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要用单变量模式思考问题

不要用单变量模式思考问题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在南方长大,夏天热,小时候又喜欢玩,经常满头大汗地在大树下休息。这一类想法的共同特点是,默认当前的所有环境是不变的,在假设中只改变一个变量,论证推理,展开思考。所以,如果你用单一变量的模式去思考问题,你得出的结论可能就完全不同:你觉得学英语没用,因为你看不到生活中有需要英语的地方。

我在南方长大,夏天热,小时候又喜欢玩,经常满头大汗地在大树下休息。我对小伙伴说:“好热啊,如果现在下雪就好了。”现在回想,这个思考方式有问题:炎炎夏日如果真的下雪了,气温也会降低,这就和冬天下雪没区别了,肯定不会感觉热,而是会感觉冷了。那为什么又会有“如果现在下雪就好了”这种想法呢?大抵是因为我们知道雪是冷的,雪糕代表凉爽,于是在炎炎夏日的美好愿望就是下一场雪。

不仅如此,生活中还会有其他类似的想法,比如“要有了多少钱,我要怎样……”“等我有时间了,我要怎样……”。这一类想法的共同特点是,默认当前的所有环境是不变的,在假设中只改变一个变量,论证推理,展开思考。假设突然有了很多的钱,假设突然有了很多时间,假设突然下雪了,假设对方突然爱上了自己……

生活是个复杂系统,复杂之处在于很多变量相互交织,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演变,但是我们身处其中可能无法看到清晰的全貌。于是在思考的时候,习惯只关注单一变量的变化,却忽略了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在工科实验中,要验证某个变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对照实验。一次只改变一个变量,其他的变量不变,观察情况,得出结论,以此类推,可以分析不同变量产生的影响。但在生活中,对照实验不好执行,因为有时间因素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选择很难重现,实验对比困难。高考结束,报北大好还是清华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一次只能上一个,如果说要复读再考,从一所学校换到隔壁的学校报到,即使做到了,自己也会发生变化,当你再次进入大学时,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生活不是静态的,生活会因为我们的行动而改变。

如果我们在思考自身问题的时候,还是用最机械原始的视角,只靠改变一个变量来看问题,那会有很大的偏差,这叫“刻舟求剑”。

就个人成长而言,你能看到的变量都是相互关联的,当意识到了这种关联性,对我们的思考行动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扭转结局。

比如持续行动,有人认为没有时间去做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所以一直不做;有人担心自己做不好、不能坚持才不做;有人认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才不开始做……这些借口都忽略了一个情况:一旦开始持续做一件事情,你对这些困难的看法往往也会发生改变。当你开始持续行动后,原来认为根本不可能起早,但是进入早起循环后,很多人会重新认识自己,开始重构作息时间,开始筛选工作事项,舍弃价值不大的事情,开始早睡……许多社群成员的实践经验表明,让自己备感欣慰的进步,不是来自提前看到并行动的远见卓识,而是开始行动后意想不到的切身体会。

假使我们最终排除一切困难做出了一些事情,回望起点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通往结果的道路上的诸多风景,是在开始行动之前看不到的。这是因为我们的认识感知也随着行动发生了改变,这些变量的改变是由第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连锁反应。所以,如果你用单一变量的模式去思考问题,你得出的结论可能就完全不同:

(1)你觉得学英语没用,因为你看不到生活中有需要英语的地方。其实更真实的版本是,只有英语学好了,和英语有关的机会才会慢慢地出现在你的周围,因为机会之前就在你周围,是“英语没有用”的这个想法遮挡了你的视线。

(2)你觉得学历没什么用,更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为自己没学历找心理平衡。但是你根本不知道学历对你的生活轨迹能带来多少改变,你只是基于当时的场景,假使自己手里额外多了一张纸……

(3)你觉得锻炼身体没有时间,因为你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也正因为你不去运动,所以也感受不到它的价值。当你开始去做这件事情,主动地做,从生活中安排资源去做,你就会发现,又认识了新的朋友,于是有新的启发,进入了新的世界……

(4)你觉得开始写作后会没有东西可写,所以你不去写。现在还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天天都写作的?为了让你感到舒服一点,我只好说,其实我也担心明天写什么。但是你想多了,我现在还有好多题目放在待办事项里面没来得及写呢。不信你自己试试看啊……

这种例子还有许多,我的文章不经常举例子,是想让大家从基于案例驱动的思考提升一个层面,到基于逻辑和推理分析的思考层面。因为后者变得抽象以后,更能迁移,尽管会牺牲一部分理解的便捷性。

我们在思考分析问题时,要多采用动态视角看问题,看到更多的变量存在于一个事件的发展进程中。这样做事情的时候,至少不会太纠结。要知道很多事情,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才改变的,而不是因为你想了什么。生活从来不是所想即所得,除非你当了领导。

(本文文章编号518,首发于2015年6月4日,首次修订于2016年12月10日,再次修订于2017年2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