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入殓师》

《入殓师》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0-1-6我们每个人都在各种关系当中觉知自我的存在,比如爱人,比如父母孩子,比如事业,比如生死等。所以,我和世界的关系,就是我和自己的关系。《入殓师》记录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在经历各种平常关系的纠结和冲突中,一个如何感受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整部影片浓缩为一句话:对所有关系说“是”!

2010-1-6

我们每个人都在各种关系当中觉知自我的存在,比如爱人,比如父母孩子,比如事业,比如生死等。这种觉知常常伴随着不同层面的关系冲突,我们身陷其中,艰难地实现生命的蜕变与升华。当我们回头看时,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微笑或者一滴眼泪而已。所以,我和世界的关系,就是我和自己的关系。

《入殓师》记录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在经历各种平常关系的纠结和冲突中,一个如何感受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这是一部平凡、平淡、平静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蕴藏着生命力量的电影。如同路边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总是在不经意间,在季节与气候变幻的时候,令驻足留意的人们沉思。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各种关系当中觉知自我的存在,比如爱人,比如父母孩子,比如事业,比如生死等。这种觉知常常伴随着不同层面的关系冲突,我们身陷其中,艰难地实现生命的蜕变与升华。当我们回头看时,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微笑或者一滴眼泪而已。所以,我和世界的关系,就是我和自己的关系。整部影片浓缩为一句话:对所有关系说“是”!

小林大悟(男主角)一直以为拉大提琴是他的事业,为此,他借巨款买了一把专业人士使用的名贵大提琴。后来乐团解散,小林大悟最终卖掉了大提琴。他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卖大提琴的时候,小林大悟在内心对自己说:“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当我卖掉大提琴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很轻松,我感到一直以来的束缚被解放了,自己以前坚定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小林大悟踏上了回家的路,那是妈妈留下的、在乡下的家。

生命是一条河,总是不断变化流动,我们喜欢在急流边挖一个小池塘,把自己的家人、快乐、安定、荣耀、梦想全都放进去,渴望安定、渴望永远。可生命却完全不是那回事,它很短暂,永远都有死亡,永远都有变化。如果,我们的心追求永远,就一直待在小池塘中,生命就会腐败。事业遇到困顿的时候,对我们也许是一个良机,逼迫我们走出那个池子,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我是谁?我有多少能力?我的梦想是什么?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明白了这些事才开始我们的生命,生命不管我们是否想明白,是否准备好,它就像一条河,寻找、探索、推进、越过堤坝,钻过缝隙,不断变化,我们需要的只是顺其自然,慢慢地在黑暗中,就会发现心灵家园散发出来的光明。在黑暗中,我们感谢光明,其实,光明要感谢的,是黑暗。

小林大悟开始找工作,因为误解了广告,以为“帮助人踏上安稳的旅程”,是一份导游的工作。应聘后,才知道是帮助死人入殓。看在钱的分上,他开始了新的工作。说实话,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自己在骨子里也觉得这份工作卑贱、不被尊重,更不用说能得到妻子的支持和理解,所以,他隐瞒了事实。

在东方文化中,有两样东西对人的压抑局限很大:一是良知,二是羞耻文化。在良知的标准下,个体得到团体、社会的接纳或者排斥;而羞耻文化将人分等级,使人在某些职业中,感觉到优越或者卑微。虽然我们经常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挂在嘴边,用这种理想化的概念来自我安慰抑或是安慰他人,但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对各行各业都能一视同仁。“一个给死人入殓的”和“拉大提琴演奏交响乐的”,能够同样对待吗?当小林大悟得到了入殓的工作,他不敢告诉妻子,更不敢告诉别人。在他的内心也不自觉地用传统的标准衡量自己,尤其是他还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意义,这时,他很容易迷失在周围人的眼光中。哪怕,这些眼光还只是他假想的眼光。

小林大悟硬着头皮开始了工作,入殓教学录像的制作,让他感到难堪。第一次进入入殓现场,尸体腐臭的气味,满屋飞舞的苍蝇,让他感到接连不断的恶心。他觉得自己很脏,内心完全不能接受自己,一遍又一遍在浴室中反复清洁自己。大澡堂的大妈以为小林大悟找到的是一份与大提琴有关的工作,感叹自己的儿子不如他。大妈的儿子山下对小林大悟也非常尊重,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他无法让自己的内心平衡。看到妻子因为他带回的钱,露出欣慰的笑容,感受到妻子可以安心地睡在他的怀中,这成为他唯一可以坚持下去的理由。他对自己说:“也许这是一种惩罚,妈妈离开的时候,我没有见最后一面。”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为了钱工作,“不得不”的想法让我们无奈,时间久了,连自己也讨厌自己;为了责任工作,心中有一些安慰,至少还不自私,也许还有一种为了别人牺牲自我的光荣感;或者为了平衡内心的负疚而工作,心中获得了平静,但无论如何是无法热爱工作的。不管怎样,这样的工作真是一种苦役。正如社长在路上说的那句让人费解的话:“你呀,走路也会撞上呀!”

小林大悟站在河边看鱼,一边是鱼儿奋力前游越过石块;另一边,越过石块的鱼儿死掉,漂回来。小林大悟感叹道:“它们为死而努力,终归是一死,不那么辛苦也可以吧!”他似乎为自己现在的彷徨,找到了一个放弃的理由。然而,社长出现了,对他说:“做这份工作是你的天赋。”他愤怒地回应:“请你不要随便说这样的话。”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人终归一死,是不必那么辛苦的。只要勤奋,到哪儿都可以赚到钱;只要尽力,无论怎样都可以承担家庭的责任。何必要承受这么多的内心冲突。什么是天赋?我想的,我爱的,我能的,这才是天赋。发挥天赋才是我们要工作的理由。对小林大悟而言,这份工作中有吗?没有,只有他不想的,他不爱的,他不能的。难怪他会那么愤懑!其实,人很多时候是不了解自己的,往往我们身边的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尤其是那些让我们难受的人。

小林大悟在愤懑中,随同社长参加了第一次入殓。他坐在死者的后方,安静地看着社长为死者擦身、换装、整容、描口红,社长的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冷静、精心、细腻、温柔,怀着无限的呵护和怜惜。经由社长的手,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她有了永恒的美丽。在这静谧的时刻,一切是那么神圣美丽。小林大悟被深深震撼了……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什么是一份好工作?工作的时候,完全地忘我,全身心地投入,我们被自己认同,这是好工作;工作后,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们被别人认同,这是份好工作。似乎,一份好的工作和我们做什么,并没有什么特别紧密的关联,而是和我们的内心有着很大的关联。当内心充满爱的时候,工作和我是不分的,这时,地狱的苦役变成了天堂的欢歌。小林大悟从社长的身上感觉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忘我工作。

小林大悟越来越喜爱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死者家属和警察的认可。周围人知道了他的工作,并没有和他一样产生相同的感觉。小林大悟的朋友山下知道了他在从事入殓工作,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漠,见了面也不愿意和小林大悟打招呼,还用鄙视的眼神、不屑的语气丢下一句:“找份正经点的工作吧!”了解真相的妻子也一反常态,过去他无论是放弃大提琴,还是回到乡下,妻子都是夫唱妇随,此时,妻子非常强烈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做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羞耻吗?”妻子表明如果不放弃这份工作,就要离开他!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什么是一份好的工作?如果一份工作,让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不以为荣,反以为耻,就算客户认同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小林大悟因为爱,所以不再介意别人的眼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身边的人很介意。现实中我们大都活在别人的观念里,用身边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世上没有多少人可以完全用自己的标准来活着,生活早就被公式化、僵硬化,别人化。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要为别人活着。这样,当我们死的时候,对得起别人,让我们心安。但是,我们对得起自己吗?个体在事业中的冲突,常常体现为社会良知和自我心灵的冲突。如何让这种冲突转化?就是让心灵去发现可以接受的意义,从我们开始尊重并热爱自己的工作开始。

妻子离开的时候问他:“你难道要一辈子从事这样的工作吗?”不管自己做得多么好,在众人眼里,这是一份赎罪的工作。妻子的话再度在他的内心掀起了涟漪,他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于是,小林大悟去找社长辞职,内心充满惶恐和不安,始终没法开口。社长说:“5年前太太死了,我把她漂漂亮亮地送走,她是我第一个客户,之后,就开始了现在的工作。”这份工作如同烤河豚肉,吃的话,就要好吃,好吃得让人为难。小林大悟不知道“让人为难”是什么意思。和社长去入殓的途中,在内心他问自己:“这份工作我真得能胜任吗?”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好的工作是什么?寻找工作意义的过程是漫长的,没有经过冲突考验、心灵折磨、灵魂拷问的意义是虚无缥缈的。每个人只能自己去寻找这个答案,谁都无法替代。这个过程,痛苦是刻刀,雕塑我们新的良知;孤独是朋友,引领我们皈依心灵。

这次的入殓很特别,一颗女儿心,长在男人的身体上。小林大悟为他入殓,那一刻他是如此俊美,一条鲜红的裙子盖在他的身体上,在他死的时候,终于,可以以如此美丽的女儿模样走向天堂。死者的父母一直都不能理解他们的“女儿”,直到“女儿”早逝后,才懊悔不已。父亲跪在社长和小林大悟面前,感激涕零地说:“我一直没有好好看他的脸,今天,看到他的笑,我突然想起来了,他是我的孩子,即使扮成女装,他还是我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好的工作是什么?当死者的父亲,泪流满面跪在他们面前,磕头感谢的时候,小林大悟明白了,这份工作中不仅拥有专业,美丽,安心,还有更深的东西,就是生命的尊严和爱的流动。他的工作不仅给了死者永恒美丽的外表,还解放了生者内心囚禁多年的灵魂,这种解放将带来一个家族未来命运的改变。一次次入殓的行动让小林大悟觉悟了。开始,他为了钱用手勤奋工作;接着为了责任,用大脑的意志坚持工作;慢慢地,为了真情用心感受工作;最后,他学会了正视死亡,体悟到生命的尊严和崇高。这时,工作变成了事业,他开始用灵魂工作,自己和工作合而为一。这时,他对这份事业的专注和爱,也一点点转变了妻子、朋友、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小林大悟开始坚定地成为一名真正的入殓师,在一次次入殓中,他感受着渴望、梦想、感恩、快乐、分担、宽恕、祝福、托付、敬重、理解……每次入殓都如同在内心拉起大提琴,那些人类心中最深沉的情感在入殓的时候,好像飘扬的琴声不断荡涤着他的心灵。

好的工作是什么?在好的工作中,人们发现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也帮助每个享受他服务的人发现自己,超越自己。这时的小林大悟做什么不再重要,而是他用什么样的精神去做,这是真正的谋生之道。当时瞒着妻子,无法说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妻子说“还是继续大提琴的工作呢!”这种误解真是意味深长。

妻子因为怀孕回来,为了让未来的孩子不受众人眼光的歧视,她再次请求丈夫辞职。恰巧澡堂大妈去世,妻子小林大悟一起去向大妈送别。小林大悟为大妈入殓的每个环节都是那么一丝不苟、精致严谨、温柔细腻,他虔诚、尊敬的态度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她的心被丈夫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当小林大悟面对父亲的遗体的时候,他的妻子坦然而自豪地对送葬人说:“我的丈夫是一名入殓师。”

好的工作是什么?好的工作是“让人为难”的工作,或者说,不为难的工作不是好工作。

人这一生,也许在死后才能真正被理解。活着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珍惜,因为我们还可以去争论,去埋怨,甚至去践踏,但面对死者那具干枯不作声的尸体时,我们还能做什么呢?争论、埋怨、践踏都没有用了,因为,我们的反馈没有了,当一切沉默时,才是理解的开始,于是有了沟通、信任、宽恕、依依不舍。小林大悟明白了这一切,他带着传递真情的信念,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死者以完美的形象,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正是因为如此,小林大悟才可以像庖丁解牛那样,从容地面对那些尸体,以及尸体背后有着纷乱情感交错的生者。

小林大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梦想:“送人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无论死者还是生者。”在这份为难的工作里,良知和心灵完全合二为一。他终于获得了内心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因为他得到了什么,而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叫完整。

入殓的过程,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新生,给死者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跪在亲人面前,和亲人做最后的告别,每个活着的人都是以死亡为媒介,和自己的内心作一个了结。面对死亡离别是痛苦的,更痛苦的是,在死者面前,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关于生命意义的困惑。因为,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活着的人需要得到内心真正的解放。

影片呈现了各种入殓场景,不同的情感纠结,让我们对死亡、对人性、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颗女儿心,长在男人的身体上。小林大悟为他入殓,那一刻他是如此俊美,一条鲜红的裙子盖在他的身体上。终于,在他死的时候,可以用如此美丽的女性模样走向天堂。父亲跪在社长和小林大悟面前,感激涕零地说:“我一直没有好好看他的脸,今天,看到他的笑,我突然想起来了,他是我的孩子,即使扮成女装,他还是我的孩子!”

死者的母亲希望他生下来是个女孩,因此,内心充满对丈夫的厌弃和愤怒;父亲则无法接受他明明是男孩,却把自己变成女孩,因此,内心充满无奈和悲伤。对于死者而言,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他就是不被母亲接受的。“我是谁?”这个问题简单却煎熬。就算后来变成女孩,还是无法被父亲接受。其实,作为父母,常常很难真正地、完全地接受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恰恰是这种希望,让父母无法看清孩子本身!换个角度说,有时父母的期望剥夺了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对孩子人性的尊重,这是一项功课,是为人父母一生都要完成的功课,也是最重要的功课,常常父母的这项功课是不及格的。还好,在入殓的最后时刻,孩子终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模样离开这个世界,而父亲也完全接受了自己的孩子,从此,把自己从心牢中解脱出来。

叛逆女孩的入殓引发了一场家庭战争:

母亲一心只想要回自己期望的女儿,一个清纯的乖乖女,而不是这样叛逆张扬。她愤怒地说:“我家的孩子完全不是这样的,完全不对!她应该是那样的!”

丈夫对妻子只有责怪和埋怨:“事到如今你还说什么,都是因为你没有好好教养,她才变成这个样子!”

男朋友指责女孩父亲的失职:“话不能这样说,你不也是一样没有好好关注她吗?”

父亲用暴力谴责带女儿出车祸的男朋友,让他面对死亡赎罪:“你算老几,都是因为你带她骑摩托车,只有你活下来,你不觉得害臊吗?”

一连串的冲突瞬间发生,愤怒引发谴责,谴责引发内疚,内疚引发对抗,对抗引发冷漠。没有人真正关注那个女孩。她在生前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此刻,她想要看到的是什么?

显然,如果有在天之灵,那么这个灵魂是无法安宁的。她对父母的内疚和怨恨没有化解,对男朋友的不舍和依恋没有表白,这都会给家庭系统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另外,男朋友将背负“因他而死”的负疚感,将来也许他真的会因为赎罪去自杀,而父母彼此之间的责怪和埋怨,只会在受伤的心灵上产生更大的伤害。无论是谁,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一切都不是死者希望看到的。

死亡的深层意义,是让生者的内心安静下来。只有内心安静的时候,生者才能够听到一些重要的话,那些话是死者没有来得及或者不愿在生前说出的话,那些话是自己心底里想说又一直不敢说的话……

也许,她想对母亲说:“母亲,对不起,我让你伤心了!”

母亲,透过愤怒的烈焰,你可能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女儿,对不起,妈妈一直没有真正了解你!”

也许,她想抱着父亲说:“父亲,请原谅,其实我很爱你,我从来没有对你说过,我希望你抱我!”

父亲,放下谴责的利剑,你可能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女儿,请原谅,过去我一直没有关心你!”

也许,她想和男朋友相拥,对他说:“亲爱的,谢谢你,因为你,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我爱你!”

这个男人,穿越内疚的心灵迷丛,你会听到自己心底的声音:“亲爱的,我也一样,谢谢你,我爱你!”

也许,她还希望父亲、母亲可以相互鞠躬,对彼此说:“谢谢你,为了女儿你费心了!”

也许,她最想看到,父亲、母亲对自己爱的人鞠躬,充满感谢地说:“谢谢你给我们女儿的爱,让她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谢谢你陪伴在她身边,倾听她心灵的秘密……谢谢你给她的所有。”

可惜的是,所有的这些都是也许。

跪在死者面前的每一个生者,就这样错过了死者最后的馈赠。

奶奶说,死的时候要穿上长筒袜,最后那一刻,所有的儿孙站在奶奶的面前,挥手说:“奶奶,再见!奶奶,你辛苦了!”

孩子穿着他最喜欢的棒球服,带着父母的祈祷离开人间……

大叔的额头中间印着大妈的口红,他的脸上印满了亲人的唇印,在笑声中,他听到大妈说:“孩子他爸,谢谢你!”

生死离别的时候,并不只有悲伤、内疚、愤怒、冷漠,还有什么可以让这最后的时刻不同?用什么送别我们的亲人?用感恩,用梦想,用放心,用快乐,用祝福,用所有最美好的情感,在那一刻,每个生者的内心是温暖的。我们把最后送别的时刻变成了人生最难忘的回忆。

澡堂的大妈死了,小林大悟为她整装完毕,在遗物中看到了大妈生前的围巾。当他把这块围巾围在大妈的脖子上的时候,儿子山下忽然感到,自己并不了解母亲。从火化的大叔那里,儿子知道了母亲的秘密。在去世的前一年,她和火化的大叔一起过圣诞,一起回忆过去,一起畅想未来……当火化炉火焰升起的时候,儿子失声痛哭,他双手合十对着火焰说:“妈妈,对不起!”

对于孩子而言,爱父母就是要让父母以自己为荣,因此,一直以来,孩子为能让父母骄傲而默默努力。假如能够认真地为母亲擦一下脸,耐心地抚摸母亲的手,就像儿时母亲曾经抚摸自己那样,这一切,从来都没有为她做过。做儿女的也许并不知道母亲生前的渴望是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她一直想做却总没有做的,我们一直都在做对的事情、应该的事情,可未必是渴望的事情。这种错位真是一种遗憾呀!当我们感恩父母的时候,如果这种感恩里没有忏悔为前提,这样的感恩显得多么空虚。

是死亡让我们看清楚很多东西,与其说过去看不清,不如说是不愿意看清楚,因为里面有太多的伤痛让我们无法面对。入殓的过程,是消融误解和隔阂的过程,更是忏悔和感谢的过程。我们需要这个过程,对我们爱的人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小林大悟是东京一个小乐团的大提琴手,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手,而且借巨款购买了一把昂贵的大提琴,却因乐团的解散而最终梦想破灭。

乐团解散时,小林大悟面对大提琴说:“大提琴没有错,刚被我买来,就失去了工作,另一种意义上,它对我太沉重了。”

大提琴很沉重吗?显然不是。沉重的是大提琴象征的意义。对于小林大悟而言,大提琴代表父母的期待;父亲未实现的梦想;儿时和父母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和一份完整的爱;还有他自己曾经以为的人生梦想和对未来的期待。

乐团解散当晚,小林大悟回到家中,邻居送给小林大悟的妻子一条章鱼,却发现是活的,于是小林大悟决定放生,没想到放生之后章鱼却死了。

摆脱束缚的挣扎激发了章鱼的生命力,但当束缚解除,拥有自由时,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活,或许这是章鱼最终死亡的原因。

如同章鱼,小林大悟真的愿意放下吗?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至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今天,他解放了自己,也迷失了自己。他感到没有方向,没有分量,失去力量。所以,轻松不见得都是重获新生的感觉,有的时候意味着走向死亡。

小林大悟最终卖掉大提琴,偿还欠款。卖大提琴的时候,小林大悟在内心对自己说:“我打算迎来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但当我卖掉大提琴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很轻松,我感到一直以来的束缚被解放了,自己以前坚定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父母的期待而成长,也把完成父母的心愿作为自己的使命,甚至要替父母活出他们没有活出来的人生,这是孩子对父母关于“爱”的表达。与此同时,父母的期待往往覆盖了孩子未曾萌芽的梦想。

小林大悟卖掉了大提琴,就意味着放下了父亲带给他的包袱,所以,他突然感到很轻松。正如他所说:“自己以前坚定不移的梦想可能根本不是梦想。”那么,他的梦想是什么呢?他对自己的未来有期待吗?他为什么而活?他是谁?

孩子对父母的爱,不仅仅是完成父母的期待,而是同时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放下包袱,不是为了轻松,而是为了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

小林大悟6岁时,父亲抛弃了他和母亲,此后杳无音讯。在小林大悟对父亲的记忆里,只有一张模糊的面孔和一个儿时的片段——父亲带着儿时的他在河滩上捡石头,父亲选了一块大石头送给儿子,儿子选了一块大石头送给父亲。在小林大悟的家乡,这样互送石头意味着对对方的祝福和期待。

爱不会消失,当对父亲的爱被怨恨包裹之后,小林大悟只看到一张模糊的脸,不是看不清楚,而是不愿意看清楚。大石头代表着他心中一直保留的爱,那是父亲曾经的爱,也代表着自己对父爱长久的渴望。

父亲去世了,小林大悟在处理父亲尸体时,发现父亲手里竟然紧握着一枚小石头,那是当年他送给父亲的,是一块代表平安和祝福的小石头。小林大悟用手捧起了小石头,转脸看到父亲沧桑的脸庞,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见了父亲。

对父亲而言,小石头代表着小林大悟曾经给予父亲的爱,也代表着父亲内心多年来对孩子深切的爱和无法表达的渴望。小林大悟终于看到父亲手中的小石头。他忽然明白:父亲原来一直爱着自己。只不过,自己并不知道。也许对于小林大悟而言,所有的恨都是因为想对父亲说一句话:“爸爸,我想要你爱我。”

作为孩子的小林大悟,从妈妈那里接收到父亲的信息,用孩子内心与生俱来“对母亲的忠诚”,盲目地解读父亲的行为,这些被错读的信息在潜意识层面被放大、扭曲,最后形成了对父亲的认识:恨。同样,他用孩子内心对“父亲的忠诚”,让自己喜欢并坚持他内心并不喜欢的大提琴。

父母也许并不明白,孩子因为爱父母,会不断背负起一些不属于自己的重负。比如:小林大悟背负了母亲对父亲的恨,也背负了父亲对大提琴的爱。这种背负将爱阻断,孩子对爱的渴望慢慢演化为恨和麻木。如果孩子内心没有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么在他自己未来的生活中,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这种爱的证明。

小林大悟一边流泪一边将父亲体面地送走,他将父亲遗留下来的小石头轻轻放在怀孕妻子的肚子上,他希望逝者和新生命之间有一个延续。这一刻,小林大悟同逝去的父亲、母亲,和活着的妻子以及即将诞生的孩子有了一次最完整的家庭团聚。虽然这团聚来得那么晚,甚至是阴阳相隔,但足够了。

小石头放在妻子的肚子上,这是爱的联结和延续,也是对自己和父亲的救赎。是什么让二十多年的怨恨有了跨越生死的和解?是爱。确切来讲,是被表达出来的爱,是被证明的爱,也是被接受的爱。对于父母而言,爱需要面对和表达,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对于孩子而言,爱需要宽恕和接受,将爱传承下去,是对父母最大的感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