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效率转型的六大路径选择

经济效率转型的六大路径选择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经济效率转型的六大路径选择效率转型是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渡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连结与转化的作用,其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3]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六条路径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效率驱动。效率驱动的路径之一,是优化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克服资本要素边际报酬的下降趋势。

三、经济效率转型的六大路径选择

效率转型是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过渡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连结与转化的作用,其实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经济发展的视野下,效率转型体现为要素投入质量的提升,而非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通过市场激励与政策调整,要素投入质量率先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等一些偏生产率的改进与提升表现出来,进而引起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且,偏生产率的提高还会在不同部门的变化呈现出非同步性,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结构效应。[13]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六条路径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效率驱动。

效率驱动的路径之一,是优化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克服资本要素边际报酬的下降趋势。围绕提升企业效益为核心目标,促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模式转化;引导各类资源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合理流动,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与价格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促使不同所有制资本能够平等地享有公平竞争的市场权利。

效率驱动的路径之二,是深度激励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城市化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与管理理念,建设包容性的全球城市,把改善民生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劳动力市场从分割走向融合,并完善“同工同酬”机制,以深化社保、医疗、养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革为抓手,衔接、协调与扩大现有政策的执行力和受益面,化解因户籍制度和不彻底的城市化而引发的城市“新二元结构”,使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普通劳动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

效率驱动的路径之三,是充分发挥科技活动效率,营造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与体制机制。围绕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在创新活动领域的合理分工,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从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层面提高创新效率,构建有助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体系,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提供智力支撑与制度保障。

效率驱动的路径之四,是有效利用信息化效率,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道路。一是需要加快信息产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协同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创新服务体系与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与改造,形成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的技术与效率支撑。

效率驱动的路径之五,是扎实推进能效作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环境保护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要把推进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效率驱动的路径之六,是去繁求简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完成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自身实现转型对于经济效率增进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通过行政审批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等,降低政府对经济运行过度干预而引发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企业注入市场活力,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与税收政策调整,进一步培育和激发企业家精神,为经济运行谋求富有创新意愿与冲动的微观主体。

总之,在上海“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部署下,效率转型通过上述六大路径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泉与动力,也为上海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了基础与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