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师友第十七

师友第十七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师友第十七〖题解〗师友,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师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可倚靠师友①。师友之功,但①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若便佞②者,须却之方可。大凡师则求其贤于己者,友则求其胜者,至于不肖①者,则当绝之。刘几与伶人花日新善①,其弟厌之,令勿通。久侍师席①,今将告违②。

师友第十七

〖题解〗

师友,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师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都直接或间接地阐述着这个话题。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荀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师友箴》)

“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而已矣。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求人至难得者有于身,非师友,则不可得也已。”(《周敦颐集·通书·师友上》)

“学问须是要从师,然赖朋友相成处甚多。师只是开其大端,又体貌严重,若于从容闲暇之际,委曲论难,须是朋友便发明得子细。”(《言行录》)

“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执己见,便是恣情纵欲。人若是求师取友之心泛泛,则可见其平日工夫亦是悠悠,泛爱众而亲仁,居是邦也。师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象山语录》)

《永乐大典》卷12017中有师友、情兼师友、宾友、父友、执友、故友、益友、损友、信友、互见死友、诤友、正友、德友、仁友、义友、救难友、 密友、金兰友、金石友、君子友、异常友、耐久友、青云友、小友、忘年友、忘形友、共命友、刎颈友、微贱友、诗友等种类。诸如种种,不管若何,我们亦须谨慎,“泛交而不择,取祸之道”。

不可倚靠师友。(卷8)

〖注释〗

①倚靠:依赖,依靠。师友: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请益的人。

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卷8)

〖注释〗

①但:只,仅。

学问,无贤愚,无小大,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底事。且如圣贤不生,无许多书册,无许多发明,不成不去理会!也只当理会。今有圣贤言语,有许多文字,却不去做。师友只是发明得。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卷10)

〖注释〗

①贤愚:贤明愚蠢。②不成:用于句首,表示反诘。③发明:揭示,使知晓。

与好谐戏者处,即自觉言语多,为所引也。(卷12)

〖注释〗

①好:喜好,喜欢。谐戏:诙谐嬉戏。②引:吸引,引诱。

朋友之于人伦,所关至重!(卷13)

〖注释〗

①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今人都不去自修,只是专靠师友说话。(卷20)

〖注释〗

①自修:自学,自习。

人凡有可效处,皆当效之。(卷20)

〖注释〗

①效:师法,仿效。 人之待己,平平恁地过,亦不觉。若被人做个全不足比数底人看待,心下便不甘,便是愠。(卷20)

〖注释〗

①比数:相与并列,相提并论。②愠:恼怒,愤恨。

上焉者,吾师之;下焉者,若是好人,吾教之;中焉者,胜己则友之,不及者亦不拒也,但不亲之耳。若便佞者,须却之方可。(卷21)

〖注释〗

①焉:语气词。用于分句末或句中表示停顿。②便佞:巧言善辩,阿谀逢迎。

不胜者来求于我,则不当拒之也。(卷21)

〖注释〗

①若:假如,假设。

大凡师则求其贤于己者,友则求其胜者,至于不肖者,则当绝之。圣人此言,非谓必求其胜己者。今人取友,见其胜己者则多远之;而不及己则好亲之。(卷21)

〖注释〗

①不肖:不成材,不正派。

与人交际,当谨之于始。若其人下来不可宗主,则今日莫要亲他。(卷22)

〖注释〗

①谨:谨慎,小心。②下来:随后,后来。宗主:某一方面的代表与权威。

若不看义之可行,便与他约,次第行不得,便成脱空。(卷22)

〖注释〗

①次第:规则,规矩。②脱空:落空,没有着落。

委托人事,若是小小事要付托人,尚可以随其所长,交付与他。若是要成一件大事,如何不见得这人了,方付与!(卷24)

〖注释〗

①委托:将自己的事务嘱托他人代为处理。②付托:将人或事委托给别人。③交付:交给。

居乡而多贤,其老者,吾当尊敬师事,以求其益;其行辈与吾相若 者,则纳交取友,亲炙渐磨,以涵养德性,熏陶气质。(卷28)

〖注释〗

①师事:拜某人为师或以师礼相待。②行辈:辈分。相若:相同,类似。③纳交:结交。取友:交友。④亲炙:亲受教育熏陶。渐磨:即“渐摩”。浸润,教育感化。语本《汉书·董仲舒传》:“渐民以仁,摩民以谊。”⑤涵养:培养。⑥熏陶:熏染陶冶。

视人与己若无干涉,诲之安能不倦!(卷34)

〖注释〗

①干涉:关涉,关系。②安:岂,怎。

圣人之学,异夫常人之学。才略举其端,这里便无不昭彻。然毕竟是学。人若以自修为心,则举天下万物,凡有感乎前者,无非足以发吾义理之正。善者固可师,不善者这里便恐惧修省,恐落在里面去,是皆吾师也。(卷34)

〖注释〗

①才略:稍微。②昭彻:明彻,清亮。③修省:修身反省。

后世同志者少,而泛然交处者多,只得随其浅深厚薄,度吾力量为之,宁可过厚,不可过薄。(卷38)

〖注释〗

①泛然:随便。②随:听任。

泛交而不择,取祸之道。(卷49)

〖注释〗

①泛交:泛泛之交。

人之得失,即己之得失;身之邪正,即心之邪正。(卷64)

〖注释〗

①邪正:邪恶与正直。

若与人说话,晓得他言语,方见得他胸中底蕴。(卷75)

〖注释〗

①晓得:知道,懂得。②底蕴:内情,底细。

水火本相杀灭,用一物隔着,却相为用。(卷77)

〖注释〗

①杀灭:克除,淹没。②用:使用。

刘几与伶人花日新善,其弟厌之,令勿通。几戒花吹笛于门外,则出与相见。其弟又令终日吹笛乱之。然花笛一吹,则刘识其音矣。(卷92)

〖注释〗

①刘几(1008—1088):字伯寿,洛阳人,善赋诗咏事,官至秘书监。伶人:演员。花日新:《宋史》中罕见的被著录姓名之乐工。善:交好,亲善。②戒:告请,约请。③终日:整天。

某向来从师,一日间所闻说话,夜间如温书一般,字字子细思量过。才有疑,明日又问。(卷104)

〖注释〗

①夜间:晚上,夜里。温书:复习功课。②思量:考虑,商量。

大凡人欲要去从师,然未及从师之时,也须先自著力做工夫。及六七分,到得闻紧切说话,易得长进。若是平时不曾用力,终是也难一顿下手。(卷114)

〖注释〗

①著力:尽力,用力。②紧切:重要。说话:事情。③一顿:一起,一下子。

久侍师席,今将告违。气质偏蔽,不能自知,尚望赐以一言,使终身知所佩服。(卷114)

〖注释〗

①师席:老师的讲席。指接受教诲。②告违:回去,离开。③偏蔽:偏执而有所蔽,偏执不明。④佩服:铭记,遵循。

相随同归者,前面未必程程可说话;相送至此者,一别又不知几年。有话可早商量。(卷121)

〖注释〗

①程程:一程又一程。②商量:计议,讨论。

他在却不欲说,去后却后面说他,越不是。(卷121)

〖注释〗

①后面:背后,不当面。

目前诸友亦多有识门户者。某旦暮死耳,不敢望大行。且得接续三四十年,说与后进令知,亦好。(卷121)

〖注释〗

①门户:途径,门径。②旦暮:早晚。比喻短时间内。③大行:广为推行,普遍流行。④接续:连续,继承。⑤后进:后辈。亦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叔度与伯恭为同年进士,年又长,自视其学非伯恭比,即俯首执子弟礼而师事之,略无难色,亦今世之所无耳。(卷122)

〖注释〗

①伯恭: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南宋思想家。②视:认为。③略无:一点都没。

天下事未有不与人共而能济者。(卷131)

〖注释〗

①济:成功,成就。

某少年过莆田,见林谦之、方次荣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与食者数时。好之,念念而不忘。及至后来再过,则二公已死,更无一人能继其学者,也无一个会说了!(卷132)

〖注释〗

①少年:年轻时。②林谦之(1114—1178):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官终工部侍郎,谥号“文节”。③精神:风采神韵。④踊跃:欢欣鼓舞,情绪高涨。鼓动:激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