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给自己定个远远不能实现的目标

给自己定个远远不能实现的目标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获新生的赖嘉, 终于了解到目标的重要性。赖嘉一改过去的散漫态度, 以信心坚定、 目标明确、 内心无畏的姿态, 重新踏入校门。例如, 某单位主管因该单位员工流动率过高,而下决心予以避免。在长远、 年、 季、 月、 周、 日六个层次的目标之中, 最容易把握的是周目标与日目标。周目标与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若干活动的进行, 因此, 管理者必须依据周目标及日目标分别编制每周工作计划表及

(一) 明确目标

1. 目标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

案例讨论6-4

赖嘉的故事

赖嘉随父母迁到亚特兰大市时, 年仅四岁, 他的父母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学历, 因此当赖嘉表示要上大学时, 他的亲友大多不表示支持, 但赖嘉心意已决, 最后果真成为家中唯一进大学的人, 但是一年之后, 他却因为贪玩导致功课不及格而被迫退学, 在接下来的六年, 他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毫无人生目标, 他大半时间都在一家低效率的电台担任导播, 有时替卡车卸货。

有一天, 他拿起柯维的第一本著作 《相会在巅峰》 读, 从那时起, 他对自己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他发现自己有不平凡的能力。 重获新生的赖嘉, 终于了解到目标的重要性。 的确, 目标决定我们的将来。

赖嘉的目标是重返大学, 然而他的成绩实在太差了, 以至于连遭墨瑟大学两次拒绝。在遭到第二次拒绝之后的某天, 赖嘉无意间撞见院长韩翠丝, 他趁机向她表明心志。 结果, 院长答应了他的请求, 准许他入学, 但有一个附加条件, 就是他的平均分数要达到乙等, 否则, 就要再度被退学。

赖嘉一改过去的散漫态度, 以信心坚定、 目标明确、 内心无畏的姿态, 重新踏入校门。 经过两年零三个月, 便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学位, 紧接着迈向更高的目标。

如今, 赖嘉已成为博士, 他还在全美发展最迅速的教会担任牧师, 教会地点就在费城特尔市, 距他成长的亚特兰大仅数分钟车程。

赖嘉的故事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有目标才有结果, 目标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 在人生的旅途中, 没有目标, 就好像走在黑漆漆的路上, 不知往何处去。 美国的一份统计结果显示, 一个人退休后, 特别是那些独居老人, 假若生活没有任何目标, 每天只是刻板地吃饭和睡觉, 虽然生活无忧, 但他们后来的寿命一般不会超过七年。

虽说目标能够刺激我们奋勇向上, 但是, 对许多人来说, 拟定目标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因是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地工作, 没有时间好好想想自己的将来。 但这正是问题的症结, 就是因为没有目标, 每天才弄得没头没脑、 蓬头垢面, 这只是一个恶性循环罢了。那么我们究竟如何选择或是制定正确的目标呢?

我们认为, 在选择或制定目标时, 应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目标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二是要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

2. 目标制定的原则

德国军事战略专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说过: “战争胜利的关键是要坚决、 努力地追求一个决定性的重要目标。” 如何确定一个明确的执行目标呢? 大家最熟悉的是SMART原则, 即所设定的目标必须符合5项基本原则。

(1) S: Special——目标必须是明确的。

(2) M: Mae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

(3) A: 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可获得的。

(4) R: Realistic——目标必须是现实的。

(5) T: TIME-based——目标必须是有时间限制的

3. 目标制定的方法

确立目标既然那么重要, 那么, 应如何确立良好的目标呢?

1) 目标必须是你自己的

假定目标是由你自己制定的, 则你本身将成为实现目标的原动力; 倘若目标是由他人制定的, 则你应对这些目标进行个人的思考与判断, 尽量让它们成为你的一部分。 任何一种目标, 当你参与的成分越高, 则你对它的实现所赋予的承诺将越大。

2) 目标必须切合实际

所谓切合实际, 即指具有完成的可能。 但是 “目标必须切合实际” 这句话并不意味着目标应是低下的或是容易完成的。 事实上, 一种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目标对目标的追求者才具有真正的挑战性。 这就是说, 目标本身必须具有相当的难度, 以及具有被完成的可能性。 在你制定目标的时候, 必须使它们成为你所愿意追求的或者你所能够追求的对象。

一般说来, 目标定得越高, 其挑战性就越大。 但是, 当目标高到令你感觉无法完成的时候, 你或许将永远不会设法去完成它。

3) 目标必须用书面形式列明

许多人都认为没有必要将目标写出来。 他们常说他们已将目标记在脑中, 而且只要他们时常想起它们, 即使用文字写下来, 也不会产生任何实质上的差别。 其实, 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推论。 目标必须用书面形式列明, 才会产生持久的推动力。

4) 目标必须具体而且可以衡量

含糊笼统的目标极难成为行动的指南。 例如, 某单位主管因该单位员工流动率过高,而下决心予以避免。 倘若将目标定为 “降低本单位的员工流动率”, 则该目标肯定难以作为行动的指南, 因为没有具体指出流动率应降低多少。 但若该目标被改为 “在6个月内将员工流动率由65%减至25%”, 则上述的缺点将不复存在。

5) 目标必须具有期限

任何一种目标都必须指明完成的期限, 这是因为以下两点:

(1) 若不指明目标的完成期限, 则人们很容易采取拖延的态度, 而使目标的实现遥遥无期;

(2) 确定目标的完成期限, 有助于拟定恰当的行动纲领。 不过, 在估计完成目标所需的期限时, 管理者最好是按至少需要的时间作衡量的基础, 这样才能比较容易令管理者的估计切合实际。

6) 目标之间必须相互协调

同时追求多种目标时, 管理者必须事先化解存在于各个目标之间的冲突或矛盾, 以免让管理者所获得的各种成果因相互抵消而徒劳无功。

4. 制订清晰的计划

要更好地实现目标, 应制订出清晰的工作计划。 在确立某一目标时, 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必须衡量实现该目标所需的总时间。

(2) 将这个总时间划分为若干细小的单位, 以便令管理者在每一单位时间内只须照顾目标的一小部分。

例如, 一个为期五年才能实现的长远目标, 可以划分为五个年度目标, 而每一个年度目标又可区分为四个季目标, 每一个季目标又可区分为三个月目标, 月目标又可区分为周目标, 乃至日目标。 这即是所谓的 “目标金字塔”。 在长远、 年、 季、 月、 周、 日六个层次的目标之中, 最容易把握的是周目标与日目标。 周目标与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若干活动的进行, 因此, 管理者必须依据周目标及日目标分别编制每周工作计划表及每日工作计划表。

(3) 每年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 每季度季末作出下一季度工作规划, 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 每周周末作出下周工作计划。

(二) 关注效率与效果

1. 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

效率是时间管理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你能获得更多的输出, 你就提高了效率。 对于较少的输入, 你能获得同样的输出, 同样也提高了效率。 因为管理者经营的输入资源是稀缺的, 所以他们必须关注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 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 提高时间效率, 就是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时间输入获得更大的成果输出。

拖延是影响时间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 要尽力克服拖延的习惯。 克服拖延的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 各个击破法

这种方法有时被比喻为 “香肠切片法”。 意大利香肠在切片之前因它巨大无比且其貌不扬, 所以有令人难以下咽的感觉。 但在切成薄片之后, 因形状及色调改变则能引起食欲。 令人不愉快或令人感到困难的事, 若能细分为许多件小事, 且每次只处理其中的一件, 则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将不至于令人感到困难。

采取各个击破法以对付拖延的作风时, 有两点必须特别加以注意:

(1) 每一个行动步骤都要非常简单, 而且很快即可做好。 可能的话, 应使每一个步骤在几分钟之内能处理完毕。

(2) 每一个行动步骤都必须以书面列明, 因为如不这样做, 就可能永远不会针对拖延的事情采取行动。

2) 平衡表法

这也是一种书面分析法。 在纸的左边列出拖延的理由, 在纸的右边则列出避免拖延事情的潜在好处。 结果, 出人意料的是, 左边通常只有一两个情绪上的借口, 如 “可能导致尴尬的局面” “可能令管理者感到厌烦” 等; 右边则有许多的好处, 其中的一项可能是“将讨厌的事做好, 轻松了许多”。 平衡表法足以令有拖延恶习的人在冷漠与逃避的心态中觉醒, 并面对现实。

3) 思维方式改变法

拖延可以说是深植于内心的一种思维方式所造成的结果。 这种思维方式是这样的:“这种任务必须履行, 但是它令人感到不愉快, 因此管理者将尽量予以拖延”; 倘若管理者能将以上的思维方式改为: “这种任务是令人感到不愉快的, 但是必须完成它, 因此管理者将立即做完它以便尽早忘掉它”。 如此, 拖延恶习将有望获得矫正。

4) 避免过分追求尽善尽美法

由于真、 善、 美在管理者的价值尺度中向来被视为一种圭臬, 因此, 在制定决策时,管理者往往趋于过分小心、 过分理想化, 以至于非到资料齐全或有确切把握时不敢随便进行。 这说明了管理者为什么一遇到重大事件便会犹豫徘徊, 也说明了求好心切的作家老是无法写完书的第一章。 对那些因过分追求完美、 迟疑不决的管理者来说, 下面的两剂药方相信是有益的。

(1) 决策环境本身若具风险性, 即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想获得完备的决策资料是不可能的。 管理者应在已搜集了大多数的关键性资料, 即进一步再获得资料所产生的好处不大时, 立刻进行决策。

(2) 管理者若能及早进行决策, 则当决策显示出错误的迹象时, 他才有时间采取补救或善后措施。 一旦管理者将决策拖延到期限届满时才予以制定, 那么, 不出错则已, 一出错, 则永远无法挽回。

2. 注重时间管理的效果

时间管理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 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 即追求活动的效果。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998年, 法国世界杯足球赛, 最后一场比赛是上届冠军巴西队对东道主法国队, 结果是法国队获胜。 下面是一个法国记者第二天采访巴西队的谈话记录:“昨天那场球赛踢得怎么样?” “哎呀, 那是一场世纪大赛, 我踢掉一颗门牙, 我同伴还踢断一根肋骨, 非常精彩!” “结果呢?” “输了, 输了。” 法国记者接着问: “那你怎样看待你们的对手法国队呢?” “那个法国队走狗屎运, 有个家伙吃口香糖站在球门旁边, 一个球滚过来, 他一脚踢过去, 进了, 好笑。” 法国记者就讲: “饭桶, 还敢跟我说自己踢掉了门牙, 踢断了肋骨, 人家吃口香糖都能进球, 你也不知道羞愧。” 这个故事给人很大感触,在足球赛场上什么都是废话, 射门最重要。 从头跑到尾, 这表面上看来很有效率, 然而关键问题是进球了没有? 进球才叫作效果。 因此, 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 进行时间管理不仅要使活动实现目标, 即有结果, 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

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做任何事情, 既有效率又有效果当然最好, 如果迫不得已非要放弃一项, 那么宁可放慢节奏, 也要保证效果, 有时片面追求高效率往往不一定产生好的效果。 生产企业有的员工工作效率看起来虽高, 但是忽视产品质量, 导致返工件或废品增多, 不仅自己返工, 还要连累别人干无用的工作, 加大成本投入, 这种没有效果的高效率是不可取的。 没有效果的效率是徒劳的。

(三) 掌握二八法则 (帕累托原则)

案例讨论6-5

穆尔的成功

穆尔于1939年大学毕业后, 在哥利登油漆公司找到做业务员的工作。 当时的月薪是160美元, 但满怀雄心壮志的他仍拟定了一个月薪1000美元的目标。 当穆尔逐渐对工作感到得心应手后, 他立即拿出客户资料以及销售图表, 以确认大部分的业绩来自哪些客户。 他发现80%的业绩都来自20%的客户。 同时, 他还发现不管客户购买量的大小, 他花在每个客户身上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于是, 穆尔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将其中购买量最小的36个客户退回公司, 然后全力服务其余20%的客户。

结果: 第一年, 他就实现了月薪1000美元的目标; 第二年, 便轻易地超越了这个目标, 成为美国西海岸数一数二的油漆销售商。 最后还当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董事长。

穆尔的成功对你有哪些启发?

这个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树立正确目标的重要性, 还体现了帕累托原则 (也称80/20原理) 的重要性, 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形成的。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原则, 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于20%的活动。 比如, 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 世界上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 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

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 “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 的原理基础上的。 比如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80%的电话是来自20%的朋友, 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

80/20原理对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 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 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 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 所以, 你应该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少数问题上, 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 你只需花20%的时间, 即可取得80%的成效。

掌握重点可以让你的工作计划不致偏差。 一旦一项工作计划成为危机时, 犯错的概率就会增加。 我们很容易陷在日常琐碎的事情中; 但是有效进行时间管理的人, 总是确保最关键的20%的活动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四) 二象限工作法

1. 时间消耗的类型

时间主要消耗在4类活动上, 按照所做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将花费时间的事情可分成4类。 重要的和紧急的这两个词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重要的是指有意义的和可以带来一定后果的事情, 或者对我们期望的执行目标具有重要性。 紧急的则是指需要即刻做出反应的事情。

按照这两个变量, 我们将时间花费分为4种不同情况, 如表6-1所示。

表6-1 时间消耗的4种情况

1) 紧急并且重要

这是执行中的危机和必须尽快处理的事项。 这些事情的处理不仅具有重要意义或产生重要后果, 而且必须现在就去做, 没有多余的反应时间。 我们看到很多管理者将大量时间用在这里, 但是所获得的绩效却不足20%。

2) 重要但不紧急

这是很容易被推迟到明天完成的事情, 因为即使今天我们没有做也不会产生立刻的反应。 这些事情可以带来长期的结果, 目前不是很紧迫, 但是经常被推迟, 就会对组织的长远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3) 紧急但不重要

这些事情容易吸引你的注意力, 但是对于实现目标和目前的执行事务并不重要。 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你要能够妥善处理。

4) 不紧急并且不重要

平常的琐事总是要浪费时间的, 如果这些事情对于完成的目标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有消极作用的话, 就尽量不去做, 或者尽量少做。

2. 时间花费集中在二象限

将时间投入不同的象限, 你就会成为不同的人, 事实上, 所谓成功或失败也因此而来。

偏重第一象限事务的人是 “救火队长” 式的高压人, 他们由于方法不当, 缺乏规划和计划, 抓不住工作重点, 不善于科学授权, 因而在工作中漏洞百出, 整天陷入似乎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务之中。 这些人压力巨大, 超负荷运转, 但工作成效却微乎其微, 即使取得了一些工作业绩, 也是用自己的精神压力、 身体健康或家庭幸福换来的。

偏重第三、 第四象限的人不是一个失败者就是一个平庸无为的人。 这些人急功近利,缺乏自制和自律, 对工作乃至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随波逐流, 偷懒耍滑。 要么整日忙碌一些琐碎而且毫无意义的事, 有苦劳但没有功劳; 要么得过且过, 碌碌无为。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人, 最需要做的是第二象限的工作。 有效地计划时间管理不是让你做更多紧迫的事情, 而是将花费在一、 三、 四象限上面的时间最小化, 而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第二象限——对目标执行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第二象限的事情尽管很重要, 但是往往不紧急, 可它们却是我们生命中的大石块, 我们经常会忽略它们或是不断被拖延,比如, 关心家庭、 孝顺父母、 制订计划、 坚持学习、 提升能力、 锻炼身体、 休闲娱乐等。

急迫性指数测验

选出你最可能做出的反应行为或态度 (A=从不; B=有时候; C=常常)。

(1) 我在压力之下表现最好。 ( )

(2) 我常归咎于外在环境太匆忙或紧张, 以至于无法作深入的自我反省。 ( )

(3) 我常因周围的人或事动作太慢而不耐烦, 我讨厌等待或排队。 ( )

(4) 我休息时会觉得不安。 ( )

(5) 我似乎永远在赶时间。 ( )

(6) 我常为了完成某项事情而拒人于千里之外。 ( )

(7) 我只要片刻没和办公室的同事联系就觉得不安。 ( )

(8) 我在做一件事时常会想到另一件事。 ( )

(9) 我处理危机时表现最好。 ( )

(10) 处理突发状况的兴奋感, 似乎比慢工出细活更让我觉得有成就。 ( )

(11) 我常为了处理突发状况牺牲和亲友共处的时间。 ( )

(12) 当我为了处理突发状况, 必须取消约会或中途离开时, 我认为别人应该能谅解。( )

(13) 我觉得处理突发状况让一天的生活更有意义。 ( )

(14) 我常边工作边吃饭。 ( )

(15) 我一直认为总有一天能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 )

(16) 一天下来, 办公桌上的已办文件如果堆得高高的, 我会很有成就感。 ( )

评分标准:

A=0分; B=2分; C=4分。

0~25分属于低度急迫性心态;

26~45分属于强烈急迫性心态;

46分以上已经到了严重急迫性的程度。

(五) 时间管理的四则运算法则

时间的加减乘除:

加 (+): 找出隐藏时间。

减 (-): 减少无谓的时间浪费。

乘 (×): 提高工作效率。

除 (÷): 根除浪费时间的习惯。

1. 时间管理的加法

时间管理上的加法就是找出隐藏的时间, 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去寻找:

1) 善于利用等候和空当时间

很多时候, 我们的时间都存在空档。 比较保守地估计, 如果每天有10分钟的时间花在上下班的路上, 一个月就是300多分钟, 也就是5小时的时间。 你可以利用上下班在路上的这10分钟时间, 构思一下一天工作的细节, 规划每日计划应该做哪些事情。 这样,一上班就可以立刻投入工作。 还可以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 用录音机来学英语、 背单词。 一个月下来, 也会学到不少东西。

参加聚会、 出席会议、 与人约会、 观看戏剧或运动竞赛等, 应在约定时间前半小时之内到达目的地。 提前到达, 可到咖啡厅或其他安静的休闲场所, 做一些工作上的准备、 处理杂务、 看看书、 思考新构想等, 如能这样活用时间, 会有两个好处:

(1) 提前出门, 万一遇到交通拥挤等状况时, 仍能在约定时间前到达目的地, 不会产生让对方空等的尴尬。

(2) 提早到达目的地, 心情将较为悠闲轻松, 可以自在地利用这段空档时间。

2) 创造时间区

一家集团公司的老板, 每天8点上班, 比普通的员工还要早到一个小时, 为什么呢?他是这样回答的: “早到一个小时, 我便很容易地找到一个离公司近一点的停车位 (因为在美国停车位非常难找), 而且可以利用早到的一个小时处理信件、 邮件和文件, 效率非常高。”

你也可以比大家早到一个小时, 或者晚走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里没有人打扰, 可以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一些事情, 这就是创造时间区。

3) 逆势操作

逆势操作就是别人干这件事的时候你偏不去干, 等没人干的时候你再去干, 这个方法确实非常好。 比如, 午餐时间, 餐厅里挤满了人, 晚去半个小时, 会发现人非常少, 然而, 晚去半个小时, 并不比大家晚回来。

4) 背包原则

有个笑话说, 两个人去搬砖, 其中一个人说对方: “你多懒呀, 一次就搬一块砖。” 对方说道: “我觉得你才懒, 你一次搬四块砖, 比我少走三趟!” 这就是背包原则, 其实如果利用背包原则的话, 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5) 注意平时积累素材

不要每次都从头开始, 注意平时积累素材, 等到用的时候, 将积累的素材拿出来就可以。

6) 地理上的批量处理

去办公室或收发室, 取传真件和送邮件同时进行, 这样就不用跑来跑去, 节约了不少时间, 这是地理上的批量处理。

7) 时间上的批量处理

比如, 邮件收发, 既可以定时收发, 也可以随时收发。 但定时收发可以集中时间处理, 比较从容, 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2. 时间管理的减法

减法就是要减少时间的浪费。 你的时间很可能都是在犹犹豫豫、 反复思考的过程中浪费掉的。 因此, 首先要改正无意义的思考及行动的习惯, 如果任由时间流逝, 无所事事,那么, 你一天、 一个月甚至一年, 都将一事无成。 以即将参加会考的学生为例, 他们常每天摆出苦读的架势, 事实上, 却什么也没念, 等到会考接近时, 才想到临时抱佛脚,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这类例子屡见不鲜, 值得警惕。 要管理好时间, 提高效率, 增加价值, 就要减少这类时间的浪费。

曾经引起 “水平思考” 风潮的思考心理学家狄伯诺提出 “五分钟思考法” 的原则,就是遇到小事情, 不要犹犹豫豫, 不要反复去思考, 只要花五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五分钟是这样分配的: 第一分钟先来决定目标和课题, 究竟要做什么, 达到什么目的; 接下来的两分钟是思考的扩张及探求, 要达到这个目标, 需要准备哪些条件, 可不可行; 最后两分钟整理思路, 做出结论。

如此严格地限制时间, 你就能精神集中, 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再以担任经营顾问的王先生为例, 他在写计划时必定会测量时间, 如果中途思路受阻, 就马上换另一个案子来写——这种方式和 “五分钟思考法” 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能有效防止时间浪费。

3. 时间管理的乘法

时间管理的乘法, 就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完成计划所需要的时间, 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预计, 这样才会提高工作效率。 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 介绍以下一些小方法。

1) 物归其所、 物归原处

比如, 办公桌上堆放的杂物不堪入目, 文件到处都是。 这样会妨碍你的注意力, 导致你情绪紧张, 压力增大, 又增加了许多查找时间。 因而要养成物归其所、 物归原处的习惯。

2) 建立有效的工作环境

办公桌上物件的摆放次序应该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方便; 二是固定。 比如, 你的电话可以放在左边, 这样可以用左手拿起电话; 每件东西拿出后要放回原处, 这样你就不必再花很多时间去考虑这件东西到底放在哪里, 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 处理文件

要善用文件夹, 建立文件处理原则

要建立一套文件处理系统, 哪些是待送出的文件, 哪些文件是处理完的。 处理完了的文件要归档, 电脑中的文件目录和邮件要归类, 这样查找起来一目了然, 非常方便。

4. 时间管理的除法

除法就是根除浪费时间的习惯。 浪费时间的习惯主要是指拖延时间, 比如说上班总是迟到, 交代的事情今天不办, 拖到明天办。 对付拖延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当机立断。

采取逐个击破的方式来改变拖延时间的习惯, 就是把大事情划分成小事情, 从容易的事情做起。

1) 调整思维方式

往往觉得事情越难办就越往后拖, 不妨反过来想一想, 如果先把这件难办的事情做完, 以后就不需要想这件事情了。 调整了思维方式, 你会变得更加主动, 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情, 那么事情就往往不会像你想的那么难了。

2) 避免过分追求尽善尽美

有的人往往把问题想得非常透彻后才去动手做, 那么, 由于你考虑问题过细, 就没有时间去做了。 有时可能开始动手做时, 灵感随之而来, 进展很顺利。 应该先想好大框架,然后动手去做, 以避免过分追求尽善尽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