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学考研分析

管理学考研分析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就业需求增加相对较缓的情形下,供大于求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析法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

当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就业需求增加相对较缓的情形下,供大于求必然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为了提升自身的就业优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取硕士研究生。这样,“考研热”也就成为这一模式下的必然产物。管理学由于自身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自然也就成为考生竞相选择的热门学科。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2000年到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接近7倍(见表1.1.1和图1.1.1),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有近700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加之近几年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增加等原因(见图1.1.2),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数也相应增加(见图1.1.3和图1.1.4),“考研热”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

表1.1.1 1994—2013年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及考研报录人数统计表

【注】此表由编者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信息整理而成;“报录比”为当年录取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表示该数据信息暂缺。

图1.1.1 2000—2013年我国本科毕业生人数统计图

图1.1.2 2000—2013年我国考研录取人数统计图

图1.1.3 2000—2013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统计图

图1.1.4 2000—2013年我国考研报名增长率统计图

从上述的图表中不难看出,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虽然有的年份其报名人数增长率不高,但是由于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总体数量比较大,导致在较低的增长率的情况下每年报名人数依然持续增长。另外,从表1.1.1中的报录比可以看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竞争还是较为激烈的。2013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为50万左右,报名人数约180万,整体招录比约为3.3:1。也就是说,大概每三名考生中,只有一人能被录取。从表面上看,2013年的报考、录取人数变动不是很大,但由于各个地区、学科门类等差异,其竞争态势还是较为严峻的,而且报考格局也呈现以下四大“热”点:

一是专业硕士会越来越“热”。以前专业硕士的竞争不是很激烈,但随着其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加之一些好学校专硕就业确实不错,使得报考专硕的人越来越多。预计,2013年专业硕士的录取比例可能会达到40%左右,2014年会达到45%,这样,2015年就可以达到国家规划中的50%,即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招录比例达到1:1。

二是热门城市的竞争会继续加大。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江苏、浙江等六个省份,报考人数将呈现扎堆趋势,地方因素在考生选择学校中占据的权重将进一步加大。

三是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将会越来越多。比如金融等经济学专业和会计等管理学专业。此外,英语、计算机、法律硕士等专业,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图1.1.5是某高校学生考研专业选择统计,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各学科门类的报考情况。

图1.1.5 某高校学生考研专业选择统计

四是热门高校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有关资深人士分析称,全国高校整体录取比例约为3.3:1,但其实研究生招考的竞争程度远高于此,因为大部分考生都是“奔名校去”。招录研究生的单位有865所,其中,“985”高校只有39所,“211”工程院校也只有112所。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析主要是指分析组织或个人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因此,SWOT分析法实际上是对组织或个人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它们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组织或个人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组织或个人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上。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SWOT分析法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就结构化而言,首先,在形式上,SWOT分析法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不同的分析意义;其次,在内容上,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另外,早在SWOT诞生之前的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过SWOT分析法中涉及的内部优势、弱点、外部机会、威胁等因素,但只是孤立地对它们加以分析。SWOT分析法的重要贡献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这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企业战略计划的制订更加科学全面。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它已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SWOT分析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因为SWOT分析法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企业竞争地位描述。所以,在研究中一定要真实、客观、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各种表现,并可以使用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来弥补SWOT分析法的不足,以达到科学地评估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一般在分析之前必须做到:一是对研究对象的优势和劣势有客观的认识;二是必须区分现状与前景;三是必须考虑全面;四是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五是保持SWOT分析法的简洁化,避免复杂化和过度分析。

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该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它们是在研究对象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于主观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该对象的历史与现状,更要考虑其未来发展问题。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构造SWOT矩阵。在这个过程中,要将那些对研究对象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在后面。

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研究对象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研究对象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研究对象改变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研究对象存在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其利用机会时,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威胁(ST)战略是指研究对象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之后,便可以制订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订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考虑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并加以排列组合,得出一系列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在对管理学考研进行SWOT分析之前,必须先对构成该研究方法的各个分析因素进行客观描述。

①学科发展比较成熟,基本上各大高校都设有招生专业和培养方案等;

②管理学学科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③该学科与社会各类组织的发展联系紧密,就业形势较好。

①复试和录取分数较高,考生望而却步;

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但是部分院校的学科建设并不成熟;

③学科本土化建设不够,过多依赖国外学科体系;

④学科自身理论与实际的管理实践活动有一定的距离,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强。

①随着全球人口、经济、组织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空间不断增大;

②国家政策对该学科的支持,有助于彰显该学科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优势。

①专业硕士自身较强的就业优势及其分数线相对较低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学学术型硕士的发展;

②国际大环境、组织的复杂性等原因造成管理学在就业与发展上的不稳定。

构造管理学考研的SWOT矩阵见表1.1.2。

表1.1.2 管理学考研SWOT矩阵分析

由管理学考研SWOT矩阵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学考研所处的环境既有机会,也有威胁。是否选择报考管理学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然而,一旦选择管理学,就一定要承受管理学考研带来的压力,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身应对就业等各方面压力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