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应激与应激源

应激与应激源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应激与应激源一、应激(一)应激的概念应激又称紧张状态。如果防御性反应有效,抗拒就会消退,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将恢复正常。导致个体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有躯体性的、心理性的、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社会性应激源是指造成个体生活风格上变化或要求与之适应和应付的社会生活情境、生活事件。

第一节 应激与应激源

一、应激(stress)

(一)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又称紧张状态。是加拿大学者塞利(Selye)于1936年提出的。Stress在作名词使用时,含有压力、重压、紧张、紧迫、强调、重要的意思,在语言学的术语中解释为重音、重读,在物理学中解释为应力。当它作动词使用时,含有着重、强调、重读、使受应力的意思。这个词之所以有上述许多解释,是因为它既可以当名词表示静态,又可以当动词表示一种活动状态。在原文著作中,作者有时用它表示引起人们精神紧张的刺激物,有时用它们表示受到刺激后所产生的那种反应,有时指持续性紧张的状态。

简单地说,可以把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当人受到应激作用时,人就会产生一种相应的反应,并在新的情况下逐渐地适应。如果人不能适应这种刺激,就可能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产生异常,甚至可能发生疾病。

(二)应激三阶段

根据塞利的应激学说,应激是由于外界伤害而导致的躯体唤醒,这种躯体唤醒分为三个阶段。

1.警戒期(alarm stage)

当威胁或压力第一次出现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会产生一种低于正常水平的抗拒,这种短时的抗拒会引起人体的胃肠失调、血压升高,接着人体会迅速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并进行保护性的自我调节。如果防御性反应有效,抗拒就会消退,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将恢复正常。这个过程所发生的反应就是警戒反应。由于大多数短期的应激都会在这个阶段得到解决,这种警戒反应也可以被称为急性应激反应。

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如果警戒反应不能排除上面的威胁或压力而仍然使应激持续,那么人体就会动员全身的能量和资源去反抗它们。随着能量和资源的逐渐消耗,反抗的力量会逐渐减少,同时严重的身体症状,如溃疡、动脉粥样硬化等也会随之产生。这种动员全身能量和资源去反抗危机的过程就是抗拒。

3.耗竭期(exhaustion stage)

如果威胁或压力非常严重,人体无法消除它们,那么衰竭阶段就会出现。在这一阶段,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泌能力减弱,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人体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者还可能会死亡

在适应(或应对)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一般适应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这是应对压力的必经之路和应对压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二、应激源(stressor)

应激源是指能引起全身性适应综合征或局限性适应综合征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导致个体心理应激的“紧张性刺激物”有躯体性的、心理性的、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社会性应激源是指造成个体生活风格上变化或要求与之适应和应付的社会生活情境、生活事件。

(一)应激源的基本分类

应激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学者有不同分类。在人类研究中,应激分为良性应激和不良性应激,前者表现出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调整,积极反应有利于机体对传入信息进行正确认知,评价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发挥应对能力;后者是指过度焦虑紧张、情绪激动或低落认知能力下降自我概念不清等等,这些反应有碍个体正确评价现实情境,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和发挥正常的应对能力。其中不良性应激大致分为三类。

1.急性应激源,如突发的自然灾害、患急性重病、事故、外伤、创伤性经历、对自尊心的威胁等;

2.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 life event),如居丧、各种类型的损失、退休、离婚、监禁、人际关系紧张、移民、经济状况恶化等;

3.慢性及间隙性应激源,如角色过多而紧张、工作超负荷或负荷不足、家庭关系不和、社会隔离等。

人具有社会性,从出生到死亡,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成功、喜悦和悲伤,而这些体验的产生又都有是由社会事件所导致,如亲人的死亡、患病、吵架、判刑等。因此,在众多压力中,与人更密切相关的是生活事件压力。

(二)按不同环境因素,将应激源分类如下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中常见的应激因素有父母离异,亲子关系恶劣,家庭成员如婆媳、翁婿关系紧张,子女远离父母形成“空巢”状态,家中重大经济困难等。尤其是配偶丧亡,对存活的配偶是极大的痛苦,特别是毫无思想准备的配偶丧亡,刺激更大。Rees. W.D.(1967)等人研究903名居丧者,居丧当年死亡率比对照组高7倍;随访6年后,居丧组死亡率为12.2%,而对照组只有1.2%。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都市化,经济变革发展,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变化,形成了应激因素,如老年人退休后,子女对老年人的关心照顾与尊重可能发生变化,不如从前亲密,这就加重了老人的孤独寂寞等。

2.工作或学习环境因素

常见的有工作负担过重,兼职过多,过于繁忙,形成角色冲突,加上个人不能左右面临的困境,或感到力不胜任,虽十分努力,事业上成就寥寥无几,或因转换职业,工作与所学专业或与志趣不一致,工作中被动,总有压抑感,或工作过少,单调乏味,缺乏新颖感与创新性等均可构成应激因素。对学生来说,无论是升学竞争,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功课负担过重,各种测验考试,毕业分配不满意,师生同学间关系不融洽等均可构成学生的应激因素,但是,面对这些因素,随个人的志趣、抱负、能力、价值观不同,受影响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3.社会环境因素

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地震、飓风、泥石流等突然发生,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家破人亡;城市人口剧增,交通事故、工业噪音、环境污染,以及因工作原因迁徙频繁等,都可视为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如云南思茅地区地震(1988),灾民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亲人伤亡者心理健康水平尤低(李淑然等,1991)。赴南极考察是一种特殊环境应激,工作人员遭遇到巨大的生活工作环境变化,贫血及慢性咽炎的检出率在到南极后显著增加(原青等,1991)。越冬时考察人员的复杂记忆译码时间明显延长,脑电图波指数明显增大,日波指数减少,波率趋于减慢,波幅略有增高,生物电活动同步化过程相对增强,大脑兴奋性相对降低(于永中等,1991)。国内外研究均证实由于大多数考察队员渴望探险,富于主动牺牲精神,态度积极,使高度应激环境对健康的影响都不如预期的大。

4.文化性应激源

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是重要的文化性应激源,如移民迁居者会面临更多的应激。

(三)按强度来区分,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类生活事件,这些事件,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如:入学考试、完成困难的任务、遭遇从未经历的事情、恋爱、婚姻、就业、失业、亲人亡故、迁居、旅游,等等。

如果我们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时候体验到的压力为一般单一生活压力。

经历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于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在适应这类压力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资源,但是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并且没有再发生任何事件,那么,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以往有许多研究证实,经历过各种压力而未被击垮的人,可以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从而使他有利于应对未来的压力,这正像通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有一项调查结果很有趣,当受调查者在体重、基因组成、地理位置等条件都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对自幼受到压力的成人与自幼处处受到保护的成人相比较,其结果显示,前者的身高比后者平均高出2.6英寸,认知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强化(Landauer.T.K等,1964,1978,引自杨国枢主编《心理学》,桂冠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4,145~146)。人们的日常经验也可以证实,自幼处境困难的人,成人之后,更能吃苦耐劳,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相对较高。

2.叠加性压力

叠加性压力有两类。

img16 同时性叠加压力

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这时,当事者所体验到的压力称为同时性叠加压力。俗称“四面楚歌”。

img17 继时性叠加压力

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俗称“祸不单行”。

叠加压力,是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它给人造成的危害很大。有的人可在“四面楚歌”中倒下,有的人在衰竭阶段能被第二组压力冲垮。

3.破坏性压力

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包括战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等。人类在实际工作中,此类压力并不罕见。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学家就发现了所谓“战场疲劳症”,患有这类疲劳症的人,出现“心理麻痹”,对外界反应减少,情绪沮丧或过度敏感,失眠、焦虑等等。越南战争之后,人们将这类“战场疲劳症”纳入所谓“创伤后压力失调”(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

经历极端压力之后,心理症状是多方面的。情绪方面以沮丧为主,常因战友战死而自己获救产生罪恶感,易激惹、暴怒,同时伴有攻击行为,与亲人变得疏远,对当时的记忆丧失,长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等。

除战争以外,尚有其他强烈的破坏性压力能造成PTSD。如女性被强暴后变得呆痴,记忆丧失,回避社会活动,失去安全感等等(Zimbardo,1988)。

三、应激是一种主观反应

主观反映观是心理学的观点,它强调个体对事件评估的重要性,应激就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反映,除非个体把某事件解释为应激性的,否则不存在应激。下面的三个例子说明了这种观点的实质。

例如,人们乘坐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去进行令人厌烦的工作和挤在汽车后座去度假时,虽然面对的都是拥挤现象,但却产生了不同的主观感受,前者产生了厌烦等不愉快感受,而后者产生了期盼等愉快感。又如,面临高考时,认为高考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高考失败将导致终身失败的学生会感到紧张、担忧,甚至恐惧;而认为高考虽然重要,但成败与否并不决定一个人全部的学生,相对来讲会比较平和、轻松和镇静。再如,当看一场恐怖电影时,有些人受到电影内容的感染,以为自己身临其境,会感到紧张、害怕,甚至用手捂住眼睛,而另一些人由于比较理智,他们考虑到了电影中的恐怖场景是假的,是演员扮演的,因此,他们就不会感到恐惧或害怕。

当人们主观感受到应激时,会表现出如上所说紧张、担忧、烦乱、恐惧等精神挣扎或内心冲突。面对这种挣扎和冲突,无论个体是利用否认或回避的消极防御机制,还是采用积极方法与应激作斗争,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研究表明,如果某种冲突长时间持续,会耗尽个体的精力,使个体产生心理疲劳,而心理疲劳的产生不仅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可能损害个体的生理机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四、应激是一个过程

此观点是认知交互作用论提出的,是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和广泛认同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应激是外在压力或威胁超过了人的处理能力时而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过程,它包括应激源、应激评价、应激反应三个方面。

应激源是指使人们产生应激反应的压力、威胁或伤害等外部事件。

应激评价是指对外部的压力、威胁或伤害等进行评价或评估。它是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调节因素,其评价结果会影响应激反应的倾向。应激评价与两种因素有关,一种是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由于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自尊水平、归因和应付策略倾向,不同的人会对相同应激源产生不同的评价;另一种是压力事件的物理特征、可预测性及个体对它的了解程度,如事件的强度,可预测到的伤害及个体关于事件的知识。

应激反应包括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方面。情绪反应指遇到压力时产生的焦虑、紧张、精神挣扎、恐惧等;生理反应指遇到压力时的胸腺收缩、肾上腺扩张等;行为反应指的是对压力事件采取的应付行动,如逃避、积极面对、自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