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杏坛贤师陈师在平阳

杏坛贤师陈师在平阳

时间:2022-0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小学阶段,多承他谆谆以教,逾格关注,师恩永存,教泽流芳。今天,如果我们尊重历史真实,如实叙事,正确评价,我认为,在平阳家乡,陈师不愧为教界名宿,杏坛贤师。陈师在组织教学时,遵循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从而非常重视我们的感性认识。陈师慈祥融和,平易近人,他没有老师的架子,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使学生很容易和他接近。陈师情系中华,无限热爱祖国。

杏坛贤师 教泽流芳——《师道》序言

新世纪伊始,在我省公、检、法系统久享盛誉的高级法医陈惜秋女士,郑重约我给她父亲的遗著写篇序言。春去夏来之后,一叠《劫尘拾遗》文稿送到我的案头。我和惜秋都是平阳县横阳镇(现昆阳镇)人,她父亲陈仲桐先生是我的师长,由于邻居关系,我孩提时就已认识。师恩乡情,两世交谊,使我难以婉拒,只有不揣驽钝,勉为其难。

陈师原名彰琴,后取用其谐音,改名劫尘,仲桐是他的别号。1908年(农历1907年12月29日)出生于平阳县横阳镇南门。1921年从平阳县小毕业,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现温一中)初中部,1924年毕业。1925年在平阳北门乐群小学任教,一边认真教书,一边勤奋自学,精心研思,自强不息。1927年考入上海法政大学,读未两年,因家庭经济拮据,被迫辍学,以后就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1930年,我家从平阳南门西坑迁住李刚先生的“抚松庐”,时陈师就住在我家的前面,既是我的邻居,又是我的师长。因为他同李刚先生是同窗挚友,和我大哥秉毅也有交往,所以我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待我父母如长辈,嘘寒问暖,执礼甚恭,我大嫂和大姐、二姐等,都喊他劫尘哥,时我已发蒙在县小读书,所以喊他陈先生(按那时对老师是喊“先生”)。我的小学阶段,多承他谆谆以教,逾格关注,师恩永存,教泽流芳。

我平阳县小毕业后,长期在外地读书,我的家以后也搬到平阳西门,从此和陈师别远会稀,晤面渐疏。1948年夏,我从杭州回家过暑假,有一次专诚登门拜谒,陈师热情接待,慰勉有加,我们把臂话旧,畅谈甚欢。孰谓这一次分手,竟成永诀,诚所谓寿者不可知也。

陈师是一位爱国爱乡、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

他忠诚执教,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他先后在乐群小学、平阳县小、平阳中学、浙南中学等校任教,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做一个恪尽职守的园丁,辛勤灌浇,培桃育李,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为国家培养出不少卓有建树的英才。今天,如果我们尊重历史真实,如实叙事,正确评价,我认为,在平阳家乡,陈师不愧为教界名宿,杏坛贤师。

陈师在平阳县小教过我国语和常识,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悉心备课,因材施教。讲课时,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有时还会穿插幽默诙谐的表述,妙语连珠,酣畅淋漓,导致整个教室哄堂大笑。陈师不是一个艺术家,但就他的讲课魅力和效果来看,确实具有高超的艺术才能,否则,决不会这样通俗易懂,娓娓动听。

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推移的运动。陈师在组织教学时,遵循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从而非常重视我们的感性认识。上常识课时,为了说明一年四季和白天黑夜的形成,他运用地球仪的转动(公转和自转),为了证明空气的压力和存在,他拿来一盆水,一个杯,杯内放一张纸,将之倒放沉入水中,但杯内的纸张干燥如旧。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但当时却使我们目瞪口呆,啧啧称奇。岁月易逝,逆序难再,这些都是六十多年前的往事了,但它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仍然铭记在我的脑际,这表明了一个优秀教师的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对他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

陈师不但善于教书,还很注意育人,注意培养学生的德行,他循循善诱地教诲我们,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首先从自己做起,注意培养自己的道德风范。他不厌其烦,多次义正词严地告诫我们,激励我们: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清白的人,做一个能够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有用之才。他在日记中,对德育作了很多的论述,言之凿凿,不乏真知灼见。

陈师慈祥融和,平易近人,他没有老师的架子,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使学生很容易和他接近。他对学生,从不板脸孔,更不声色俱厉地严词斥责,而是言传身教,晓之以理,和颜悦色地进行耐心的教育开导。他之所以记日记,就是一种起师表作用的身体力行。

陈师情系中华,无限热爱祖国。我在平阳县小读书的时间,正是“九·一八”、“一·二八’事变之后,我国横遭欺凌,丧权屈辱,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继续大举进犯。在这华夏神州危急存亡之际,陈师充分表现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和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赤子之情。

他教授的国语课,特地选来一些爱国诗词,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有一次,他教授“满江红”,当时正是华北告急,战争一触即发。他讲到岳飞挥师北伐,捷报频传,收复中原指日可待,但遭奸臣诬陷,冤狱屈死时,激昂慷慨,扼腕悲痛,拳拳之心,使我们深受感染。

为了对社会进行宣传,他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公演宣传抗日救亡的话剧节目。有一次,我们在坡南汇头殿演出,观者如堵,把台下塞得满满的。在他的指导下,我扮演一个在日寇刺刀威胁下宁死不屈的中华好男儿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掀起了我国神圣的抗日战争。全国广大军民,义愤填膺,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陈师也同仇敌忾,满怀爱国激情,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7年冬,他和吴景荣、胡崇珍、钟梦熊等二十余人,在县小龙河分部,成立了平阳青年救亡团分团,多方面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他在教学工作冗忙之中,挤出时间,长期为《浙瓯日报》、《平阳日报》撰稿,大声疾呼,一定要将抗战进行到底。他对当时新生的《平阳日报》,更是热情支持,唯恐不及。除了为该报撰写杂文、散文和评论,甚至有些社论,也出于他的笔下。在本书的日记、文选和诗词三个部分,他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屡见不鲜。

陈师思维敏达,多才多艺。他国学基础厚实,才气隽逸,能文善诗。他兴趣广泛,酷爱文体活动,在音乐和戏剧方面有一定造诣,教过音乐课,编写过剧本,担任过剧组的导演,年轻时,还是驰骋球场的主力队员。

陈师敦厚正直,倜傥豁达,情操高尚,不慕荣利。解放前,中小学教师地位低,工作忙,薪俸薄,生活苦。但他忠诚教育事业,一生在教坛辛勤耕耘,安贫乐道,甘为人梯。他平时严于律己,鞠诚待人,对长者,谦逊谨慎,彬彬有礼,对朋友开诚布公,宽怀以待,他很合群,易于与人共事,人际关系很好。对他的为人,梓里的乡亲父老,莫不交口赞誉。

本书有《劫尘日记》、《劫尘文选》、《劫尘诗词》、《亲友情怀》四个部分,主要反映了陈师的才思文采、道德风范、教学经验和爱国爱乡情怀。虽然物换星移,时过境迁,都是近半个世纪以前的其人其事,但其中不乏可资后人,特别是桑梓青少年的学习和借鉴。

岁月悠悠,尘世沧桑,陈师驾鹤西去,快五十年了。作为他的门前桃李,我当年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常不免深感歉疚。年华易老,我也届近杖朝、垂垂老矣。然而春晖寸草,饮水思源,我永难忘怀自己的师长,现在乘陈师遗著的问世,临塗草蹙,谨用以上几行文字,以抒高山仰止之意和池塘春草之情。

(本文系2002年6月给陈劫尘老师遗墨《劫尘拾遗》撰写的一篇序言,后转载《师道》2006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