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市场需求持续走弱

当市场需求持续走弱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名词解释: 产成品库存指数是PMI体系中的一个分项指标。从6月PMI继续回落可以确认中国经济回调,未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下降。而需求适度下降将使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去库存压力。  另外,在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体系中,还有一个“生产指数”,该指数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来反映生产快慢。

名词解释: 产成品库存指数是PMI体系中的一个分项指标。所谓产成品,是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征税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产成品库存就是指存放在仓库里的、目前闲置的、可以销售给客户的产品。库存增加可能是为了满足订单需要或因销量减少而被动增加。

  我们已经知道,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5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

  2010年6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表报告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5月回落1.8个百分点。作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的连续下降,引起了高度关注。从6月PMI继续回落可以确认中国经济回调,未来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下降。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5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升幅为1.5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最大,达到7.6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回落幅度较小,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

  2010年6月能源类企业的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购进价格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低于 50%。6月能源类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高于50%,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行业不仅高于50%,更是达到60%以上。

  针对2010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情况,PMI指数在5月回落以后,6月继续回落,可能预示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平稳回调,这对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可持续性将发挥积极作用。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回落,可能预示外贸出口增长率将出现回调;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则可能预示企业成本压力减轻。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由升转稳的关键时期,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正在形成之中,但还需大力巩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6月制造业产成品库存指数是2年以来制造业库存指数首次突破临界点。作为反映经济好坏的重要指标,库存达到50%以上,反映的是整个市场需求下降,经济减速明显。而需求适度下降将使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去库存压力。

  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济快速增长势头正在放缓,这很大程度上是4月以来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控的结果。能源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高于50%也进一步说明政策调控效果正在逐步显现,高耗能产品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库存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主动补库存,另一种是由于企业产品销量下降被动补库存。2010年6月的制造业产成品库存指数突破临界点,属于后者。这反映出经济增势减缓,工业生产增势回落。

  从PMI数据来看,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产成品库存呈上升趋势。而2009年9月纳入PMI指数的20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仍表现出衰退性质。受需求乏力影响,钢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纺织行业等库存压力加大,生产提速的难度较大。

  在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体系中有一个产成品库存指数,该指数的作用是可以借助企业的直观判断来反映产成品库存的升降。而从该指数来看,2008年7、8、9月最近的3个月持续从47.8%、49.0%攀升到50.5%,是该指数从2005年1月以来首次上升到50%以上。在20个受调查的行业里,有7个行业达到50%以上,个别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该指数还高达60%以上。从727家受调查的企业反馈来看,反映产成品库存比上月上升的企业比重,最近3个月也在以2~3个百分点的增幅逐月攀升至23.0%。这些数据都说明产成品库存上升的趋势不容忽视。

  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相对较快,而需求相对不足。

  另外,在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体系中,还有一个“生产指数”,该指数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来反映生产快慢。从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来看,二者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据研究,二者相关系数达到98%。但是二者变化虽然方向相同,即同升同降,但变化却不同步,主要是变化的幅度不同。以2010年9月为例,生产指数比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达到54.6%,而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5.3个百分点,达到51.3%,两相比较可见,生产指数无论是升幅还是从指数本身,都比新订单指数高。这说明,生产相对较快,需求相对不足。

  实际上,中国多数工业产品供过于求已成为一种常态,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有可能带来两个变化:一是制造业整体效益下降;二是产品价格下跌。这两种情况,对当前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都不是利好消息,会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对稳定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也较为不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