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任志强万言书大骂现代城

任志强万言书大骂现代城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潘石屹与任志强是中国地产界最出名的两位企业家,各自风格鲜明,可以说是地产界的一对儿欢喜冤家,有友情,也有分歧。但是,由于对潘石屹的SOHO概念及现代城设计不认同,一向“口无遮拦”的任志强在参观结束之后挥手写了一封万言书发给媒体,对现代城的很多问题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潘石屹的战术1.积极回应各种质疑任志强的万言书出来两天之后,潘石屹才从一位老总那里得到。

潘石屹与任志强是中国地产界最出名的两位企业家,各自风格鲜明,可以说是地产界的一对儿欢喜冤家,有友情,也有分歧。潘石屹在做SOHO现代城时,邀请任志强前往参观。参观的过程中,任志强向潘石屹提了很多技术改进意见。但是,由于对潘石屹的SOHO概念及现代城设计不认同,一向“口无遮拦”的任志强在参观结束之后挥手写了一封万言书发给媒体,对现代城的很多问题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发了一场“潘任之争”,同时众多媒体、消费者加入到争论中来,其中很多言论是对潘石屹的口诛笔伐,SOHO理念遭到巨大冲击……

坎里那些事儿

说到潘石屹,人们会马上想到任志强。任志强以其一贯的敢说敢骂的风格被大家冠以“任大炮”的“美名”,在他身上发生的“扔鞋事件”、“伪造门”事件等都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潘石屹与任志强同为地产明星,又同时长期立足北京,二人惺惺相惜,成为商场朋友。不过由于二人在经营理念和对房地产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也经常针尖对麦芒,发生激烈的分歧。

潘石屹与任志强渊源颇深,SOHO现代城的原地主方就是任志强担任董事长的华远地产。也许是潘石屹着急要向原地主方展示一下自己的产品,也许潘石屹希望能够听听任志强关于自己产品的意见,2000年2月,在SOHO现代城开盘认购后不久,潘石屹就热情地邀请任志强到现代城参观SOHO样板间。

任志强欣然而至,在潘石屹的亲自陪同之下兴致勃勃地对SOHO样板间进行了全面考察。参观过程中,他发现了现代城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毫无保留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事情并未止步于此。任志强回去之后,没有消停,而是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挥手写下一封洋洋洒洒的万言书:《朋友之间的交流——潘总请我看现代城样板间》。从内容上看,这是任志强在看完样板间之后给潘石屹写的一份交流信,不过任志强在写完这封信之后,不是直接寄给潘石屹,而是首先给了业界的其他一些老总以及部分相关媒体。

任志强在这封万言书中写道:“作为多年的朋友,潘总曾多次很客气地希望我能就现代城的设计和建设提点儿意见,但为了回避同行们和客户们,特别是媒体记者把我的意见作为敌对的恶性竞争而破坏我与潘总朋友之间的关系,因而我在此之前一次也没有去过现代城。”不过这不是这篇万言书的重点。在万言书中,任志强从概念到技术逐项说开,分析现代城存在的各种问题,字字锋芒、招招见血,说简单点儿,这封万言书就是对潘石屹及现代城的批判报告。

任志强在万言书中指出:从概念上讲,SOHO现代城不伦不类,办公不像办公,住宅不像住宅,简直就是非牛非马的怪胎,设计上也就是草稿想法。文章更是指出了SOHO现代城的众多技术问题,比如SOHO现代城内的挑空式花园会成为各家厨房气味混合的地方,于是潘石屹把朝向花园的厨房窗子全部封死了,没给业主留通风窗,但这严重违反煤气、燃气使用规范。SOHO现代城没有外墙保温层,也几乎没有内墙保暖层,所以与正常楼的温度要差3℃以上,这让它很可能成为北京最耗能的楼。任志强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北京城长安街旁边不应该有这种东西,最好马上炸掉。在任志强的批判之下,现代城可以说采光、通风、安全、隐私、能源等各个方面都有问题。

在信中,任志强将自己及华远比作一个勤勤恳恳的“菜农”,只知道辛苦地耕耘,缺少了与媒体的交流,以至于无法有效地将营养丰富又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奉献给每一个家庭;而潘石屹就是精明的“二道贩子”,总能把本来是蔬菜的西红柿卖个水果的价钱。

此文一出,立即引来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各有各的支持者,但是大部分报道都是对潘石屹的口诛笔伐。有些媒体发文称,SOHO其实并不是时尚,而是设计怪胎,开发商宣传SOHO是在误导市场;还有媒体更是发文批评SOHO现代城是靠一个简单的概念玩活的,而“概念是个唬人的东西,尤其是对接受能力仍处在幼稚时期者来说”,并严正指出“SOHO现代城是作为写字楼立项的项目”,是“在市场危机中摇身而变为住宅”的。

除了媒体,也有个人通过正常渠道对其进行批判,曾有一份匿名信被交到现代城客户、媒体和业界同行的手中。作者在信中激动地指责现代城“明显违规违法”,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地说:“但问题在于,一是为什么北京买家这样不成熟,甘愿受广告诱惑?二是有关部门为什么袖手旁观,容许违法违规,夸张宣传?”争论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人质疑这是潘石屹精心导演的一次“炒作”,目的是推广自己的现代城销售

任志强对于SOHO概念及产品的批判可以说是潘石屹在塑造SOHO品牌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事件。面对任志强对SOHO概念及现代城产品的质疑,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潘石屹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才能在消除质疑的同时提升自己的SOHO品牌形象呢?

潘石屹的战术

1.积极回应各种质疑

任志强的万言书出来两天之后,潘石屹才从一位老总那里得到。看到信之后,潘石屹非常紧张,如果不能对任志强信中所提出的针对现代城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答,很可能导致SOHO品牌形象下降,进而影响SOHO产品的销售。潘石屹立即召开公司主要领导、设计部及有关专家的会议,对任志强提出的所有问题逐一咨询研究,进行答复。

之后,潘石屹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给任志强敲了一封长达5000 字的回信,题目叫做《创新是需要勇气的——“二道贩子”给“菜农”的回信》。在信中,他对任志强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技术层面的答复,并且指出:我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实质上都是观念上的差异。

对媒体及其他人对潘石屹的批评,潘石屹都看在眼里。客观地讲,这次争论的确让SOHO现代城名声大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SOHO现代城的销售。因此,潘石屹也觉得大家对自己的口诛笔伐其实是在变相地给自己打广告。当然,对于一些恶意诽谤的行为,公司还是通过报纸向对方发出了严正的律师函予以警告,这种行为才被终止。

2.透过批评进行品牌建设思考

在争论逐渐平息之时,潘石屹也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正是这种争论让自己在SOHO品牌建设上取得不断提高。潘石屹觉得有必要跳出孰是孰非的思维去回顾对SOHO现代城的整个批判过程,并从这个过程中总结品牌建设的有益内容。

于是,潘石屹组织人把这次批判SOHO 现代城的重点文章言论都收集起来,集结成书,取名《SOHO 现代城批判》,作为楼书免费发放,后来这本书被出版商看中,成了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在策划制作《SOHO现代城批判》一书的过程中,潘石屹要求策划人员:不要怕潘石屹和任志强受不了,所有不同的声音都可以说,所有另类的设计都可以做。并承诺别人有意见他去解释,但要在超越语言限制的情况下讨论人和建筑、人和环境的关系。

一般的楼书都是将自己的楼盘吹得天花乱坠,而潘石屹却极其冷静地批评自己的楼盘存在的问题。潘石屹后来表示:“制造者只有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产品,才能不断地生产出更好的产品。通过《SOHO 现代城批判》,我们只是提出和思考这样的问题:房子到底应该怎么样?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子?我们可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可我们能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要允许不同的意见说出来,把所有的意见和评论都说出来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

坎外真经

1.认真对待批评

关于批评的价值,每个人都懂,但接受批评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人要么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要么意识到了也不愿加以改变。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企业更应该重视来自外界的批评,不管是专家、同行、媒体还是顾客。美国商人马歇尔·费尔德就曾说:“那些向我埋怨的人是我的老师,他们纠正我的错误,让我天天进步。”只有认真对待那些批评,企业才能从中找出不足,实现进步。潘石屹在处理现代城批判事件的过程中,可以说给地产行业认真对待批评开了一个好头。他制作的《SOHO 现代城批判》一书,超出了是非的纠缠,成了做出更好产品的动力。

2.品牌建设必经坎坷

一个著名品牌的建立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企业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苹果公司于2012年8月成为世界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现在苹果品牌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苹果品牌在建设过程中也经历了众多坎坷和困境。

苹果的MacOSX系统,其在2001年发布的第一个版本存在着许多错误。2007年,苹果电视被认为是DVD的杀手。因为电视盒扼杀了这些互联网公司所提出的相同的功能,所以苹果电视的许多功能都不能使用,这会让销量大减。2011年,苹果与三星爆发专利大战,然而法院却驳回了苹果的申请。从2010年开始的苹果与唯冠的IPAD商标之争更是耗时长久,甚至一度影响苹果品牌声誉,最终以苹果败诉并赔偿6000万美元而结束。不过苹果并没有在这些坎坷面前倒下,而是通过努力在一次次的坎坷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中国的很多知名品牌,比如联想、海尔、阿里巴巴等,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是历经磨难,才得以树立。因此,潘石屹的SOHO品牌在建设过程中遭遇坎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唯有保持良好心态,冷静应对,甚至利用危机,才能塑造起真正过硬的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