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速度是成长的关键

速度是成长的关键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会把这个过程叫作“弯路”,也有商业嗅觉敏锐的人,提出要帮人“少走弯路”。在成长中,这个“弯路”不可避免,我们在刚刚开始行动时,感知往往比较迟钝,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方向。我们的认知始终存在盲区,于是必然会走弯路。既然由盲点带来的弯路不可避免,如果我们本来要花一年做N件事情才能意识到曾经忽略的理念,把速度提高一倍后可能用半年,就可以捡回曾经忽视的美好。

做事的时候,走在你前面的人,有时候会和你说一些话,提醒你一些注意事项,这件事要这么做,那个问题要这样解决,甚至会强烈建议你做一些事情。面对此情此景,有时候我们会言听计从,但是更多时候是不服气,半信半疑,甚至直接忽略。

然后你自顾自地往前走,摔了一些跟头,从自己的行动经验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突然发现,一年前某位比你做得好的人,曾经和你说过这些话。这一年你完全忘记了,只是重新走了一遍这个路程,然后验证了对方的结论。你用了一年时间,去体会一年前其他人和你说的一句话。

你会兴奋,因为你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也会惆怅,为什么不早点明白!如果思考到此为止,那就又错过更多了。你本来可以在一年前拿这个理念武装自己,提升更多一些,但是由于自己的问题,没有捕捉到这个信号。于是你试错了一年,体会了一年,各种乱七八糟的尝试,最后才“回归”到一年前其他人和你说的那句话。

有人会把这个过程叫作“弯路”,也有商业嗅觉敏锐的人,提出要帮人“少走弯路”。在成长中,这个“弯路”不可避免,我们在刚刚开始行动时,感知往往比较迟钝,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方向。再加上理智不够,容易诉诸情绪,从而错过。成长就是不断发现曾经错过或者忽视的话语或者理念,并通过行动来体悟,让金子重新焕发光彩。宝藏一直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一叶障目,没有发现的眼睛,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认知始终存在盲区,于是必然会走弯路。为什么仍然要不断努力,早点体悟一些本来就应该知道的事情?当你开启了成长的旅程,在时间的赛道上就应该争分夺秒,如果有些理念能够应用并提升自己,那越早知道越好;如果运用这些理念需要先决条件,这些条件越早到位越好。

成长有收敛速度,代表从被动接收一条信息或一个理念,到主动应用,并指导行动的快慢程度。成长收敛速度越快,从接收一条有效信息到应用于生活中的速度越快,这样你的信息接收率越高。

是什么支撑成长收敛速度?我的答案是行动的速度。

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无视一个理念,最后重新捡起并应用到生活中发挥价值,造成这个改变的推进引擎,是行动。我们只能通过做事情并总结,换来进步提升。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

如果从A到B的路程每个人都需要走过,那更快的行动速度,明显会带给我们更多优势。既然由盲点带来的弯路不可避免,如果我们本来要花一年做N件事情才能意识到曾经忽略的理念,把速度提高一倍后可能用半年,就可以捡回曾经忽视的美好。

在线下活动时,我会听一些小伙伴聊练听力的最新感受。这些体会中,有很多是我在前一年成长课上讲过并反复强调过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时隔一年,有人才意识到并受到启发。如果“听到十句话漏掉九句话”不可避免,而且你必须再练足够多才能捡起剩下的九句,那练习得更密集一些,才有可能更快地把我们的进步“收敛”。

这也是为什么“听话照做执行别发挥”有价值。当你自己的行动量不够的时候,经验往往不足,于是判断不可靠。如果有更高阶的人告诉你要怎么做,这句话背后一定会有一些逻辑,而这些逻辑有时候以你目前的积累和学识无法理解,甚至完全不能意识到。这时候也千万不要瞎想乱说,如果你想要进步,赶紧少说废话照做就是。

但是会有人被害妄想症发作,觉得有人要坑自己。咱们退一万步说,假使这些是坑的话,如果你做的速度快,也不会受到太多干扰。当然我相信,高阶的人会花时间和你说话,通常也不是要害你或者骗你,更多的是想要帮你。所以也不要被害妄想感爆棚,说得好像你有什么值得骗一样。

行动的速度和成长的收敛速度成正比。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本文文章编号756,首发于2016年1月3日,修订于2017年2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