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要的是加速度

重要的是加速度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二的一个下午,母亲大人领着我坐了半天的动车,去北京见一个据说“特别厉害的留学老师”。而那时的我,手上只有一张SAT 1920的成绩单,比起很多已经考了2200+,来这里只为强化提高的高手们,很不起眼。最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比谁都更相信努力的意义。事实证明,我在SAT班里的难题就是时间不够、错题不缺。在北京的那六个月里,我看着那本能砸死人的大厚书从半灰半白变成了全灰,而后变成墨色。幸运的是,重要的恰恰是你的加速度。

高二的一个下午,母亲大人领着我坐了半天的动车,去北京见一个据说“特别厉害的留学老师”。刚进高老师办公室,就看见他身后挂满了世界顶尖大学的小旗子,很多顶尖大学里都有他的学生。而那时的我,手上只有一张SAT 1920的成绩单,比起很多已经考了2200+,来这里只为强化提高的高手们,很不起眼。

谁承想,就是那个我曾经以为只是匆匆路过的地方,给了我SAT 2320的惊喜,告诉我康奈尔不只是皮鞋品牌,并最终让我站在了曾经仰望过的讲台上。而那个像集龙珠一样集小旗的“特别厉害的留学老师”,也成了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他在我申请纽约的strategy consultant(战略咨询师)全职工作时不断地为我出谋划策。最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比谁都更相信努力的意义。

第一天上课,美籍华人老师Michael风风火火地走进教室,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堆,然后就出去了!我当即傻了眼,问旁边同学,才知道计时已经开始,我们要在规定时间做完眼下这套阅读文章(后来证明他当时也没有瞎咕噜,那是纯正的加州口音)。

事实证明,我在SAT班里的难题就是时间不够、错题不缺。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如同钻牛角尖一般分析每篇文章,把每个生词的翻译写在旁边。我用红笔标得满篇缭乱,就换蓝笔,终于明白了每一道题的对错。当时我们每人都有一本官方的SAT指南,却从没有人错拿过我的,每张被我“钻研过”的书页,都因为我来回翻看而有些发乌,书的侧面灰一半白一半。

在北京的那六个月里,我看着那本能砸死人的大厚书从半灰半白变成了全灰,而后变成墨色。同样的,老师发的3500张巴朗词汇卡原本锐利得能划破手指,后来被我摸得愈加圆润。朋友都笑我说,如果不上大学,我应该去给古董做旧。

当我再一次从香港考场回来,我惴惴不安的心一直没有放下过,总觉得自己这儿也错了,那儿也错了。查成绩的时候,我点开页面,首先捂住了成绩所在处,然后睁一只眼,打开一条指头缝,身体后仰得离屏幕好远,仿佛这就能改变什么似的。当我确认自己的成绩离满分就差80分,是整个班里最高的成绩时,我觉得天道酬勤,古人诚不我欺。

从班里毕业的那一天,一位“大神”送了我一张贺卡,上面写着:You may not have run the fastest, but you have the best acceleration (也许你一开始跑得不快,但是你的加速度真的很大)。

的确,班上的同学都很优秀,有人通读英美名著,有人能说一口地道英语。我能做的,唯有每天7点准时从六环的出租屋出发,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晚上回到家以后整理完一天的习题再睡觉,在地铁上抽空背单词,循环反复。我的初始速度不快,唯有用巨大的加速度赶上来。幸运的是,重要的恰恰是你的加速度。

结合我后来教SAT的经验,我给准备考SAT去美国留学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以下建议: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你的强项和弱项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所以做计划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同时不要制订超出自己能力的、高不可攀的疯狂计划,否则你要么会在短时间疲劳,要么会因为完不成计划而不开心,从而全盘放弃。

适当给自己奖励

大家千万不要抱着视死如归的苦行僧心态学习,因为如果在学习中完全没有感受到快乐,你就不会有兴趣深挖难题背后的知识,也不会兴致勃勃地收集写作素材。如果你今天的模考分数过了心理预设线,或者终于写完了一篇作文,就给自己买个冻酸奶吃吧!

要么不做题,要么做好

我个人并不推荐草草把一套题做三遍,试图以数量代替质量的方法。真题、好题是有限的,如果不走心,那这套题就等于浪费了。我们应该把每套题的效果最大化:认真做一遍,然后用剩下两遍的时间仔细分析、梳理,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去问别人,直到完全掌握。在你还能记住具体题目的时间里不要再做这套题。

写于2016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