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香火绵绵,风流尽显

香火绵绵,风流尽显

时间:2022-07-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1949年6月,上海工商界人士在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4层举行座谈会。为了便于在香港开展业务,香港中信公司正式成立。荣智健正式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是其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凭借中信香港的平台,荣智健显现了其出色的商业才能。目前中信泰富业务广泛涉及基础设施、航空、钢铁、通信、房地产、贸易及分销。他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富豪强势榜榜首。

  1949年6月,上海工商界人士在上海外滩中国银行大楼4层举行座谈会。荣毅仁第一次见到了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陈毅一句“共产党鼓励工商业者在新上海的建设中起积极作用”,终于让荣毅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1950年2月,国民党再次轰炸上海,导致上海工商业崩溃。下半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许多商人不愿接受加工订货,而想把商品拿到市场上卖高价,导致物价高涨。

  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当时许多股东都不能理解,担心财产全部被充公。荣毅仁说:“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不走也得走。只要接受改造,大家都会有饭吃,有工作做,而且可以保留消费财产。”由此,荣家发展了半个世纪的产业,变为国家所有。荣毅仁也因此举获得了国家和中共的尊重。他的这一率先举动也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当时陈毅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因为他是民族资本家中年纪最轻的,后又被周恩来称为“少壮派”。当年,申新集团成立,荣毅仁成为总经理。后由于荣毅仁务实,1957年被推荐为上海市副市长。

  “文革”期间,荣毅仁虽然受到周恩来保护,但也吃了不少苦头。他的一只眼睛就是在那时因得不到医治而失明,手指也被打坏一根。

  1978年后,荣毅仁一方面在政协、人大担任领导职务,成为社会活动家,另一方面受邓小平之托,于1979年在北京组建著名的中信公司。中信公司的主要作用是“从国外吸收资金,按照国家计划,引进先进技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中信成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20世纪最后2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当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63岁的荣毅仁担任董事长。据说当年邓小平之所以让荣毅仁创办中信,除了看重他的能力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拥有广泛的海外关系。

  1985年,荣毅仁决定投资香港。为了便于在香港开展业务,香港中信公司正式成立。另外,荣毅仁曾在1993~1998年出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从1957年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到1993年出任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影响力更是远远超出了商业的范畴。2000年,荣毅仁及其家族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位富豪的第一位,其个人及其家族财产为19亿美元。

  作为旧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氏家族在家乡留下了许多迄今仍然发挥着作用的公益事业。作为新一代荣氏的投资,利港电厂、兴澄特钢、新宝界桥、江南大学、儿童医院这些标志性项目都是荣家的代表。

  现在,在荣氏家族中,荣毅仁这一辈健在的已经不多,比较活跃的只有荣宗敬的幼子荣鸿庆一个。现任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的荣鸿庆,24岁即赴香港经营南洋纱厂,在经营55年后把事业重心转向台湾,该厂则交给其子荣智权打理。近年来,荣鸿庆经常来往于两岸三地,欲进军大陆金融市场,两岸一旦放开金融业务,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将成为首家在内地开办的台湾银行。

  在银行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荣鸿庆还不忘在纺织这个老本行上争取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和他的银行发展策略一样,他也把纺织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内地。1990年,荣鸿庆就同姐姐荣卓如一起到上海,决定将南洋纱厂移机来沪合资经营,与当时的上棉二十二厂合资开设申南纺织厂。总投资3 000万美元的这家工厂是目前上海纺织行业最大的合资企业,荣鸿庆任董事长。

  1978年6月,时年38岁的荣智健(荣毅仁之子)持单程证来到香港,与荣宗敬的后人会合后开始闯荡香江,投资房地产,荣氏第三代开始脱颖而出。真正让荣智健获得巨大声誉和完成暴富的是他成为中信总经理期间的一系列收购。

  荣智健只身到香港,先凭借父亲荣毅仁在香港积下的几十万资本开办电子厂,与堂兄弟二人创办爱卡电子公司;1982年,荣智健出售公司爱卡,由于他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获得750万美元,4年资产增长56倍,一举成名;后来该厂被美国一家电子公司高价收购,荣智健就将这部分资金在美国合资开办加州自动设计公司。1984年,荣智健创办加州自动设计公司,总投资120万美元,创办仅一年,加州自动设计公司合并上市,股价上涨50余倍,不到10年,资产即从10万港元飚升至43亿港元。

  1986年荣智健加入中信泰富集团,先后收购国泰航空、香港电讯、港龙、泰富,1998年起正式掌管中信香港公司。加盟中信时,他经过多次权衡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公司的用人制度由他定,二是赋予他相当的权力。北京中信答应了他的要求。荣智健正式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是其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

  中信香港成立时,荣智健已返回香港并开始投资当地的房地产。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香港的房地产开始重新焕发生机,荣智健在香港的地产投资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收益。凭借中信香港的平台,荣智健显现了其出色的商业才能。

  1991年,荣智健完成对香港上市公司“泰富发展”的收购,并将其改名为“中信泰富”。目前中信泰富业务广泛涉及基础设施、航空、钢铁、通信、房地产、贸易及分销。1996年,中信香港将3.3亿中信泰富股份,以每股33元的价格出售给荣智健等65位管理层成员,涉及资金109亿元,荣智健一人购得2.91亿股,一夜之间财富上升至177亿元。

  2002年,荣智健以8.5亿美元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内地首富。2004年,荣智健荣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身价14.9亿美元;2005年,荣智健以16.4亿美元的身价,再次登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他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富豪强势榜榜首。

  可以说,在荣家五代近200年的历史中,荣智健达到的是财富领域的最高点,在他之前,没有先人,在他之后,也很有可能没有来者。

  荣智健的同一辈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大都事业有成,在海外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成为了继承荣家衣钵、延续荣家商业辉煌的中坚力量。

  目前,荣氏家族“智字辈”中事业最成功的是荣智鑫,其父荣伟仁是荣德生的长子,荣智鑫在家排行老六,是荣伟仁最小的儿子,父亲去世的时候,荣智鑫才5岁。15岁那年荣智鑫和家人一起来到香港,在美国麻省理工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在美国电话公司做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三年后,他决定回香港“碰碰运气”,用筹来的50万港元跟几个朋友在香港合伙成立了一家名叫美联的烟草公司,专门代理美国牌子的香烟。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这家公司被一家美国企业收购,荣智鑫从中净赚1亿多港元(当时,荣智健还“下放”在四川凉山)。1975年,电脑业一度成为香港制造业中的热门。荣智鑫又及时抓住这个契机,投资200万港元,成立了荣文科技有限公司,1982年7月这家公司在香港上市,揭开了荣智鑫事业发展历程中新的一页。荣文成立仅隔三年,荣智鑫又把挣来的一部分钱与其兄荣智谦合伙开办爱卡电子厂,这一年,荣智健刚到香港,兄弟俩决定邀请这个远道而来的堂弟一起加盟。如今,荣智鑫非常低调,很少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

  那些身在异国的“智字辈”们的风光程度也绝不亚于荣智健和荣智鑫两堂兄弟。荣智鑫的二姐荣智美,曾任德国尤尼可公司经理,有德国商界女强人之称,自1954年定居德国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德中两国贸易的发展。1979年中信创立时,荣毅仁才恢复工作一年多,她特地向德国奔驰汽车制造厂定制了一辆豪华面包车,作为礼物送给四叔荣毅仁。车子左右两边印有蓝色的中信中英文名字,在当时北京城里绝无仅有,很出风头。还有荣毅仁的二哥荣尔仁的次子荣智宽,是巴西环球公司总裁,在巴西商界拥有崇高的威望,曾随巴西总统和外交部长多次出国访问。目前,“智字辈”也开始步入晚年,荣氏家族第三代传人荣智健也离开中信泰富了。在下一辈中,荣毅仁的侄女婿沙曾鲁,长期在美国从事核能研究,在著名的阿岗研究所工作已长达20多年,是享誉世界的核能专家。1979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不久,荣毅仁在香港从事电子产业的侄子荣智鑫,以及在美国的外甥李乐莘是率先与国内建立业务往来的华人企业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