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路桥城信社发展历程追溯

路桥城信社发展历程追溯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路桥城市信用社创建于1988年6月6日,凭借台州市路桥区民间经济的蓬勃发展,信用社规模亦不断壮大。追溯路桥城信社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创业阶段。针对这种情况,路桥城信社大力组织宣传工作,消除群众的疑虑和偏见。1992年3月31日,经人民银行批准,银座金融服务社更名为路桥城市信用社。

浙江省路桥城市信用社创建于1988年6月6日,凭借台州市路桥区民间经济的蓬勃发展,信用社规模亦不断壮大。从建社时的6名员工,10万元资本金,到1996年底,已拥有500余万资本金,400余名员工,经营网点19个,利润约2000万元,贷款逾期率控制在0.612%,存贷规模、经济效益位居台州市及县(区、市)县各类金融机构首位,列全省同行第一。

追溯路桥城信社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阶段:

一是创业阶段。路桥银座金融服务社(路桥城信社前身)成立时,当地国有银行、信用社、储蓄所共有20多家,金融业中同行竞争激烈,但路桥城信社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迅速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比如针对国家银行服务时间短的缺陷,调整服务时间,在浙江金融界最早推出“夜市”服务,每天13小时营业。1989年国家实行“治理整顿”政策后,群众误认为该社将被撤并,存款一度大幅度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路桥城信社大力组织宣传工作,消除群众的疑虑和偏见。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投入,利用科技提高服务手段与管理水平,不断开拓新业务。1989年电脑业务处理系统开始调试,建社两年实现储蓄业务电子化,减少了顾客办理业务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声誉日隆。1988—1991年,存款余额稳步上升,各年分别为176.19万元、542.23万元、842.75万元、1705.36万元。创利则从1.42万元上升到1991年的25.29万元。这一阶段,信用社积累了一定的金融业从业经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并完善,在社会上产生了较高的企业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在同行中站稳了脚跟,为今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飞速发展阶段。1992年3月31日,经人民银行批准,银座金融服务社更名为路桥城市信用社。1994年台州市撤地建市,路桥由镇升格为区。这一时期路桥区以股份合作制为代表的民间经济蓬勃发展,适宜的经济环境使路桥城信社接连跨上了几级台阶。存款余额迅猛上升,1992年底达4051.96万元,1993年底上升到11143.47万元,存款规模开始居路桥各金融机构之首。1994年底,存款更是急剧上升至41967.22万元,比上年翻了将近两番。1993年,信用社出台了《经营责任制度》,采用经营承包制方式与网点签订合同书,激发了营业网点的积极性。同年7月31日推出新的信贷管理办法,其核心是“存贷挂钩,利率优惠”。这一管理办法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信用社存款规模的扩张和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1994年1月1日,信用社的通存通兑软件投入应用,引进并启用了与通存通兑业务软件相配套的电话银行查询系统,紧接着,信用社开发了该社自身的信用卡即“银座卡”,同时引进意大利好利获得柜员机,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了信用社的各项业务。

三是向规范化商业银行模式推进阶段。在全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走向纵深的大背景下,从1995年起,路桥城信社开始积极探索金融机构如何完美地与市场经济运行相结合的方式。1995年信用社加入人民银行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与全国20多个省市的40家城信社建立通汇关系,逐步开创通汇网。同年全面导入CIS,并在业务上全面试行责任制考核。1996年,信用社分三次对年度经营责任制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科学、易于操作和考核的岗位责任制体系和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这是向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方式靠拢的一个重要步骤。1997年,路桥城信社开始实施全面量化目标管理——年初提出目标,分季分月实施,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结果,步入了现代商业银行规范管理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