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场人脉关系存折

职场人脉关系存折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职场人脉关系存折屈 辉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先锋,现为澳大利亚保险集团大陆车险人力资源总监,专业从事HR管理工作十六年,曾在外资集团公司、美国硅谷IT公司、大型多元化上市集团担任人力资源高层管理人员多年。职场存折进阶的第二课:广开渠道,条条大道通罗马人脉存折的积累其实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职场人脉关系存折

屈 辉

img38

2011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先锋,现为澳大利亚保险集团大陆车险人力资源总监,专业从事HR管理工作十六年,曾在外资集团公司、美国硅谷IT公司、大型多元化上市集团担任人力资源高层管理人员多年。曾在2004年度中国劳动法规维权论坛、2012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大会论坛、2011上海人力资源峰会担任主讲嘉宾。第一财经频道《上班这点事》栏目特邀人力资源资深教练。

大家好!非常高兴经历过暴风雨的洗礼之后,现在又是艳阳天。很高兴今天在上图的会议室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就是我们看到的“如何用好我们的职场人脉存折”。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问一下在座的每一位伙伴们:什么叫做人脉?大家怎么认识人脉的?有人可以说一下吗?从词典上的意义来说,人脉的意义就是说各种人际关系的融合。那么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所指的也是我们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有贵人相助,一定要有很多的人脉,来为我们支撑好, 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在如今这个以千米论速度的时代,人脉对我们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了。那么怎么样才能够积累良好的人脉关系?怎么样才能够使这样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我们所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工作职场上如鱼得水?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如何用好我们的职场人脉存折。

说到用好职场人脉存折,我们不妨看一下,职场人脉存折开页有两个课程:一是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彰显首印效应;二是广开渠道,条条大道通罗马。

职场存折开页第一课:塑造形象,彰显首印效应

说到如何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就不得不提到首印效应。首印效应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交往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在三国时期,庞统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位资深企业顾问。有一天庞统先生心血来潮了,他想要到东吴这家大企业应聘。于是踌躇满志的他不远千里迢迢来到了东吴。东吴这家大企业的企业主就是赫赫有名的孙权,孙权一直以广纳贤才著称。可是当他看到庞统的形象(庞统实在长得不怎么样)跟与他齐名的诸葛亮相比的话,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孙权不禁皱起了眉毛,想:“这位人士真不怎么样,再听听他的言谈吧。”没想到庞统性格桀骜不驯,出言也不逊。孙权越听越恼,心想:“这样的人也配到我这家大企业来任职吗!”于是就把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拒之门外。

伤不起的第一印象

庞统没有应聘成功,最后的罪魁祸首是谁呢?那就是首印效应。可见首印效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给其他人的第一印象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一个因素。心理学家把首印效应又称为第一印象效应。他们发现与一个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只需45秒。(记住:45秒。)你就给对方产生了一个第一印象。最近在市面上有一本书比较红火,写的是美国的FBI(中央情报局),他们在拷问怀疑对象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用了45秒环节。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很有趣的一本书。

那么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常常说不要以印象来判断别人,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评估对方。但实际上在座的各位包括我本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如果我们与其他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的言谈举止,我们的形象,我们的衣着都会使对方马上在45秒钟内对我们定了位。

塑造自我形象需要注意的几点

怎么使我们的首印效应能够彰显自然,更加完善?这里给大家提供三个建议:一个是在我们的衣着,一个是我们的妆容,一个是我们的举止方面。

衣着,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我们的办公室职场,服装是最重要的彰显自信和威严的工具。请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所有公司的高管,我们公司的领导在着装上都是特别的讲究?有这么一回事,有一个小伙子来到我们的办公室,他是80后的一个男孩子。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服装搭配叫做撞色。何为撞色?就是上下服装或者是一身衣服里面的颜色色调完全对冲。小伙子自认为是一个服装色彩搭配的高手。于是他每天穿着的服装都让我们眼前一亮,但马上就不知所云。他最爱穿的就是大红颜色配上大黄颜色这样色系的服装。时间一长,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就叫做“番茄炒蛋”。小伙子还全然不知,觉得自己领先潮流,特别的时尚。

这也就是说我们在衣着方面要注意的几点是,首先不要太时尚。因为我们一定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如果你不是服装色彩的搭配高手,那就千万不要领时代之先。还是让我们的上下衣着颜色整体协调起来比较好。另外,我们的服装也要彰显我们的个性特点,符合我们的职业,符合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性格特点。那样你这样的衣着就不会出错。

妆容,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女士,相信平时都很喜欢照镜子,也很喜欢对镜梳妆打扮一番。的确美容大师告诉我们:适当地对自己进行妆容的修饰,能够给我们增添自信心和尊严。的确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怎么样化妆会比较合适?还是一句话:整体要协调。比方说我们在面试的过程当中就经常见到有很多年轻亮丽的女士,她们化妆的时候喜欢采取一种突兀的方法。何为突兀?比方说她的面部会涂得非常白,非常亮丽。而之后她的头颈这个部分开始就忘却了。可是我们在面试的过程当中会面对面、近距离接触,那么这就比较的明显。还有的女士在化妆的时候喜欢用上腮红,腮红的本意是使我们看上去面颊红润,娇嫩欲滴。而有的人把她的腮红一直涂到了她脸的上半部分,比如说她眼睛的周围。这样一看就变成了红彤彤一派。的确很红彤彤。她的求职也好,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也好,马上就打上了一个红彤彤的标记。

举止,而作为举止来说,在我们的职场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吸烟的场合。有很多男士在吸烟的时候没有到吸烟室,或者是没有到公共吸烟区进行吸烟。而是在职场内随意抽烟,在吞云吐雾的同时给大家的印象就不好了。另外一个在举止方面,就是一定要做到喜怒哀乐有度。有的人员尤其像80后、90后新伙伴们,经常会很情绪化。在办公室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会咧嘴大哭或者是狂笑。试想过于张扬的一种仪态势必会让大家非常地关注你。也就是说在做好我们的衣着、妆容、举止这三方面的工作之外,想必大家的首印效应就会反映不错了。

职场存折进阶的第二课:广开渠道,条条大道通罗马

人脉存折的积累其实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就比方说我们今天来到东方大讲坛,大家齐聚一堂,在座的各位并不相识,但是因为我们东方大讲坛这个纽带使大家齐聚在一起,不妨在会后互相认识一下。你的人脉又多了几位。

用好五个交际圈

任何人在一生中都逃不出五个交际圈,都会在这五个领域中生活。那么五个交际圈是什么?血缘与家庭交际圈、组织交际圈、地缘交际圈、舆论交际圈和业余交际圈。血缘与家庭交际圈指的就是血缘关系,或者是法律上规定的夫妻关系,这样形成的一个交际圈。这是所有交际圈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没有家庭的和睦,那么我们的事业也就不能兴隆。所以这个交际圈是每一位伙伴都非常关注的交际圈。组织交际圈很简单,就是工作环境。我们的工作环境当中遇到的上下级、同事以及客户,形成了我们的工作环境,组织交际圈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心情和工作的氛围。地缘交际圈就是邻里关系、同乡关系。有一句话叫做: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地缘交际圈的重要性。舆论交际圈,说到舆论交际圈在现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就特别凸显了。我们现在的传媒这么发达,可以通过微博、通过博客进行相应的平台交流。在座有微博的请举一下手。有不少,1/2的人员都有微博。的确现在通过这样的网络渠道,即使我和你并不相识,但是我也可以关注你,我也可以评价你;你也可以来评价我,你也可以来关注我。业余交际圈就是刚才所说的诸如一些会议;一些俱乐部的活动、一些行业沙龙活动这样组成的一个交际圈。

拓展人际关系法则

有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就是因为他妥善地用好了这五个交际圈。拓展人际关系的法则:过去我们大家说与人相识、结交朋友有两个步骤。第一步叫做一回生,二回就熟了。那么今天是一回生,二回是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为什么这样说?现在的人际交往非常的便捷,也非常的普遍。但实际上对我们也提了更高的要求。所有的人际交往要和对方真正地建立起相应的关系,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让他成为你的朋友,你也成为他的朋友。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德国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叫做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一个实验报告。他说: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涉及的短时间里遗忘得最快。艾宾浩斯的这个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在现在的记忆学当中。很多做家长的最欣赏的就是怎么样让孩子把单词记得快,怎么样让孩子把课文背得快。经常有很多的记忆补习班,用的就是艾宾浩斯的这个理论。我们把艾宾浩斯遗忘率的理论运用到我们的人际交往当中,运用到我们的人脉构建当中,就可以衍生出一个“131法则”。何为“131法则”?今天我和你相识了,明天也就是我和你相识后的第一天,我肯定要给你发一份电子邮件,告诉你我是谁,我们在什么时候相识的。这是确立一种相识关系。第三天,你将会接到我的一个问候电话。为什么是第三天?因为在第一天我给你发了邮件,你有可能收到,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看过。正好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小借口,我可以打个电话向你问候一下。通过声音的传输更好地把我的音效印在你的脑海里。

另外“1”是我和你相识后的一个月,肯定要邀约你一次,亲自拜访你,和你面对面地相处一下。通过“131”这么一个过程,我的印象就完全印在这位新朋友的脑海里,占据了一席之地。

职场存折的妥善管理

职场存折有了,那么我们怎么样妥善管理它?俗话说得好,成功不是靠记忆,而是靠记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有不同的管理职场存折的方法,就像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一千个经营人脉的人有一千个管理人脉的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建立人脉数据卡。我们在座的每位伙伴到目前为止收到过名片吗,或者是你跟别人交换过名片吗?没有交换过名片的请举手。有两位没有交换过名片。那么我就随便问一下在座的一位:您和对方交换名片的时候,拿到他的名片以后,你会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第一个步骤叫做认真仔细地看一下,这就记录到你的脑海里了。第二个步骤就是出于礼貌把它放起来。那么放起来之后,我们大家又会怎么做?是一直把它存在自己的皮包里,还是把它存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建立职场存折数据库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方法,就是怎么样更好地建立人脉数据卡。当我们收到对方的名片之后,回去以后或者当场也可以,在它的背面留下一些痕迹。比方说我收到了某某女士的一张名片,知道她工作的公司是什么,知道她从事的职业和职务是什么,包括她的一些联系方式。但说实在的,我马上把它记录到脑海里,就像刚才艾宾浩斯的研究一样,我也会很快把它遗忘。为了不遗忘,为了之后能够在第三天或者一个月后继续跟她保持一定的交流,有一些共同的话题和切入点。那么我就在名片后面记下她的形象特征。比如说这位女士的右脸颊有一颗小小的黑痣。这个女士说话语速很快,这位女士很爱笑,很喜欢用大的手势来说话,她很喜欢旅游。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记录下来。那么当你下次再与她相识,再与她相交的时候,你就跟她有共同的话题了。这是一个小方法。

分析整理职场人脉数据

那么积累了这些名片的内容之后,我们还要做的一件事情就叫做细分管理。把它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分类,排好序。在现在来说电脑是一个好事物,通过它能够便于我们管理,我们可以把这些名片输入到电脑当中,做成数据表格。甚至还可以设置生日提醒功能,在他生日到来之时,我们给他打个电话,发条短信。这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人脉建立容易,维护却难,它的维护要在我们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来体现。那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认识的人越多就越好吗?同意这个观点的请举手。很少,只有三位。那我来问问这三位,你们是怎么认为认识的人越多就越好。为什么?

可以开阔视野。很好,谢谢!

我再问一位没有举手的,认识人越多就越好,你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是什么原因?他跟我们一起分享的是:他觉得要认识的人一定是真心的朋友。

认识的人真的越多就越好吗?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它都是渐进的过程。我们一开始需要认识大量的人,才能使我们的人脉数据库多一些。可是当人脉数据库已经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就必须要做到相应的筛选和整理。也就是说可以把收集到的这些名片分类处理一下。哪些人是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的,哪些人是收了名片再也没有联系过的。人脉专家哈文麦卡(音译)告诉我们一个整理人脉存折的方法,他采取了五个步骤。第一个环节叫做一式三份。他会把名片制作成一样大小的卡片,三个一模一样的卡片。一份放在办公室,一份放在家里,还有一份放在他总的档案袋里。第二步做了一个分类管理,也就是把名片变成一叠一叠的,有一叠放在桌上,是要给这些人员打电话联系的。另外一叠会交给他的秘书,由他的秘书写信跟他们沟通。当然我们在座的各位不一定人人都有秘书,秘书就是我们自己。那我们就不要怕麻烦,给这一叠的人士发邮件。第三叠就是我们必须亲自拜访的对象。

做好这两步之后,哈文麦卡还干了一件事情叫做分别管理。因为哈文麦卡是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所以他根据自己的需求把能成为他顾客的人员,按照层级进行了分类。比如说分成了AAA级客户、AA级、A级客户以及不可能成为客户的人。第四步给这些联系过的人,在他们的卡片背后记上与他们联系的时间,以及当时跟他联系事情的简要内容是什么。这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很好的备案。最后他要做整理,他把这些卡片当中有一些错误的信息或者是已经更正过的信息,重新整理一下。

通过这五个方法、五个步骤,哈文麦卡的人脉关系管理就非常的清晰。

职场存折的深度运用

刚才说到的是职场人脉的管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我相信肯定是职场存折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是如何深度运用的。作为一个职场人士,我们经常面对的是重重的职场压力。这些压力经常来自于我们的上司、同事、下级、客户。那么在这期间职场人脉存折的良好运用就能够为我们化解很多的危机,使我们在职场生活当中更加的愉悦。

轻松应对上司囧事

有这样一个事情:赵明是一家报纸杂志社的新人,他非常的聪明伶俐,做事也很主动积极。在一次报刊主题的编审会上,赵明和主编就一个选题内容发生了争执。原因很简单,赵明觉得他的提议是最好的,也是最科学最有公正性的。而主编也坚持他的意见。最后在赵明的固执己见下,会议不欢而散。从那之后,赵明发现主编开始对他的有些事情会冷嘲热讽,甚至会对他有些看不惯。这是什么原因,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去询问了一位他的带门师傅,这位师傅就是他进报社时给他指派的带教老师。这位带教老师可是一位不简单的人,他是这个杂志社的职场人脉红人。为什么红?他自身业务技能非常好,很资深,同时跟主编的关系也相当不错。在这位师傅的指导下,赵明终于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其实就出在那一次会议上他和主编对着干了。赵明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人,他想要在这个杂志社生存下去,想要得到事业上的发展怎么办?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来挽回他在上司那边的形象。于是赵明在又一次的编辑会上,做了一份非常精彩的报告。在报告结尾处,他着重说了一下非常感谢主编对他的关心。他今天能做出这份报告,多亏了主编对他的指点。主编很意外,没想到赵明会说这样的话。在当天中午的一个午餐时间,赵明又主动邀约了主编,跟他一起吃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赵明对之前他对主编的冒失做了一定的解释和沟通。主编欣然接受了。当然这期间也离不开赵明师傅在主编面前为赵明做了很多的工作。

img40

说到这儿,大家要问:那么得罪上司后,积极挽回不利局面,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一个叫做反躬自省及补救。一定要敏锐地发现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上司了,是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他的。那么才能找到相应的补救方法。第二个是沟通,只有沟通才能够使我们有效地解决事情。所以一定要主动伸出橄榄枝给对方,让对方来了解沟通这次事情的结果。同时在一些轻松的场合要表达对上司的尊重。比方说在一些公司内部组织的聚会上,我们可以给上司问个好,敬个酒。相信只要是有一定职场经验的上司,绝对不会当场驳回你的面子。同时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就进了一步。

那么在上述三种方法都不能达到很好效果的前提下,又能怎么做呢?人微言轻。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外力,需要借助我们的职场人脉。这就是借风扬帆求调和,找到我们在这个部门、在这个公司当中的关键职场人脉人物,能够跟这个上司说上话的人物,替你去进行相应的斡旋。就像赵明找到他这位师傅一样。做好这些工作之后,一切就OK了吗?关键是我们要积极挽回一切不利局面,为自己之后的行进道路做好一定的铺垫,那么就要吸取教训见机行动了。

看看赵明是怎么做的?他在会议上用自己的行动把之前的过错弥补了,同时还主动邀请主编跟他一起共进午餐,进一步沟通自己的关系。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编对他的态度明显改善,逢人就点头说:“赵明是一个明理而且是一个工作积极主动、有思路的女孩子。”怎么样,一切阳光灿烂了吧。

又说到另外一件事情,委婉拒绝领导委托的事。领导托付的事情是对我们的器重啊!领导轻易不开口,一开口我们能回绝吗?但事实上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以我们的能力可以解决的。有的时候我们会碍于情面应承下领导委托的事,但最后一切的苦只有自己才能扛。有一首钢琴名曲叫做《致艾丽斯》,是作曲者把一首美妙的乐曲赠送给一位温婉可爱的女孩子——艾丽斯。可是在我们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艾丽斯,她却是一位被大家称为“全能金刚无敌型”的职场女士。这个公司没有艾丽斯就不行,这是艾丽斯进入这家公司之后三年内,她的老板对她的评价。艾丽斯每天都干些什么?除了忙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替老板解决掉诸多事宜。“艾丽斯快去把我们的会务安排一下”、“艾丽斯快点去把这个项目承接一下”。老板一旦遇到一些困扰他的事情,就马上会冲出办公室大叫艾丽斯。艾丽斯似乎是这位老板的救世主,于是我们的艾丽斯在欣喜之余就在不断地耕耘。

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一转眼三年过去了,艾丽斯的工作越来越多,甚至连加班加点也完不成。可是再看一下她周围的同事朝九晚五,从不加班,薪水却不比她少拿。艾丽斯的心情开始有点沉重了,但是她宽慰自己没关系,是领导器重我,我怎么能够拒绝领导委托的事呢,只要我咬咬牙再挺一挺,熬一段时间,说不定我又能够加薪、能够升职了。可是一切似乎都跟她无缘,每次加薪、每次升职都在她面前溜过。到底是什么原因?艾丽斯很困惑,困惑之余她找到了她的职场人脉。这位人脉是在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同事。这位同事告诉艾丽斯的答案竟然让她大吃一惊。原来在过去的三年里,公司就一个中层管理人员的晋升开过很多次研讨会,会上其他部门的人都提出来给艾丽斯升职、调薪。但是最后都被她的老板一一回绝,理由很简单。艾丽斯虽然业务能力不错,但是管理技能欠缺。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呢?这很正常啊。她的这位同事告诉她,因为你是他的万金油,如果你升职了离开他,那么他到哪里去找一个像你一样可以这么用的人物呢?艾丽斯非常的愤慨,回家之后和她的先生抱怨了。没想到她的先生对她说:“这很正常,如果我是你的老板,我也不用你。”为什么?“因为一个连拒绝都不会说的人,怎么可能去管理好其他的下属呢。”一夜无眠,艾丽斯想想这个说法也有道理。

第二天上班之后,老板又兴冲冲地来找艾丽斯了。“艾丽斯,快把这个项目接一下,需要你来解决一下。”让老板大惊失色的是,这次艾丽斯说话了。“老板,我手上有十个大项目,还有三个小项目没完成,我实在没有精力和时间做您现在布置的这项任务了。”“什么!”第一次遭到了回绝,老板的脸色顿时难看十分。“可是只有你做这个项目,我才信得过啊。”“那我再想想看吧。”当艾丽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怎么又故伎重演了呢!她看到老板的脸色不大好看,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勇气。艾丽斯轻描淡写地对老板说:“要做也可以,但是一定请您给我再搭配几个人手。否则实在无法完成。”“还要人手,艾丽斯今天到底是怎么了!”老板在惊愕之余,半天说不出话。只能说:“我再想想吧。”

艾丽斯当时是这么想的:“如果老板给我加了几个人手,那等于是变相让我升职了。恐怕他不会这么做。那么就算他不这么做,他也就不再好意思再给我加工作量,因为我根本就完不成。”的确过了几天,老板再也没提给她加工作量的事。反而经常跑过来对她嘘寒问暖,问她工作进展的情况怎么样,问她有没有什么困难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切又变得风平浪静了。

那么我们在职场当中委婉地拒绝领导委托的事,应该怎么做?通常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定首先要调查好我们的敌情,也就是说找好我们的职场人脉,通过他们能够了解到我们的上司,这位老板他的个性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在过往的时候,其他的同事是如何对待老板委托的事情,以及怎么样委婉地回绝,效果又如何。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是对那些温文尔雅型或者知书达理型的上司,当我们要委婉拒绝他的时候,一定要设法造成你已经尽了很多力、尽了全力的这种现象。那么想必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型的上司,他会自己反省一下,也就会收回对你的委托。而对那些一言九鼎型的上司,这样的方法就不实用了。那只能是什么?一定要感谢他对你拜托这件事情,是对你的器重。用甜言蜜语让我们的上司心情愉悦。接着在合适的时机道出自己的苦衷,说出自己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当然这一过程也离不开职场人脉对此的周旋。

在与上司沟通的过程当中切勿在上司面前说话很唐突、莽撞。而且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什么时机?通常我们一定要选择上司工作清闲,并且心情愉悦的时候。这个时候说效果才会比较好。委婉拒绝领导委托的事,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该拒绝还是一定要拒绝。

作为职场人士,我们在工作环境当中工作了若干年,或者是换了若干个公司。那么有一点想问问在座的各位:害不害怕上司对你的误解,担不担心上司对你的误解?不担心的,我们还是老规矩请举手。这位先生,很好,就一位举手。的确作为芸芸众生,我们在座的各位很多人包括这个社会上的很多做下属的,都非常担心上司对你有误解。那么上司对你产生了误解之后,我们该怎么做?毕竟人在屋檐下,有很多事情是很难回避的。一旦上司误解了,那么我们就是有冤无处申,而且一旦上司误解了我们,想必我们在这个小的工作职场氛围内,就很难有舒心的时候了。

img42

这里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五个方法。在分享五个方法的时候,跟大家一起说一下我们把职场人脉在这里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类称为A类,这类型的人可以起个名字叫做职场专能型。这类人员是在工作技能上和工作的职务晋升上,会对我们有帮助的人。另一类B类,我们叫做职场渲染型。这类人士在我们的工作氛围内非常多,他们就是那些喜欢进行办公室消息传播的消息灵通人士。我们要把A类型和B类型这两类职场人脉人士巧妙地组合运用,那么我们就能够有效地消除上司对我们的误解。

第一类:极力掩盖矛盾,一旦上司跟我们有相应矛盾出现的时候,当别人在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极力否认。试想如果我们不极力否认,这个事情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事态就会越来越严重。在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上职场B类小广播的大作用。通过他们反馈出去,我们跟上司没有矛盾。

第二类:注意表扬表扬上司。俗话说得好:当面夸你好,并非真正夸你好。背后说你好,那才是真心说你好。在其他同事背后说你上司坏话的时候,你一定要挺身而出来反驳这些言词而且一定也是职场小广播在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也会把你的一些言行传播出去。试想当上司从其他的渠道听到你在背后竟然力挺他、表扬他,那么他的感觉就会比较好了。

第三类:紧急情况救驾。上司有时会犯错,也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挺身而出,积极地帮他解决相应的问题。上司这时候对你的感激大于之前对你的误解,他会觉得你还是可用的下属。

有了上面三个情况之后,我们可以在私下里就之前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解释,他也就会欣然接受。在此期间职场人士A和B就需要搭配起来运用。职场人士A通常和上司有密切关系,能够说得上话,而且也是为上司所器重的人士。通过他,我们可以邀约上司,在之后与大家增进相应的工作和感情。可以经常加强一些感情的交流。通过这几步的运作,想必上司对你的误解就会巧妙地消除。

img44

职场新人,我们经常在工作当中遇到很多的职场新人来询问上班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样能够搞好职场人脉关系,办公室政治复杂不复杂。作为每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在此后的几十年人生当中,都要在各色职场度过。办公室是一个小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每一个人也都是独自的个体,是人就会有关系,有关系就会复杂,就会有矛盾出现。那么怎么样营造好职场新人脉?最关键的是,首先第一步要搭建好职场人脉体系。每个新人上班到一个新环境,都会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这三个月非常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三个月把自己的职场人脉理清。新人如何融入公司的主流?

首先要做到的是:同事不是冤家是朋友。这是我们一个职场人脉圈,他是和平共处的人脉圈。千万不要把我们周围的同事都看成和自己只存在竞争关系的敌人,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存在,你会活得很累。职场人脉圈的第一个法则就是要尊重他人的隐私。试想一下有谁会喜欢到处打听别人的隐私,并且到处贩卖别人隐私的人?那么我们在日常交往当中,切记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隐私。

职场人脉圈的第二个法则:快速融入到这个圈子里,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一旦有同事要组织大家集体活动了,一定要积极响应。在活动过程当中要注意说话有分寸,不要没有立场、没有原则、不分场合地胡说。开口之前一定要三思,很多事情都是祸从口出。

职场人脉圈的第三个法则:经济AA制。何为经济AA制?我们男女谈朋友的时候为了体现各自的高风亮节,通常会先采取一些AA制的举措。那么在我们的办公室凡是跟钱打交道的事情,一定要亲兄弟明算账,做好我们的经济AA制。有时多出点钱,表面上看似乎是吃亏了,但实际上你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了这些之后就可以了吗?千万别忘了,职场当中最重要的是你出色的工作。出色的工作才是你纵贯职场人脉圈的通行证。我们每个人去上班都是以自己的能力在挣这份钱,公司老板也是看了你的能力才赋予你相应的职务、相应的职责。我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把这个人脉圈打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业务特长充分地展现。试想一个业务技能又好、又谦逊、又温和,同时与同事非常和谐相处的人,有活都会主动积极去干的人,怎么不受这个企业集体的欢迎呢?你自然而然也就打开了人脉圈的大门。

是人就会有矛盾,有竞争就会有成长。怎么样善于化解同事的敌意?有这样一件事:李莉和刘红是两个女孩子,新入职。她们的起点都一样,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只是学校不一样,但是学校的层级相仿。而且全部加盟一家广告公司,作为这家公司的企划基层人员。李莉性格非常低调,不张扬,只是想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刘红却是我们新生人类的代表,做事风风火火,很外向。时间一长李莉就很反感刘红爱出风头这个毛病,于是慢慢地李莉和刘红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疏远,李莉甚至喜欢和其他一些同事私下里对刘红品头论足,说她开会的时候主动发言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是为了自己日后的发展。其实没有那样的能力,却到处炫耀自己。说她经常给她的上司提供一些书面关于公司的业务报告,是为了拍上司的马屁,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如果一个星期不说刘红一次,李莉甚至感觉自己似乎缺失了什么。

尽管如此,刘红照样是我行我素。你们说你们的,我干我的。遇到有人不愿意干的事情,她照样积极主动去做。结果刘红当然获得了上司的青睐,交给她更多的任务和重要的职责去做。李莉心里就更加的不平衡了,就会事事有意针对刘红。终于有一天爆发了,刘红忍无可忍,她觉得和李莉无言以对,也没什么好跟她说的,就直接去找了上司,跟他反映了这个情况,希望上司作为一个职场的重要人脉替她和李莉进行相应的沟通。老板来找李莉了,“李莉,你总说刘红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说说看她到底哪里不好?你说她人品有问题,那你说说看她的人品问题出在哪里了?”李莉想了想突然觉得似乎有点问题,刘红开会喜欢积极地发言,这似乎和她的人品没关系。刘红喜欢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地去干一些脏活、累活、苦活,这似乎也跟她的人品没关系。刘红喜欢给公司提一些书面的建议。如果说这个是人品有问题的话,那么过去古代那些仗义执言的清官是不是都有问题?一时间李莉找不出刘红到底在人品上有什么问题。脸开始发烫了,她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对刘红的一些指责,对刘红的一些看不惯都是莫名其妙。

经过这件事之后,李莉也老实多了,不再去说刘红什么,反而更加专心地工作,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小成绩。刘红当然是大人不记小人过,不计前嫌,主动对李莉示好。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只要我们想更好地发展自己,必然会遇到一些不好的环境,遇到一些人员对我们坏有一定的敌意,这很正常。一味和他们去就敌意的事情来加以纠缠吗?不可取。矛盾千万不要公开化,也不要激烈化。更好的是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能力来证明一切。但是一味的忍让吗?忍是有个限度的,这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在合适的时候一定要找寻职场人脉、关键人脉,让他作为我们的中间人替我们传话,来消除双方的误会。这就是我们善于化解同事敌意的一些方法。

职场人脉的作用在哪里?有的人说它能使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有的人说它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收获。而有的人说我通过职场人脉可以求到更好的职位。的确职场人脉对大家来说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也都有各种各样的作用。那么怎么样选对职场人脉的平台,才能展现自己的形象?什么才是好的人脉平台?应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平台才是一个好平台。一个好的人脉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它找到相关的人脉,组建我们的人脉网络,形成我们的人脉存折。一个好的人脉平台,可以通过它寻找相应的商机,可以找到我们的合作伙伴,减少我们的中间沟通成本。一个好的人脉平台,可以通过它来展示自我,结识我们志同道合的伙伴。一个好的平台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应讨论主题的机会,可以让我们交流经验。一个好的人脉平台,最关键的就是安全地控制个人的隐私。

在上海有一个人力资源经理人俱乐部,叫做“智慧人力·人力资源经理人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实行的是导师制,它也是一种人脉平台,它的导师制做的是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找一些非常资深的人力资源总监作为导师,由他们来带领相应的会员,也就是人力资源经理和主管,在工作过程当中这些导师对这些经理和主管,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的教授、技能的辅导以外,还给他们介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资源和人脉。所有的成员在这样一个人脉平台上找到了他们自己经验交流、丰富知识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有很多人通过这个平台求职,通过这个平台选择相应的工作伙伴。这样就是一个好的人脉平台。

在上海也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人脉平台,比如说玫瑰金领俱乐部、CEO俱乐部。其实都是我们的人脉平台。还有很多的行业聚会也是人脉平台。希望大家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主动地参加这些行业的活动,扩充自己的人脉平台。

社会调查,个人导师指的也就是我们的人脉平台。对职业发展及跳槽、晋升等机会的影响有多少?有8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对此的认同达到50%。有50%这一类群的人认为通过职场人脉可以为我们的事业求得更好的发展。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群其中有43%这一类群认为用职场人脉,可以为我们求得更好的职务。毕业生的数量稍微少一点,这一群体中间的35%认为人脉平台是对我们的职场发展,更加有益的。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和华尔街日报做过一个调研分析,有91%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和求职者认为职场人脉平台是有效的,其中有65%的人力资源经理人是通过职场人脉平台,来搜寻相应的岗位候选人。

有了职场人脉,那它的作用在哪里?体现在我们的求职过程当中,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目标公司。在现在的社会信息非常发达,并且各方的求职渠道也很多。大家知道现在上海猎头公司有多少吗?有一万六千家。这么多的猎头公司,就像我们平时也经常面临到一个问题:一份求职的信息会被无数个公司转发,会有无数的公司来推荐相应的人员应聘这个岗位。那么一样作为我们的企业方也好,还是作为求职者也好,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能够深入地了解目标公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岗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至关重要了。它能使我们不必去为一些没有必要去的岗位浪费自己的经历,也使我们能够为一些值得去的岗位勇于进取。

鲍于先生是一个有十年市场部经验的资深市场部经理。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他接二连三地得到一个猎头公司的推荐,邀约他去一家新兴媒体工作。这家新兴媒体是目前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媒体公司,开出的待遇很高,是鲍于先生现在薪酬的两倍。在高薪的诱惑下,鲍先生实地考察了一番。不错,这家公司的确有实力,在市中心5A级的写字楼,竟然有整整一个楼面。鲍先生的资深经历也让对方青睐有加,见了一次面就达成了协议。一切似乎进展得非常顺利。鲍先生不由窃喜,这份工作得来的太容易了。就在他即将提出离职报告的前一天,鲍先生参加了他以往经常参加的市场经理行业聚会,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鲍先生跟他的一些朋友提了这家公司。结果朋友们告诉他这家公司的这个岗位在一年里已经招了三次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家公司虽然可以给高薪,但是高薪必有高要求、高标准,对这个岗位人员的要求、标准也非常高。要求他马上就能上手,马上就能见成效,而且不给上岗人员任何喘息和交接的过程。于是就出现了一年招聘三次这样的现象。而这些猎头公司并没有告诉鲍于先生,鲍于先生知道这个情况以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还好没有提交离职报告,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是鲍先生的经历,那么再来看看刘星的经历,他在最近找到了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的经历完全得益于职场人脉。刘星是一家外资储值卡公司的客户部经理,他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了整整九年,在这九年期间他一直是在这个公司的核心部门,在一个渠道销售部工作。渠道销售部设有九个区域经理,刘星用九年的时间轮岗,每一个区域的经理他都担任过了,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按道理来说他应该顺利升任为这个部门的总监。但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原因何在?是因为公司例行的规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玻璃天花板。公司规定所有的总监级别人士都必须是由外籍人士担任,只要你是中国国籍就不行。刘星他不能做这样的职位,可是他的资力又不错。怎么办?公司也有办法给他安排了一个闲差叫做客户部经理,这么一个尴尬的岗位。刘星无奈接受了,内心非常的痛苦。事业不顺,刘星不想浪费自己的灿烂年华,他非常渴望能够带领团队,非常渴望能够把自己的业务技能充分的加以展现,但是在这里没门。苦恼之余,刘星得到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是国内一家大型储值卡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给他打的,邀约他去公司看一看聊一聊。对方给刘星开出了比较好的薪资待遇,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非常热情的邀请刘星加盟,担任他们渠道事业部的总经理,全力支持他组建管理相应的团队。而这一切都是刘星梦寐以求的,刘星欣然接受,快速加盟。

好工作、好平台,刘星心情非常愉悦。而这一切的愉悦结果全部来源于他的职场人脉。在过去的时间内刘星非常注重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聚会,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他经常会主动与其他人交换名片。交换名片之后,他也不是简单把它放在包内,而是跟对方进行一些深入的交流,谈谈工作上的思路等等。而这位人事经理正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获得了刘星的名片。刘星当时对于业务方面的一些见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缘到了,刘星的新工作、新职场生活又开始了。

职场人脉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时刻会碰到,我们可以通过职场人脉去搜寻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职场人脉使我们的在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让我们一起管理好我们自己的职场人脉,让我们一起用好我们的职场人脉存折。◆

讲座互动

主持人:谢谢屈老师为我们进入职场的人支招。接下来还有一些时间,现场听众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

听众:屈老师,您好!

屈辉:您好!

听众:非常感谢您今天带给我们非常有感触的一场讲座。您刚才讲的一个45秒钟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一本书,我想知道它是什么名字?

屈辉:名字应该我没记错,叫做《FBI45秒钟读心术》。

听众:好像看到过。谢谢!

听众:这位老师好,大家好!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有30多年了,我今年有50多岁了。我感觉这位老师的语调蛮好的,而且你的讲话文学性蛮好的。我在很多部门工作过,我特别有生活实践经验,你讲的话词汇很丰富,抽象概念性的东西多,具体操作的东西太少。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你讲到上司委托你的事情怎么委婉地拒绝,你举了一个例子。我说一个我自己遇到的亲身经历,我管理生产资料。

主持人:这位听众,您是说刚刚屈老师没有举到例子,是吗?

听众:你这里有上海市委宣传部,我们教育电视台有一个栏目,专门讲职场怎么具体处理人际关系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主持人:谢谢您提的建议。

听众:关键在细节。

主持人:谢谢您的建议。我们看看还有没有听众有具体的问题?

听众:屈老师您好,我是做国际贸易的,我也了解到有一句话说得很好:30岁之前是靠自己的工作能力,30岁之后要靠自己的人脉。我还是想知道一下对于如何存储这个问题,您能给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吗?

屈辉:如何积累自己的人脉?

听众:对,您前面也有讲到,但是我还想知道一些更具体的建议。谢谢!

屈辉:如果谈到人脉的积累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指望今天通过一场活动,通过一个事件,你就能够积累到非常丰富的人脉。积累人脉一定是长久的过程,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非常的聪明,大家最反感的事情就叫做急功近利型。任何一个人如果让我感觉到他太急功近利,那么你对他人脉程度的打分就会有问题。就像刚才我在主题分享当中和大家提到的,人脉的积累一定是持续的过程。就比方说我们用到“131”的法则方式,经常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联系,不一定是天天见面,但是一定要在对方过生日或者关键的时候,让他能够想到你,让他能够听到你的声音,或者是看到你慰问的短信。这个就很重要。

另外还有一个,人脉的积累因为每个人有可能今天你是做贸易的,明天也可能你转行了,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行行都出状元,而且每个行业都是互通的。也就是说之前的朋友也不要忘记,经常保持一定的联系。之后的新朋友,这个地球是圆的,你会感觉到今天你跟他谈到了某一个人,他也认识。那么如果在这中间保持良好关系的前提下,你跟这个新朋友就会有更多的话题。

听众:老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课感觉收获很多,但是我们就想了解一个问题,我们的年龄层不一样,我们是刚刚踏入社会或者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老师有没有对我们这样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有一些人脉方面的建议?谢谢!

屈辉:谢谢你!我是专业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是在企业里面做。也经常会在每年的招聘季到各个大学进行相应的校招或者做相应的宣讲。经常也会遇到很多同学提出一样的问题,应该说现在的社会很开放,现在的大学生和我们以前不一样,他在大学的时候就更多地接触到了社会。那么一样,当我们的大学生走上真正的职场工作岗位时,首先有一点一定就是说以比较谦逊的态度进到职场。另外,就像刚才你说要找好自己的师傅。通常在我们的职场当中都有一些有经验的人士,他们也很喜欢带教相应的新伙伴。在这个时候如果找准自己的师傅,通过他就可以与职场进行相应的融洽。他会帮你牵线搭桥,他就是一个有圈的人。

听众:我再追问一个问题:对于我们这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可能专业不是很明确,或者说大学本科的专业比较繁,不是很专一的那种。就像知道能够通过哪些方式让自己知道更多的行业。因为现在大学生相对来说对各个行业的视角了解是有局限的。有什么好的方式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不同行业,看看哪个行业让自己更适合?

屈辉: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其实涉及职业定位的问题。因为通过我们的研究统计,基本上一个人要在35岁左右才能确定他的职业定位,也就是说他未来到底是做什么的。所以说在此之前的阶段,很多人士会对现有的职业采取一种怀疑或者是批判的角度看自己现在的从业方式。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做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做到,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又是非常喜爱的一份工作,这就达到了我们的职业定位。

那么对于你刚才说的怎样能够快速地接触更多的行业。我可以举一下我自己的例子和你分享。因为我是专业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在13年前的时候,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为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单一,就是一个技术活,行政管理当中的技术活。我只能在有同等类别的一家企业工作,比如说做IT的,我只做IT公司。但是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行业经验的丰富性、多元化也是一个核心竞争力。后来就特意选择了多元化的产业集团,比方说有的公司是一家公司,但是它底下有不同的业务模块,涉及不同的行业领域。如果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可以同时接触到不同的行业领域,这算是走了一个捷径。

在我们找寻工作的时候,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前几年一定要比较专业性,专业性比较强才行。这能有利于你打通之后找工作的方便之门。过了五六年之后不妨选择一些更加广阔的平台,也就是说拥有更多的多元化产业大型公司平台,这样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一些。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问题也到此结束。还有问题的听众,可以到嘉宾席的咨询专家那里进行交流。参与咨询的同志还可以获得新出版的一本《当代青年职业精神和职业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