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怒气乃杀人一把刀

怒气乃杀人一把刀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飞是一员猛将,立下战功无数,是刘备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二人寻思无活路,于是趁张飞大醉沉睡之机,杀害了张飞。因怒伤身的除张飞外,还有王朗、周瑜、孙策等人。因怒杀害他人的也有曹操。因怒败业的人物更多。现代医学证实,生气动怒对人体健康至少有十害。怒作为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自卫本性,一味逆来顺受的人,必受人侵害。

张飞是一员猛将,立下战功无数,是刘备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但是,张飞极易感情冲动,暴躁成性,爱生气,却毫无控制情绪的能力,所以也经常惹祸误事。

关羽死后,张飞闻讯,旦夕号泣,血湿衣襟,每日酒醉,怒气愈加。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如果说当时的刘备已丧失了理智,张飞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备准备统帅大军伐吴。张飞回到阆中下令全军:限三日之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第二天,部将范疆、张达向张飞请示: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几天才行。范疆、张达的请示本合情合理,但张飞却大怒,把二将“缚在树上,各鞭打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以手指之曰:“来日俱有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二人寻思无活路,于是趁张飞大醉沉睡之机,杀害了张飞。后人诗曰:“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因怒伤身的除张飞外,还有王朗、周瑜、孙策等人。

诸葛亮阵前骂王朗,长篇大论,用词犀利,针对王朗倚老卖老、虚荣心极强而心理素质极其脆弱的特点,攻其要害,行攻心之战,竟把魏国司徒王朗活活骂死。王朗又气恼又羞愧,怒火攻心,大叫一声,跌下马来,气绝而死。周瑜与诸葛亮斗智,三次皆输,怒火心中烧,壮志未酬身先亡。小霸王孙策英雄气盛,不能容人之长,看见百姓尊敬道士于吉,竟不能容忍,一怒再怒,盛怒暴怒,最后怒杀于吉,自己也因怒而亡。

因怒杀害他人的也有曹操。群英会蒋干盗书,中了周瑜之计。曹操生性多疑,一看蒋干偷来的书信,大怒,头脑冲动,丧失理智,立即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斩首,成全了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

因怒败业的人物更多。关羽被害,刘备先是悲不可止,后又怒不可遏,终于做出极不明智之举,出兵伐吴兵败,导致蜀汉元气大伤。

生气是人的一种情绪。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是,生气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本来不如意的事情更加不如意。更严重的是,生气有三害:伤身,伤心,败业。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

达尔文说:“人要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怒气乃杀人败业的一把刀,有三害:

一害乃伤身。发怒,不仅是强化诱发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而且会增加患其他病的可能性,它是一种典型的慢性自杀方式。

现代医学证实,生气动怒对人体健康至少有十害。一害肝脏,怒则肝气不顺,肝胆不和,易患肝病;二害呼吸系统,怒则气促胸闷,危及肺脏;三害消化系统,怒则致胃黏膜充血,食欲不振,易发生胃溃疡;四害血管系统,怒则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疾病;五害神经系统,怒会引起神经衰弱;六害肾脏系统;七害泌尿系统;八害皮肤;九害内分泌系统;十害最甚,怒会引发猝死,王朗就是猝死。日常生活中因大怒而面红耳赤,心悖血涌,导致伤身者并不少见。

怒气是一种毒气。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直观的实验:把一支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成水后,澄清透明;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马把人在发怒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体内,12分钟后,大白鼠竟中毒而死。爱尔马进而分析:一个人生气10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会分泌有毒性的分泌物,经常生气的人自然难以健康长寿。

二害乃伤心。经常发怒的人,心理素质降低,越来越难以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头脑因冲动而不冷静,思路不再清晰,言语不再流利,常常越想越窄,易患心理疾病。更有甚者,因怒而丧失理智做出荒唐事,一怒留下千古恨。

由于种种原因,诸如工作不顺利、同事关系不和谐、工作太劳累、孩子不听话、夫妻双方意见不统一等,偶尔动动肝火、发发脾气也是人之常情,但脾气暴躁对工作、对家庭、对自己都是有害无益的。人的身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身体的状况和心理精神相互影响,当它处于平衡协调状态,人就会健康;一旦它失去自身的平衡,人就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只有心绪平衡时,人体内各器官之间才能更有效地相互协作完成各项生理活动,身心才会感到愉快、舒畅

三害乃败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当心烦意乱时,要么什么事也做不成,要么做事总是出错,而心情稳定平静、注意力集中时,做事得心应手,又好又快。

如果你是一位领异者,要作出重大的决策,牵系着千百人的安危,更不能挟怒决策。一个人一生中有诸多的烦恼。领导者非圣非贤,又非修行多年的高僧,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和一般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所以在处人处事中难免有过度的情绪。人有情绪是正常的,但不应受情绪牵制、困扰。每个人都会有冲动的时候,能够控制冲动才是成熟的标志。

保持心平气和除了自身感到舒心和谐外,也使周围的人舒畅。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怒气冲冲,这不仅会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与他人产生矛盾,工作和生活可能会因此变得纷乱和不安。

怒,是一种富有冲动性的情绪。怒的缘由很复杂,一般来说,在遇到挫折或被人恶意中伤而造成不幸等情况下最易发怒,如受人欺侮或欺骗、言行遭反对、权利被侵夺、秘密被泄露、善意被误解等。

怒的强度,从轻微的不满、生气,到愠怒、激怒,到大怒、暴怒。怒作为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自卫本性,一味逆来顺受的人,必受人侵害。适度的怒,对体力活动、脑力活动都有适当刺激,有利于行为效率,如发愤图强。怒作为一种情感的发泄,在某些情况下,对抑郁的情绪、重荷的心理,有疏导、松缓作用。然而,过度的怒则伤身、伤心、败业。因此,历来提倡“制怒”。

清末文人阎景铭写过一首“不气歌”,颇为风趣:“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将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要使自己少生气、不生气,首先要心胸开阔,宽宏大量,凡事想远点、想开点,不斤斤计较细枝末节。其次,要与人为善,对别人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再次,要学会制怒,善于控制和调理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