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房地产价格上涨与住房财富差距分化

房地产价格上涨与住房财富差距分化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房改初期,福利房开始被廉价买断,不久售后公房也逐渐得以上市交易,伴随住房市场化过程中房价的快速上涨,这种住房分配的不平等就被进一步放大为收入或财产拥有的不平等。住房财富差距的两极分化对整个社会将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应该引起政策当局的关注。除自住房以外的投资性房产在住房财富差距分化中又起多大的作用呢?然后,分析了不同家庭特征对住房财富差距的影响程度,以及投资性房产对住房财富差距的贡献程度。
房地产价格上涨与住房财富差距分化_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广义财富效应研究

贫富差距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人们观念中贫富差距具有两重含义:过大的收入差距和巨大的财富差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高速增长,也带来了财富增长,而20世纪90年代公有住房的私有化改革,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及随后房价上涨带动的私有房产价值增值,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居民的财富积累水平,这也导致了城镇居民财富积累水平的不平等分化(瞿晶、姚先国,2011)。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财富分布的不平等,既有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原因也有城镇居民收入不断两极分化的现实原因。从历史角度来看,计划体制下的福利住房分配,是由权力、身份、资历等因素所主导,由此导致的福利房拥有数量和质量的不平等是计划体制下社会不平等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改革易于推行,90年代住房市场化改革中默认了既有的住房资源分配状况。在房改初期,福利房开始被廉价买断,不久售后公房也逐渐得以上市交易,伴随住房市场化过程中房价的快速上涨,这种住房分配的不平等就被进一步放大为收入或财产拥有的不平等。从现实来看,在收入分配趋向两极分化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住房市场化发展必然带来住房拥有量和住房资产价值上的两极分化,造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陈钊等,2008)。

住房财富差距的两极分化对整个社会将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应该引起政策当局的关注。住房拥有量和住房财富价值上的两极分化,会成为社会贫富分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助推器”,会进一步加速扩大不同人群的收入与财产差距,加剧社会阶层分化(Meng,2007)。过分悬殊的收入或财产差距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还会使社会成员之间产生隔阂、抵触和离心因素,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普遍的认同感,从而降低社会的整合力,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的分崩离析,引发动荡与不安。

然而,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财富差距到底有多大?房地产市场化后的十多年其变化趋势如何?家庭收入、户主职业、所在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以及省份等家庭特征因素在其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除自住房以外的投资性房产在住房财富差距分化中又起多大的作用呢?国内现有文献仅从定性或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财富差距进行描述性分析,少有定量研究,更没能回答以上问题。

本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简称CHNS)2000~2009年四次微观家庭调查数据,首创性地对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财富差距展开深入细致的量化研究。首先,借鉴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测度原理以及群组分解和来源分解理论,对城镇居民住房财富差距的进行“静态”差距分析。然后,分析了不同家庭特征对住房财富差距的影响程度,以及投资性房产对住房财富差距的贡献程度。接下来,借鉴收入流动性测度原理,对城镇居民住房财富差距随着时间推移的流动性进行“动态”测度和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