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富再分配机制建设

财富再分配机制建设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弱势群体的诞生让许多人看到了一个严酷的社会现实,那就是生存的安全边界越来越迫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极限,也让许多人开始考虑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深层制度原因。换句话来说,社会保障也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切分好“社会财富蛋糕”将成为未来五年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弱势群体的诞生让许多人看到了一个严酷的社会现实,那就是生存的安全边界越来越迫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极限,也让许多人开始考虑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深层制度原因。对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来说,除国企外,任何形式的以消耗社会公民共有的生产资源而谋取利益的商品生产或相关的经济行为,其本身就是以剥夺一部分人的利益为前提的,这也是产生社会不公正的一个根源。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一文中提出:“建立国家工厂,国家保证所有的工人都有生活资料,并且负责照管丧失劳动力的人。”列宁也提出了“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的论断,(《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49页)强调了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认为只有政府才能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统一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必要手段与措施。换句话来说,社会保障也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对于目前经济社会的整体状况而言,社会保障的根本指导思想仍然带有很强的利益化色彩,比如目前的社会保障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来说仍然有很大的差别,真正的需要保障的低收入群体或无收入群体获得的保障金所维持的生活水平还低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社会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受到严肃的挑战,社会精神正受到普遍的质疑。

2010年12月26日,时政杂志《半月谈》发表了署名金鑫的“中国社会财富分配的三大走势”一文,文章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财富的蛋糕不断做大,但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而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正是改革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如何更好地健全社保体系、打破垄断提高居民工资收入、深化各项改革,成为扭转收入差距扩大、切好“社会财富蛋糕”的三大关键所在。而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切分好“社会财富蛋糕”将成为未来五年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对于健全社保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玲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上表示,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非但无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反而有扩大二者收入鸿沟的作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板块分割状况,使得整个体系既有失公平,又损失效率。

朱玲指出,把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能成为调整收入分配的重要方面,这需要中央出台意见,在社会保险项目实施条件不成熟的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强化养老补贴和养老救助制度,通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强化社会救助和社会增益产品供给,缩小贫富群体差别。可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地纳入城镇职工医疗和养老保险,以便缩小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就业者的社保差别。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十二五”期间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统筹协调收入再分配。一是制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最低标准,使地方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约束和参照。二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制度对接。三是重点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统筹解决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对于打破垄断提高居民工资收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曾概括为“两降四大几不顺,四低一慢两并存”。即居民收入、劳动报酬比重两降低,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四方面收入差距偏大,不同层级组织和部分地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几方面分配关系不顺;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私营企业职工和生产一线员工四类人员收入低,普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偏慢,不少低端岗位人员工资偏低和某些低端岗位工资不低、部分高端岗位工资偏高与少数高端岗位工资不高并存。

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已从69.3%下降到57.5%,累计下降11.8个百分点。国际通用的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显示,2010年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48,大大超过了0.4的警戒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3.3∶1,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在10倍以上。

专家认为,行政垄断、审批等体制上的障碍,造成了行业准入和分配上的不公平。通信、金融、电力、煤气等少数垄断行业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是导致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

对于收入分配的“高低调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启兴认为,对于通过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高收入者,在对其合法收入依法予以保护的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调节,国家要通过税收等手段,使高收入群体的一部分财富交给国家,用于二次分配,推进分配公平。

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必须建立一个能让更多国民财富分配给劳工阶层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渠道,这也是中国经济建立由消费驱动的新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产业工人、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为重点,提升国民整体性富裕程度。“橄榄形”社会成型的关键在于提升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主要提高工人、农民的富裕程度。

关于收入分配领域的深化改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长纪宁在一次发展改革委和中国网联合举办的“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在线交流中认为,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相关领域改革不到位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还需深化改革,从财税改革、确立财产公开制度和透明有序的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保体系等多处着手,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收入分配改革,重点在于如何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此,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初次分配上,即如何提高工资等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有关专家还建议,应把收入分配改革量化纳入“十二五”规划,实行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重点改革完善收入所得税政策。重点在于调整政府与企业收入分配;调整企业与劳动者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劳动者报酬的保障机制;在再分配领域继续健全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时隔一年,2011年12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微博(http://www.sina.com.cn)发表了一篇署名张庭宾的文章,文章以“中国财富再分配已日益恶化”为题,深入探讨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机制建设,文章指出,真正的改革攻坚是从体制机制根本上遏制既得利益的扩张,进行更加合理的财富再分配。并认为改革主要有四个突破口:一要极大地降低政府的宏观管理成本;二是要对中国民间资本放开金融业中下层,从而极大地降低中国的金融成本;三要彻底扭转中国财富不断向西方,特别是美国转移的痼疾;四要将土地矿产资源的收入全民共享。

2013年2月,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绿皮书(2012)》与《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发布。其核心观点之一即是需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展开社保制度顶层设计;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与效率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的管理与服务。专家认为,未来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结合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基于未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展开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规划。

在制度设计方面,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二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筹资机制;四要建立科学的社会保障待遇补偿机制。在兼顾保障的公平性与效率性方面,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兼顾;二要尽快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三要加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整合与能力建设。

综上所述,财富再分配机制首先要改革制度建设,以缩小贫富差距为根本着眼点,以保障低收入或无收入群体的一般生活水平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本原则,以健康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