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早期经济思想的继承

对早期经济思想的继承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里包括诸重商主义者、孟德维尔和马尔萨斯等。这种种都表示重商主义者的智慧。如强调投资引诱的极端重要性,视为总是各时代经济问题的枢纽,这个论点对凯恩斯充分就业管理方案影响很大,他的投资引诱理论成为《就业通论》的主导组成部分,其思想渊源即在于此。

这里包括诸重商主义者、孟德维尔和马尔萨斯等。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的建立,受他们经济思想的影响比较明显,追溯思想渊源因而较为容易。

重商主义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主导经济思想,支配了几乎300年的时间,从16世纪起,直到古典学派兴起,才衰落下去。尽管早期和后期有某些论点上的差异,英、法、德、意四种类型的重商主义者彼此间见解也有所不同,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确实有其共同的观点。这里只扼要地列举凯恩斯本人曾经明确地或暗含地肯定了的各个论点(1)。他本人既然肯定了,那就理所当然地构成其就业一般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凯恩斯对重商主义采取赞扬的态度,确认其经济学说中含有科学真理的成分

凯恩斯说:“让我先用自己的话,说出(我现在认为)重商主义学说里面含有的科学真理成分,然后再拿来和重商主义实际所用论证相比较。”(2)既然总的说来确认其包含着科学真理成分,在具体论点上存在着继承关系也就势所必然了。

(二)关于货币与利息方面,凯恩斯继承了重商主义的下列论点

(1)货币方面:如认为货币是一个生产要素,与土地处于同等地位;把货币看作“人为的”财富,以别于“天然的”财富。利息乃是租用货币之代价,性质一如地租。(3)如认为物之所以贱,乃是因为货币稀少,对物之需求不大。反之,倒是货币充足,物的需求增大,物价上涨,贸易扩大。(4)又如认为货币稀少乃失业的原因。(5)

(2)关于利率问题:如认为重商主义者从来没有以为利率会自动调整,达到适宜水平;反之,他们反复申述,利率太高乃是抑制财富扩张的主要障碍;他们甚至于知道,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以及货币数量。他们所关切的,是一方面减低流动偏好,一方面增加货币数量;其中有几人还明确说出,他们之所以要设法增加货币数量,是因为要减低利率。(6)如认为利率不会自动调整到一种水平,最适合于社会利益;反之,利率常有太高之趋势,故贤明当局应当用法令、习惯甚至于道义制裁加以抑制。(7)如经济法令之见于记载者,防止高利贷办法要算是最早之一。流动偏好过度,以致摧毁投资引诱、阻碍财富生长。(8)如把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分别清楚;利率限制了真实资本的扩张速度;利率系于心理因素,相当稳定;利率完全是个货币现象。(9)又如认为货币利率限制了真实资本之扩张,假使把这个限制去掉,则在近世,真实资本即将迅速扩张,在相当短时期以内,利率恐怕要降到零点,方才合适。(10)

(三)关于国际贸易顺差问题

政府当局为维持繁荣起见,必须密切注意贸易顺差。如贸易为顺差,又不太大,就有鼓励作用;如为逆差,就可能很快会产生顽固的经济衰退(11)当时政府如不能直接控制利率,又不能直接操纵国内投资的其他引诱,则增加顺差是政府可以增加国外投资的唯一直接办法。同时,如贸易为顺差,贵金属就会内流,这又是政府可以减低利率、增加国内投资动机的唯一间接办法。(12)

(四)关于储蓄意愿与投资引诱问题

如凯恩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储蓄倾向总有强于投资引诱之长期趋势。投资引诱之薄弱,总是各时代经济问题之枢纽。(13)如认为私人可以从节约消费以增加其个人财富,但要国家财富增加,则必须雇主真正雇用工人,从事制造持久性资产;然而私人之储蓄意愿,总是大于雇主所感觉到的投资引诱。(14)如认为当一国国家财富正在急剧增加时,则在自由放任情况下,此种愉快状态,可因从事新投资之动机不足而告中断。若要国家继续进步,此种投资引诱必须充分。投资引诱可来自国内投资,又可来自对外投资,二者构成总投资。设总投资之多寡,完全由利润动机决定,国内之投资机会,在长时期内,定于国内利率之高低,而对外投资之多寡,须看贸易顺差之大小而定。(15)

(五)关于政府干预问题

如凯恩斯认为政治家所关切者,乃是整个经济体系,如何使该体系中之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重商主义者从禁止高利贷、维持国内货币数量、防止工资单位上涨等数方面,竭力设法压低利率;若国内货币数量因不可避免的贵金属外流、工资单位上涨等原因过分不足,则不惜诉诸货币贬值以恢复之。这种种都表示重商主义者的智慧。(16)如认为重商主义者的政策是有国家主义色彩的,而且可以引起战争;他们承认,所追求者乃是国家的利益,以及国力之相对的增加。又如认为采取利率自主政策,不受国际关系支配,又采取一全面投资计划,使得国内就业量达到最适度水准,这倒是利己利人之道。(17)

综合以上所述重商主义者的各项论点,这里应特别强调下列三点:

第一,它们都是凯恩斯本人用自己的术语加以表述,而且备加赞扬的,足见凯恩斯“新经济学”对它们存在着继承关系,把它们列为一项思想渊源,完全可以确信无疑。

第二,这些论点重新体现在就业一般理论体系中,确实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关于确认自由放任经济自动调节失灵,必须政府进行干预,才可使整个经济体系的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水平的观点,这是以政府干预论新经济思潮为指导思想的《就业通论》型“反危机”需求管理方案的核心,关系极为重大。如在货币理论方面,把货币看成一种生产要素,认为货币稀少是造成失业的原因的论点,可以说是《就业通论》中打破传统的“二分法”,把货币纳入社会总生产理论的先导。如把利息看成租用货币的代价,认定利率容易太高,妨碍投资引诱,应该设法加以限制,甚至使之降低到零,这同凯恩斯的利息理论实有很大程度的吻合,甚至企图使坐收利息阶级无疾而终的幻想也已初见端倪,足见其对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如强调投资引诱的极端重要性,视为总是各时代经济问题的枢纽,这个论点对凯恩斯充分就业管理方案影响很大,他的投资引诱理论成为《就业通论》的主导组成部分,其思想渊源即在于此。又如重视国际贸易顺差,虽然他的就业一般理论主要是一种封闭型理论,但这无疑也构成其整个经济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凯恩斯的“新经济学”主旨在于摒弃自由放任经济体制及其传统的经济学说。但是这种“新”只是相对19世纪及20世纪初的传统经济学说而言,实际上他把16、17世纪重商主义许多论点重新发掘出来,用以解释垄断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严重失灵而导致的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这种空前危难而已。美国经济评论家黑兹利特在评议凯恩斯时指出:“虽然凯恩斯在《就业通论》的‘原序’中自我吹嘘为‘自辟途径’和‘摆脱旧说’,但在《就业通论》的写作过程中已日益开始确认,在主要观点上,他实际上已倒退到古典学派以前的17世纪思想中去了,他的观点与重商主义有显著的雷同点,但他旨在把它们作为其‘新’观点在正确性上的证实而已。”(18)

凯恩斯《就业通论》的主要观点同诸重商主义者有显著雷同点,这是确定无疑的。这些重商主义观点虽属古远,但他认定其能够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时代,于是把它们引述出来以证实自己“新”观点的正确性,这是顺理成章的,一方面增强自己的信心,另一方面使“新”理论更富有说服力。

上段引述重商主义者各种论点,大致都是针对有效需求的一个构成分子,即投资引诱之不足而发。凯恩斯旋即引述了17世纪后期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关于提倡奢侈,反对节约,确认节约是失业产生的原因等一系列观点,这就是针对有效需求之另一个构成分子:消费倾向不足,成为证实其正确性的有力论断。

凯恩斯摘要地引述了孟德维尔(B.Mandeville)《蜜蜂寓言》关于消费促进经济繁荣,当储蓄而没有适当抵消时,节约要造成贫困而不是生产财富的论点。18世纪初期,一个由荷兰移居英国的医生孟德维尔,写了一部讽刺性的寓言诗:《蜜蜂寓言》,当时极为流行,成为一时的争论焦点。他在这首寓言诗中,描述了一窝蜜蜂的盛衰史迹。最初因为都贪婪自私地追求繁荣,无不奢侈挥霍,炫耀富豪。这样整个社会反而兴盛繁荣,人人就业。后来,这群蜜蜂忽然改变原有习惯,放弃奢侈生活,崇尚节俭朴素,但结果却使宫室荒芜,货弃于地,商业萧条,民生凋敝。国家厉行节约,削减军备,以致敌人入侵,无力抵抗。最后,这群蜜蜂只好遁逸他去。凯恩斯还摘录了该诗末尾所附评语二则,以示该诗也并非没有理论根据。评语原词为:

因为在私人家庭之中,处处节约,从事储蓄,的确是致富之道,于是有人想,不论国家得天之厚薄,假使每个人都实行以上这个方法,则国家也可以致富。例如有人以为,假使每个英国人都择其邻居之节俭者而从之,则英国人比现在还要富。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使国家兴盛快乐之道,唯有给予每人就业机会。为实现以上目标,政府应当第一,提倡各种制造、技艺、手工业,凡人类才智所能及者,皆予提倡。第二,奖励农渔二业,普及各部分,使土地也像人一样出力。要靠这种政策,国家才能伟大幸福;用一些琐碎规章,限制奢侈,提倡节约,是于事无补的。金银之价值可以任其涨落,盖社会享受之多寡,乃系于土地之出产以及人民之劳作,此二者联合起来,乃是可靠的、真正的、无穷的宝藏,彼巴西之金,普多西之银,安足道哉。(19)

《蜜蜂寓言》这种鼓励消费、提倡奢侈以促进经济繁荣的教义,当时被视为邪说,该书1723年竟被英国一个州的大陪审官们宣判为败类。18、19世纪以来,长期受到道学先生及经济学家们的一致抨击。凯恩斯引述此书的内容,特别是摘录它的两则“评语”,旨在印证其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这种论断的正确性,同时也足证《蜜蜂寓言》确实构成其消费倾向理论的思想渊源。凯恩斯确实继承这种鼓励消费、提倡奢侈的教义,在理论上确认“私人致富之道,应用于国家行为上,失业乃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20)并且在政策措施上更前进了一大步,公然主张挥霍浪费,特别歌颂古时埃及建造的金字塔,认为这种非生产性开支是促进埃及富裕的一个重要原因,(21)甚至硬说灾难性的消耗如地震和战争都可以增加财富;更有甚者,他竟倡议,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则不惜由“财政部以旧瓶装满钞票,然后把它们埋在废弃不用的煤矿中,用垃圾填满,再把它们挖出来。他确认如果能够这样办,失业问题就没有了,而且影响所及,社会的实际收入和资本财富,或许要比现在大得多”(22)。这样,凯恩斯在提倡浪费、灾难性消费和消耗方面总算是“青胜于蓝”了。

孟德维尔的论点经过一个世纪以后又在英国上流社会重新出现。马尔萨斯晚年,正式用“有效需求不足”这个观念去解释失业现象。凯恩斯在其《传记集》(Essays in Biography)和《就业通论》第23章中对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学说备加推崇,无疑是继承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个基本观点的。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和法国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英法出现了像李嘉图(1772—1823年)、马尔萨斯(1776—1834年)、西斯蒙第(1773—1842年)和萨伊(1767—1832年)等著名的经济学家。虽然他们都以亚当·斯密的继承者自居,但理论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就导致了19世纪30年代经济学界的大论争。论争的主题和论战的阵容相当复杂。其中,主要是两个主角——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论争:李嘉图的“需求无限论”;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前一理论这里不拟涉及,现只介述后一学说。

首先,马尔萨斯是在讨论“财富的增长”这一问题时论述有效需求不足论的。他认为,制约财富增长的两个根本因素是:生产能力和有效需求。如果两个因素不平衡,财富就不能迅速增长。这两个因素具有脱节的可能性;生产能力受制于资本积累、土地肥力、技术发明等,而有效需求则受制于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和机器发明往往使生产能力,从而使商品供给发展得快,而有效需求则因消费热情的缺乏,总是倾向于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商品价格和利润水平就会低下,甚至出现商品过剩、资本过剩、工人失业的危机局面。这会严重影响财富的增长。因此,要促进财富的增长关键在于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由此可见,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并非孤立地单指需求本身而言,乃指相对于生产之大肆扩张,供给之大肆增长,于是需求增长,相对于供给增长而显得缓慢。这同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的“有效需求不足”相对应,在含义上实相类似。凯恩斯承袭了马尔萨斯“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经济范畴,这是毫无疑义的。

其次,关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马尔萨斯认为生产与消费间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封建地主和教会僧侣的储蓄过多所造成的。认定生产过剩是普遍的,不是局部的,根源只是在于地主阶级的消费不足。对于有效需求的不足,马尔萨斯不归咎于工人阶级贫困化。根据他的人口规律,这种贫困是必然的。同时他认为资本家从事节约和积累,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他把生产过剩的根源归结为地主阶级的积累过度,从而消费不足。马尔萨斯并不掩盖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间不平衡的矛盾;相反,总想要突出这种矛盾,以便一方面证明工人阶级的贫困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向资本家证明,为了给他们出卖的商品创造足够的需求,一个人数大的地主、僧侣、官吏等的奢侈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关于防止有效需求不足的对策,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倾向,促进财富增长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增加有效需求,防止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而感不足。具体办法是,其一,竭力主张地主阶级等的挥霍浪费。其二,认为战争的破坏会在战后创造对资本的大量需求,为资本家提供最良好的投资机会。其三,主张增加公共支出以提高有效需求,认为筑路等公共工程,一方面既可使建造者获得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公路并不是一种销售商品,故不会增加市场的存货。

此外,凯恩斯还引述了霍布森(J.A.Hobson)与马默里(A.F.Mummery)合著《工业生理学》一书中关于储蓄过度、消费不足导致失业和商业不景气的学说。他们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在正常情况之下,是消费限制生产,而不是生产限制消费。又明确指出,资本之来,不是由于储蓄倾向,而是由于需求,需求则又来自现在和未来的消费。这里,应该明确指出,关于资本与消费需求之关系,而消费需求又被分为现在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这些论点无疑对凯恩斯的有关理论发生了明显影响。

总之,马尔萨斯以积累过度、消费不足为基本内容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论点,以及霍布森等的消费不足说,对凯恩斯的就业一般理论体系的建立确实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有效需求不足”是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前提,在这个基本论断方面,不论在词汇表述上,还是在原因探索和对策谋划上,马尔萨斯和霍布森等无疑是确凿不移的先驱者。

凯恩斯的门徒们歌颂凯恩斯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原理,既构成需求理论分析与需求管理政策的逻辑起点,又成为整个产量(就业)水平学说体系的基础与实体。如上所述,这些先驱者对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影响,孟德维尔和马尔萨斯等主要在于提高消费方面,特别是马尔萨斯把消费同收入挂钩,消费不足乃指相对于收入而言的消费不足,把消费不足分解为现在消费的不足和未来消费(即投资——为未来消费作准备)的不足,并明确地确立“有效需求”这个基本经济范畴,指出“有效需求不足”的病态;重商主义则主要在于投资理论方面,特别是利息与利率同生产投资的关系,为凯恩斯的投资引诱理论确定了基调。这样,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就告建立了。列表于下:

具体特征如下:

(1)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的倾向:储蓄过度,相对于收入而言的消费不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

(2)总量供求分析。总供给量>总需求量。特别强调需求——消费的需求:现在消费的需求与未来消费的需求。鼓励消费,提倡奢侈,甚至浪费性和灾害性的消费和消耗。

(3)市场机制不能自动调节臻于充分就业。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摒弃。刺激投资的政府干预:调节利率与公共支出。

(4)利息的性质:利息是使用货币的报酬。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利率的相对稳定性,不易下降。利率限制投资增加。利率应该降低到零。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凯恩斯在“有效需求”管理的“反危机”方案中,不论在理论塑造方面还是在政策规划方面,其基本框架几乎完全是承袭了重商主义者、孟德维尔和马尔萨斯等人的论点。但是,这些只是这个“新”方案的骨骼结构而已,还需要大量材料作为“血肉”来加以补充,才可把这座理论“大厦”装点、修饰成为完璧。这就必须对马歇尔等的思想影响,进行认真清理和明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