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形式化的实践智慧

形式化的实践智慧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存书写的形式化 存在哲学关注的是人的个体存在。这种修饰性的性行为,同样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化的书写行为。符号化是形式化的终结状态,符号化的实质功能是对所书写的充满生气的生命内容予以硬化。任何书写者的形式化书写行为都是独特的,都是动力于恃有他的语义场并指向此语义场,这就是书写的生态学。因此,书写的形式化实质上是书写者对恃有自我的语义场的形式化运动。

生存书写的形式化 存在哲学关注的是人的个体存在。个体因存在所面对的茫然无措的虚无自由和选择,于是人的生存陷入了虚无的困境。

哲学阐释学夸大人的理解的命运。人的理解所面对的是坚不可摧的文化传统,于是人的生存陷于了无所不在的文化循环的困境。

人的困境即是哲学的困境,因为人的困境带出了当代哲学的新追问。当代哲学追问始于何处并指向哪里?整个哲学界处于荒茫的沉寂之中。而世界的另一角,即书写学却放射出当代哲学追问的旭光。

书写,在最直观的意义上讲,就是写作,即用文字来有条理地记录下其生存的情思意趣。但事际的情况是,书写并不仅仅局限于以文字为工具的写作,绘画、书法、音乐、戏剧、建筑、园林、合声表演……都是书写。而且,书写也不仅仅是运用符号来呈现的行为。比如,人作为一种动物,其进食的本原性方式就是生吃,就是用爪抓来生吃,但后来人改变了这一进食方式,要将食物煮熟来吃,并且进食必须用筷子或匙子。这种进食方式就是一种由动物而人、由生物本能到文化引导的书写形式。再比如,凡动物都有性,性行为是动物身体达向成熟状态必须排泄的一种生物方式,也是动物心理(主要指情绪、感觉)健康获得维持的一种必须方式,更是动物繁衍生息的必须方式。但对动物来讲,其性行为是依照本能而发生而展开,没有任何的规范与禁忌,但对人类这种进化为人的物种来讲,任何个体的性行为都必须有时间、空间、空间场合、律法、道德等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其性行为必须修饰。这种修饰性的性行为,同样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化的书写行为。

所以,“书写”概念不仅仅是写作意义的,它首先且最终是文化学意义的。从文化学角度入手,立足于时代存在境遇和生存前景而探讨人类的书写活动,首先需要发现的是它的高度个体化和个性化的创造特质,即书写是一种创造活动。书写作为一种创造活动,它创造了什么?并且为什么而创造?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思考书写的前提性问题。归纳整合这两个问题,我们将发现这并不是两个简单的写作问题,而是一个自然宇宙学-人类文化学问题和社会历史学-物种生态学问题,或者更为简要地讲,它是一个哲学追问问题。

从表面看,书写创造了人自身,包括书写者和他所属的类。文章(物质、产品亦是一种文章)只是书写创造成果的物化的外在形态。因为从实质方面讲,书写的创造不外乎是书写主体对自我的遮蔽性表达,包括表达书写主体对自我的求证、确认和确立的情绪、欲望和渴求。因为现实生存本身是把人与世界分裂的,并且人与世界的分裂并不是某种结果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进程状态。在这一进程化的分裂状态中,世界处于无声无息、神幻莫测的流变中,人亦在这流变中流变,从根本上缺乏一种生存的安全感和生活的安宁感,忧惧和寂寞构成了人的生命和行为冲动的基本力量。行为主体的全部努力就是对流变的世界和自我的征服与占有。对世界的征服体现为他把流变不已的时空世界平面有序化(即切割和重组),对自我的占有则是对自我生命的物化性证明和确立。书写就是蕴含了这样的双重性质,并又实实在在张扬着对这一双重性质的创造性表达。这种因为人并为了人的表达,始终是遮蔽性的。这种遮蔽性本身敞开了多种可能性,在多种可能性中,其遮蔽也许是有意识的谋求,也许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但无论呈现哪种可能性,这种因为书写而生成的遮蔽,最终是因为两个因素:一是书写必须形式化,书写的行为永远都是形式化的行为:形式化制造了遮蔽,并构成最实际的遮蔽方式;二是书写的符号化。符号化是形式化的终结状态,符号化的实质功能是对所书写的充满生气的生命内容予以硬化。如前所述,书写是基于书写的目的,书写的目的实现必须借助于表达,因为书写而启动的所有表达的形态始终都是符号化的。由于形式化和符号化,所表达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始终是隐含了的,并且表达的对象始终经过了表达主体所整合而得到呈现。换言之,一切形式的表达对象最终必须被抽象,表达才能完成自身。因此,表达实质上是从主体向客体、从内容到形式、从感性向理性方向的精神运动,这一方向性的精神运动就是形式化和符号化,简称为形式化。书写即是书写主体对对象世界的形式化表达形式化表达。书写的形式化并不是书写者的任意产物,每一个书写主体都现实地生存在恃有他的语义场之中,语义场是聚散着书写主体的精神磁力场,它展布为自我消长的精神运动,它的生存和建构既有历史的、文化的、种族的、地域的、环境的等等因素的制约与规范,更有非历史的、超文化的、个体的、心灵的、生物的等等因素的激励与张扬。这两个方面的诸多因素最终都要融入其特定的语义场中,并以场化的方式而发挥其制约与激励、规范与张扬功能。语义场是群化的,但同时又是个体的。不同的语义场恃有不同的个体。任何书写者的形式化书写行为都是独特的,都是动力于恃有他的语义场并指向此语义场,这就是书写的生态学。书写的人类学动因作为一种终极眷注总是现实地融于它的生态学动因,即融入其语义场之中。因此,书写的形式化实质上是书写者对恃有自我的语义场的形式化运动。

我们所要研究的书写,就是这种意义指涉的书写。从这种意义指涉的书写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一个书写者。每个人都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主体在自为地和为自己地书写,因为人才是形式化的动物,或者更具体地讲,人是形式化的劳作者。仅从思想的生成与创造而论,一种思想既是思想家对流动网络的对象世界的形式化切割、重组、抽象、符号化,又是这个思想家对自己的内在人格、气质、理想追求、生命意志与情绪骚动予以形式化。一幅画就是画家形式化运动的结果,它平面、凝固了画家面对的时空世界,同时也凝聚、突现了画家自身的生命冲荡与绵延,这一切并不是目睹画面本身就能获得,它必须要求鉴赏者真实地进入画家创作此画时的境界或类似于这种处境时,你才能透过这种被形式化了的画面而感悟和把握到被形式化了的真实的“东西”。以此去留意人的生活世界,凡人的行为、活动都是形式化运动;并且,凡人的行为、活动都是有意无意地追求形式化运动。形式化既是弘扬对象和自我的行为运动,又是隐含和遮蔽对象和自我的行为运动。人(个体和类)在这一运动中现实地建构自我生存的历史,社会在这一运动中生生不息地建构“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艰难历史。人是形式化的劳作者,社会是形式化的分合性群体,历史是形式化的无尽绵延

形式化运动是一条永恒奔涌的河流。它由不同的时代、社会、种族、个体的形式化运动汇集成流。不同的时代、社会,不同的种族、团体,不同的个体以至不同的处境和遭遇,其被形式化的对象、内容、方向、性质也不尽相同。然而,生成这种种不同的根本动力是语义场,发散这种种不使其获得各具个性的生存书写生存书写的最终依据,仍然是语义场。语义场是现实化的,形式化是理想式的,任何理想都受制于现实,任何形式化运动都接受其语义场的制约,语义场是千姿百态的形式化行为的现实而隐在的规定性(动力和阻力)。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制约与反制约的冲突,构成了人的形式化运动的困境与突围,也构成了人类精神的最高形态哲学探索的困境与追问。因此,哲学的困境与追问本质上是人类对自我生存的形式化运动的受阻(语义场)与突围(开创新的语义场)的痛苦拷问。

引导当代的实践智慧 哲学永远是生存实践的,是对生存实践活动的困境和追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哲学是实践生存的智慧。一种哲学就是一种实践生存的智慧,一种生存实践就必然孕育生成一种哲学(实践的智慧)。当代哲学的生存实践方向则是新的综合,这一新的综合的具体形态,就是对现代哲学追问的认识论偏离的矫正和本体论重建的整合,也是对科学主义(对现实世界的求证)和形而上学的(即对隐在世界的感悟)的生命一体化,更是对人类生存的目的性劳作和合目的性实践的整体观照和把握。当代哲学追问的目标,就是重建理性(即进行本体回归)。这种理性不再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理性或科学(认识论)理性,而是以人类的实际生存为交融点的综合理性,即生存理性、生态理性、生境理性。生存理性、生态理性、生境理性,这是本质同一的三个概念,但具体地讲,它们又具有各自的指涉个性与语义特征:概括地讲,“生存”概念是指“生而保存、持存”,它强调存在的方式,因而,“生存理性”突出理性生而保存、持存的理性方式。“生态”概念是指生而具有的本原性位态、姿态,它强调应该以其本原性的位态和姿态而存在,而保持、持存其生。所以,“生态理性”强调生存的取势和方法。“生境”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指生物赖以维持自身存在的物理环境,引伸为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的环境,意在突出“生而保持、持存的本原性目标”,只能是使自己生生不息。“生境理性”意在强调生存的目的性。在此,为了简便起见,我们用“生存理性”概念。生存理性所努力寻求的是人类生存的普通形式和现实地发动并制约人类生存的基本形态的运动和演变的内在机制,从而力求解释和解答当代人类生存的迷惘与生活困境,重振人类的主体精神和存在形象,激励人类在苦难的历史阵痛中重振雄风跨入21世纪。当代哲学追问还将以生存理性的全新眼光来重新透视、审查、清理人类精神的全部财富,重新考察人类真理、知识、时空、科学、艺术、文化、宗教、方法论等根本问题。当代哲学追问,既需要热忱地俯视大地,又需要冷峻地仰望天空。将俯视大地和仰望天空整合起来,就形成当代哲学追问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即生态整体地地看待世界和关注人。所谓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的生态化,是指以社会历史学和物种生态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人,看待人的现实世界和生存;所谓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的综合化,是指以宇宙自然学和人类文化学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和人、打量人和世界的存在和生存。对自然宇宙学-人类文化学和社会历史学-物种生态学的整体把握,就是生态化综合。

生态化综合思想不仅体现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并且,生态化综合首先是以生存为本体的生存理性哲学信仰的基本思维模型,这一思维模型是生态地、整体地、历史地看待世界和人,更准确地讲,是以生存场的方式看待世界和人。因此,生态化综合又是属于本体论的,它是生存本体论哲学信仰和生存价值体系的思维基石和思想基石。严格地讲,以生存为本体的生存理性哲学思想应该是生态化综合的哲学思想。因为它是以人类的此在生存为基点,以人类的历史生存为视界,以人类未来生存为目标的哲学思想、信仰,所以,又称为生存理性哲学或生存本体论思想

生态化综合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它恰恰实现了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所开创的哲学信仰和价值取向。它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人类生存的价值体系。生态化综合的本体论情绪和色彩主要体现在对新的因果联系方式的创建上,以二元分离为基本思维模型的一切旧有的哲学信仰,都追求一种严格因果决定论,这种严格的因果决定论可以简化为下公式:

客体十主体=结果

在如上公式中,客体是起决定、支配作用的因素,因而,客体是居于绝对主体地位的;反之,主体则是绝对服从客体,并且主体只能在客体的规律的支配下,对客体的附从或补充。但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总不是那样绝对无条件地附从,尤其是人这个有主动的要求性和目的性意识、想望、激情和幻想的生命物更是如此。所以在这种严格的因果决定论模式里,在这种主体受制于客体的主次附从的因果关系中,很自然地就产生出矛盾、对立,面对这种矛盾、对立,就必须想办法消灭之。在如上的严格因果决定论模式中,出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因与果的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对立面最终走向统一的关系,这个统一的关系不是平等的,而是一方面屈从另一方面,具体地讲,就是主体无条件地放弃自身而接受客体的统一。因此,无条件放弃自身原有的去屈从于另一个方面的过程就叫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质上是否定者自身的内部结构状态的飞跃性变化过程,这个飞跃性变化就是从量向质的演变。因此,由因及果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质量互变关系。这就是严格因果决定论之为辩证法、之能如意地制造和统摄三大辩证规律的内在机制。然而,事物的消长,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演变,历史的变迁(而不是绝对化的进化)以及文明的前进,却并不那样简单和机械,更不一定会存在着诸如此类的矛盾对立统一的状态。生态化综合思想则指出,因果关系在人的世界中确实存在,人的生存行为的因与果,应是生态的(此在生存和历史生存)整体的(主客一体)运动(果并不与因分离)状态和运动进程,因此,新的因果联系方式亦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在新的因果联系方式中,不再只是时间的标尺,更有空间尺度,重要的是空间化的共生构成其根本的评价指标。在新的因果联系方式中,主体与客体不是主宰与被主宰、决定与受决定的关系,而是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关系。因而,在新的因果联系方式中,主体与客体是生命一体化的,并且主体与客体是必须生命一体化的,因为只有当二者生成生命一体化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关系时,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作为客体,它才可能真正获得生境。在新的因果联系方式中,使主体与客体始终处于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生境状态,或者使二者始终处于生命一体化状态的,不是它们自身或其中的一方,而是融统主体和客体使之达于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生存语义场。由此不难看出,生态化综合哲学信仰所蕴含的这种新的因果联系方式主要地不追求时间之链中的矛盾对立的——质量互变的——否定之否定的统一,而是追求空间场的历史性共生。因为在生态化综合视野中,矛盾、对立、分离和分裂,这统统都是历史的偏离和佯谬,而未来则始终应该是一体的、和谐的。所以,人的历史化的此在生存的全部努力就是追求一种生态的(此在生存和历史生存)和综合的(整体的)境界,清除过去所带来的种种生存的偏离和佯谬(诸如因主义、民族、国家、财富、权力等等所制造出来的矛盾、对立、分裂、分离),共同创造未有,共同迈进未来。从这一意义上讲,生态化综合作为一种新时代人类生存的精神曙光——新的哲学信仰和价值体系——她始终昂扬着着生存实践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