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术创业是大学的本质回归

学术创业是大学的本质回归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我们绝不能将创业型大学界定为创收型大学。应该说,这是对于创业型大学的一般理解,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基本领会何谓创业型大学。许多人认为,创业型大学诞生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于政府财政资助萎缩,逼迫大学拓宽融资渠道,走上创业型大学的道路。可见,学术成果转化是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是创业型大学的灵魂。这样看来,传统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可视为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的萌芽。

学术创业是大学的本质回归
——创业型大学是未来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走向[1]

付八军

(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各位专家、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浙江农林大学,来到高举建设创业型大学大旗的浙江农林大学,共同研讨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为这次会议的具体承办方,我们除了要给大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自由的交流平台外,还想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关于创业型大学的思考,以期得到大家的指导与斧正。在此,我从三个方面,力争用最朴素的语言,采取口语化的方式,来谈谈我心目中的创业型大学。

一、什么是创业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个重要的任务,便是概念辨析。不过,有些概念,越辨越糊涂;有些概念,越辨越清晰。有些概念,本来应该也可以统一内涵与外延的;有些概念,确实是需要通过辨析来不断丰富其内涵的。创业型大学就是一个越辨越清晰的概念,就是一个需要统一内涵与外延的概念。那么,何谓创业型大学?我个人认为,创业型大学,就是指那些将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融为一体的大学,即在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倡导学术创业、推动成果转化的大学。如果说,评价一所大学是否属于研究型大学,主要看其研究生数量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比重,那么,评价一所大学是否属于创业型大学,主要看其学术成果转化的收益在办学经费中占了多大分量。但是,我们绝不能将创业型大学界定为创收型大学。因为,创业型大学着眼于学术成果转化,而不是着眼于经济利润最大化,获取收益是其自然结果;创业型大学是从知识应用与否的角度进行分类,而不是从营利与否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这一点来看,创业型大学的诞生与发展,主要是基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与意义,而远远不只是高校财政紧缩的挽救措施。应该说,这是对于创业型大学的一般理解,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基本领会何谓创业型大学。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与推动创业型大学建设,才符合高等教育变革的发展走向。为了更好地理解创业型大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作如下分析。

(一)学术成果转化是创业型大学的灵魂

面对一个新概念,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梳理与分析其历史渊源,陈列与比较其观点差异等,而是要善于抓住核心与关键,找到其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或者科学进步的着力点。创业型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例如,作为一个概念,“创业型大学”诞生于20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和亨利·埃兹科维茨。然而,他们的研究视角不同,也没有对创业型大学下过明确的定义。克拉克从欧洲一些新型大学的体制变革出发,曾试图采用“创新性大学”这个概念;埃兹科维茨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成果转化出发,认为创业型大学是研究型大学的更高发展阶段。此后,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观点纷呈,意见不一。由于有些学者将创业型大学定位为商业化大学、营利性大学,认为这些大学唯利是图,以致对其口诛笔伐、无情批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很有必要分析创业型大学为何而诞生,有何重大价值与使命。如果没有任何意义,那么,这个概念也就没有生命力,这种大学也就没有发展前景。

许多人认为,创业型大学诞生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于政府财政资助萎缩,逼迫大学拓宽融资渠道,走上创业型大学的道路。于是,我们容易把那种追求经济利益、商业气息浓厚的大学称为创业型大学。应该说,这只是创业型大学诞生的外部动因之一,远远不是创业型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创业型大学诞生的真正动因,就是推动学术成果转化,促进社会进步。这既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立命之本,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一点来看待创业型大学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就不会对创业型大学持如此反对或者鄙视的态度。因为大家知道,推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紧迫。至于能否实现转化,转化难度有多大,那是另外一回事。可见,学术成果转化是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是创业型大学的灵魂。离开了这一点来谈创业型大学,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才能抓住创业型大学的实质。

(二)传统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可谓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的萌芽

创业型大学,首先是大学,必然从事教学育人与科学研究工作。但是,与传统大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创业型大学特别注重学术成果的应用与转化,不再沉迷于象牙塔之内,而是主动走出象牙塔,直接寻找与社会、与市场的对接。如果说传统大学主要关注知识生产与传承的话,那么创业型大学则是强调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合而为一,尤其强调将学术资本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在传统大学,我们也会提大学的三大职能,其中第三大职能是指直接为社会服务。但是,第三大职能还没有成为这类大学的一项中心工作,没有变成组织化的行为,没有有效地引导大学的学术工作。只有在创业型大学,注重知识应用、推动成果转化才成为大学的一项中心工作,成为大学的“第三个中心”。因此,我们可以说,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创业源于传统大学的第三大职能,但又远远高于第三大职能,成为大学的“一个中心”。这样看来,传统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可视为创业型大学学术创业的萌芽。

(三)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不要盯着其利润获取有多少,而应该关注其社会贡献有多大

自古至今乃至未来,在和平时期,利润回报都是推动个体或者组织服务社会的合理合法动力。那些反对创业型大学的人,所持理由不尽一致。但是,有些人将学术创业与市侩习气联系在一起,将赚钱与庸俗联系在一起,总觉得大学应该远离市场,坚守象牙塔,从而认为创业型大学不是高等院校的应然选择。其实,任何一所大学,其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成本。只不过,这些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外显的获取路径不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高校的办学资金百分之百来自政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并不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同时,无论从国民还是高校的角度来看,这种拨款模式都是缺乏公平性的。就国民来看,考上大学的人在参加工作后,获得更多的回报,而其就读大学的成本,却与没有进入大学的人共同承担,显然,这对于许多不能进入大学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当然,如果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大学,让尽可能多的人都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政府为家庭贫困而学业优异的学生减免学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高校来看,这种拨款方式,由于难以根据高校实际的社会贡献率来分配资金,既难以有效地激励高校,缺乏效率,也不能动态地区分高校,缺乏公平。在本质上,大学就是一个企业。作为公办高校,除了从政府获得基本的办学成本外,更多的办学资金应该从市场中来,从社会上来,从企业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办学活力,推动成果转化,提高高校的社会贡献率。

在接触创业型大学概念之前,我总以为大学教师是不能发财的,要想成为富人,就不要当大学教师。但是,在接触创业型大学概念之后,我改变了这个想法,认为大学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学术创业成为富翁。其立论依据在于,致力于学术成果转化的创业型大学,具有重大的价值与意义,代表了未来高等教育的走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由大学教师推动成果转化,具有必要性,是服务社会发展的,理应受到鼓励与扶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教师先富起来,就是合理合法的。可见,无论是教师个体,还是创业型大学,通过学术创业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获取一定的利润回报,是履行职责与使命的自然结果,也是推动学术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我们评价这些教师与大学时,就不要批评他们只是为了赚钱,而应该肯定他们为社会作了巨大贡献,获得利益是理所当然的。

(四)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都可以转化为创业型大学

从知识应用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大学分成三类: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以知识的传承为主;研究型大学,以知识的创造为主;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的创造与传承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应用。相对于创业型大学而言,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可谓传统大学。在包括埃兹科维茨等不少的学者看来,创业型大学只能从研究型大学转化而来,研究型大学是创业型大学的发展起点。应该说,这确实有道理。因为,没有一定的学术积累,没有独特的创新性成果,难以开展学术创业。但是,在我国,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是相对的。可以说,任何一所本科层次的教学型大学,都在做科学研究工作。事实上,大学的第一个使命,应该是科学研究,即创造知识或者理解与梳理知识,然后才是大学的第二个使命,培养人才,即传承知识。这一点,与一位大学教师的体会是一致的。试想,一位大学教师不去开展科学研究,或者不能很好地领会相应知识并进行梳理,仅仅照本宣科或者对于知识一知半解,这样的老师,绝对做不好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地传承知识。这些,就是科学研究,或者说相当于科学研究。同时,一所大学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其研究来源方向至少有两个:可以从学术前沿出发,也可以从社会生产中出发。对于教学型大学的科学研究,就可以从社会生产中找到科研课题,直接面向实践与市场,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在中国,“985”高校、“211”高校与地方本科院校,差异的产生不是由于学术能力的高低,而是学术平台的高低。只要转变评价机制,不少教学型大学就能够在市场中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办学之路,在学术创业、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上闯出一条新路。

(五)目前以赚取学费为主的营利性大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一个最为外显的特征就是依靠自身的学术资本,获得办学资金,这是一条市场化的道路。从这一点来看,那些依靠学费来运转的国外私立大学、中国民办高校,是不是创业型大学呢?因为教学活动也是学术资本的运用,从某个角度来说,知识传承属于广义的知识应用。事实上,许多学者已经将这些大学划入创业型大学了。但是,至少目前大部分这样的大学不应该归为创业型大学。原因在于:

其一,创业型大学是以学术资本转化为组织特性,而不是以是否收取学费为组织特性。学术资本转化就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的其他职能一样,体现的是一种办学使命,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而收取学费只是一种经济行为,体现的只是一种价值选择,不具有历史必然性与社会必要性。只有从学术资本转化出发,创业型大学才能获得存在与发展的巨大能量,成为指引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一极。

其二,任何一所大学都是收取学费的,只是付费的主体不同。如前所述,每所高校都存在办学成本问题,都需要收取学费,只不过付费的主体不同。在公办高校,政府帮教育消费者支付了大部分学费;在私立大学,则主要由教育消费者自己支付学费。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极度发达,政府极为富有,也可以将高等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实行全民免费。

其三,营利性大学的市场运作并不彻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资本转化。当前,人们选择营利性大学就读,瞄准的不是提高素质,而是获得文凭。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大学教育往往是为了取得出身,而不是取得知识。假如有一所大学,学生是冲这里的教育质量而来,哪怕学校不发放文凭,仅仅属于培训性质的学习,也有许多学生自愿掏钱来读书,那么,这样的学校可谓创业型大学。因为,他们销售课程,是真正的市场化产品,完全属于学术资本转化行为。

其四,创业型大学与营利性大学,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大学分类。创业型大学是从知识应用的角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而言的,主张在知识生产、传承的基础上拉长知识链,推进知识的直接应用。营利性大学是从学费来源角度,相对于非营利性大学而言的。一所营利性大学如果只依靠文凭赚取学费收入,却没有推动学术资本转化,那么,它就不属于创业型大学;如果同时推动学术资本转化并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它就属于创业型大学。可见,分析一所大学是否属于创业型大学,关键是要抓住学术资本的转化,而不是学术资本的传承。(当然,如果知识传承真正贯彻市场原则,亦即以课程资源取胜,而不是以文凭授予取胜,那么,这些教学型的营利性大学也属于创业型大学。对此,下文会有分析。)这属于从不同角度对大学进行分类,就像同样区分私立大学与营利性大学一样。私立大学对应于公立大学,是从办学主体角度进行的分类;营利大学对应于非营利大学,是从成本分担角度进行的分类。私立大学不一定都是营利性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虽然学费高昂,但在办学成本中所占份额很少,我们一般不会将它们划入营利性大学。不过,我们不要忌讳谈“营利”的问题,任何组织都存在组织使命,同时存在营利事实,没有营利就难以推进组织目标。就像大学一样,都存在成本与利润问题,只是成本分担的主体不同而已。当一所大学越来越有影响,成本更多地依靠学术创业、社会捐款等,其营利特征就越来越模糊。因此,我越来越觉得,营利性大学与非营利性大学的概念,代表过去我们对于大学组织的保守与狭隘理解,要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成为历史,将之用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的概念代替即可。

(六)创业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划分是相对的

从知识应用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将大学分为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但是,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大学,都具有知识生产、知识传承与知识应用的功能,只是所占的比重不同。

例如,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来看,任何一所本科层次的教学型大学,必定还要从事研究工作;任何一所研究型大学,必定还要从事教学工作。只要是大学,培养人才就是其中心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必不可少,这对于创业型大学也是一样的。只有一流的研究水平,才能保证一流的教学水平。从这一点来看,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或许不是类型问题,而是层次问题。

又如,从学术创业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提出大学具有三大职能(所谓的文化交流与传承,很难作为一项相对独立职能),这就意味着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都具有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责,并且主要体现为学术资本的转化。事实上,在我国,当前一些没有提创业型大学的高校,学术创业反而搞得轰轰烈烈,例如离我校不远的浙江大学,无论是学校整体的发展思路,还是该校教师个体的价值追求,都在瞄准市场,积极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可见,在现代大学,学术资本转化是所有大学追求的方向之一,只是在不同高校占有不同的分量,有着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另外,有些大学,可能既属于研究型大学或者教学型大学,也可以纳入创业型大学。例如同样属于创业型大学的斯坦福大学与华威大学,前者被视为研究型大学,后者或许还属于教学型大学。当然,从理论层面的分类角度来说,我们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这三个概念,都是历史的、相对的。在一所完整的现代大学,知识生产、知识传承与知识应用应该高度合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当我们扩大学术资本转化或者说知识应用的外延后,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所有的大学,都同时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创业的三大使命。因为从大学的企业属性与学术的应用特性来说,学术创业就是大学的本质回归。

(七)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是并列而不是递进关系

在埃兹科维茨等许多极力推崇创业型大学的学者看来,创业型大学是比研究型大学更高的一个发展阶段,甚至认为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应该转向创业型大学。说句心里话,我也经历过这种心路历程,坚持认为大学的发展方向只有一个:创业型大学。在2011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工作之际,我第一次听说创业型大学这个概念。由于学校定位于建设生态性创业型大学,我便开始收集关于创业型大学的资料。在我将部门资料室的相关书籍、中国知网上能够下载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都看完了以后,我对创业型大学充满了信心,认为这将是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最佳走向。至于其理由,在本文第二部分论述。但是,经过一年多时间以后,我越来越感受到,关注形而上的纯粹研究,也很有必要。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现某些新元素、新物种以及梳理某些学科知识等,都需要人去做,在短期内也难以转化;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学教授应该承担社会预警的职责,履行正义使者的角色,这些都不应该转化成商业化行为,同时还需要保证大学教授的相对独立性。当社会物质极度丰富之后,或许我们有足够的条件来养活这些大学及其学者,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开展研究。而且,这样更能让学者们潜心研究,产出精品。因此,无论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有多少大学转型为创业型大学,那种坚持形而上、关注纯粹研究的大学及其教师,永远存在,永远散发光芒。

(八)创业型大学并不意味着每位学生都要去创业,并不意味着一所大学每位教师都要直接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毫无疑问,创业型大学是利用自己独特的学术资本进行创业,而不是随便开一个公司,开展缺乏科技含量的一般性创业。这对于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创业来说,同样如此,都属于学术创业。在此前提下,我们在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时,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要从事创业活动,更不意味着教师直接将自己的学术成果转化。对于一所创业型大学来说,创业活动已经属于大学的组织行为,该组织有义务帮助教师们转化自己的学术成果。而且,与教师一样,学校应该从中取得一定的收益。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可以直接转化,也可以由学校转化,但他们的主要工作还是教学育人与科学研究。只不过,他们的研究较多地关注现实与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至于是否在校期间或者毕业之后马上从事创业活动,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事实上,评价一所大学是不是创业型大学,正如前所述,还是看其学术创业收益在办学成本中所占的份额有多大。

二、为什么要建设创业型大学

其实,在许多新事物、新概念上,明白了其到底是什么,再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应该如何做,就不是最困难的事情了。对于创业型大学也是一样,当我们真正明确从一种历史使命的高度、从学术成果转化的视角来定位创业型大学之后,我们会发现,建设创业型大学是如此重要与紧迫。不过,大家要特别注意,我在谈论建设创业型大学必要性的过程中,往往会强调某一个方面,这是论述的需要。如果要完整地理解我对于创业型大学的理论主张,需要结合本文第一部分,那里同时肯定了某些大学及其教师坚守学术本位的合理性。

(一)从知识的工具本性来看,如果承认知识有用,那么高校就应该注重学术成果转化

现代大学是以现代知识作为逻辑起点的。大学履行三大社会职能,都是沿着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这根链条进行的。知识更多的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现代大学传授的这些知识,基本上也是指向应用的。例如,哪怕学者们申报基本理论层面的纵向课题,都要突出其应用价值与社会意义。从学理角度来说,既然知识是有用的,那么,它们就是可以应用的。对于知识生产大户的大学来说,就应该注重学术成果的转化,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研究与决策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

例如,研究癌症的学者,无论他多么强调其理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如果不能治疗癌症病人,这种学说就是站不住脚的。这也可以理解,当前不少省份的科技进步奖,如果没有成功的成果应用,是很难评上一等奖的。又如,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无论他的理论多么高深,学术成果多么丰硕,如果其成果只能作为学术著作陈列在图书馆,无人关心,无人受益,那么,这些学者的价值或许只是圈内人的自娱自乐;研究企业管理的学者,无论他吹嘘自己的理论多么完美与有效,如果不能被某些企业加以利用并取得成效,那么,这种学说也是纸上谈兵。要知道,在攻克某个现实问题时,同样需要查阅资料、开展调研,同样需要借鉴与创新,而且,这是提高教师社会认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实现大学与社会对接的最佳途径。

(二)从知识的现实环境来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价值贵在迅速转化

当前,知识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更可怕的是,知识的增长速度惊人,几年之内知识总量就会翻一倍。在古代,有人敢言他读遍天下书;现如今,任何一位学者都不敢说他读遍自己学科领域的书,更不用说天下书了。如果我们有用的知识不迅速转化,那么,这些知识就会埋在新知识的下面,越压越多,最后没有几个人有时间翻找出来,更不用说再来重新研究一遍。也就是说,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重知识生产不重知识转化,最后没有几个人能够在堆积如山的知识中寻找到有用知识并加以转化。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世界本来是统一的,而人们的研究越来越专,如果学者们埋着头往前走,不注重转化,导致学术越走越偏,最后或许没有人有能力将这些知识统合起来,还原一个整体与充盈的世界。只有将知识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一种工具,后人在前人研究成果中摸索的时间才会减少,统合相应知识、开拓新领域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得到保证。

转化后的学术成果,经过了实践检验,是比那种实验室检验更进一步的检验。如果我们再从经验的角度来进行梳理与分析,那么,其成果的学术价值更大。无论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还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抑或作为实践者的生产方,他们都能从这里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

(三)从知识的应用指向来看,知识生产的主体,最清楚知识如何转化

一般而言,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最清楚它们如何应用,在哪些方面可以应用。例如,假如一位学者发明了一种机器,能够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那么,他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到这种机器的应用价值与应用领域;而且,他也最清楚如何将这种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事实上,如果一位学者一辈子能够做好这么一件事情,那么,其社会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其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

(四)从大学的生存发展来看,只有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才能彰显大学活力,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

每种社会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劳动产品,能为社会所需要,这是他们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社会不再需要这种产品,那么,这种组织就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例如,餐饮住宿行业之所以一直蓬勃发展,是因为社会需要,如果人们吃饭住宿只能在家里,外面没有这种服务,那么,可以想象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对于大学来说,其独特产品正是知识。大学的三大职能,都是围绕知识进行的。人才培养,这是在传承知识;科学研究,这是创造知识;直接服务社会或者说学术创业,这是在应用知识。显然,大学的存在与发展,也就看其知识是否为社会需要。从现实看,只有有用的知识,才能为社会所需要。

不过,遗憾的是,当前不少大学提供的知识,其有用性不体现在知识本身的力量上,而是知识凭证的力量上。例如,学生选择大学,往往是冲着文凭而去的,事实上,学生从大学中所获得的独特性知识相当少;教师开展科研,往往是冲着成果发表而去的,至于这些成果是否属于真科学,能否转化,他们并不关心。长此以往,这样的大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不是大学的一些其他社会功能在起作用,例如大学能够解决许多人的就业问题、大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大学具有人才选拔与分层的功能等,那么,大学真的可能会被社会淘汰,成为历史废墟。

那么,如何才能让大学的知识变得有用呢?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可转化。这种转化,包括学术转化为学习者的个人素质,让人们乐意花时间与金钱来学习知识本身;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人们看到大学的知识是真正有用的知识,能够带来生产或者管理上的进步,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与人生的幸福。如果大学的知识成了这样的一种商品,那么,大学就获得了硬实力,变得不可轻视。

当知识变得真正有用、学术成果可以转化之后,大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就会不断提高,并且带来一系列的正面效益。例如,这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人们学习的主动性。当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疲软,重要原因之一是看不到知识的价值;这会大大减少没有任何收益的科研投入,提高科研经费的社会绩效;这会为高校带来经济效益,推动高校不断迈上新台阶,可以说,一所大学要获得大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广阔的市场中找到源头活水。

或许有人会说,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可转化的。应该说,如果是没有用的知识,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只要是有用的知识,它们就都是可以转化的。只不过,用途与转化的结果有所区别。例如,哲学就是有用的,可以训练思维,提高素质,如果我们觉得这些知识无用,或许是我们表达的方式有问题,或许是我们的知识本身有问题,或许是学习者的水平处在更高的层次。哲学的转化,主要是学习者的思维素质。又如,对于那些涉及整个人类、宇宙的问题,往往很难指向应用,因为买家不明确。但是,这些问题,一般只能由一个国家或者整个世界共同承担,属于全人类共同的基础事业。而且,这类知识毫无疑问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或许一时找不到应用的价值,似乎没有用。其实,如果换一种思维,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基础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有用的。传统上,我们认为,研究的逻辑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但是,事实上,研究的逻辑,亦可是从应用研究再到基础研究。而且,这种基础研究,即所谓的形而上的纯粹学说,还可以得到较好的验证。例如,如果我们要将北方的苹果移植到南方种植,我们就会比较南北方的气候、水土等,同时研究苹果的元素、特性,甚至还研究可以在南北方同时种植的橘子、桃子等,这样就逐渐从应用研究转向基础研究了。

(五)从社会的创新力量来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之一,加快高校学术成果转化,无疑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献上一力

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开展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最早的教育活动。此后,由于学校教育往往关注天理人伦之道,与社会生产相脱节,导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对分离。学界普遍认为,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又走向结合,结合点正是现代科技。只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复杂性,需要我们在一段时间内脱离生产,专心学习。应该说,这种分析符合实际,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不参与社会实践,闭门造车式地从事知识生产与传承活动。如果这样,就永远无法更新知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高校的课程资源,不仅要从纯粹的学术研究中来,更多地要从社会实践中来。离开了社会实践,高校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高校的社会实践并检验其成效的重要抓手,就是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如此循环往复,才能为高校提供鲜活的课程资源,才能释放高校的学术生命,推进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尤其在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产品与服务竞争力不强,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高校与企业、政府的联姻,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

当高校把学术转向生产而不是论文之后,或许有人担心我们的基础研究无人问津,或者不受重视。应该说,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没有必要。对此,前文都有论及。例如,有些基础研究,涉及人类整体利益的,国家或者社会应该资助;从问题出发,从应用研究出发,都会导出系列的基础研究;基础与应用有时是相对的,应用研究之后的梳理与分析,有些时候就属于基础研究了。从中国的发展阶段来看,我们对于诺贝尔奖的需要程度,远远不及对某些现实科技问题的攻克。其实,在这些技术成果中,所有的智慧与原理,自在其中了。因此,从目前的院士制度来看,一位大学教授从医药公司获得百万美元的惊喜超过了其当选为科学院院士所感到的快乐,这是一件好事。

三、怎样建设创业型大学

领会了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意义,我们就获得了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动力,明白了创业型大学的含义,我们就找到了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方向。在此前提下,无论现实怎样,要找到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路径并不困难。难就难在想不想干、敢不敢干。从学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只能从理念层面阐述普遍性的主张。在《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两个目标和五条途径》(一个课题的结题报告,详见附录)一文中,针对高校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我提了五条路径;站在政府立场,我提了四个建议。在此,我从另一个角度,以“三个破除,三个树立”为纲,谈谈怎么建设创业型大学。虽然论及的都是观念,但我们要做的,却是要铲除其赖以存在的管理体制、评价制度与外在环境。

(一)破除大学属于政府附庸的观念,树立大学属于企业的观念

一所大学的改革,只要走到深处,就会感受到管理体制的约束。当政府从管理的立场出发,将大学的方方面面都限制得很死、高校只需要按政府的意图来操办的话,那么,大学就很难办出活力。一个组织为谁服务,就只能且必须从他们那里获得活力。大学是为社会服务的,其生命活力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彰显。一所面向政府办学、依靠政府办学、为了政府办学的大学,绝对办不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在本质上,大学就是一个企业。其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包括以课程形式体现的知识与以科研成果形式体现的知识。其顾客是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校外听取课程的学习者、应用科研成果的各种组织(包括政府、企业)等。其经费来源,自然来自顾客。由于大学突出精神价值,一所卓越的大学,或许会获得校友或者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

大学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再成为政府的附庸,并不意味着政府不再扶持高校,更不意味着政府管不着高校。在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接受政府的监督与管理。违背国家意志,任何一个企业都可能被查封。当然,这个国家意志,应是代表国民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意志。对于大学来说,由于其与中小学一样,同样承担着教化人、培养人的作用,且在获取回报上略显疲软,理应受到国家的特别关注。

一个站在知识前沿的组织,一定是相应领域组织及个人所需要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例如研制机械制造的,一定受到机械制造厂商的关注,成为合作伙伴;在人文社科领域,例如研究家庭教育的,一定受到千家万户的关注,成为天下父母的良师益友。否则,仅在圈子里自娱自乐,既无意义,也没活力,更体现不出其是否站在知识前沿。但是,为何在有些领域,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呢?这就涉及体制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一流的管理者,应该是该领域一流的研究者,只有实现专家理政,真正做到专家理政,这样的社会才有活力。

一所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只有与相应的行业、实践相结合,才能充满活力。例如,没有附属医院的大学,要办好一个医学院,是不可思议的。顺而推之,其他学科,都是如此,只是轻重程度与结合方式不一样而已。虽然“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企业家,而不是充当企业家”,但是,企业家不是在象牙塔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竞争出来的。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不是单方面的理论灌输,而是在实践中的不断研究,在研究中的不断实践。因此,一个国家的教育,在加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缩短高等教育的学制,尤其要避免博士后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同时,要积极倡导在工作中学习,推动全民研究性地开展工作。总之,社会就是最好的大学,企业就是最好的研究院,每位领导就是相应领域最好的研究者……这才是理想的社会。

当真正能够面向社会与市场自主办学之后,大学就会注重提高教育质量,赢得生源;就会注重学术成果的转化,增强科研的针对性,赢得办学资源。这样的大学,才是有活力的大学。有人说,高等教育发展有三大趋势:国际化、信息化与市场化。在我看来,具有引导性与根本性的趋势,或许正是市场化。只有市场化,才能带动国际化与信息化。在此,我们或许有一个担忧:基础研究如何得以保证。应该说,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对此,前文有分析。

(二)破除上大学是为了取得出身的观念,树立上大学是为了获得知识的观念

大学是一个企业,但具备与许多企业不同的特点。例如,从现状来看,一所大学的教育产品,往往不是谁购买得起就给谁的,也就是说,大学在选择学生时,并不是只要谁愿意掏钱,就录取谁,这与一般企业以金钱作为唯一条件来销售商品是有区别的。从表面来看,似乎大学不应该遵循市场化的原则。其实,这也正是市场化的表现。一所大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教育资源有限,只得限制性入学。但是,这种限制又与电影院因场地较少而实行名额限制不一样。电影院一般先购票的先入场,晚购票的或许就没有机会了,这是因为这种方式不影响电影院的实际利益。然而,大学就不一样。大学不能采取先来后到的录取模式,也不能采取金钱至上的模式,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模式都不利于大学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试以哈佛为例,作如下设想。如果按先来后到的模式,那么,或许前来接受教育的学生素质差参不齐,许多学生达不到毕业的要求,最后影响哈佛大学的管理甚至声誉;如果采取金钱至上的模式,那么,许多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因交不了学费而进不了哈佛,反而大量成绩平平的学生进入了哈佛,最后同样影响哈佛大学的管理甚至声誉。可以想象,如果哈佛大学凭金钱来入学,又不像法国高等教育那样实行严格的淘汰制,不出几年,这所大学的声誉就会大大下降。因此,哈佛会坚守学业标准,也不会无限提高学费。当所有学校都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之后,大家都会遵循市场原则,行业自律也就形成了。

但是,达到这个层面还不够。因为这远远达不到学生为了获取知识而求学的目的,甚至仍然是为了谋取出身而上大学。那么,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呢?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让这些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获得市场检验的机会,而不是一张文凭能够包打天下,终身受用。也就是说,文凭仅当参考,个人素质才是核心竞争力。例如,一名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如果其人品与能力还不如一位地方高校相同领域的学生,那么,单位就应该有勇气做出决定,留用并提拔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有人或许会说,在人才招聘时,如果我们不凭其毕业学校、获奖证明、成果数量、论文所载刊物等外在途径来评价一个人,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我没有否定这些凭证的重要参考价值,只是否定以此作为唯一标准,甚至由此可以替代专家评价,以致任何人都可以将人才分出等级。解决的办法,就是管理重心下移,行业专家领导。例如,一所大学招聘人才,如果让学校人事处统一负责,则可能就按硬条件来处理了,只有将权力下放给相应的学院、学科甚至学科方向,才能在一定的基准条件上选择最适合的人才。如果让我来选择一位教育学的老师,我会把他的学习经历、发表文章、参与课题、获得奖励等作为重要参考,但更注重其思维素质、学术功底与工作态度等。对于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成果数量体现其勤奋程度,甚至思维广度,但是,学术水平则主要看其观点与推导,而不是论文所载刊物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都太忙了,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分辨真假与高低,只凭借外在硬通货来选择,就匆忙下了结论,也倾向于简单的结论。这样做的危害很大,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大家都很浮躁,着眼于知识与能力之外的凭证,而不是知识与能力本身;形成的权威与中心,不是市场选择出来的,而是习惯造成的;某些先天的或者既定的优势,造成某些人的孤傲与特权,也给其他人形成了无形的卑怯与从属,对于社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等等。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奖项、一个凭证等都不应该成为不可逾越的标杆。他是领导,并不意味着他说的话都是金科玉律;他持有哈佛文凭,只能说明他有过这种学习经历,在许多方面获得准入机会,但并不意味着他比其他人都要优秀;高校的职称评聘,千万不要把在某个杂志发表文章、某种出版社出版专著当作必备条件,这样是在造就权威与中心,而不是让权威与中心在市场中形成……总之,我们要极力呼吁,管理重心下移,行业专家理政,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就是去除高校既定权威与中心的最佳路径,让大学在市场竞争中显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提供的知识产品有用,有实用,而不是仅有虚名。检验一所高校是否达到这种状态,我们从学生选择大学的价值取向就可得知。如果学生上大学,是为了知识本身,而不是为了文凭与出身,那么,这所大学就达到了这种状态。事实上,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问题,根本不是学校应该操心的事情。如果一位学生从大学中真正学到了知识,那么,哪怕没有找到工作,他也不会因此嗔怪学校教育的荒芜与无用。只有在这个时候,依靠学费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大学,才属于创业型大学。也就是说,如果一所大学真正依靠课程资源而赢得生源,赢得市场,那么,这所大学哪怕不接受政府任何拨款,且没有致力于学术成果的转化,该大学仍然属于一所创业型大学。这样的大学,不是贩卖文凭,而是销售课程;不是凭借权威,而是依靠市场。

(三)破除大学教师守望象牙塔的观念,树立大学教师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观念

大学三大使命的履行,主体都是大学教师。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关键在于教师,难点也在于教师。在缺乏市场化传统的大学,要实现大学教师的转型,更为困难。例如,欧洲大学教授普遍抵制直接的学术创业活动,曾有一位英国大学教师拒绝某技术转移办公室官员的约见,不无怒气地说道:“除非我死了,否则绝不见他。”事实上,欧美的创业型大学,内涵并不一致。在美国,更多指大学直接参与创业,注重学术成果转化;在欧洲,主要指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大学并不直接参与学术创业。应该说,如果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较为理想的创业型大学了。

教师转型的难度有多大,大学转型的决心就要有多大。从教学育人角度来看,试想,一位不从事商品销售的教师给学生谈空洞的市场营销学,其实效性有多大?脱离实践的理论,或者缺乏研究的经验,都是不能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虽然大学课程本身就是实践经验的理论化成果,但是,没有一定实践经历的教师在谈这些理论时,往往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对学生的帮助不大。教育,是心与心的沟通,而不只是文字的流传。要知道,大学生对许多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可以自学获得的。从科学研究来看,试想,一位大学教师若有如此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何不在学校的帮助下再往前走一步,推动成果的转化呢?一个教师一辈子只要做成一件事,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价值巨大的。古代许多工匠,手艺之所以精湛,就是因为他们一辈子就做那么一件事情。现如今,大学变得浮躁了,更可怕的是,将浮躁写在所谓的理论成果上,而不是社会真正的发展上。如此这般,大学教师怎么不应该转型呢?至于大学教师如何转型,在《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两个目标和五条途径》一文中有所提及。事实上,只要确立了方向,在理论上寻找达至目的的途径,并不是最困难的。

话说回来,作为大学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大都不希望如此。我是学高等教育学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学术成果仅仅在圈子里循环往复,难以转化。每位大学领导,都有自己的办学逻辑。更何况在中国,政府才是办学的主体。但是,假如我们也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自己,这不正说明我们这些学科研究的无助吗?事实上,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应该是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工作思路;他们的工作思路,也在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完善。至于文史哲领域的大学教师们,他们的市场前景其实是广阔的,在课堂上赢得学生的尊敬,在社会上赢得社会大众的认可,都是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体现。作为一所文科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出版社。市场上优秀的人文励志书籍,作者的主体应该是大学教师。可见,无论什么样的大学教师,在现代社会,他们都是可以走出象牙塔的,可以与社会实践对接起来,可以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沿着自己的思想不断追溯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害怕。因为我提的建议,越来越远离现实,甚至慢慢让我觉得,现代大学将完全变成另一种图景。另一方面,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大学改革从来不是孤立的,在我思考这些问题时,有两个关键词不断挑战我的理想,一是“传统”或者说“习惯”,二是针对中国的“(方便)管理”,让我觉得,建设创业型大学,可谓任重而道远。无论道路有多么遥远,多么崎岖,创业型大学必定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一点,是市场的力量,谁也阻挡不了。

谢谢大家!

【注释】

[1]该文是为创业型大学建设高峰论坛而准备的一个报告,由于会议时间缩短,该报告便以文字稿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下一个报告,与此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