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史分幕性和地球“心电图”

地史分幕性和地球“心电图”

时间:2022-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根据地球上所发生的全球性造山运动和地磁场变迁史的资料,便可粗略做出这两个指标下的地史“心电图”。
地史分幕性和地球心电图”_地球生理

第四节 地史分幕性和地球“心电图”

正如前面已从核振荡角度上给出的分析一样,由于地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地球内外的各种性质都受到物质迁动时所表现出的平衡效应的影响或控制,所以发生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各类事件从根本上来看都存有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

正如OP分离那样,它们的分离量愈大,回复力也愈大,因此所有的现象在生灭转化上已首先具备了一定的拟周期性变化特征。地史上的各类事件,比如全球性的造山运动、地磁场南北极的反转、地球运转参数的变更,以及气候变迁、某物种灭绝、冰川入侵等等,首先它们都是和核振荡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特别是不少全球性的“灾变”本身是由核振荡直接导生的。其次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效应链条。所以,各种地史事件,自然就具有相似的分幕性、韵律性这一特点了。这一特点就形成了地史的分幕性韵律。地球在46亿年的演化历史中,地球表面有一系列时间尺度的变动,在时间上,既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又表现为时多时少、时强时弱的韵律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重复性和规律性,这就是地史的分幕性韵律。

地球内外的各级结构单元在非平衡因子的驱动下会发生物质对空间的重新分配,引起物质元的迁动,发生粘接和裂解行为,但是要形成一个构造事件需经历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地球表面的形态相对来说是不变的。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从而使地球发生一定的演化。也就是说,地球的演化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地球会有相对平静的阶段和相对活跃的阶段。这就像戏剧一样,是一幕一幕的,故称之为地球的分幕性。

同时,地球的变动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就是地球的韵律性。地球变动的韵律可划分为4个级别的韵律段,即长韵律段(十亿~千万年级,109~107)、中韵律段(千万~万年级,107~104)、短韵律段(万年~年级,104~100)和微韵律段(年、月、日,100~10-3级)。固体地球的韵律性主要表现为陆地的升降、造山运动、造谷(裂谷)运动、构造变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地热波动、地磁极的变动、球体积的胀缩等。这些表象之间有的是同时异象的,有的与先后伴随的韵律相关。

长韵律段可以大地构造的演化和分期为代表,还可以再分为构造宙、构造期、构造幕3级。这个韵律级别的地球变动,直接表现为地球内部热场和重力场的协调平衡运动的韵律,被看成为地球构造变动的原因,中韵律段以地文期的划分为代表,可再分为地文期、地文幕和地文阶,这一时间尺度的地球韵律受地球外部天文因子的米兰科维奇效应的影响可能很大。短韵律段可以地震活动的韵律划分为代表,可再分为地震世、地震期、地震幕3级。此韵律段可能受行星会聚、太阳活动、地球自转变速等因素的直接影响较大。微韵律段可以地球表面的潮汐分级为代表,分为年潮、月潮、日潮等。

至此,可以看到,由于地球核振荡的作用,使得地球的演化具有分幕性韵律的特点。核振荡是许多大事件的作用者,而且几乎能把一切的构造变动归化成一定量的核振荡来统一比较,再者微幅的核振荡本身又是地球内必须永续进行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把地球的内核形象地拟作地球的“心脏”是挺可取的。加上其又是地球“生理”过程中平衡效应的标志性代表,所以,我觉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来探测一下地球的“心电图”,尝试一下去为地球“把脉”的途径,并非是个无聊之见!例如,根据地球上所发生的全球性造山运动和地磁场变迁史的资料,便可粗略做出这两个指标下的地史“心电图”。而一经做出这许多心电图,我们便可以在更系统、形象、概括化的崭新舞台上来研究地史,来认识地球的“生理”活动,从而揭开更多的科学之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