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营企业的社会贡献

民营企业的社会贡献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个数和全国私营企业数量也迅猛增长。“十五”期间,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据了解,“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7.5%增加到2005年的84.1%,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65%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

第四节 民营企业的社会贡献

经过1982、1988、1999、2004年四次修改宪法,我国最终确立了民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和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就业的70%以上和税收的50%以上均为民营企业所贡献。可见,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根据2006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截至2005年底,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所占比重为50%,而在2000年仅为42.8%,加上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十五”期末两者相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65%,占到了GDP的半壁江山。

内资民营投资总量5年间增长了近三成,2005年达到了52,193亿元;内资民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则从2000年的41.9%提高到60%;规模以上内资民营工业5年间增长了1.24倍,2005年已达到181,727家。

“十五”期间,私营工业企业个数和全国私营企业数量也迅猛增长。私营工业企业个数5年间增长了近五成,达到了118,100家;全国私营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176万户增长到430万户;全国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达到了4,714万人,年均增长18.6%。

民营经济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2000年私营经济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比例仅为0.8%,2005年这一比例则提高到11.7%,进出口总额已达1,662.1亿美元。

民营经济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从税收总量看,目前民营经济税收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的70%~80%,甚至更高,成为地方的主体财源。“十五”期间,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05年私营企业税收和个体税收总额分别占全国税收总额的8.8%和4.5%。

不只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蓝皮书指出,民营经济还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据了解,“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77.5%增加到2005年的84.1%,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65%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