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二五”期间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思路研究

“十二五”期间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思路研究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期间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思路研究“十二五”是上海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五年,面临着创新发展和“二次创业”的转型,而且这一转型是在全球经济尚不明朗的前提下展开的。基于此,本文将聚焦于上海“十二五”期间的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基于此,我们将对“十二五”期间可能影响到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背景做一具体分析。

“十二五”期间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思路研究

“十二五”是上海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五年,面临着创新发展和“二次创业”的转型,而且这一转型是在全球经济尚不明朗的前提下展开的。从经济方面看,上海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把握“后危机”时期发展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力求在经济发展方式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基于此,本文将聚焦于上海“十二五”期间的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在思路上,首先对“十二五”上海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战略定位,进而对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出制约上海“十二五”时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最后从关键突破点和主攻方向两个方面提出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路。

一、引言:上海“十二五”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定位

自2004年中央政府明确自主创新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以来,各地政府都积极响应起来。从各地编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就可以看出,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提到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问题。从上海的情况来看,在“十一五”规划中上海把国际竞争力作为前进的标杆,并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阶段性目标、重要任务和主要指标以及落实政策措施等,期望以此推动城市创新体系的快速发展。

虽然“十一五”期间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侵扰,上海仍旧比较迅速地摆脱了危机的影响。在即将结束的“十一五”,上海应当能够完成预先设计的基本目标,城市经济社会也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理由有两个:一是上海是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地区,在抵抗金融危机时代,强政府模式确实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二是上海的产业结构相对高端化,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软化了外部风险的冲击力量。不仅如此,伴随着各国经济的萧条和产业的衰退,大量外资都把中国作为重要的投资地,而上海则成为许多外资企业的首选地。同时,在“十一五”期末,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上海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据此可以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上海将迎来城市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在自主创新环境方面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没有可能成为上海在下一个五年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依托基础呢?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基于此,我们将对“十二五”期间可能影响到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背景做一具体分析。

1.“十二五”时期是全球经济逐步走出经济危机影响的时期,这将为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对我国经济运行影响最大的事件是全球金融危机。在这次危机中,最先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不是金融,而是国外订单减少带来的外需萎缩。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仍旧发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国有企业比重比较高的地区遭受的影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结构高的地区遭受的冲击程度相对较小。这两点在上海恰好都吻合。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国际金融危机登陆中国并造成广东等许多外向型地区陷入经济发展困境时上海仍旧表现良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十二五”时期,上海的国有经济比重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同时还会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由此考虑,我们初步看法是,上海对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视程度将会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提高,而且依托的基础仍旧是大型国有企业,其目标归宿之一是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的高端化。

2.“十二五”时期是上海促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战略机遇期,这赋予了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内涵和新特点

在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问题上,上海无疑担当了重要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因为上海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缘故,还在于上海是中国少数几个集中了全中国最为丰富创新资源的城市。同时,上海自身已有的发展模式已经真正走到了尽头,“十二五”时期是关键的阶段。其原因是,上海经济增长的奇迹在“十一五”时期的最后两年已不再发生,许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都开始明显、持续地超越上海。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上海的土地成本太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大大下降以至于投资驱动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不仅如此,当中央政府在全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时候,上海并没有在资金支持和实体项目方面得到支持,但却获得了难得的制度支持,包括中央批复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对浦东、南汇合并的意见等,都足以显示中央对上海形成新的发展模式的厚望。很明显,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十二五”期间所肩负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较以往更重,但条件尤其是制度条件也更为优惠。

3.“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完善城市功能和实现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这将是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依托基础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将在“十二五”时期走向复苏,此时,贸易壁垒的障碍还将在一定范围内存续,但跨国投资的势头会有所加强,尤其是快速发展的中国会吸引一大批外国投资者,而上海也将是众多投资者集聚的地区。这种情况有利于上海进一步利用全球资源,促进上海朝着全球城市的方向发展。而且,世博会结束之后的科技衍生效应会在“十二五”期间集中显现,上海可以在科技实力方面有进一步增强的可能。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科技领先,还要推动城市功能的完善;不仅仅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建设成为真正意义的全球城市。立足这样的定位,我们认为:“十二五”时期的自主创新既担负着促进先进技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任务,也承担着提升城市流量经济活力的重担,还肩负了推动上海产业融合的黏合功能。

二、考察: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的多维评价

从实际情况看,经过多年培育和促进,上海的科技和创新能力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从“十二五”的发展要求出发,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究竟如何?这是需要给予客观评价的问题。为此,我们集中于创新资金、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推进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

上海市政府历年来都十分重视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多年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趋势(见表1)。

表1 上海的科技和研发经费支出总况单位:亿元;%

img16

注:“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的指标口径范围从2004年起扩大至其他系统财政安排的事业费中对科技的支出。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9年版。

由表1可以看出,上海市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在2004—2008年的5年时间内年均递增13.02%;R&D经费支出年均增幅达到了20.77%。2008年,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已达到115.66亿元,比2004年的39.32亿元增加2.94倍,增量创历史最高;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2008年达到4.42%,比2004年的2.80%提高了1.62%。由此可见,在“十一五”时期,为推动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结合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有以下几点值得说明:

(1)关于R&D经费的使用和来源。从使用方面看,2008年上海R&D经费支出总额为362.3亿元,其中企业支出为245.96亿元,占67.9%;科研机构支出为80.57亿元,占22.2%;高等院校支出为34.49亿元,占9.5%;从来源方面看,企业一直是全市R&D经费来源的主渠道,2005年企业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是53%,2006年和2007年分别是68.1%、68.4%,这与其他国家R&D经费来源的结构基本一致(见表2)。此外,我们还看出上海R&D活动主要集中的领域是试验发展,2008年R&D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项活动中分别占6.3%、22.8%和70.9%。

(2)关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众所周知,日韩技术追赶战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消化吸收投入远多于技术引进支出。在上海,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专款的各项支出结构看(见表3),2008年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为7.67亿元,远远低于技术引进经费支出66.70亿元,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再创新费用之比是8.7∶1,而且差距不断扩大。

表2 R&D经费支出及来源的国际比较(2006年)单位:%

img17

注:其他资金包括国外资金。资料来源:整理自中国科技统计网和国科网。

表3 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专款的支出结构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整理自《上海统计年鉴》2009年版。

(3)关于企业的技术开发资金。与想象中不同的是,上海确立了六大重点工业,但在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方面力度却比较小。从2008年的情况看(见表4),六大重点工业行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大部是企业自筹,政府直接投入资金较少。而在当前上海产学研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尚未实现最大的整合,重点工业行业在技术开发及创新方面实际可能并未直接受惠于政府创新经费支出。

表4 2008年六大重点行业技术开发资金的来源结构单位:亿元

img19

(续 表)

img20

资料来源:整理自《上海统计年鉴》2009年版。

(二)推进自主创新的人才情况

与重视科技投入相同,上海市政府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开发和引进,多年来基本维持在平稳增长的态势(见表5)。

表5 上海的科技人才单位:万人

img21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9年版。

(1)R&D人员活动类型及部门分配。从人才分布的结构上看,上海近年来R&D人员逐年增长,试验发展人员增长速度较快。在部门分布上,高校研发人员增长平稳,而大中型企业内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表6 R&D人员的分布结构单位:人

img22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9年版。

(2)人才开发(1)。2008年,上海市人保局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从2002年末的6.22%提高到2008年末的21.07%。试点开展一系列人才开发活动,如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高师带徒”等活动;大力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制定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的指导性文件。2008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等22家企业(集团)的101个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评审并启动试点。同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截至2008年末,本市累计发展校企合作院校83家,培养1.49万人。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的人才开发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人才开发情况单位:人

img23

资料来源:《2008上海市科技创新政策年度报告》,2009年。

(3)人才缺口不断拉大,与培育上海城市功能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按照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人才的供求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方面,还体现在为建设“四个中心”所需要的服务型创新人才的缺口上。根据相关研究的预测,伴随着上海金融业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所需的从业人员和中高等学历的专业人才日益短缺,而且上海市的高校和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这么大量的服务型人才需求增长量的要求。

表8 上海有关服务业人才需求趋势

img24

资料来源:《上海服务经济发展与专业人才政策研究》,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2009年4月9日。

(三)上海自主创新的产出情况

(1)专利。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有力表现就是专利权的拥有量。上海市历年来专利受理项和授权量都有所增加。其中,自2005年上海专利申请量突破3万件并再创历史新高之后,2008年再次创出新高,超过5万件。但相对于2007年,2008年的专利授权量却呈现负的增长。具体特点如下:

表9 上海市专利的申请与通过数量单位:项

img25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9年版、《上海统计年鉴》2005年版。

第一,国内发明专利占比较低。一是占上海专利申请总数的比例较低。2008年,上海国内专利申请52 835件,其中发明17 829件;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占申请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3.7%、27.2%和39.1%。专利授权24 468件,其中发明4 258件;三种专利占授权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7.4%、48.9%和33.7%。二是占比远远低于北京和深圳两城市。2007年上海国内发明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2.22%,而同期北京、深圳占比分别为59.23%和53.61%。这说明,无论从上海自身还是与其他城市对比,发明专利占比都较低。

表10 我国若干城市的国内专利比较(2007年)单位:项

img26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第二,企业是专利申请人的主要类型。上海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以及国内三种专利的申请量均呈增长趋势,2007年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为30 643件,占申请总量的64.91%,远远高于其他申请人类型。与其他城市相比较,虽然企业专利申请占比远高于北京的42.44%,但低于深圳的73.01%、香港和台湾的71%与69.56%。这说明上海企业专利申请主体地位不断突出,但是企业真正作为创新主体仍有改善空间,核心企业技术支撑能力有待提高。

表11 不同城市专利申请主体比较(2007年)单位:%

img27

资料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2)自主品牌(2)。2008年,经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8件,比2007年的5件增长了60%,上海“中国驰名商标”累计61件;经认定的上海市著名商标324件,比2007年的174件增长了86%,上海市著名商标累计686件;商标申请注册3.47万件,占全国的5%,商标核准注册数为1.74万件,占全国的4.3%,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3.29万件,占全国的3.9%。2008年,在近400家企业积极申报的基础上,最终推荐175项产品、95项服务、4项区域(分别为黄浦豫园、青浦朱家角、静安梅泰恒和卢湾八号桥)获得上海名牌称号。2008年度服务类上海名牌的累计无形资产达到793亿元,比2006年度的160亿元增长了近4倍。经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上海共有上海名牌784个,其中,产品类627个,服务类151个,区域类6个;85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3)科技产出。2008年,上海共取得科技成果1 866项,比上年减少530项。其中,属国际领先的有12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664项;属国内领先的有66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226项(见表12)。

表12 上海市科技成果情况单位:项

img28

资料来源:《上海经济年鉴》2009年版。

其中,基本特点有三个:

第一,科技产出数量出现倒U形变动趋势。进入“十二五”以后,2005—2007年科技产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从2008年起,各类科技产出均有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第二,基础研究成果占科技成果总量较低。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于自主创新的关键决定性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但是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源头的观点得到了一致认同,可以说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从上海科技成果的结构看,2008年共完成科技成果1 866件,其中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占6.2%,而应用技术成果占90.8%。

第三,科技论文质量有待提高。衡量科技产出的另一重要指标就是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2007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1 765种中国科技期刊,收录以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463 122篇,其中上海发表29 141篇,排名为全国第四位,前三名是北京、江苏省和广东省,北京始终保持第一,江苏从2002年起超过上海,广东从2004年超过上海(见表13)。2004年,上海国际论文发表11 384篇,在国内排第二位(前三位排名见表14),没有变化。

表13 上海市国内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单位:篇

img29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括号内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各省市排名情况。

表14 上海市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情况单位:篇

img30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4)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从科技活动的企业类型上看,2008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和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员分别为718个和10.48万人。在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开发机构和开发人员的比重分别达到53.06%和78.91%。由此可见,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仍然是支撑上海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主体。

此外,新产品开发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创新成果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上海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2008年为4 725.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8.8%。其中,外资企业是上海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力量,2008年外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 172.72亿元,占上海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的67.1%,而本土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衔接能力还较薄弱。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比分别为75%、21.2%和3.8%,分别占各自工业总产值的36%、13.3%和2.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上海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能力上优于中小型企业。从行业分布上看,电子信息及电子产品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力度最大,占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的35%左右。

表15 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img31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9年版。

三、聚焦:制约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不可否认,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现实基础,接下来的“十二五”时期,要想进一步提升上海自主创新水平,还需要在一些关键问题、核心环节、重大困境上下工夫。具体来看,未来制约上海自主创新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过度依赖政府的创新资金导致真实创新动力缺位

企业的创新性活动是通过高投入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得到滞后且不确定的高收益,因此,技术创新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果关系主要在长期内存在。而非创新性活动通常短期内即可奏效。企业选择哪类活动作为实现其目标的主要手段,取决于企业决策目标期的长短。而我国现实经济中企业存在着大量的短期行为,通常进行非创新性活动获取短期收益。例如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研发经费投入少且浪费严重的问题,更多依靠直接引进现成设备而不注重消化吸收和技术开发,对组织产学研联合创新持不积极态度,经常陷入引进——淘汰——再引进——再淘汰的循环怪圈,导致自身研究开发能力严重削弱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不断丧失。这类情况也普遍存在于上海。从本质上讲,切实增强创新能力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意愿,而这种意愿是与创新所带来的收益高低存在正相关关系。从上海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形式上都把创新放在了首要位置并制定了各种创新计划,以响应政府的号召。与此同时,上海市政府也在为驱动企业创新能力,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优惠,但企业整体的创新成果还不强。虽然有些研究者认为:政府对创新的资金支持还很不够,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但我们的研究发现,目前有一些企业主要是利用创新来编故事,然后骗政府的钱。由此出发,政府迫切要做的是在软硬环境上做工作。比如经合组织(OECD)国家始终在辅助地位。与此相比,我们的政府比较及早,基本上冲在创新的第一线。

2.创新主体的结构失衡导致城市创新能力徘徊不前

依据前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的创新资源及创新产出大多集中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企业,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应当说,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激发上海的城市创新活力。具体来讲,第一,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母体,在本土的研发层次和投入有限,主要针对中国市场做适应性研发,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上海怎么样把跨国公司的研发力量纳入到创新体系构建中,形成跨国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类企业的公平竞争的局面,通过跨国公司建立开放式创新系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将更有利于国家企业的“创新”。第二,虽然国企改革有所突破,但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上的弊端依旧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国有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更有条件获得和掌握政策机会,这种追求政策机会忽视市场机会或市场需求的企业行为导致已有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衔接,技术创新成果难以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至于大量创新成果闲置和浪费。因此,从长期来看,提升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绝不能忽视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3.知识产权界定偏颇导致产学研合作效果不佳(3)

从产学研战略联盟活动中,上海的大量活动中所反映的具体情况看,由于企业往往是研发课题或研发活动的出资方,在研发课题或研发活动取得成果后所形成的知识产权、专利或技术秘密归属上,企业就成为所有者的强势方,而在研发课题和研发活动中,对形成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起主导作用或重要作用的院校方,则成了所有者的弱势方。知识产权、专利或技术秘密的形成,不仅仅是校、企双方合作后进一步研发投资所形成的,更在于院校长期的知识积累、创新研发的结果,因而带着积累的阶段成果经合作后形成的知识产权、专利或技术秘密完全归企业所有,显然是有失公平的。而企业往往潜意识认为没有企业的需要和企业的进一步的大量的投入,院校的阶段成果是无法转化,产生经济效益,出资者当然拥有知识产权。企业也出于市场激烈竞争、出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所形成的知识产权、专利或技术秘密外流,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这种简单地以出资与否为界定的知识产权归属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院校方在产学研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这一现象已逐步引起了政府有关各方的关注和重视,科技、院校的有关方面分别作了一定的调研,提出了一些意见,形成了一些规定,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的判断,往往偏重于一个方面,操作中也常常相互矛盾,有些甚至与国家有关规定、国际通行做法不相符合。

4.技术扩散效应低下以及不重视技术扩散导致城市自主创新活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广泛的技术引进,上海的各大产业发展在近几年突飞猛进,但是与之相匹配的科技研发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原有的研究开发体系还没有完成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仍然是根据计划安排科研活动。虽然上海在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和联系上也做了许多尝试,但是相互脱节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发达国家一般由高校、研究所、企业研发中心形成的科技创新转移链在国内很少出现,导致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很弱。

不仅如此,在由国有企业占据科技活动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技术扩散的效率很可能会受到制约。一方面,随着外资依存度提高,企业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性增强,根本不去考虑技术扩散的效果,逐渐忽视甚至放弃了自主创新,即使少数国有企业有自主创新的强烈愿望和冲动,但发现不了市场,因而产生了大量的重复、无效或无用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对自主品牌的维权与创新抱无所谓的态度。另一方面,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产生变革,许多国有企业有获得进口技术的优先权,并从政府那里得到技术进步所需的资金,这些企业很少有动机去节约成本;它们更愿意以更昂贵的价格去进口技术,而不愿意应用扩散的技术,这又导致了不同的企业都竞向争取政府进口技术的资金。而且,企业对从国外进口技术有很大的兴趣,因为可以获得访问外国和国外培训的机会。

此外,上海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改组和行业拆并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好处是令行禁止,弊端是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晰,市场导向不清晰,政府在规划中也不清晰,并没有一套切实有效地应对技术重复引进和盲目引进的政策措施,使得整个社会没有培育出一个对自主创新有着强烈冲动的企业家群体和科学家群体。

5.以政府为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阻碍了科技创业活动的实际效果

上海市的风险投资属于政府主导型,政府掌控科技资源,政府同比例投资受益更大,而市场性风投资金(私人、国际)既缺乏投资于科技创新的激励,更受制于创业环境的约束。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投入科技创业的资金比较保守、害怕风险、行为短期化;以上海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例,为数不多的几家风投介入的项目多数是拥有政府背景的创投公司或者高校本身的创投公司。二是存在对市场机制的挤出问题,集中的体现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一直没有形成,各类专业化、市场化的中介机构发展滞后,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评估和咨询机构由于受到行政干预或其他影响而丧失独立、中立、公正的中介服务。三是制约科技创业者的积极性。据相关研究显示(石良平,2008),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上海人都以出国为奋斗目标,所以至今没有出现像北京的联想、同方、方正等大批科技型企业,而且大学校园中拥有创新技术的师生、国有企业单位中拥有创新理念与技术的研究与技术人员主动进行创业活动的意愿很低。更为严重的是,为获得政府孵化资金的支持,国有企业的要钱行为和民营企业的骗钱现象依然存在。

6.有效人才供给不足造成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无论是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推动国际创新资源的集聚,人才都将成为关键因素。然而,上海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缺乏总体规划,重心偏低。按照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的战略规划,上海没有形成相应的人才储备和支撑体系。除与新材料、电子信息有关的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授予权外,其他如生物医药、石化及精细化工、精品钢等相关产业都没有博士授予权。另一方面,僵硬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阻断创新人才的意识。从人才分布的结构上看,上海的创新型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中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高水平人才更少,而先进制造业所急需的高级人才更是严重短缺。据调查,尽管近年来企业技术工人的人员比例超过50%,但是高级技师的比例仅占总技术工人的0.1%左右,技师和高级工也仅仅占1.1%和6.1%,而在发达国家,高级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要超过35%。既然人才不足,而且短期开发能力不足,那么人才引进方面就是一条最最有效的途径,但严格控制的户籍政策为创新型人才引进和结构调整增加了新的难度。此外,人才问题还体现在经营人才的缺乏上,这导致科技的中介转化能力比较弱。

img32

图1 2004—2007年上海市户籍引进人才数量情况

四、战略:“十二五”时期上海自主创新战略构思

“十二五”期间,上海面临的宏观经济任务是“调结构,上水平”。这个任务也对城市自主创新的提升赋予了时间上的紧迫性。因此,在新的阶段里,上海需要继续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围绕“后危机”时期的基本特点和战略机遇,从根本上解放科技发展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破除束缚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性障碍。显然,我们这里的创新战略具有“破”与“立”的双重含义,即一方面,在破除僵化体制性因素的基础上,建构出适应创新生存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在破除政府单方面主导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培育出“政府—市场—社会”共舞创新的新局面。并且,通过“破”与“立”的有机结合和互动,最终要求在微观上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宏观上把上海建设成活力足、能力强的创新型城市。具体来讲,我们认为,在“十二五”时期,上海当然需要围绕上述制约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进行突破,但更关键的问题是,上海如何寻找到关键突破点和主攻方向。对此,我们的看法是:第一,在突破点上要形成以科技园区为切入点、以重点企业为突破点、以关键产业为立足点的“三点突破”思路,促使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第二在主攻方向上,要进一步强化以组织、资源、制度三维为一体的整合思路。

(一)深入把握和贯彻“三点突破”思路

1.以科技园区为切入点,提高园区的创新效应

从理论上讲,科技园区的产业集聚能够产生知识的溢出效应,从而提高生产率,减少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并激励先进驻园区的公司不断努力获得专利。成功的科技园还会加强公司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参与创新的一种方式。对新竹科技工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4),园区内公司研发的产出弹性大于园区外公司。这项研究还发现园区内公司研发投资效率更高(Yang,Motohashi和Chen,2009)(5)

从当前的情况看,截至2008年底,上海有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35家,在孵企业2 100多家,技工贸总收入67.8亿元,孵化器专项资金资助金额1 500万元。此外,在全国认定的7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中上海有2家,它们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到2008年底,上海共有1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其他8家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虽然上海在规模上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上海的科技园区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弱、创新资源配置不当的问题。一项研究表明,上海的科技园区经常改变目标,并且更重视吸引公司进驻园区、实现出口最大化,而不是技术进步。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公司和高校的联系不紧密,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高校离浦西较远,只有上海中医药大学邻近科技园。从技术和创新角度去衡量,很难判断科技园有多成功。因此,上海科技园区需要在创新文化、创新意识和创新体制方面有新的探索。

2.以重点企业为突破点,塑造真正的具有内在动力的创新主体

真正充当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终究才是创新的真正主体。目前,一些观点把提升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任务寄托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上,应当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问题是,在国有企业比重仍旧较高的前提下,驱动企业家实施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受到很大的局限。在发达国家里,企业是实施自主创新的主体。但推动创新行为发生的条件并不完全是行政命令,而是因市场竞争所引发的利益纷争所致。因此,上海必须要从战略高度上将国有企业改革和城市自主创新作为一个整体加以通盘考虑。比如,国资委可以考虑将国有企业实施创新活动的创新绩效作为考核目标之一。从发展重点上看,要以大型企业集团中关系诸多产业发展、举足轻重的如上海汽车、上海电气为龙头、为引领,创新活跃的中小企业为补充,与高新技术企业、上海150多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进行面上的推进,优先扶持其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扶持可能形成产业的项目,逐步夯实自主创新体系。借鉴国防科工委的做法,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应用、生产能力者,符合产业政策导向都可核准进入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目的是率先发展产业群和专利保护群。

3.从重点行业入手,培育上海创新的新增长点

从产业空间看,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来源于单一技术的突破,也可以来自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上海应鼓励企业及高校科研机构在跨产业交叉领域寻找自主创新的新空间。其主要路径有三个:第一,以信息技术提升制造业科技含量来提高产业能级。要充分发挥上海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如新产品、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使创新的信息与市场对接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旨在实现信息技术在数字内容产业中全方位的应用和全过程的联动。根据上海对技术中心的评估和调查,上海约有30%的企业技术中心利用信息技术,促使自主创新效率大大提高(6)。第二,充分利用外资服务业和制造业研发总部大举进入上海的机遇。从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看,制造业研发总部直接与技术创新相联系。外资服务性进入将促进上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它对上海城市创新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使上海吸纳人才、吸纳研发总部的力量更加强大,而且它的服务功能又可以确保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第三,集中突破预示发展方向和带动性强的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如新能源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医疗卫生行业(7)、新材料行业等。

(二)强化以组织、资源、制度三维为一体的整合主攻思路

1.加强组织整合,构建城市创新网络

构造上海的城市创新网络,就需要对网络中的主要创新主体进行合理划分和恰当分工,以组织整合的方式推动他们的有机联系。我们认为,城市创新网络主要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社会中介五大结点组成(8)。政府部门是宏观调控、完善自主创新环境、提供创新制度安排的主体,是推进各组成部分间和国与国之间合作与交流的“驱动装置”,在城市创新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企业是研究开发、创新收入、产出及其收益的主体;科研机构是开发具有较强共有性质的技术资源的主体,主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知识;高等院校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研究的主体,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支撑;社会中介是沟通知识流动、推动信息扩散和传播创新舆论的主体,它在沟通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知识流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强化创新资源整合,提升创新能力

这里所讲的创新资源是最为广义上的与创新行为直接相关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才。人才是实施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创新理念的培育以及人才的激励等问题;二是制度,它是保证创新效率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定位、协同研究机制的建立、科教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政府—社会”在创新行为上全面互动的组织结构设计等问题;三是资金,它是确保创新效果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创新资金的来源、使用等问题。立足在创新资源整合的目标之上,通过对各种创新机制的再造,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切实培育支持模块的基本手段(9)

比如通过对创业人才创业激励机制的完善,形成与地区重点产业及“八个千亿”战略规划(10)相适应的人才储备队伍;通过对海派文化的提炼与传播,改变上海在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等方面落后的现实;通过战略产业创新导向机制的建设,形成支撑上海产业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11);通过官产媒民学研互动机制的营造,形成持续、有效的创新网络。

3.推动制度整合,扩充创新边界

要加强建设和完善基础平台的创设,以此推动制度整合并确保各类创新制度的有效实施。这主要包括专业服务平台、资金融通平台、虚拟联合平台、创新监督预警平台、利益协调平台等。同时,要坚持在区域创新网络支持下完善上海创新协调系统。通过衔接国家创新系统,加强技术创新主体与知识创新主体的结合,激活本区域的创新主体。通过衔接地区创新系统,特别是利用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的资源与合力,超越“城市内部整合资源”的思维方式,突出上海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通过衔接全球创新系统,要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运用全球已取得的成果的能力,提升本地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胡晓鹏)

【注释】

(1)引自《2008上海市科技创新政策年度报告》。

(2)引自《2008上海市科技创新政策年度报告》。

(3)引自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自主创新的案例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课题。

(4)Gerlach,Rōnde and Stahl(2009);Squicciarini(2008)以及Martin,Mayer和Mayneris(2008)发现法国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呈U形。密集度的增加会增加阻塞成本,因此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

(5)Yang,Motohashi和Chen(2009,p.81)认为用产出弹性衡量比用专利弹性衡量更恰当,因为公司最终的目标是增加利润,为此,它们会合理配置研发资金,促进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

(6)《技术创新打造城市综合核心竞争力》第20页,上海市经济委员会,2004年8月。

(7)医疗卫生行业与许多制造业都有关联,比如制药、设备制造、植入体制造、高科技电子仪器和其他服务提供商。

(8)胡晓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纷争与启示》,《财务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9)胡晓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纷争与启示》,《财务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10)胡晓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纷争与启示》,《财务问题研究》2007年第6期。

(11)指到2010年,上海工业中的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精品钢材、机械装备、生物医药、航天航空和新材料等八大产业将力争实现每个产业年销售实现1 000亿元的新目标,形成八龙腾飞的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