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智慧化概述

智慧化概述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智慧化内涵通常认为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是通过思维活动表现出来的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由脑力劳动表现出来的能力。(二)智慧化特征研究型医院在智慧化建设中集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理念,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综合来看,研究型医院智慧化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智慧化内涵

通常认为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是通过思维活动表现出来的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由脑力劳动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地说,智能具有下述特征。

1.具有感知能力和理解的能力 感知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接受并理解文字、图像、脸谱、声音、语言等各种外界传给人的“自然信息”,也就是人有很强的认识和理解客观环境的能力。

2.具有记忆与思维的能力 记忆与思维是人脑最重要的功能。记忆用于存储由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外部信息以及由思维所产生的知识;思维用于对记忆的信息的处理,即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推理、联想、决策等。

3.具有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人的本能,人都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着学习。并通过学习知识,增强才干,适应环境的变化,充实、完善自己。

4.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如干扰、刺激、突变事件等能灵活地作出反应,这就是自适应能力。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有时会遇到事先难以预料的情况,即便是处在千钧一发之际,人们也能根据以往的经验,针对现状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或行动,有效地摆脱面临的困境。人们通常用语言或者某个表情、眼神及形体动作来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传达某个信息,这称为行为能力或表达能力,它是自适应能力的表现形式。

人工智能或机器智能是人类智能在计算机或机器上的模拟,它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智能计算机)或智能系统,使其能听、会说、能看、会写、能思维、会学习、能适应环境变化、能解决各种面临的实际问题,透过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模拟、延伸、扩展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搜索算法、知识表示、知识推理、知识获取、规划技术等智能技术的算法实现,构建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动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机器人学、博弈、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系统,将这些系统集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中,就形成智能设备和智能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各种感应科技嵌入到客观物体中,使物体与物体在网络中互联互通,对感知信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加工,以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实现更加迅速、正确、灵活、节约的交流和反应,同时实现整个系统的低能耗,这样的系统可以称之为智慧系统。智慧系统的特点是有感知、能自动做出反应并进行交互、系统耗能最低,智慧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过程称之为智慧化。

智慧化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智慧终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3S技术等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具体讲就是应用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对客观实体进行数字化改造,使得物质世界数据化,使信息与实体融合成一体,建立与实体世界对应的信息世界;信息世界的大量数据,通过在云平台上进行分析、整合、挖掘,可加工形成智慧化的数据产品,通过反馈到实体世界,或通过智慧终端进行使用,对实体世界的发展起到优化提升的巨大作用。

医院智慧化就是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对医院建筑、仪器设备、院区设施等进行智慧化改造和建设,建立可感知、数字化的医院基础设施;使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局域网、WIFI等网络技术,建立院内、院外安全互连,信息互通的网络体系,使医院物质世界数据化、网络化;在此基础上,依托云存储、云计算,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慧医院信息系统、智慧移动/远程医疗系统、智慧区域医疗系统及智慧教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供医院各类工作人员、卫生事业管理者使用,向健康人和患者提供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和疾病管理等健康信息服务。

医院智慧化建设到一定阶段的形态表现就是智慧医院。

研究型医院智慧化建设更强调创新性和引领性,在技术上要敢于应用其他学科的新成果,结合数字医学、医学信息学的需求进行创新,在开发工作中要围绕医、教、研、护的创新工作开发智慧化新系统,在应用中要敢于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

研究型医院智慧化建设,要从人才、技术、开发、实施和服务等维度聚焦到创新工作。首先是集聚起知识和技术创造人才,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高水平的信息研究、开发团队;其次是在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开发和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化的信息系统;再就是利用这些现代技术和先进系统对医院进行智慧化管理,为医院工作人员、卫生行业管理者提供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工作站,为健康者和患者提供智慧的在线监测、主动实时推送的个性化健康服务。

(二)智慧化特征

研究型医院在智慧化建设中集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理念,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综合来看,研究型医院智慧化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全面透彻的感知 通过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将患者、医护人员、仪器设备、药品、医疗器械,以及计算机、楼宇建筑等一切医疗相关设施的信息进行全方位感知,获取传感器的一切数据,便于对医疗系统中的每个部分、每个个体、每个环节状态进行有效感知、观察和度量。

2.信息在统一平台上全面互联融合 通过医院智慧化建设,使医院、个体、器械、机构等整合为一个协同整体,打破原有“信息孤岛”,将医疗信息资源进行跨系统、跨院区共享,使庞大的医疗信息通过极其简单的方式便可以随时获得,将临床医生、护士、研究人员、管理者、保险公司和患者联系起来协同工作,帮助解决患者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3.大数据支持的智能决策 医疗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智能化的程序进行持续分析,快速而准确应对变化,预测和优化未来的活动,提出智能解决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决策,可对整个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优化绩效,整合预测模型,为患者提供更高价值的服务。

4.智能融合的应用 智慧化医院建设可以理解为以云计算为支撑,将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融合,将医疗物理设施和IT基础设施进行融合,将多级数据经过合成后形成一种全新的综合数据,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以智慧化的形式应用于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既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量,又为患者实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5.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智慧医疗信息平台为医疗专家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分析,在伦理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变革传统的医学模式,推进临床技术和临床研究,激发更多医疗领域内的创新发展,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建设。

(三)智慧化发展历程

从技术上看,人工智能技术是医院智慧化软件的灵魂,物联网的出现是医院智慧化的必备条件,数字化、网络化是医院智慧化的基础。

从医院信息化战略发展上,先后提出过医院计算机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目标。随着IBM“智慧地球”战略的提出,国家和各行业纷纷提出自己的智慧愿景,许多城市提出建立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企业,有的医院提出建立智慧医院的目标。研究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将医院智慧化建设作为创新的主要内容,将智慧医院的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医院智慧化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系统化的智慧”应用阶段 过去30年,我国医院信息化主要是进行以事务处理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起了以HIS、CIS、PACS、LIS、RIS为代表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展了远程医疗的应用,进行了区域医疗、网上医院的探索。系统之间主要以数据交换实现互联,下一步应进行以系统智能化为基础的“横向系统化的智慧应用”的改造,达到系统间的有机协同和完整的智慧运作。

2.“体系化的融合”阶段 随着系统化的智慧应用阶段的出现,横向的“体系化融合”呈现出跨行政区域、跨国运作“一体化”融合,此阶段以便利化、系统化、集成化等特征。如医院患者账单的支付有支付宝、银医一卡通、社会保险等系统来支撑;政府监管服务体系相应地就是卫计委监管部门、药监局监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信息监管部门等部门的集成。

“体系化的融合”的优越性,是使服务对象更广、服务品种更丰富、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品牌更响、安全性更强、市场开拓竞争能力的特色更突出。

3.“统一标准化”的发展阶段 此时,医院智慧化建设呈现系统技术标准与业务流程标准的“一体化”设计、构建,系统应用示范、全面推广相统一,防止和克服了“信息孤岛”,形成应用者、网络产品制造商、系统开发服务商以使用统一的标准为共同的追求。从医院系统智慧应用的业务流程来说,如产品认知的标准化、参与主体代码的标准化、服务过程各环节相关业务的统一的标准化等,都是这样的例子。标准化发展的规律是“领先者胜、服务对象共认者胜、高水平者胜”。

4.服务模式的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的阶段 没有医院健康服务模式的创新,就没有“系统的智慧应用”。没有应用市场的开发创新和开放合作创新,“系统化的智慧”发展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医院主体和政府主导相结合,“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协调,医院主体的活力与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调整完善相得益彰。服务模式创新着眼于便利化、系统化、一体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共同创新。

5.信息安全监管的技术手段与法律制度建设融合的阶段 目前信息化的发展正从偏重于技术手段,向重视规范化的法律手段与技术监管手段并重的阶段转变,如实名制度、信用制度、违法违规的追究制度、隐私保护制度、服务外包的安全保障制度等,都是法律和技术并重的监管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