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型商务中的利润赔偿问题

新型商务中的利润赔偿问题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国际贸易中的利润赔偿而言,各地法院的判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新型商务规则。在新型商务中禁止对利润损失进行赔偿是不适当的,应当予以抛弃。绝大多数国家的合同法规定,因故意违约受到损害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获得交易利益的赔偿,包括被剥夺的任何收益。因此有关故意违约情形下的利润损失赔偿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就国际贸易中的利润赔偿而言,各地法院的判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新型商务规则。在新型商务中禁止对利润损失进行赔偿是不适当的,应当予以抛弃。

新型商务规则是指当受损害方所从事的是新型商务时,对利润损失的赔偿是不适当的,因为缺乏相应的收益记录而使得这些利润损失都是推测性的。新型商务规则与许多国家的立法相违背。绝大多数国家的合同法规定,因故意违约受到损害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获得交易利益的赔偿,包括被剥夺的任何收益。仅仅因为受损害的商务是新型商务而拒绝赔偿利润损失,这样受损害方就不能获得完全赔偿。甚至有些裁判机构因为计算损失的方法缺乏法律和事实根据,而拒绝对利润损失予以赔偿。例如在Steel scrapscase案中[27],买方主张按照类似交易的最低利润标准来计算利润损失,即合同总价款的10%,然而,仲裁庭认为买方主张的计算方法缺乏法律和事实根据,因此买方有关利润的赔偿请求没有得到支持。事实上,许多国家要求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害赔偿被证明是合理的、确切的,但是仅仅要求证明违约造成受损害方一定数额的利润损失,并不要求证明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有些国家要求受损害方必须合理、确切地证明,如果合同被适当履行他将会获得这些利润。如果受损害方能够提供相应证据,那么就可以对利润损失获得赔偿。[28]的确,在不能准确地确定利润损失的具体金额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授权法官或陪审人员对此享有自由裁量权。

如果因为受损害方所从事的是新型商务而拒绝对利润损失进行赔偿,那么这样将鼓励违约方违约。此外,不能因为违约方的违约行为导致不能证明具体数额的损失,违约方就可以逃避相应法律责任。正如美国有法院指出的,尤其在不能具体确定利润损失的金额时,法院应该将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强加于引起这种不确定情形的违约方。因此,法院不应该在受损害方从事新型商务时而禁止对利润损失予以赔偿,而是应该要求受损害方证明,如果违约方适当地履行了合同义务,那么受损害方将获得这些利润。如果受损害方能够提出相应证据,那么他就能获得一定数额的利润损失赔偿,甚至在受损害方所从事的是新型商务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如果受损害方能够合理证明利润损失发生的事实,那么受损害方仅仅需要提供法庭一些能够合理估算利润损失程度的数据。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就故意违约而言,受损害方有权获得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的所有损失的赔偿。CISG、UPICC和PECL同样规定在故意违约的情况下受损害方有权获得利润损失赔偿。因此有关故意违约情形下的利润损失赔偿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就利润损失赔偿而言,各国法律要求受损害方必须满足一定要求。许多国家仅仅允许对违约所直接引起的、可预见的利润损失获得赔偿。然而,各国有关因果关系和可预见性的概念存在很大差异。CISG、UPICC和PECL同样采用了可预见性规则,且对可预见性规则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虽然有些国家规定仅仅对那些能证明确切发生的损失获得赔偿,但是各国有关受损害方证明程度的规定不同。通常来说,受损害方必须证明利润损失是合理的、确定发生的,其中确定性规则仅仅适用于违约导致受损害方利润损失这一客观情况,而不适用于利润损失的具体金额。UPICC要求利润损失是合理的、确定发生的,然而,CISG没有明确要求受损害方证明利润损失的具体金额,而仅仅要求受损害方证明利润损失确实发生。因此在具体计算利润损失的金额中,法官对此享有自由裁量权。

[1] See John Y.Gotanda,Recovering Lost Profits in International Disputes,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4(36): 68.

[2] 在该案中,原告经营一家磨坊,磨坊蒸汽发动机的机轴断裂,原告遂委托被告将该断裂机轴运送到格林威治的一家工厂,以便让制造商照此样品制作一新轴。被告答应按时送到,但后来被告运送机轴迟延,原告磨坊因此停工。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因其迟延送交机轴而停工期间的利润损失。上诉法院认为,这一损失是被告订约时所不能正常预见的,因此不予支持。参见潘维大、黄阳寿编著: 《英美契约法案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3] Final Award in Case No.8445 of 1996(Indiav.F.R.G.),Year Book of Commer-cial.Arbitration,2001(26): 167,175.

[4] See Bucher,Remedies: Lost Profits as Contract Damages for an Unestablished Busi-ness: The New Business Rule Becomes Outdated,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1978(56):693,712. 此外,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对此作出解释: 证明利润损失的证据必须是确定的、而不是推测性的。这一规则不适用于利润损失具体金额的不确定性,而是适用于利润损失是否是违约的结果,以及所有的利润损失都起因于违约行为。

[5] See John Y.Gotanda,Recovering Lost Profits in International Disputes,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4(36): 72.

[6] See Christopher Osakwe,Modern Russia Law of Contracts: A Functional Analysis, Loyola of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Comparative Law Journal.2002(24): 113,226~227.

[7] 田韶华,《论我国合同法上的合理预见规则》,available: http: //www.blog-legal.com/blog/cac/900003645.htm#,Mar.4,2008.

[8] 《法国民法典》第1150条和《意大利民法典》第1225条规定,损害赔偿仅限于合同缔结之时可以预见的损失,除非违约是因欺诈或恶意所致; 《西班牙民法典》第1101~1107条规定,违约方对过失违约所引起的所有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9] 参见《法国民法典》第1151条和《西班牙民法典》第1107条。

[10] 参见《奥地利民法典》第1435条。

[11] 参见《日本民法典》第416条和《韩国民法典》第393条。

[12] 参见《奥地利民法典》第1323~1324条。

[13] See John Y.Gotanda,Recovering Lost Profits in International Disputes,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4(36): 77.

[14] 参见《瑞士债务法》第42条。

[15] 参见《意大利民法典》第1226条。

[16] 参见《荷兰民法典》第6: 105条。

[17] See Eugen Bucher,Law of Contracts,in Introduction to Swiss Law,F.Dessemontet&T.Ansay eds..115(2nded.1995).

[18] See John Y.Gotanda,Recovering Lost Profits in International Disputes,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4(36): 79.

[19] 就利润损失而言,Enderlein and Maskow指出: “现在的问题是,受损害方是否有权获得实际遭受的利润损失,或他期待的准确利润损失,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期待的平均利润损失赔偿? 同样应计算何时的利润损失也是不清楚的。Honnold认为,关键问题是受损害方实际遭受的损失。Knapp认为,应该主张对受损害方实际遭受的损失,或者对可能期待的利润损失获得赔偿,对此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应以这些损失可以预见为前提。他拒绝概括地计算利润,但是他并不排除在符合第74条的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可能对受损害方的利润损失进行重复裁决。”See Eritz Enderlein&Dietrich Maskow,International Sales Law: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1992: 299~300.

[20] Eritz Enderlein&Dietrich Maskow,International Sales Law: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1992: 298.

[21] See Djakhongir Saidov,Methods of Limiting Damages under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2001),available: http: //www.cisg.law. pace.edu/cisg/biblio/saidov.html,Mar.5,2008.

[22] Eritz Enderlein&Dietrich Maskow,International Sales Law: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1992: 301.

[23] 张玉卿主编: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页。

[24] 张玉卿主编: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541页。

[25] See Comment and notes on PECL 9: 501,Comment F,available: http: //www. cisg.law.pace.edu/cisg/text/peclcomp74.html#9: 501#9: 501,Feb.5,2008.

[26] See Comment and notes on PECL 9: 503,Comment B,available: http: //www. cisg.law.pace.edu/cisg/text/peclcomp74.html#9: 503#9: 503,Feb.6,2008.

[27] 本案件来源于: http: //www. cisg. law. pace. edu/cisg/wais/db/cases2/000727c1.html,Mar.12,2008.

[28] 参见《意大利民法典》第1226条,《瑞士债务法》第42条,《荷兰民法典》第6: 105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