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广香山场

两广香山场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位于中山市的香山县铁城东门城墙遗址唐宋以前,广州以南的海域,海岛星罗棋布。后来,朝廷在香山县的山场村设立香山场,设官煮盐。后来者鲍氏逐渐取代了谭氏,成为香山场一带最大的家族。香山盐场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一时间,香山场出现了无盐可卖的现象。明朝末年,香山盐场大使被裁革。但是,人为的政策抵不过自然环境的变迁,水陆界限的变化使得香山场已不再适合海盐生产。

位于中山市的香山县铁城东门城墙遗址

唐宋以前,广州以南的海域,海岛星罗棋布。宋人邓光荐曾写道:“番禺以南,海浩无涯,岛屿洲潭,不可胜计。”据地质学家研究发现,今天广东的珠海市和中山市在宋代以前仍是一片汪洋,露出海面的一些岛屿就是南宋时期设立的香山县(今中山市、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部分地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带)。后来,朝廷在香山县的山场村设立香山场,设官煮盐。

宋元时期的香山场社会

据当地的志书记载,山场村的开村人是谭氏,他们从唐朝时期就生活在这里,同陆氏、洪氏、萧氏共同成为香山一带的大家族。这一地区的人们“不事农桑,不隶征徭,以鱼盐为生”。宋代设立盐场后,这里盐灶兴旺,富甲一方,鲍氏、吴氏、黄氏等家族陆续迁来从事海盐生产。后来者鲍氏逐渐取代了谭氏,成为香山场一带最大的家族。

宋末元初,广南东路成为南宋政权退守的根据地,战事频发,而香山地区更是宋元两军交战的核心地带。元初,香山场盐民陈良臣率领东莞、香山一带的盐民、盐贩万余人进行起义,他们“聚致千艘,所过州县倾动”。陈良臣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起义很快就被朝廷镇压了,从中我们可以窥测到这一时期香山社会的复杂和不安定。

香山盐场所在的两广地区距离中原文化中心较远,唐以后,宗族势力普遍较为强大。这些宗族大都自成团体,彼此间常常发生利益之争。宋元时期,香山盐场的各大家族势力就时常围绕盐灶、地界等事发生争执。如何对盐场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协调复杂的社会关系,都是摆在盐官面前的难题。

鲍氏家族成员鲍俊的“石溪摩崖石刻”

《十排考》

在清末时期的《香山翠微韦氏族谱》中,收录了一篇名为《十排考》的短文。在这篇600余字的短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明朝初期秩序井然的香山社会。明洪武年间(1368—1398),朝廷在广东设置盐课提举司,管理包括香山场在内的各个盐场的场产和盐税。

政府为香山盐民设立了灶籍,“灶排二十户,灶甲数十户,分为上下二栅”进行管理。所谓的“栅”即是“册”,有政府登记户籍之意。洪武年间被编入灶籍的香山盐民约有六七百户,盐丁两万余人。灶排之间相互称为“排亲”,他们拥有在城隍庙举行迎神赛会的祭祀特权,这是利用民间信仰促进盐场内部团结的一种特殊方式。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广东南海人黄萧养(?—1450)因抗缴租税、痛殴恶霸而被判入狱。后来他遇到朝廷大赦而获释。不久,他又因贩卖私盐而被捕,囚于广州都指挥使监中。明正统十四年(1449),黄萧养越狱,举旗反明,义军迅速扩至10万余人。起义军劫杀了许多无辜的盐民,动乱之后香山盐场盐丁四处流散,盐业生产难以维持稳定。盐道官员只好采取拨补灶丁的措施勉强凑够灶排20户、灶甲数十户,来努力恢复香山盐场的生产、生活秩序。

黄萧养石雕

沙田开发与盐场裁撤

乾隆五十四年(1789),时任两广总督的福康安向乾隆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请求将包括香山盐场在内的广东四大盐场裁撤。乾隆议准。香山盐场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论起盐场裁撤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水陆界限的变化。

明中期以后,受自然潮汐和上流河流沉积作用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渐变成陆地,海岸线逐渐南迁,原来的沿海盐田离海越来越远,失去了原有的生产条件。此外,人工开垦沙田的活动形成热潮,也加剧了水陆边界的变化。沙田出产稻谷,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有明一代,珠江三角洲继宋元以后进一步成为粮食的采购点。嘉靖年间(1522—1566),香山一带的沙田数额就已达35个之多。到了万历年间(1573—1620),香山县一度出现“大小黄圃之沙垣弥多,顺民告承接踵”的现象。

香山场盐民的身份也开始向农民转化,盐田所剩无几。一时间,香山场出现了无盐可卖的现象。明朝末年,香山盐场大使被裁革。到了清初,在政府的调控下,盐场恢复了短暂的生机。但是,人为的政策抵不过自然环境的变迁,水陆界限的变化使得香山场已不再适合海盐生产。乾隆五十四年(1789),香山盐场终被裁撤。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珠海市北的山场社区也不复当年模样。但是,山场社区人仍坚持着“灶排二十户”的习惯,如今在山场城隍庙里,我们依然还能看到香山盐民的后人虔诚祭祀的身影。

香山场图(出自乾隆《两广盐法志》)

个园一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