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

中长期经济潜在增长率预测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潜在增长率的预测中,近两年的预测是按照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方法进行的,而两年之后的其他年份我们假设经济增长速度会趋向于潜在增长速度,从而我们使用生产函数进行预测。2.宋立、孙学工、刘雪燕、李世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7%左右》,《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1月8日。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潜在增长率的预测中,近两年的预测是按照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方法进行的,而两年之后的其他年份我们假设经济增长速度会趋向于潜在增长速度,从而我们使用生产函数进行预测。

1.投入变量预测

(1)就业人数

受劳动力受教育时间不断延长等原因的影响,劳动力就业时间不断推迟,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呈不断下降趋势。我们假设“十三五”时期就业率保持2011-2013年的下降趋势。通过滤波获得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变化趋势,外推后获得未来每年度的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数的预测数据来源于社科院人口所。

(2)就业比重

从就业结构来看,近20年来,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导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转移持续加快。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0年的60.1%,降低到2013年的31.4%。与此同时,非农业部门吸纳的就业人员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从1990年的21.4%上升到2013年的30.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8.5%提高到38.5%(见图4-9)。

由于是分部门预测,需要知道未来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的分布,因而需要预测就业结构的变化,我们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预测基础上进行了一定修正,如表4-8所示[3]

图4-9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表4-8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单位:%)

数据来源:课题组计算。

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人数如表4-9所示。

表4-9 各部门劳动投入预测(单位:百万人)

数据来源:课题组计算。

(3)资本存量

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受到投资增速和折旧率的影响。“十三五”时期,由于人口结构变化,我国的高储蓄率将不可持续。我们分析了我国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口抚养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储蓄率将下降0.8个百分点(见图4-10)。如果考虑体制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预计2015-2020年储蓄率将呈下降趋势,通过测算,预计较1993-2013年相比下降约3.5个百分点。同时,资本外流等因素会进一步降低我国资本存量的增加速度。

图4-10 储蓄率与抚养比变化(单位:%)

(4)全要素生产率

综合全要素生产率的各影响因素来看,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加快存在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通过当前趋势的线性外推作为未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趋势。

根据以上各投入要素的测算,我们获得“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速(见表4-10)。总体来看,由于生产要素投入增速的下降,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将趋于下降,“十三五”时期的均值为7.3%。

表4-10 潜在增长率预测(单位:%)

数据来源:课题组计算。

为防范经济可能发生的大幅下滑,增强经济长期增长潜力,建议如下:

第一,要继续有效挖掘要素供给潜力。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和资本供给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储蓄率变化都有放慢的趋势,甚至将转为下降。但我国仍有提高要素供给的潜力,应着力加以挖掘。一是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仍较高,通过城市化的拉动和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推动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力比例,从而增加二、三产业的劳动供给。二是适当提高退休年龄,目前我国退休年龄较低,在人民健康素质已经大幅改善的条件下,实际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应视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及时调整退休年龄。

第二,发挥要素质量提高的新比较优势。在要素供给数量有所下降的同时,我国的要素供给质量有所提高。一是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加快。目前中国年度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达到570万人以上,是本世纪初的5倍,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二是研发投入增长迅速。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率在20%左右,2013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超过2%。三是资本存量质量上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中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素供给质量的改善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这也是我们假定未来生产率增长高于历史趋势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要素质量的提高,推动创新和结构升级,提高技术进步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要素供给数量增长减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宏观调控的政策参数做相应调整。一方面宏观调控所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要与潜在增长水平相适应,未来10年要适当降低经济增长目标的中枢值,防止沿袭以往惯性设置较高目标而过度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由于潜在增长的部分下降是受外需的影响所致,而研究结论表明外需对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更甚于潜在增长,意味着未来出现负产出缺口的可能性较大,因而需要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弥补产出缺口。但政策的力度需要把握好,由于潜在增长率也在下降,因而政策不应着眼于弥补全部实际增长的下降。

第四,依据经济长期潜在增长趋势做好中长期财政计划。由于未来经济增长环境的变化,应未雨绸缪早做规划,避免政府陷入债务陷阱。应引入中长期财政计划,对未来财政收支路径做好规划,使财政制度设计、支出责任设定、赤字与债务安排都要与潜在经济增长情况相适应,以保持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

第五,加快改革步伐,释放改革红利。一是继续推进行政制度改革,提高制度供给效率。二是加大金融改革力度,降低金融抑制程度。在资本供给减慢的情况下,资金价格应更多地反映资本供求关系,使资本供求趋于平衡,并通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直接融资等方式,提高资本运用效率。三是加快农村土地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推进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化,增加要素投入的速度与数量。

参考文献

1.宋立、刘雪燕:《“十三五”时期要防止经济增速台阶式下降》,《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1期。

2.宋立、孙学工、刘雪燕、李世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7%左右》,《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1月8日。

3.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著:《“十三五”规划研究: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刘雪燕:《对潜在风险冲击要有充分考虑》,《中国经济导报》2015年1月31日。

5.刘雪燕:《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院课题报告,2011年。

6.刘雪燕:《“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报告,2014年。

7.郭妍、张立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外需大幅下滑时期的视角》,《国际经贸探究》2010年第3期。

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9.刘迎秋、高静:《阿根廷和智利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拉丁美洲研究》2007年第8期。

10.戚文海:《经济转轨十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探析》,《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4期。

11.任卫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观察和建议》,《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第3期。

12.苏惠民:《浅析德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德国研究》1996年第3期。

13. Jean-Philipe Cotis, Joren Elmeskov, Annabelle Mourougane. Estimates of potential output: Benefits and Pitfalls Form A Plicy Perspective. OECD Economics Deparment Working Paper.

14. Brussels.Report on potential Output and the Output Gap. Economic Policy Committee, 25 October 2001.

15. CBO’S Method for Estimating Potential Output: An Update. CBO paper, August 2001.

【注释】

[1]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使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表示农业用地面积。2004-2009年二者之间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2]如果考虑到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函数设定的一致性,各价值变量应调整为1992年价,但由于第三产业中各部门数据的限制,我们把第三产业的生产函数中各价值变量调整为2002年价。进行加总时,由于我们使用的是速度,不同基期不会影响速度的结算结果。

[3]参见李善同等《2030年的中国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