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

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这种思想决定了初唐时期的各项政策。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从而推动了中国国内各民族文化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外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汉族和中国境内的北方、西北方及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由此也就发生了一个庙产继承权的问题。

第一节 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

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618年隋朝在农民起义冲击下覆灭。地主贵族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了唐朝,统治中国近300年。唐以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政权,历时50多年。

隋唐时期的统治者都在一定时期内采取了发展生产的措施。如隋文帝继续实行均田制,并“薄赋”于民,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开皇以来,“二十年间,天下无事”(《隋书·高祖纪下》),以至出现了“人物殷阜,朝野欢娱”(同上),“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同上,《食货志·序论》)的升平局面。当然,隋朝的盛世毕竟是短暂的,到唐朝则有进一步的繁荣。唐太宗李世民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贞观政要》卷一)他经常用这个道理告诫他的大臣,以免因徭役和战争而招致覆国的灾难。由此形成了他尊民、重民的社会思想。他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贞观政要》卷一)这种思想决定了初唐时期的各项政策。

唐初继续推行府兵制与均田制,赋税比隋代有所减轻,制定了比隋代宽简的封建法律,并整顿政府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到唐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已有户籍961万余户,人口5288万余人,为唐初的4倍,社会安定。当时的唐朝是世界上最富庶和高度文明的大国。

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从而推动了中国国内各民族文化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当时,中国同中亚的主要交通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就是有名的“丝绸之路”,从河西走廊出发,经塔里木盆地越过葱岭,到达中亚、西亚。另一条是水路,由广州经交趾、苏门答腊、锡兰等地,到达波斯和阿拉伯。这样,就传入了许多外来文化和宗教,如景教、摩尼教、祆教(拜火教)、回教都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的。至于文化方面,其例更不胜枚举,如当时孙思邈的医学思想,就具有融合中外医学的特色。他注意撷取各种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中不仅有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还有佛家的“大慈大悲”(详见《备急千金要方·序例·大医精诚》)。他还提出“四大不调”的病因说,认为“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备急千金要方·序例·诊候》),四大元素在人体中不协调就会生病,这显然是继承和发展了印度的一种病理学说。再如艺术方面,中国绘画在隋唐以前以线条为主,从吴道子开始以凹凸法渗入人物画中,山水树石亦别开生面。这种凹凸派画法源于印度,后经西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又如服饰方面,也有不少“外来货”。中外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汉族和中国境内的北方、西北方及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这一时期,出现了若干地方城市,并形成地方的文化、经济中心,这就使唐代在科学文化方面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唐代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文明大国。与前代和后代相比较,它在学术思想上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代统治者实行的是一种所谓儒、释、道“三教”并立的政策,从而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格局。对于传统的儒学,唐代继承了隋代统一经学南学、北学的成果,积极予以扶植。唐太宗在隋文帝“诏天下劝学行礼”(《隋书·帝纪》),隋炀帝“复开庠序”“征辟儒生”“相与讲论”(《隋书·儒林传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儒家经典。他因社会上流传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于贞观四年(630年)诏令颜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编纂一个标准版本。颜师古于贞观七年(633年)成书,称新定五经。唐太宗又因儒学章句繁杂,注疏极不一致,命孔颖达等人撰定《五经义疏》,贞观十四年(640年)书成,共180卷,定名《五经正义》。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全国。从此以后一直到宋代,凡是科举考试,或是传授经书,都必须以《五经正义》为官定经书。可见,隋唐的统治者还是很重视儒学的。不过,儒学在思想界并没有处于独尊的地位,到唐代中期,《五经正义》的影响逐渐衰微。开元十六年(728年),国子祭酒杨玚曾上书说:“今之明经,习《左传》者十无二三,若此久行,臣恐左氏之学废无日矣。……又《仪礼》及《公羊》《穀梁》殆将废绝,若无甄异,恐后代便弃。望请能通《周礼》《仪礼》《公羊》《穀梁》者亦量加优奖。”(《旧唐书·杨玚传》)要求皇帝采取行政措施以振兴儒学。这与两汉时期不同,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中外文化、民族文化的交流时期,用一种思想是不能统治下去的,这需要儒学有一个变化,在保存儒家基本思想的同时,吸取当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外来文化的若干方面,创立一种新儒学。

对于佛教,隋唐的统治者虽有一些排佛言论与措施,但总的说来还是积极提倡的,他们广建寺塔,广度僧尼,广写佛经,广交僧侣,广做佛事,广给布施,并赐予高僧以爵位,因而佛教在隋唐两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本来,佛教的“神不灭论”经过范缜等人的批判,在理论上可以说是被驳倒了,为什么还会发展起来?兴盛起来?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不能只是靠精神的力量就能使它消失。何况佛教宗教哲学也不能完全归结为神不灭论,它本身还有其他内容,还有一些具有理论思维的思想资料。到隋唐时期,佛教已经建立了比较巩固的寺院经济,就是由当时的统治者拨给寺院一定的土地或某一地方的税收,寺院有了数量可观的、固定的租税收入,过着同世俗地主一样的剥削生活。在唐代,寺院不仅占有大量耕地,而且有荒地、柴草地、果园、碾坊,甚至还开设店铺。

由此也就发生了一个庙产继承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南北朝时还不十分突出。当时,还不是一个寺院只传授一个学派的理论,一个寺院主持人的变换,该寺院所属的学派也随着变更。所以说,南北朝时中国的佛教只有学派而无宗派。到了南朝末期、隋唐初年,情况有所改变。寺院由于有了自己的产业,一个寺院主持人传授的学说,只能连同庙产一并传给他的嫡系的弟子们,而不能传给别的学派的弟子,这样就形成了佛教的宗派。这是由寺院经济的独占性而产生的佛教宗派的排他性。再从阶级关系上看,世家豪族地主的地位大大下降,许多著名的大姓有的沦为贫贱,失去了世代做官的权利,有的已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得不从宗教中去寻求精神寄托,少数人还企图取得佛教“高僧”的地位,来弥补在俗世中失去的官爵。而隋唐的统治者也乐意把世家豪族的代表引到宗教的道路上去,使之从事于空虚繁琐的论争,这对引进庶族地主加强封建主义统治也是有利的。总之,隋唐统治者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对佛教所实行的支持政策,加速了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

道教在唐代一直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唐高祖曾去终南山谒老子庙,唐太宗虽称神仙事本属虚妄,却又在修兖州宣尼庙的同时,修亳州老君庙。唐高宗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又追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①道教给李唐王朝提供了一个借以抬高门第出身的祖先——李耳。为此,唐太宗一方面命高士廉等人撰修《氏族志》,“欲崇重今朝冠冕”(《旧唐书·高士廉传》),意在重新编排封建阶级内部各个阶层的社会地位与等级。另一方面又从道教中发现道教之主的老子,原来也姓“李”,于是他就把皇室宗谱一直推到老子那里,自称老子就是李唐王朝的始祖,李唐王朝乃老子后裔。这样,李唐王朝的王权就被涂上了一层神权的色彩。②道教的形体不灭理论可以刺激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在唐代皇帝中服食丹药以求不死的现象颇为普遍,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这六个皇帝,都是吃丹药而致死的。高宗、玄宗想吃丹药而没有敢吃。武则天也是嗜吃丹药的。由于道教在上述两个方面更能迎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因而它的地位往往被排列在佛教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