帝观念所持的否定态度,认为各专门科学如果否定上帝观念,就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失去意义。他说:“没有上帝,意义就仅仅为人类所专有,广大的宇宙都没有意义。有了上帝,世界才具有意义,也许也具有方向。”[81]就心理学而言,感觉的那种基本上属于形而上学的性质显示出人的心理生活中有一种对于上帝的永不停息的追求,可以说上帝就是正常的心理生活的原则。就社会科学而言,某些社会学家否定上帝,试图把社会中的人看作一切规范的基础,然而我们失败了,因为用以对人和社会进行衡量的价值标准来源于一个超出人和社会范围之外的泉源,即来源于上帝,上帝才是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法则。最后,就物理学和天文学而言,尽管有些科学家起初否认上帝的存在,可是他们后来也倾向于恢复上帝的应有地位。

霍金作为绝对人格主义的倡导者,也认为“上帝”概念与“绝对”概念是紧密相连的。不过,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与绝对唯心主义者的观点有所不同。罗伊斯等绝对唯心主义者往往把“绝对”与“上帝”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他则认为上帝概念比绝对概念包含更多的内容。他说:“我们不能生活而没有绝对,也不能没有我们关于绝对的观念。我并不是说,绝对与上帝是等同的;我说的是,不论上帝可能是什么,他也必须是绝对。”[82]这就是说,绝对是上帝的一个本质的方面,可是上帝比绝对包含更多的内容。这表现在只有上帝才能满足人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人在面临世界中的种种邪恶和痛苦时所感到的那些需要,因为上帝与世界中的种种邪恶没有任何牵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