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诚信的产生

诚信的产生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诚信的产生对人而言,诚信是如何产生的呢?诚信维系于后天的学。但是,在孟子以诚信连接“信”和“诚”这一点上,诚信自然被置于先天产生的位置。朋友之间信实的取得,在于使其父母愉悦;使父母愉悦,身诚最为重要;诚身在于对善能明了。这是不能忽视的。

2.诚信的产生

对人而言,诚信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也是一个必须究明的问题。当我们带着这个尺度来审视儒家思想家的思想时,对人实际辐射的思想信息波有两个,一个是后天说,一个是先天说。下面分别对此进行展示。

(1)诚信维系于后天的学。众所周知,孔子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第52页)作为自己的志向,可见,使朋友相信、信任是三种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德在孔子那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4~5页)、“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第4页)“谨而信”、“敬事而信”的“信”指的都是信实,因为无论在个人的行为中,还是在治理国家的大事中,信实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是人字旁加上言,可以看作两个人之间的言语;推而广之,就是人际之间的言语,这是维持人际关系的纽带,不变性、稳定性是其主要特点,离开这个,人际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来进行约束。所以,人一刻也离不开信德。

孔子又认为,“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第3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第21页)。孔子每天进行反省的内容之一,就是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在他看来,一个人没有诚实,就好比车缺乏安装横木的“輗”或“軏”一样,这样将无法驾驶而寸步难行,自然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在人类的文明进程里,车子是人类理性价值的对象化实现的一种形式,是人理性的作品之一,这是非常清楚的;同理,车子的横木也是人理性的作品,具有后天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自己发明创造的,孔子在这里讨论“不信”、“无信”的问题,实际上暗含着诚信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品质,如果是的话,孔子就没有在此讨论的必要了,这在子夏对现实生活中的几种关系的论述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子夏认为,对妻子重品德而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能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即“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5页)。这在给我们传达信实对人重要以外,还蕴涵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就是信德也不是先天而降的,而是后天学得的,这一点与孔子思想体现的总方向是一致的。

(2)诚信是先天的因子。不难记起,孟子在界定人的本性时,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四端”说,认为这四端是人天生就有的,不过,由于是一种萌芽,所以如果后天不加以扩充的话,即使侍奉父母亲也是不够的。显然,在这四端里,没有提到“信”。但是,在孟子以诚信连接“信”和“诚”这一点上,诚信自然被置于先天产生的位置。

孟子对于“诚”的规定,与《中庸》关于“诚”的理论是紧密相连的,如《中庸》为子思所作,乃当先于孟子。下面把《中庸》和孟子的相关论述分别摘引如下: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礼记·中庸》,第1632页上)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第2721页中)

这段文字基本上与《中庸》的相关论述是完全一样的[2],主要不同之处就是:“顺乎亲”与“悦于亲”和“诚之者”与“思诚者”[3]。人的天性里,具有诚的因子,遵循天道而思行其诚,则是人的立身之道;赤诚之行必然感动他人,不诚就不可能打动他人。在此,孟子信与诚也是互用的,足见是在相同的层面来考量其意思的。朋友之间信实的取得,在于使其父母愉悦;使父母愉悦,身诚最为重要;诚身在于对善能明了。自身的行为如能诚实无欺,也就是成人的实践“皆备于我”,就是最大的快乐,即“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第2764页中)。在这里,非常明显的是,《中庸》的“诚之者”,孟子用“思诚者”代之,本来“诚之者”就是对如何诚的问题的思考,但是,在语言形式上,不是这么明确,孟子的“思诚者”正是从意蕴上揭示了“诚之者”的真意,把《中庸》暗示的内容加以明确化,这也说明孟子借鉴《中庸》的事实;另外,就理论的系统性而言,《中庸》也明显胜于孟子。

显然,对诚信的人性因子的设定,与孟子其他对仁义礼智的量考当是相同的,在这个层面,就有理由推测,诚信作为先天素养的设定,显然也仅仅是在“端”的视野上的结论;换言之,诚信的先天性说明的仅仅是来源的问题,是对诚信在事实判断层面上的存在性说明,当然不是对诚信的量考。这是不能忽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