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这里是“梦想实验室”

这里是“梦想实验室”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的每一个“实验室”都是开放空间,大家共享资源和知识,还可以自由组队,设计制作出各种新奇作品。在北京中关村海龙大厦的南侧,有一栋棕红色的大楼——中关村国际数字设计中心,北京“创客”圈内公认的“梦想实验室”就在这里。经过六个月的准备,克服了众多困难,2012年5月1日,“创客嘉年华”亮相中华世纪坛。

灵感源于热爱,源于生活。在北京“创客空间”里,聚集着许多怀揣梦想、充满激情的年轻人。这里的每一个“实验室”都是开放空间,大家共享资源和知识,还可以自由组队,设计制作出各种新奇作品。

在北京中关村海龙大厦的南侧,有一栋棕红色的大楼——中关村国际数字设计中心,北京“创客”圈内公认的“梦想实验室”就在这里。

他们是一群被称作“创客”的人:来自不同专业,拥有各自的梦想,通常热爱制作,精通专业知识,乐于协作与分享。他们是一群“玩创新”的人,将网络、技术、设计和艺术结合,在跨领域协作中寻找灵感,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每个人都享受圆梦带来的快乐,并愿意将这快乐与人分享。

创意无限

当创造成为一种习惯,好的创新便会慢慢出现。

“不同领域的人思想碰撞,会诞生有意思的想法。若要实现这些想法,还需要适合的场地、设备和工具,需要不同的人才。我们所做的,就是让灵感的实现变得像做一个网站那样简单。”

推开一扇门,走过一段地毯,另一侧的墙上便会投影出一串文字:人间、东风、桃花、春色……,将它们组合断句后,一首颇有意境的“小诗”便在脚下完成了。“这是‘七步成诗’,”制作者王博龙笑着告诉记者。

这位年轻小伙子,目前还是一名北航精密仪器专业研二的学生。两年前在西安读本科的时候,怀着对音乐的痴迷梦想,他曾和朋友组建过一支校园乐队。他当下所做的事情,也和热爱的音乐息息相关。譬如眼前这套“七步成诗”的互动装置,除了之前展示的“浪漫”外,还很实用。

“它可以通过收集人们脚下动作的反馈信号,对歌曲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王博龙说着从电脑中调出一副“峰线图”。“你看,这是对一首歌的检测数据。这里的高峰收集到的反馈最多,代表人们听到此处时最为兴奋,动作最活跃。”他认为,如果能将这种反馈信息提供给音乐创作者,会对其日后的创作和改编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在一场音乐会或大型演出中,主办方可能邀请了不同的歌手、乐队,但却不知道哪一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他说,“全程记录现场听众‘用脚投票’的数据,会比网络投票的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可以相对减少花钱拉票的现象。”

由于创意新颖、可操作性强,王博龙的神奇地毯已被中关村云基地“相中”,列为“大数据实验室”项目,他本人也由此成功获得数十万元的“天使投资”。目前,这套设备已经参加过十多场演出,为三百多首歌曲做过“体检”,最适用于摇滚音乐。

“这是我想为音乐做的事情!当然,还有另一个计划也在推进中。”他神秘一笑。

快乐空间

“我的梦想就是这个‘创客空间’。每一个‘实验室’都是开放空间,大家共享资源和知识,还可以自由组队,在一天或两天之内设计制作出各种新奇作品。”

聚集在北京“创客空间”里的年轻人,除了130多名会员之外,还有300多名网络“邮件组”成员。他们的专业背景五花八门,有学物理的、有学生物的、有学计算机的,还有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此外还有不少设计师和艺术家。

“在一个充满创新气氛的空间里,通过提供一些渠道和方式,降低人们实现自己想法的成本,让大家在快乐中实现各自的梦想。”身为资深创客,王盛林每次谈到“创新的习惯和创造的生活方式”,眼里都闪着亮光。虽然“创客”的概念源自国外的“Hacker”,但他和这些年轻人都相信,脚下的这片“热土”,才是更适合“创客”生存和发展的地方。

在他看来,国内就是一座“创造的天堂”。“从芯片、传感器等常用到的电子元器件,到制作电路板、手板等服务,国内的价格通常只有国外的五分之一,产品质量性能同样很好。如果想做一个小批量生产,也没有比中国更合适的地方。”他说,这样优厚的条件,不但让许多中国创客选择留在国内,还吸引了许多国外“创客”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游历了30多个国家,王盛林眷恋国内的原因,还包括一段暖暖的回忆。2011年最初来北京时,创客空间只是在北京宣武门附近租的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每周通过豆瓣等BBS网站发出活动邀请,举办创客聚会。“条件有些简陋,每次活动小屋都挤得满满的。”他说。

当时由于条件限制,创客之间更广泛的交流只能停留在网上。转机发生在2011年,创客空间参加了当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王盛林和北欧艺术节的策展人、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馆的展览总监杨磊聊起了举办“创客嘉年华”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世纪坛愿意为创客展示提供免费场地。按捺不住兴奋的王盛林,立即就投入活动的筹备之中。经过六个月的准备,克服了众多困难,2012年5月1日,“创客嘉年华”亮相中华世纪坛。

三天活动期间,来自十多个国家的百位创客相聚一堂,与参观者互动体验自己制造的产品,包括3D打印机、能吃的钢琴、绘图机器人、“奔跑马里奥”、键盘打字机、机器人阿凡达、触摸墙等。近百家媒体的报道,也让“创客”这个概念第一次为大众所知。此后15天展览中,这些新奇有趣的作品依然吸引许多人前来一睹为快。

“没想到,市里的一些领导,如市政府副秘书长戴卫、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等也很感兴趣,都来参观‘创客嘉年华’。更没想到的是,参观结束后他们就地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经过三个小时的讨论,我们的‘创客空间’被初步列入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项目。搬来设计中心后,发现不但有更大更好的实验环境,而且后续还有资金、设备支持。哈哈,大家激动得好几天都没睡好。”王盛林觉得,他离实现梦想近了。

追梦远方

“有一个想法,努力实现它;有一个梦想,努力实现它。前路不一定是坦途,但我们知道梦想的方向,正在朝那个地方走呢!”

那一次的嘉年华,也让许多具有“创客”潜质的人们有了结识的机会。

戴上与王盛林相遇,加入创客团队,正是从那时开始。一脸儒生气的戴上,毕业于清华大学,有着25岁年轻人难得的稳重和严谨。

从小到大,一路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实习期间被学校推荐到国外一家著名的汽车企业。如果按照“常规步骤”走下去,戴上本应成为那里的工程师,但这一切却在他毕业之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想法,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是这样。”他回忆说,“我要做些更想做的事情,更想做的梦。”也许是骨子里就有“创客基因”吧,戴上一来到“创客空间”,便迅速适应了这里的“生态环境”。“独立的思考、分享的理念、合作的意识,这个创新平台令人着迷。”他决定留下创业。

当然,创业的过程常常是快乐、痛苦相伴而行的。喜欢思考又追求美的戴上,有时也会陷入纠结,“但我始终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他将手里把玩的一个东西递给记者,那是一款设计曲线非常优美的便携式蓝牙音响,只要配上一个纸杯,利用共振效应,就能欣赏高音质音乐——这也是他来“创客空间”后的得意之作。

“用创意、创新去证明自己,去实现梦想。”戴上脸上的神情,竟同说出“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的陈欧是一模一样的。

就是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追梦”,推动着“梦想实验室”不断前行。创办至今,“创客空间”摸索总结自身的发展模式,服务范围逐渐突破纯技术领域,延伸到资金、生产等项目孵化环节。除了总结经验,减少创客们的“试错成本”外,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尝试将创新成果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文/金晶)

·链接

创客空间是全球创客网络的一部分,是一个针对创客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基地,为个人创客和创客团队提供孵化场地、房屋租赁、技术平台及评测、开发工具、管理咨询、投融资、渠道销售服务,带领中国走向新的产业革命。北京创客空间是国内第一家从创意上游进行跨领域协同创新孵化或者代理独立创造者的独创性科技项目,并进行协作开发和本地化,将其输出到各类下游渠道的专业化多边平台。2014年1月,创客空间入选“2013中关村十大新锐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