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元会运世”的历史观

“元会运世”的历史观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元会运世”的历史观邵雍在先天象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元会运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是历史循环论,又是退化的历史观。邵雍认为,世界历史的变化是按照规定的数的原则运行的。他依年月日时的数字创造出“元、会、运、世”的世界年历表。“元、会、运、世”之数是无穷的,世界的产生和消灭亦是不断的,但是总的历史趋势是退化的,今不如古,后不如前。

第四节 “元会运世”的历史

邵雍在先天象数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元会运世”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既是历史循环论,又是退化的历史观。

邵雍认为,世界历史的变化是按照规定的数的原则运行的。他依年月日时的数字创造出“元、会、运、世”的世界年历表。他按照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十二时辰,一时辰三十分的划分,来规定一元的时间和变化。他说:

元之元一,元之会十二,元之运三百六十,元之世四千三百二十。[34]

邵雍认为,一“元”有十二“会”,如同一年有十二月;一“会”有三十“运”,如同一月有三十日;一“运”有十二“世”,如同一日有十二时辰;一“世”有三十“年”,如同一时辰有三十分。他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为一元,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世界历史以元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地变化。他把元、会、运、世再和干支、五行、卦气相配合来推算世界历史古往今来的治乱兴衰的命运。

邵雍按照自己的象数学的计算方法:“十二与三十迭相为用”,天地一元的时间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即到这一时间,天地万物就毁灭一次。天地万物虽然毁灭了,但是天地万物的本体——“道”、“太极”、“一”、“神”,却是永不毁灭的。因此,一个天地毁灭了,它却会创造出另一个天地。宇宙总是循环往复地毁灭、创造。

在邵雍看来,天地虽大,也是一个形器,既为形器,就有始有终、有生有灭。他说:

易之数,穷天地始终。或曰:天地亦有始终乎?曰:既有消长,岂无始终?天地虽大,是亦形器,乃二物也。[35]

天地有始有终,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有始有终。在现在的这个世界发生以前早已存在过别的世界,在现在的世界毁灭以后,还会出现新的世界。世界每变更一次,就是一“元”,即一个周期。每一元都机械地经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会”。前六会是生长阶段,后六会是衰退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天形成于第一会的“子会”,地形成于第二会的“丑会”,人生于第三会的“寅会”。有了人,便有了人类的历史。人类历史发展到第六会的“巳会”的第三十“运”的第九“世”,便达到了顶点,即唐尧之世。第七会的“午会”,开始由盛到衰,即为由夏、商、周到宋这个历史阶段。第八会的“未会”以后逐渐衰落,第十一会的“戌会”,万物绝灭,第十二会的“亥会”,天地归于终结。“元、会、运、世”之数是无穷的,世界的产生和消灭亦是不断的,但是总的历史趋势是退化的,今不如古,后不如前。

邵雍认为,唐尧以后的全部人类历史都是退化的。他把三皇、五帝、三王、五霸这一段历史看成是一个小循环,是一个退化过程。三皇是“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夫自然者,无为无有之谓也。无为者非不为也,不固为者也,故能广;无有者非不有也,不固有者也,故能大;广大悉备而不固为固有者。”五帝是“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故尚让。夫让也者,先人后己之谓也。……能知其天下之天下非己之天下者。”三王是“以功劝民者,民亦以功归之,故尚政。夫政也者,正也,以正正夫不正之谓也。……能利民者正,则谓之曰王矣。”五霸是“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归之,故尚争。夫争也者,争夫利者也,取以利不以义,然后谓之争。……五伯者,借虚名以争实利者也。”[36]邵雍把历史分为“皇、帝、王、伯”四个阶段。他说:

皇之皇以道行道之事也。皇之帝以道行德之事也。皇之王以道行功之事也。皇之伯以道行力之事也。[37]

皇、帝、王、伯各具道、德、功、力的特点。邵雍还以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来比喻各个历史时代。他说:

三皇春也,五帝夏也,三王秋也,五伯冬也。七国冬之余冽也。汉王而不足,晋伯而有余。三国伯之雄奇者也。十六国伯之丛者也。南五代伯之借乘也。北五代伯之传舍也。隋,晋之子也;唐,汉之弟也。隋季诸郡之伯,江汉之余波也。唐季诸镇之伯,日月之余光也。后五代之伯,日未出之星也。[38]

邵雍认为,历史就是这样一代不如一代地变化。皇、帝、王、伯相当于春、夏、秋、冬,合于天道,到了五代,已经是黑暗时期,等待日出,圣人之兴。历史虽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按元、会、运、世的流转,只要有圣人出,实行“仲尼之道”,恢复帝道也是可能的。邵雍的历史观,实际是一种主观臆想的历史循环论,是没有历史事实根据的历史退化论,因而抹煞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

【注释】

[1]《宋史》卷四二七《邵雍传》。

[2]《邵氏闻见录》卷十八。

[3]《宋史》卷四二七《邵雍传》。

[4]《邵氏闻见录》卷十八。

[5]《伊川击壤集》卷二十一。

[6]《宋史》卷四二七《邵雍传》。

[7]《宋史》卷四二七《邵雍传》。

[8]《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9]《宋史》卷四二七《邵雍传》。

[10]《宋史》卷四二七《邵雍传》。

[11]守山阁本《周易参同契·附录》。

[12]《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13]《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14]《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15]《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16]《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17]《邵子全书》卷七《无名公传》。

[18]《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19]《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20]《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21]《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22]《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23]《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24]《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25]《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26]《伊川击壤集》卷十五。

[27]徐必达:《邵子全书·序》。

[28]《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29]《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0]《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1]《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2]《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3]《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4]《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5]《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

[36]《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7]《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38]《皇极经世书·观物内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