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乡村汉和他的酥梨致富之路

乡村汉和他的酥梨致富之路

时间:2022-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乡村汉和他的酥梨致富之路文/廉黎祥创业者档案武学良,男,出生于1961年。武学良家中有四口人,两个儿子,武学良曾在2010年获得“山西省平遥县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所在地情况郝温村地处丘陵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县的东北部。郝温村全村种植酥梨,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并销往省外各城市。正是这个决策,带领全村人民走向了致富之路。村里的致富之路便这样开始了!

乡村汉和他的酥梨致富之路

文/廉黎祥

img16

创业者档案

武学良,男,出生于1961年。山西省平遥县襄垣乡郝温村人。初中毕业后便开始在政策指引下,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1996年当选为村委主任,1999年当选为支部书记,2004年注册成立了“平遥县龙浪果业有限公司”。武学良家中有四口人,两个儿子,武学良曾在2010年获得“山西省平遥县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所在地情况

郝温村地处丘陵半丘陵区,位于平遥县的东北部。当地以酥梨作为全村的支柱产业。作为平遥古城的特产的套袋酥梨,1996年荣获省首届优质水果展评会“银质奖”,国际果品及技术设备展览会优质产品奖。1999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被认定为名牌产品。郝温村全村种植酥梨,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并销往省外各城市。村里人均年收入大约为1万元。

创业项目

酥梨种植

创业感言

无论干什么事,信用是最重要的。

创业故事

山西省平遥县郝温村,位于平遥县的东北部。全村有600多人口,60多户人家。在这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位乡村老汉。20世纪90年代,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个决策。正是这个决策,带领全村人民走向了致富之路。21世纪初,他又创立了一家注册资金高达300万元的果业有限公司,年营业额高达千万元。这就是郝温村的传奇人物:武学良。

2011年正月初十的下午,空中飘起了片片的雪花。虽然外面刺骨的寒冷,但想到将要开始的采访任务,我的心中仍不禁泛起丝丝的欣喜。在朋友的指引下,我去采访这位远近闻名的创业者。当车驶进郝温村的村口时,我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并不太宽的乡村水泥路的两旁,密密麻麻的全是树。这些树像是一群鹤,威风凛凛地伫立在一群光秃秃的鸡之中。光秃秃的枝干上,零零散散的分支肆无忌惮地向各个方向生长。有的树枝笔挺挺地向上长着,有的树枝却像一朵花般向四周衍生开来。尽管放眼望去,没有一丝绿意,但我的脑海中却闪现出秋季树上硕果累累的情景,不禁感慨,这是一项多么宏伟的工程啊!

车在路上慢慢地前行,时常可以看到有一辆辆的小轿车进进出出。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子都重新装修过了,从外表看,五彩斑斓的瓷砖在雪花的映衬下,处处金光闪闪,耀得晃眼。走进了武学良的院门,院子特别宽敞,房屋装修得大气而又美观,朴实中透着内涵。武学良已经在门外等候好久了,见到我,非常热情地招待我进屋,为我倒水,并端上了瓜子、花生、糖果等吃的。武学良的家收拾得非常整洁,窗明几净,各式各样的家电应有尽有,可以和城里的生活相媲美。坐下来后,我开始仔细地观察武学良。他看上去有四十几岁,个子挺高,上身穿一件黑色的皮夹克,头上有几丝白发,额头上有几道岁月的痕迹。武学良喜欢将手揣在上衣的口袋里,当不好意思回答时,他会习惯性地捋捋那偏向一侧的头发。他的笑声非常爽朗,透着农村汉的憨厚、直爽、热情与豁达。整个访谈期间,他言行亲切,因此此次访谈进行得非常顺利。

政策指引 致富之路起步

小时候,武学良家里比较贫困。武学良16岁初中毕业,开始去地里干活。两年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村里开始逐步发展经济。我不经意间问大爷,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有没有想过去参加高考。大爷笑笑,很无奈地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也很贫困,我从来没有想过参加高考,根本没有产生过这种想法。”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下,村里便开始分地。村里的老百姓,人人平等地分到了自己的一块土地。到1981年,土地基本上都下放到了个人手中,基本上是按照人人平等的原则。起初,为了保证基本的温饱问题,大家都只种植粮食。一两年以后,家家户户基本上已经满足了温饱需求,情况好点的已经开始自己囤积粮食。为了过上更好的衣食无忧的日子,村里的干部们开始带领大家搞经济。武学良说,当时老百姓的思维非常活跃,上层领导提出发展经济以后,大家纷纷支持。

村里的致富之路便这样开始了!

逐渐摸索 探索致富历程

最初,村里的领导为了探索致富之路,带领大家种起了棉花。收获之后,统一卖到平遥县洪善镇的棉麻站。当时国家有政策,棉花不得个人私卖,所以大家只能将收获的棉花统一卖到国家统一管理的棉麻站。

1986年,村里人开始转向种植西瓜。

在问到当时为什么要从种植棉花转到西瓜时,大爷感到很为难。他笑笑说:“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这本身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有一个人开始种,而且获益了,其他的人便都跟着种。搞经济,就看胆量。有的人胆小,只敢种两亩,但有的人就胆大,20亩也敢全部种西瓜。现在市场上做生意的,也有大、小生意之分,就看你的胆量有多大,有没有眼光和远见,能不能看到市场的发展方向。就这样,带动村里的人们开始种植西瓜。”

1987年,村里种植西瓜的热潮达到的前所未有的境地,村里几乎没有一寸土地不是在种植西瓜的。同时,为了充分利用阳光、土壤等资源,村民们在西瓜的间隙开始种植果树。但一两年后,西瓜的产量便开始下降,村民们果断地放弃了种植西瓜,开始以种植果树为主。

当时人们普遍种植的是梨树和苹果树,但当收获时,人们发现梨的价格比苹果的高,而且人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也感觉到梨树比苹果树更容易管理,所以慢慢地村民们都放弃了苹果,全部种成了梨树。武学良发表感慨:“效益是发展的第一位,什么效益高,人们就发展什么。”再比如桃子或者葡萄,在收获以后必须马上卖掉,否则很容易腐烂。但梨成熟以后,可以储存在冷库里,慢慢地卖,不用担心坏掉。所以,为了储存收获的梨,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储存室。有的是在屋子的旁边修建一个恒温库,有的则储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地窖里。

村民们在果树的间隙种植一些芝麻、棉花等经济作物,有的种植小麦等庄稼。种植果树五六年以后,村民们便开始慢慢获益。武学良将对果树的培养过程形象地比喻为抚养一个小孩。在精心培育十几年以后,孩子慢慢地长大,开始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果树也一样,精心照料五六年,树根扎稳实了,树干也慢慢粗壮了,产量也就提高了。到1993年,村民们基本上都已经开始获益。当时,由于每年得上交国家公粮,人均土地为一亩,其余的土地仍然在种粮食。武学良说:“老百姓们,只有让他们感觉到可以收益,可以赚钱,他们才会有干的激情。”

种植酥梨 致富之路渐宽

1996年,武学良当上了村里的村委主任。据武学良称,之前村里的领导们思想还是比较保守的,不敢放开胆子进行大规模种植梨树,始终都没有放弃最根本的粮食种植。但武学良当上村领导之后,正当年盛的他充分地查阅各地发展的情况,并对将来的形势、国家的政策和市场的导向等进行了充分考量。1997年,他组织村领导开会,宣布村里的185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梨树。根据当时的人口情况,人均分到3亩土地,基本上人人有土地,家家种梨树。

之后,村里的人们便开始大规模地种植梨树,也不再套种一些其他的作物。收成好的时候,村里的年总产量可以达到300万公斤,人均5000多公斤。

对于武学良的二十几亩地,除了在授粉套袋时,需要雇佣一些临时劳动力之外,都是靠他们一家人进行管理和栽培。他们在梨的生长时期,将每个梨都套上袋子,以保证果面的干净,同时也防止阳光的暴晒和风吹雨打,等到收获的时候,便将套在袋子里的梨摘下来一并卖给收购的人。

由于村里做买卖的人非常多,尤其是村里的小伙子们,大多都是做买卖。当梨开始下树的时候,这些人便向村民们收购,当然也有其他地方的人专门在梨收获的时候,赶到郝温村,进行收购,然后储存在自家的冷库里,让梨增值。到第二年的春天,就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再者,由于北方的气候因素,一到来年的春天,气候便开始转好,五六月份之前,几乎是不会收获任何的水果的。所以北方的水果在秋季收获以后便开始储存起来,到来年的四月份开始销售,一直持续到六月份。郝温村的梨在刚开始时,由于产量比较低,主要是销往一些小市场,比如太原等。但1995年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郝温村的酥梨也逐渐有了名气,开始销往南方,尤其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地区,甚至不少南方的销售商慕名而来。收成好的时候,梨一下树,全国各地的一张张订单便像雪片似的飞来,梨马上便被抢购一空,根本不用担心销路。谈到这里,武学良脸上显出自豪的神情。

为了使梨的销售合法化,武学良在2004年自己投资注册了一家公司,全称是“平遥县龙浪果业有限公司”。武学良当时是公司最大的股东。注册资金刚开始时是30万元,后来随着业务的扩大,变成了300万元。武学良借着平日里的资金积累,同时也向农村信用社、民间借贷机构进行贷款,最终自己创立了这样一家公司。武学良的家人对于武学良的创业都非常支持,而且政府在这期间也投资了十几万元,如此宽松积极的创业环境,让这家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武学良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从来没有学过经营管理,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睿智和经验,摸索着带领这家公司在市场中前行。他也成功地从一名乡村老汉转型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并不是只有从学府的高墙之中走出来的才能成为社会精英,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黄土地加上乡村人的勤劳、大胆、热忱,永远有着一颗追求上进的心,成就了这样一位成功的创业者。

成立公司以后,2004年8月,公司有了出口权,开始和一些西欧国家做生意,比如荷兰、德国等。2005年,公司曾和西欧国家做了1000多万元的业务,产品同时也销售到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南亚、东南亚地区。当地产的梨基本上不会在当地销售,而是将销售目光放到省外,甚至是国外。

在运输方面,有专门的运输公司,而且在运输和联系方面,又有专门的信息部,负责联系用车和开车的人,并从中获利。“现在社会,做什么都可以赚钱,只要你有经济头脑。而且人和人是不同的,你得会做这个业务,而且你能拿得下它,那才行!”武学良感慨道。

但之后,由于路程太远,周转时太费事,而且西欧国家对水果的要求很高,再加上中国市场上物价的上涨,而西欧国家的物价却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结果梨卖到西欧反而赚得很少。再加上汇率的变化,大家发现欧洲市场并没有使他们获利。而国内市场循环比较快,销量比较大,又有很高的灵活性,所以便以国内市场作为销售主渠道。

武学良说,只要是做正经的生意,走到什么地方都不怕。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只要是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下,什么样的商业活动都是受保护的。再加上南方人的经济头脑非常好,他们会抓住机会和我们进行联营。村里的小伙子非常胆大,托运、市场等方面的问题都不用操心。这里的酥梨到了春天非常抢手。谈到在运输、销售等方面是否存在风险时,武学良很果断地说:有,风险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找对客户,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因为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只要谈对价钱,没有人会故意坑别人的。做生意,赚大钱就不能害怕承担风险。何况法治社会,我们的合法权益是受到法律保障的。无论干什么事,信用是最重要的。

后来为了做生意方便,武学良从这个公司里撤股,开始自己干。现在虽然武学良已经和这个公司没有什么关系了,但当初武学良的丰功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只要有能力,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创业。”

谈话中,武学良举了个例子。比如今年秋天收了5000公斤梨,假如投资了100万元,这100万元放到第二年的春天,就会变成150万元。武学良说销售市场非常大,只要有胆量,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销售。假如今年想去昆明,几个人在一块商量一下,坐上飞机,到了昆明,先了解一下市场,联系一下市场上发货的人,谈论好以后,我们负责供货,他们负责销售。在商量好双方的各得利益后,这笔生意就做成了。

勇度困境 致富路也坎坷

在交易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有一次,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在广东潮州时,那位收购的人接到货之后却说拿不出十几万块钱,最后只能重新找代销商。尽管过程中几经周折,但是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有一次,有个运货的人,没有按照之前约定好的将货运到指定的地点,而是在中途将这批梨给卖掉了。这对于这些农村的汉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辛辛苦苦一年的劳作,最终毁于一个商业贩子手中,怎么能心甘?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受骗,就这么任凭命运的捉弄,于是开始了将近几个月的侦探路程。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这群乡村汉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群私家侦探,他们调查,走访,取证。最后,通过广州的公安局,将那人抓回了平遥,判了两三年刑。武学良的眼中透露着无奈,十几万元的损失,只能自认倒霉。

谈到自然灾害,在1997年,遇到过一次大的冰雹,梨上都是伤痕,变得不值钱。2002年,遇到过一场冻灾,花不能授粉,也无法结果,损失当然也是可想而知的。2006年4月12日,当提到这个日子时,武学良显得非常激动,这个日子他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梨花都已经授粉完毕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半夜里却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梨花全部都冻死了。昨天还开得旺盛的梨花,怎么一夜之间就全都没了呢?本来丰收在望了,怎么会就这样毁于一旦?那年一个梨都没有收获,全村的人都白忙活一场。大爷感叹道:和自然打交道就一定会遇到自然灾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经过采访,我总结出郝温村的酥梨之所以这么有名:一是土壤的区别。这里的土壤比较适合种植果树。二是地形特征。郝温村的海拔大约是800米,而梨最适合在海拔700米到1100米的环境中生存。三是气候的优势。这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有利于果品养分的积累。四是成熟的技术。技术管理,在修剪、防治病虫害方面非常重要。在刚开始种植梨树时,由于村里的人们有的什么都不懂,武学良作为村里的支部书记,组织祁县等地方的专家来村里授课,村民们也都很积极地参加培训。郝温村的村民们思想都非常灵活,人人追求上进,各自管理经营各自的土地。遇到疑难问题,他们积极地上网了解,并向邻居询问,整个村的人们都在互相交流,共同致富。

梨树的大规模种植,使郝温村的名声渐渐传到临近的村庄,带动附近的村民们也开始零零星星地种植梨树,但都没有出现郝温村这样大规模的种植。梨树使郝温村逐步走向致富之路。武学良说,村里现在居住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大都已经自己在城里买了房,也有自己的私家车。白天,开车回到村里从事梨树的相关工作,到了晚上,就回到城里。郝温村变成了这些人的工作场所。在谈到对将来有什么打算时,武学良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考虑改变经销对象。但就目前来讲,在短期内,不会改变销售模式。

是啊,就是这样一个乡村汉,改变了整个村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个乡村汉,在这样一块平凡的土地上,继续谱写着属于武学良、属于郝温村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