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交换与流通理论的成功与不足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交换与流通理论的成功与不足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交换与流通理论,尽管是以对资本进行论述的形式出现的,但它却更多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和马克思的整个经济学体系相一致,他的交换与流通理论侧重社会经济本质分析,而在社会经济运行和现象层次的研究上明显不足。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了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在交换处理上的四个特征:(一)创立了内容丰富的流通理论;(二)从运动的角度研究由交换构成的流通;(三)揭示并论证了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四)把交换总和起来作为流通过程来研究。这四个特征,也就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交换与流通理论的成功之处。

马克思的循环与周转理论,在正确揭示商品价值构成的基础上,系统地说明了从微观(单个资本即企业)和从宏观社会总资本即全社会)来看的商品价值不断运动的过程,是经济学说史上独一无二的资本运动理论。其中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有总量分析,而且包括了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同时,在他的有机构成理论基础上还内涵着经济增长理论。撇开方法上的不同,仅就内容而言,这比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包含着更多的内容。

始终坚持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交换理论的特点,也是他的一个成功之处。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交换具有了不寻常的意义,但是,风筝飞得再高,也挣不脱系着它的引线。交换再重要,也无法摆脱生产的决定作用。特别是从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实质上讲,交换总是要受生产决定,受生产制约的。即便是就社会经济运行而论,如果我们不是拘泥于以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例如既往社会主义的紧缺经济,生产对交换的制约和决定作用也是明显的。这也就是说,在未来经济学的发展中,在交换的处理上,生产决定交换的思想不能轻易丢掉。

在经济学体系中,从本质论上说,生产决定交换;从运行论上讲,自然要以市场为中心。像马克思那样把生产与交换总和起来作为流通过程来考察,形成相对独立的流通理论,这在未来经济学的发展中如何借鉴吸收,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从道理上讲二者是可以统一的。一方面,社会经济的本质是决定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的,二者有区别,也有统一;另一方面,生产与交换也是统一的社会经济过程的不同环节或阶段,二者客观上也是统一的。剩下来的问题,恐怕就在于在逻辑结构和理论形式上,如何把对生产和交换统一的流通过程的考察,有机地置于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之中。

总之,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交换与流通理论,尽管是以对资本进行论述的形式出现的,但它却更多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长期以来,人们只侧重马克思交换与流通理论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而较少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角度,重新认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估价马克思的交换与流通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用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未来经济学的发展中,尽可能多地有效地吸收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交换与流通理论的精华。正如《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一书作者所指出的:“假如撇开资本主义的形式,那么马克思论述的流通过程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其他社会化生产也适用。在整部《资本论》的思想体系中,第2卷阐述的流通理论,其适用程度可说最为广泛。”[5]

当然,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交换与流通理论,也有其不足之处。和马克思的整个经济学体系相一致,他的交换与流通理论侧重社会经济本质分析,而在社会经济运行和现象层次的研究上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系统的市场研究和市场理论。马克思虽然成功地说明了市场的经济学本质,但对不同的市场类型、特征及其运行,却没有去做更为具体的分析。第二,供求分析不足。马克思在总体上是承认供求对价格和交易量的影响的。然而对马克思来说,供求的作用并无助于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因而他没有把供求作为经济学的主要课题来分析,供给和需求自身如何决定,它们对交换中的价格水平和交易数量如何决定等,都被马克思认为是次要一些的东西而未充分展开研究。第三,价格决定与运动规律研究不够。由于他揭示经济过程本质的需要,马克思只是把价格定义为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把价格决定和价格变动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的具体的因素都舍弃掉了。供给和需求,特别是需求对价格的决定作用,未能充分展开研究。这些不足之处,对于马克思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目的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过高要求。我指出这些不足的目的在于,在未来经济学的发展中,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些不足,以便于有意识地去克服这些不足,重视并加强这些领域的研究。

有的学者在谈到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不足时,提出了这样的见解:“马克思的流通理论还是存在不足,表现为以下:第一,马克思没有提出‘流通一般’的概念,它仅仅把流通理解为商品流通。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只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而不能说明其他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第二,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关注的是价值形态的运动,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而没有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形态的运动,即物流过程。第三,流通组织的效率性问题。”[6]

这样的说法是不够严肃的。

第一,马克思绝不是“仅仅把流通理解为商品流通”。他的流通理论,自始至终都是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也绝不是“只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而不能说明其他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诚然,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流通过程深入研究的结果,但这一理论不仅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而且同样能说明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问题。马克思的流通理论绝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特殊”,其中更多地包括的是“市场经济一般”。他的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理论,对市场经济基本上都是适用的。

第二,说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没有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形态的运动”,是毫无根据的。在谈到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G—W时,马克思指出:“使一般商品流通的这个行为同时成为单个资本的独立循环中的一个职能上确定的阶段的,首先不是行为的形式,而是它的物质内容,是那些和货币换位的商品的特殊使用性质。这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是劳动力,即商品生产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它们的特性,自然要与所生产物品的种类相适应。”[7]正是作为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的“W”这种商品的两种存在形式,其中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因其特定使用价值而成为不变资本;其中另一部分作为劳动力,因其特定使用价值而成为可变资本。它们在流通中,既有其价值的特定运动形式,又有其使用价值的特定运动形式。在研究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时,马克思又明确指出:“决定一部分投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价值具有固定资本性质的,只是这个价值的独特的流通方式。这种特别的流通方式,是由劳动资料把它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或者说,在生产过程中充当价值形成要素的特殊方式产生的。而这种方式本身,又是由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执行职能的特殊方式产生的。”而这则是由这些商品的特定使用价值决定的。[8]

为了说明使用价值运动与价值运动的区别,马克思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一部分劳动资料,包括一般劳动条件在内,一旦作为劳动条件进入生产过程,或准备执行生产职能,就固定在一定的地点,例如机器;或者一开始就在这种不动的、同所在地也不能分开的形式上被生产出来,例如土壤改良、厂房、高炉、运河、铁路等等。在这里,劳动资料在他们执行职能的生产过程中持续固定存在,同时也为它们的可感觉的存在方式所决定。另一方面,一种劳动资料,也可以在物体上不断变更位置,不断运动,然而却不断处在生产过程中,例如机车、船舶、役畜等等。在前一场合,不动性不会使劳动资料取得固定资本的性质,在后一场合,可动性也不会使它丧失这种性质。”[9]显然,马克思在这里,就是直接研究的不同的劳动资料,如厂房、高炉、运河、铁路与机车、船舶、役畜等等使用价值的不同运动形式问题。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还专门研究了作为生产过程结果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这些不同使用价值的运动方式、运动去向等问题。

第三,把“流通组织的效率性问题”作为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不足之一,是不恰当的。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资本周转理论,都是直接研究资本的运动速度、运动效率问题的。他详细地研究了资本循环中各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分析了这些时间占用对整个资本生产效率、流通效率的影响;详细研究了资本周转每一部分对周转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年资本利润率的影响等等。马克思的整个流通理论,既是着眼于运动的,更是着眼于效率的。应该说,流通过程、流通组织的效率性问题,不仅不是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不足,反而应该是马克思流通理论的成功之处。

本章的上述分析,不论主观上的标准如何,我们对两种交换理论成功与不足的分析,总是在对二者的比较中得出的。从总体上来看,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交换理论,着重从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上来研究,而西方经济学体系中的交换理论,则侧重在交换本身的具体环节上。双方的成功与不足,都是从这个总的特征和区别上产生的。把握住这个总的特征,对于取双方之长,去创立新经济学体系中的交换理论,是有益的。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交换与流通理论,尽管是以对资本进行论述的形式出现的,但它却更多地反映了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长期以来,人们虽侧重马克思交换与流通理论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而较少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角度,重新认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估价马克思的交换与流通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用性,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未来经济学的发展中,尽可能多地有效吸收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交换与流通理论的精华。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同上,第4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2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4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林子力等:《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前言第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6]王羽蓓:《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及其评价》,《商场现代化》,2010年9月(上旬刊),第235页。

[7]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17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同上,第18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