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专利布局策略

专利布局策略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专利布局策略与企业的大小、技术发展时期、企业在技术竞争中的地位 、是否是生产型企业等因素相关,同时与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直接关联。这种布局策略需要更多资金,因为其申请的专利数量要远远大于“霰弹枪”策略,所以为大型企业采用。

专利布局策略与企业的大小、技术发展时期、企业在技术竞争中的地位 (领先、先行、跟踪)、是否是生产型企业等因素相关,同时与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直接关联。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会产生不同的专利布局。

以声望为专利战略中心的企业其布局特点是申请基础与核心技术方面的专利,需要的话外围再布局一定的专利,以提高申请数量和社会关注度,并不太在意专利申请质量。这些企业专利申请的地域空间主要在易于产生宣传效应的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量不会太大。

采用进攻专利战略的企业布局特点是超前申请,占领技术高地,力争在新的技术标准中占有一席之地。地域布局采用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专利的申请量也不会很大,但比较注重专利质量。

采用防御性专利战略的技术先进企业一般会申请很多专利,步步为营,严密布防,既注重将自己的核心专利保护起来,也注重在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四围布局专利。采取防御性专利战略的技术后进性企业注意在竞争对手技术必经之地布局专利,即使这些专利与自己企业的产品毫无关系。这些企业注重交叉许可潜力,布局的焦点在竞争对手技术相关的领域。

1. 进攻性布局策略

(1) 狙击者策略

专利申请人只申请几个专利,依靠它们来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花心思保护可能的改进技术方案,或者该核心技术的发展技术方案或者外围应用型技术方案。

战略性基础专利指一个技术领域开创初期布局的专利,往往具有很高的或者不可逾越的环绕设计价值。这是一个危险的布局策略,如果核心专利被全部或部分无效,就没有其他专利保护相关的发明,也没有增补的专利保护发展和改进的技术。

这种战略一般由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使用,使用阶段是技术的萌芽期。这是一种不了解技术前景时期的阶段性专利布局策略,一旦技术进入发展期,企业一般会不惜成本增加专利布局。

(2) 阻塞策略

就是布局一系列关键专利,阻塞竞争对手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专利申请人自己不一定用到这些专利,申请这些专利的目的是阻塞竞争对手可能的绕过策略。这些专利也许都不是核心或者基础专利,但是具有一定的关键性。

这是一个具有很大阻遏功效的专利布局策略,布局的专利是某特定产品领域必要的技术,这些专利阻碍性高,无法回避设计。这种策略专利申请量较“狙击者策略”为多。

这是参与产品生产的技术先进企业采取的战略,采用的阶段是技术发展期,通常是专利布局资金有限的企业被迫采取的布局策略。

(3) 霰弹枪策略

就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申请一定量的专利,且这些专利的布局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章法。这样布局专利的原因是不知道哪个具体的技术领域会产生占领市场的主导性产品,但所有技术领域对企业未来发展都有意义。该策略的优点是如果未来有主导市场的产品在该领域产生,企业部署的某个霰弹枪专利可能产生阻遏作用。缺点是较为费钱,对小企业来说不堪重负,因为研发经费有限。

这种策略是技术进入发展初期,但产品方向尚不明朗时中等规模技术开创者的布局策略。

(4) 地毯式策略

该策略的特点是将一个领域转变为专利的灌木丛、地雷阵。例如系统地用专利覆盖某产品制造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用专利形成雷区,以封锁竞争者进入。对强行侵入技术领域者,可以通过专利诉讼让竞争者付出惨痛代价。

这种战略可用于出现中的技术,不确定性很高,因为不知道那条研发路径是市场可能认可的,故需要投入成本全面布局。这种布局策略需要更多资金,因为其申请的专利数量要远远大于“霰弹枪”策略,所以为大型企业采用。

这种布局策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企业要有很强的专利管理能力,因为大量的冗余专利要求企业及时淘汰,以节约维护成本。

(5) 破坏者策略

申请若干专利,破坏强势竞争对手的“隔离”或“设计自由”布局策略,通过这些专利以换取竞争对手的交叉许可。

产业跟随者或新进入者引进新的技术或新的材料或新的结构,可以发展“破坏性技术”,直接切入产业技术开创者所构筑的专利壁垒而予以破坏,迫使竞争对手让出市场。

要采用这样的策略,产业跟随者或新进入者必须对市场面与专利面进行系统分析,深入了解产业在技术、专利与市场深度和广度的产业竞争环境,洞悉产业关键技术的开发趋势,透析产业技术开创者基础专利的布局规划并且掌握市场竞争的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找出产业技术开创者“专利壁垒”可能的技术弱点,或“专利壁垒”技术能力目前存在的市场需求缺口,或甚而探勘出未开发的专利领域。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攻击性专利武器运用,是从根本上解构产业技术开创者的专利技术主流,其难度是相当高的。

作为技术跟进者,中国企业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布局策略,因为这种布局策略费用低,效用高。

(6) 包围策略

围绕式布局策略为日本人常用,又称为“木桩篱笆策略”,方法是以多个应用性专利包绕或围住竞争对手的基础或关键性专利。阻断竞争对手一切商业化的途径,使竞争对手的研发和生产无路可走,迫使对手进行技术交互授权谈判。

这种策略需要一定规模的企业采用,因为需要大量的专利申请,费用不低。

2. 防御性布局策略

(1) 稻草人策略

稻草人策略的目的就是将竞争对手吓走。方法是申请一系列模棱两可的专利,让有意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望而生畏。采用这种策略的专利主自己知道这些专利并不稳固,但竞争对手跟得太紧故只能以这种手段将竞争对手逼退。

这种策略用于对专利大规模布局不习惯的行业,这些行业专利纠纷不多,企业对专利纠纷也唯恐避之不及,不会对专利稻草人进行仔细研究和审查,所以威慑性的“稻草人”才会生效。

这种策略也可以用于竞争对手都是小企业的情况。大企业会花钱审查相关专利,寻求绕过,小一些的公司不会花钱绕过,只会乖乖保持距离。这也就是有的外国公司将其已经丧失新颖性的技术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原因。

(2) 隔离策略

也就是在自己申请的核心专利周围布局申请替代性方案,防止竞争对手在核心专利四周开发。这样就可以将自己的技术领域以及相关市场从竞争对手那里隔离出来。这是专注于特定技术及产品领域的中等规模企业防御性专利布局策略。

资料: 吉利剃须刀专利布局

为全球男士提供高档剃须刀的吉列公司在专利布局方面很有经验,近一百年来,吉列都将其市场成功和品牌优势建立在不断创新的产品上,而且他们还为这些新产品选择了最强的专利保护方案。

以传感型剃须刀为例,吉列首先为传感型剃须刀的核心刀片“悬浮角度构造”申请了专利权,他们随后又申请了22项专利权,这22项专利权共同构成传感型剃须刀外围专利防线,即由22项专利权构成的铜墙铁壁。而且这些专利权的权利请求之间都环环相扣,没有人再能抄袭他们的传感型剃须刀了,这一种新产品的专利设计活动才告一段落。

生产传感型剃须刀的核心专利技术是刀片“悬浮角度构造”设计,要利用这项专利技术,必须用到一项重要的方法——拍摄剃须动作的高速摄影技术,它对设计出更好的剃须刀非常有用。这些技术体现在处理仅有百万分之一米的图像的设备中,吉列将这种技术称之为“胡须凸轮”,于是,吉列申请了用这种技术设计剃须刀片的方法专利。也就是说,别的公司无权再用这种方法设计剃须刀片,更不用说生产传感型剃须刀了。

(3) “设计自由”策略

这种策略的目的是保证每项可能的未来设计和商品化都畅通无阻,防止其他人在自己可以开创的技术领域布局专利对付自己,影响企业的未来研发。这种策略要求企业像扫雪机一样不断布局前瞻性专利以保持未来研发道路畅通,这就要求公司在各个有关的技术发展领域布局专利。

这种战略对付生产型企业有用,是大跨国公司的标准选择,但是在面对没有产品生产的专利许可公司来说存在一定问题。布局再密,考虑再周到,也难免存在疏忽和漏洞,不免为专利许可公司所乘,就如卫士再多也不能完全阻止刺客一样。

这种策略要求极大的投入,非大型跨国公司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4) 声东击西策略

这种策略的目的是干扰竞争对手注意力。方法是在主要产品技术以外的领域申请一个或系列专利,误导竞争对手,使竞争者难以洞悉己方真正的技术发展方向,达到声东击西的目的。这时可以在申请专利后要求提早公开,但迟迟不进入实审。

这种策略又称为“鸟诱子策略”,在大公司研究和经营战略方面时有所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