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研究

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研究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课题组2016年1月,国务院批复《青岛市总体规划》。这都为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带来政策机遇。(三)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存在的问题和“短板”1.创新领军型人才不足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和基础。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课题组

2016年1月,国务院批复《青岛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青岛城市定位由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经济中心城市提升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将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创新为主导,以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推动创新驱动引领型发展,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这是青岛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青岛积极承担国家赋予的创新重任,城市发展重心转移到创新上来,青岛创新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一、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内涵解读

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是由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主体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的东部沿海创新中心,具有影响、辐射、集聚、调配东部沿海创新资源,产生集聚经济和大量技术溢出效应的城市网络创新中心。

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核心是培育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引领;目标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特点是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载体是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与高科技产业园区;创新全过程的风险投资体系是保障;军民结合的创新体制是手段;成为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是结晶。

二、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一)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基础和优势

1.创新空间优势凸显

青岛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中间,既可接受两个城市群的创新辐射,又可弥补区域性创新城市的空位,可形成山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龙头。

2.企业创新主体优势显现

以海尔、红领等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传统企业,实施了转型升级的“互联网+智能制造”式发展。作为传统工业大市和正在兴起的互联网工业城市,青岛经济走上转型之路,迈开了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步伐。

3.科技与产业融合开始聚焦

在“本土系”创新集群基础上,又形成了“中科院系”、“央企系”、“高校系”等科技产业创新集群。“中科院系”创新集群已在青岛形成“二所七基地一中心”的格局,孵化35家公司,汇集人才近千人;“高校系”创新集群初步形成,与清华、大连理工等10所高校科技合作取得实质进展;“央企系”科技产业创新集群兴起,中船重工、航天科技等6家央企与青岛市开展科技战略合作,机械总院、中航625所、航天35所等基地投入运营。

4.“三创”平台不断壮大

“三创”平台成为青岛创新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市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4家、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家,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二、第五、第一位。国家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总数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全市孵化器1000万平方米,集聚创新创业人才1.2万人。

5.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清华大学连续五年发布《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排行榜,青岛都进入前20名行列,其中2015年名列第10位,在“产业发展”、“人才环境”、“研发环境”、“中介服务”、“创新知名度”等一级指标中得分较高。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和幸福指数较高,多次被国际权威机构列入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行列。

6.创新投入产出效应明显

科技投入方面,2015年,青岛研发(R&D)投入244.3亿元,居全省首位,占GDP比重2.81%。科技产出方面,2015年,青岛PCT国际专利申请339件,占全省总量40.5%;发明专利申请44962件,连续三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发明专利授权5170件,增幅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二)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战略机遇

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城市带来诸多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施东部率先发展战略,作为沿海城市的青岛可以继续走在发展前列;二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青岛作为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大市可发挥排头兵的重要作用;三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青岛作为重要节点城市可以乘势而上,形成战略主动;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为青岛老工业转型升级指引方向。

国家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青岛高新区(包括西海岸新区)作为山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部分、建设中国“蓝色硅谷”。青岛还承担50余个国家级创新试点和示范城市任务,肩负国家创新的战略使命。这都为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带来政策机遇。

(三)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1.创新领军型人才不足

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创新人才应包括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创业家、高级蓝领等多种类人力资源。青岛市入选国家创新万人计划的人数,与同级别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企业家、投资家数量明显不足。

2.科技金融的“造血能力”不足

2015年,青岛市风险投资基金投入初创企业总额度分别为深圳的16%、武汉的30%、南京的50%。深圳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一批实力较强的本地金融机构,天使投资、VC、PE等发展趋势强劲,金融服务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金融机构数多。青岛市在以上方面与国内先进城市比较差距较大。

3.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

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是长期制约青岛科技产业壮大的“瓶颈”。一是科技创新成果没有充分释放为经济价值。虽然青岛在海洋经济方面存在优势,作为海洋科技城聚集了全国海洋教学、科研机构,以及涉海科研人员、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等各类海洋专业技术人才,但青岛市总体创新能力没有充分释放为经济价值。二是研究功能、管理功能与青岛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不对接。青岛十大千亿元级产业链中的汽车、家电制造、造船等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需要依靠国内外其他区域的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持。三是科技产业层次较低,与先进城市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杭州集聚全国超过1/3的电子商务网站,涉及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网络营销、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领域;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经济主导力量,信息、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已成规模支柱产业。而青岛大部分产业还是在传统的制造业领域。

4.缺乏有效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青岛市产、学、研、金功能重叠,彼此孤立、各自为政的传统体制存在,影响了创新绩效。缺少深圳市的“四像四不像”创新机制模式[1]

(四)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面临的挑战

1.我国各区域城市创新中心崛起的竞争挑战

我国各区域城市都在以创新求发展,不仅有国家确定的北京、上海、深圳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而且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同级别城市创新都在大幅度提升,地级市包括山东省内的烟台在海洋工程、石油平台等科技产业发展上也超越了青岛。

2.全球化对传统科研体制的挑战

青岛的科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面对全球知识资源汇集、国家间解决共性技术、洲与洲之间协同制造生产、世界市场分布尚未完全适应,尚未形成创新争取国家自贸区试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走出去”的有效机制。

3.科技革命对创新模式的挑战

只有加快平台企业培育,才能在全球产业调整升级中拥有新兴产业的通道和大市场的入口。青岛在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科学技术研究组织方式和新业态、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与杭州等先进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4.产业升级结构性矛盾的挑战

青岛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如果不向创意设计、产品研发、核心组件制造、供应链物流、品牌营销、市场渠道等国际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发展,青岛产业将长期被锁定在产业结构的低端。

三、国际创新中心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全球科技创新的兴起,起源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相互交织作用,推动从要素驱动、资本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形成了世界各地的创新中心体系。对可供借鉴的国际创新中心城市,应根据青岛东部沿海创新中心建设所具备的条件与标准进行甄选:第一,不是国际化的超大城市,如东京、纽约、巴黎等与青岛的定位目标不同,不具有参照性;第二,更侧重于产业概念和承担国家实验室等具有与青岛创新中心建设阶段相近的地区,如美国硅谷、法国布雷斯特地区;第三,选择创新中心城市影响力确定在一定范围内,与青岛区位相类似并有其特性的创新中心城市,如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和美国的波士顿。

(一)国际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与案例分析

1.“美国硅谷”全方位创新生态系统模式

硅谷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中心的成功典范。其主要特点是以创新生态系统为依托,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1)斯坦福大学的衍生力。斯坦福大学是硅谷诞生的摇篮,这一人才集聚地孵化造就了硅谷。时至今日,斯坦福大学仍是硅谷发展引擎,每年新创立的企业数量同其培养出的工程学和商学毕业生一样多。研究性大学与其自身的制度创新产生出强大的科技可持续创新力,如斯坦福大学的职务专利发明制度、教授与高科技公司之间的互动联系等成就了硅谷的发展。

(2)风险资本的孵化力。高新技术产业既是一个高风险产业,又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没有大量资本支持就不可能开发出高新技术,更不可能产业化。正是这些风险投资家对未来市场的洞察、对现代金融工具的掌握以及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家的联手,推动了硅谷创新经济的腾飞。没有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人、战略投资家、投资银行家参与,就没有硅谷的成功。风险投资具有孵化器功能,不仅给新创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而且风险投资家运用经验、知识、信息与人际关系网,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开拓市场,提供增值服务。

(3)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力。产业集群是长期竞争优势一个重要来源,集群中的企业能够获得范围经济效应,可更方便地获得专业化要素,资源叠加与人才互动使得创新更易成功。技术不断溢出,给其他企业带来利益和新的机会。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集群,集中了大量高度分工、相互交融的产业元素。通过企业联合采购共同原材物料、共同开展市场营销等,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合作可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企业聚集使基础设施、法律、金融和其他专业服务得以发展,更吸引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技术交流网络和最有效的技术扩散机制。

(4)创新生态环境的影响力。硅谷拥有创新必需的完备环境,学者将其概括为“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包含: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法规,不断产出成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易于流动的高素质人才,充沛的风险资本和配套服务,鼓励承担风险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鼓励知识共享的开放商业氛围等。

2.美国波士顿创新推动城市经济转型模式

波士顿依靠一流高校集聚、风险资本推动、激励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熟练的劳动大军,形成了创新发展优势,构成了富有竞争力的基础。其主要特点是将科技创新与城市全面转型升级相结合。

(1)产学研融合是推动创新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机制。把智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据统计,128公路地区的科学技术发明者,麻省理工学院占57.3%;马萨诸塞州1000多家科技企业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或毕业生创办。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包括3个方面:一是政府、社会高效合力推进,政府设立专业基金,鼓励高校教师开展产业技术研究,研发的技术快速产业化以服务社会;二是市场机制起到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三是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大激励,知识及创新成果在产学研环节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专利和知识产权,学校、企业创新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知识产权。

(2)非政府组织是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依托。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非政府组织弥补政府职能和市场失灵是十分有利的。非政府组织在波士顿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波士顿地区有3个组织对地方高科技产业发展作用突出:麻省理工教育技术委员会、马萨诸塞州发展公司、多切斯特海湾经济发展公司,它们从不同角度为当地创新型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服务。

(3)风险资本是推动创新要素发展的动力引擎。波士顿政府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波士顿地区有40余家专门从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公司,100多名专门投向初创科技企业的天使投资人,超过20个天使投资联盟。在风险投资推动下,波士顿的成果转化率、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的成长速度遥遥领先于美国其他城市。

(4)创新政策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内生源泉。波士顿提出了三大战略支持知识经济和创新活动的发展:一是1/3计划,涉及经济各领域;二是后街计划,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问题,支持企业培训员工、建立网络联系、升级关键的基础设施等;三是生物科技计划,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医药、高端制造资源,引导科技产业发展。

3.法国布雷斯特海洋科技创新模式

布雷斯特是法国西北部的旅游大区,有商港和军港,是世界知名的创新中心。其主要特点是依托海洋科技创新要素优势,形成海洋经济创新中心。法国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在这里建造。

(1)聚集海洋科研资源。布雷斯特集中了法国50%以上的海洋科研人员和机构,包括海洋开发研究院、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内陆水域生物地理中心、极地学院、发展研究学院、海藻研究及推广中心、气象中心等研究机构,Lanvéoc海洋学院、国立军事工程学校、西布列塔尼大学、南布列塔尼大学、雷恩第一大学、国立民用航空学校、国立工程师学校、高等技术工程师学校等高校和科研机构。

海洋开发研究院是法国的国家海洋研究机构,由法国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和南特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合并而成,受法国工业科研部和海洋国务秘书处双重领导,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瞄准世界科研前沿,研究海洋开发技术和应用性海洋科学,承担制订和协调海洋开发计划,审议和决定下属机构的海洋研究与开发计划,研制用于海洋开发与研究的仪器和设备,参加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促进法国海洋科学应用技术或工业产品的出口。研究院下设环境与海洋整治部、生物资源部、海洋研究部、海洋技术与信息系统部、海洋研究船和水下潜水器部等,在全国设有5个海洋学研究中心、24个台站、72个实验室和研究室。研究院的管理体制与其具体的使命,使得布雷斯特地区通过海洋领域内具有超前研究地位,为产业提供支撑,有力地促进了国际合作。

(2)产业向科技园区集中。布雷斯特经济主要以国防、造船(修船)、通信、精密仪器(机械工程)、食品加工、生态科技、海洋科技、电子设备为主,主要向布雷斯特高科技园集中。该园区占地107公顷,内有6300多位技术人员、88家企业,主要发展海洋环境、海洋能源开发、军舰修造及配套、海洋微生物技术、海洋渔业、海洋通信、海洋探测设备等产业,是世界海洋生物产业最密集的聚集地。

(3)丰富的海洋科技与商务交流活动。布雷斯特是海洋科技方面的贸易交流城市,是召开国际会议理想场所,如TECHNOMER是一项年度海洋科技国际商务例会;OSATES(海洋太空高科技欧洲博览会)集科学和经济于一体的设备与维修展览会,组织参观船舶及军用民用公司等活动。

4.特拉维夫的基因与创新模式

位于以色列西海岸特拉维夫被誉为仅次于硅谷的创业胜地。其主要特点是本土初创企业与技术交易共同推动科技创新。该城市作为创新中心,拥有“创新五元素”。

(1)倚重大学培养卓越的人力资源。大学对以色列高科技发展贡献率超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位于特拉维夫的以色列理工学院培养了大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理工学院是科学基础性研究、技术原始创新的摇篮;以色列高科技行业的脊梁,75%的工程师从以色列工学院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开始创业,并将以色列创业型公司与进入以色列的微软、英特尔谷歌雅虎、IBM等跨国公司联系在一起。

(2)从学术研究到工业转化的TTO体制。世界高度评价特拉维夫将技术从实验室转移至企业的能力,这种能力源于其建立了大学研究和工业领域紧密捆绑的TTO(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或技术转移公司)体制。TTO将基础研究与工业结合,高校负责基础研究并掌握世界前沿科学技术,工业领域负责实现产品的市场价值。当基础研究达到高水平并发现可以转移到工业应用中去时,技术转移公司优化和销售来自大学的知识产权,买卖专利技术与产品;识别并联合高科技行业中的贸易伙伴,将技术成果转化给高科技企业。高校研究的专利价值也为TTO提供了资金。

(3)技术孵化器的义利兼得运行机制。早期的特拉维夫的技术孵化器隶属于著名大学、行政区、工业集团,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随着孵化器逐步私有化,由投资者支持技术孵化器运行,开始追求重大科技成果并获得具有潜力的回报。孵化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项目转化及投资初期会得到政府的扶持资金,降低投资风险,产生增值效应。每个孵化器都有由来自工业、商界和学术机构经验丰富的总经理领导,服从政府政策决定,设立专业人士组成的项目委员会参与孵化项目的筛选、监管、引导和咨询工作。获选项目的标准是:站在科技创新前沿,有研发的需要,可以开发出具有出口市场的技术产品。当一个项目被批准,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就会成立并实施该项目运作,项目会被转移到孵化器中获得财务、技术、行政、装置和基础设施等服务。由于有孵化器业主、领导团体、导师制度共同把握项目的研发方向,特别是在专业化管理协助下,能够保障孵化项目的成功率,也使得由孵化器培育的公司第二轮融资成功率很高,孵化器本身能够取得相应收益,实现良性循环。

(4)军民融合成为科技研发的催化剂。对于军事尖端技术的不断追求,必须由军用和民用技术结合来支撑。军民融合是特拉维夫创新发展的鲜明特色,并形成了军用和民用科技成果相互转化的机制。研究成果包括宇航、航空、海洋、信息、材料、医药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产品,并向欧美和中国军队出口。以色列军队与特拉维夫私营企业合作是军民融合创新的关键特征:私营企业制作项目,可以与军队合作研发;军队与私营企业可以共享世界级的先进装备;高科技私营公司需要设备,可以向军队申请,利用军队的设备开展研发工作。

(5)金融创新提供服务。特拉维夫创新中心的形成,得益于科技金融和财政制度的创新。以色列是最早设立政府引导资金的国家,1992年就出资1亿美元建立Yozma政府风险基金。国家资金由私人风险投资家使用,项目运营决策不受政府干预,直接投资科技创业公司的种子阶段。1993~2000年,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基金从3家增长到100家,形成强大的风险投资产业。这些基金大部分注资“种子时期”公司。“初级阶段”的投资占据了以色列投资的80%。正是由于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家的资金聚焦于“初级阶段”,致使诞生了大量高科技公司(在欧洲相反,85%的资金都注入了成熟公司)。以色列拥有世界第二多的初创企业和第三多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可与整个欧洲比肩。风险资本投资成功,由投资“初创”过渡到后期阶段,得益于风险投资与创新市场的紧密联系,形成了所谓“采樱桃”模式——投资者依据“前沿科技+风险投资+跨国公司技术需求”,面向研发初级阶段,在几年内创建一批高科技公司,并将这些公司培育成为其他企业可以收购的(技术平台型)标的。近十年间,通过这种模式,有上千家公司被跨国公司收购,其交易总额超过500亿美元。

(二)国际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对青岛的启示

上述国际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各有侧重、路径各有不同,但其背后共同的特点与规律,可为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所启示借鉴。

1.研究型大学:创新的知识源头

青岛要发展现代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作为创新中心的知识源头。这类大学具有知识传授、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三大基本功能,能够不断培养创新人才、产生新知识、衍生新企业。青岛在培育一流创新大学过程中,要通过引进的大院大所,如与青岛共建的中科院的高科技产业研究院、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西南交大轨道交通研究院等,和青岛现有的7所大学、19所驻青研究机构等,建立起学校—产业—研究所间的有效创新平台和运行机制,将优势科学资源转化为创新与产业资源,提高青岛企业创新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实验室:科技研究的制高点

青岛要通过海洋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其他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架设科研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技术需求的桥梁,真正成为海洋科技创新开发及东部沿海创新的策源地。国家实验室出色的基础研究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科技实力,还将推动并引领所在城市相关领域学科的创新,进一步强化城市创新中心的重要地位。

3.孵化器:科技与产业的连接体

青岛不仅要重视千万平方米孵化器等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创新创业的软件建设,包括教授咨询活动、与企业和政府签订研究合同、专利的许可与转让、创建新技术公司、创立风险投资公司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移到产业界去,需要从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创业的角度,积极探索适合青岛产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合作创新的基本模式,合理地配置创新资源。大学与研发机构是孵化器的另一种形式,斯坦福大学与以色列理工大学等是“创业型大学”的典范,其所创办的衍生企业主要是教授与学生创办的高技术企业、技术转让产生的企业等,这些企业的诞生使得人才在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间频繁流动。

4.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引擎

青岛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要加大气力,特别是在海洋科技产业方面补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短板”,形成一个完整的科技创新产业链体系。创新包含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一过程只能通过市场激励企业来完成。

5.创新集群:区域创新集大成者

青岛市要打造创新集群,面对世界新产业革命的兴起,要同培育海尔、海信、青啤等企业一样,培育一批新的引领高科技产业的龙头企业,搭建创新集群的“龙骨”,吸引世界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技术的扩散。国际创新中心都是创新集群由小到大不断成熟的地区。它们的创新集群是一组交互作用的创新型企业和关联机构,因具有异质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并根植于某一特定地域而形成的网络组织。新技术的诞生往往来自区域内公司的集聚而产生的“溢出”效应,各种技术先进的企业和初创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加强和加快了产品开发过程。在创新集群的形成过程中,成功的企业似“领头羊”,带动更多企业的跟进,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联动。

6.科技金融:创新的催化剂

青岛创新中心建设,以及科技金融和创新资本支撑体系的建立,都需要金融创新的跟进。要提供并完善创业创新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各类型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青岛“三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

四、深圳和杭州的创新中心功能定位借鉴

要进行青岛创新中心功能的准确定位,需要对我国其他城市创新中心定位进行分析,在与其他城市创新中心错位发展的前提下,研究青岛市创新中心的主要功能,确定青岛创新中心定位,明确青岛创新中心建设基本思路。

(一)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功能定位分析

1.担负着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历史使命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深圳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明确深圳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务院要求深圳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开放创新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这是从国家层面对深圳国际创新中心的定位。

2.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功能定位的实践

(1)创新成为发展的主引擎。深圳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率先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由模仿创新、跟随创新、引进创新成果向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输出创新成果战略转变,实现了创新从“跟跑”向“并跑”,再向“领跑”的转变。

(2)创新成果不断密集涌现。2015年,深圳移动通信4G和5G技术、基因测序、超材料、3D显示等领域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沿。实现了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突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56项,获中国专利金奖、优秀奖130项,PCT国际专利申请超5万件,分别是2010年的1.8倍、4.5倍和3.2倍。

(3)人才引进培育成效显著。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十二五”时期,深圳引进各类国家和省科研计划团队96个、“海归”人才1.8万余人。2014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5名得主中,2人来自深圳。2015年,深圳拥有全职在深圳工作院士13名、“千人计划”人才154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16人。

(4)科研载体跨越式发展。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启研究院等45家新型研发机构异军突起。建设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国家基因库、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等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1283家,2015年研发机构数约为2010年的3倍。

(5)创新体系的开放度高。“十二五”时期,深圳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芬兰等9个国家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与硅谷、以色列等搭建8条“创新创业直通车”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境外投资1000万元以上研发企业新增255家,建立云计算等45个产学研资联盟和10个专利联盟。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落户深圳。微软、英特尔、三星等58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项目落户深圳。

(6)科技金融支撑创新发展。以金融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截至2015年底,深圳拥有风投、创投VC/PE机构4.6万家,注册资本超过2.7万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321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总量连续9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科技型企业获得了大批量的直接融资支撑发展。

(7)创新基础设施较完善。蝉联国内“最互联网”城市,成为国家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互联网普及率、无线宽带覆盖率分别为86.2%、90.2%,主要公共场所实现WiFi免费上网,城市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8)创新主体肌体强健。深圳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创新主体,科技型领军企业持续增加。2015年,深圳有国家驰名商标159个,是“十一五”末的2.6倍;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由2家增加到4家;进入中国500强的企业达30家;主营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65家,其中超千亿元企业8家;华为、华大、大疆等一大批公司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原始创新型、标准制定型的企业。

(9)形成了中高端产业结构。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一度下滑情况下,深圳仍保持了战略定力,不怕GDP数字难看,咬住转型升级目标不变。截至2015年底,淘汰和转型低端企业超过1.7万家,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双提升。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力量,增加值年均增速17.4%。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70.8%提高至76.1%。金融中心地位巩固,金融业增加值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主要指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三位。优势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工业设计与平面设计等创意产业全国领先,IF国际设计奖获奖数量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技术贸易增长241%。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崛起,23个新兴产业基地和集聚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杭州“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功能定位分析

1.杭州依靠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为主的服务业发展

近年来,杭州创新能力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2015年,成为全国第十个迈进经济规模“万亿方阵”的城市经济体;2016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8%,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位。以上成绩是在全球经济低迷、自身基数较大的背景下,杭州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高起点上实现的。

2016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经济GDP占全市GDP的50%。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杭州电子商务在全国乃至全球已经具有影响力,杭州集聚全国超1/3的电子商务网站,涉及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平台、网络营销、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领域,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零售交易平台、电子支付平台。杭州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质是产业走上了依靠创新驱动之路,杭州的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发展方向代表了世界产业升级的趋势。

2.杭州“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功能定位的实践

2015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定位的基本内容是把杭州建设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示范区、互联网大众创业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全球电子商务引领区、信息经济国际竞争先导区。

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核心是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这项工作被杭州市确定为“一号工程”,杭州市“十三五”规划确定打造“1+6”产业体系,“1”就是万亿元级产业规模的信息经济,即实施“互联网强市”战略,以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为方向,坚持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三位一体”,加快形成以信息经济为引领、高端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新体系,培育形成万亿元级信息产业群和高端装备制造、时尚产业、文化创意、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大健康6个千亿元级产业。

(1)政府与企业合作促进信息经济平台建设。杭州政府重点推进与阿里巴巴、富士康、比亚迪和国千计划团队的战略合作,发挥平台型企业作用。把阿里巴巴作为发展信息经济的发动机和播种机,将杭州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聚焦到实施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互联网+”等领域的27个重点项目;把富士康举集团之力在杭州建设的“淘富成真”项目,作为推进杭州市制造业“互联网+”转型发展的示范和样板;把比亚迪在杭州布局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作为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支撑点,抢抓万亿元级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机遇。

(2)推动“智慧应用”为创新创业提供大环境。杭州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经济已做到了线上线下、实体虚拟“一网打尽”,打车、餐饮、购物等都可手机支付,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杭州在智慧政务、城管、交通、医疗、旅游、网上产品质量监管等领域,都已培育形成了一批智慧应用亮点和商业模式。杭州的“智慧应用”主要分为产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两大类,其中社会公共服务与百姓生活联系紧密:城市服务平台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微信可查询到周边停车泊位服务点;“杭州智慧医疗”服务也驻入支付宝服务,可在线预约挂号、市民卡和健康卡在线充值;用支付宝扫码就能免押金免费用,借到诸如充电宝、雨伞等物品;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启用市民、游客扫码租车功能。

(3)激发经济体系中大量的创新创业能量。在杭州形成了阿里巴巴、浙江大学、海归学人、浙商下一代“新四军”,为创业者提供舞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者提供岗位。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不仅是一家科技公司,也是创新创业企业的特大孵化器:2013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成功,2万员工持股市值超过2000万元,其中大批人选择在杭州创业;曾在阿里巴巴公司工作的10万职工,现已有6万人自主创业。

(4)促进创新资源从虹吸效应向辐射效应转变。以杭州创新策源地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也成为杭州继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杭州集聚了全省乃至全国创新要素,一大批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杭州,在国务院明确的杭州都市圈(杭州、湖州、绍兴、嘉兴)4个城市中,杭州将发挥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圈内抱团发展。都市圈内城市不是一种恶性竞争关系,而是分工合作、分工细化,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深圳、杭州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对青岛的启示

1.市场需求主导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深圳科研创新体制的建立、研发创新活动大量发端于市场经济的需求,得益于企业的创造。深圳的大学、研究所从无到有,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并建立了不断与深圳经济发展全面对接的内部管理、项目培育等运行机制。深圳的部分研究院所内甚至设立了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公司,直接将科研活动与经济效益挂钩,发展了一批是事业单位又直接创造效益,是科研单位又担负经济职能,是企业又直接主导科技的“四像四不像”机构。青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也应当借鉴深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与产业对接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体制机制,这是能够成为东部沿海创新中心的必然选择。

2.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我国创新中心如杭州、深圳等,都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如深圳华为公司、中兴公司、华大基因公司等。深圳实现创新引领全国,其创新能力起源主要在企业创新主体的确立,即所谓的“四个90%创新在企业”[2],凸现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集中体现,是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创新中心建设主导地位的必然结果。阿里巴巴对杭州信息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在平台交易量方面可与多个省市的GDP等量齐观,而且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科技,互联网金融、众筹、众包、众创等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引领我国互联网经济,也影响了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说杭州创新环境成就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成就了杭州创新中心的地位。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重要目标之一,应当是培育出阿里巴巴这种创新型的企业平台。否则,不管政府规划如何完备,也很难使创新中心在东部沿海区域有重大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

3.产业体系选择上,瞄准发展潜力大、融合力强的先导产业

创新中心的产业选择,要区别于城市五年规划中的产业规划。城市五年规划的产业基本是统筹兼顾、全面部署,而创新中心的产业选择标准是能够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因此,要将培育有世界竞争力和带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产业,作为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定位的内容。必须选择牵动全局的重点产业,不能面面俱到。

深圳主要从信息与设备产业向交通装备产业、生物工程产业、智能硬件产业方向拓展,对于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至关重要。杭州主要是集中了电子商务产业和与智慧应用相关的服务业,并向互联网支撑的智能硬件产业方向拓展。青岛应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超前布局”,围绕国家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框架,结合青岛实际,进行重点产业的优选。

五、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

按照国家战略赋予青岛的创新历史使命,借鉴国际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并确定与国内创新中心错位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青岛的创新资源、城市禀赋、产业特征、区位条件、文化特质,进一步明确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国家海洋科技与产业创新策源地,国家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与智能制造基地,东北亚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平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枢纽,区域性创新体制建设先行示范区。定位包括了对科技与产业的引领功能、对东部沿海的辐射功能和对世界海洋科技产业的策源地功能。

(一)国家海洋科技与产业创新策源地

各国创新中心基本上都是在一些重大产业领域先进技术的发源地和策源地。青岛海洋科技与产业建设有明显的“引领”特征:在海洋科技方面具有人才、技术、资金、交流等优势,以蓝色核心区、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和崂山科技城为布局支撑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学术交流体系,国际领先的海洋生物制品基地,世界最大的海洋基因库,海洋信息服务、国际石墨烯产业、水下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创新研发,处于全国产业链的高端和全球价值链的枢纽环节,还有一批国家级别的海洋科技重点实验室。2015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的青岛海洋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了海洋动力与气候、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等8个功能实验室,启动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海洋创新药物评价与筛选等公共平台建设,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正在打造全球前五的海洋科研中心。

要充分发挥海洋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作为全球海洋科技基地、青岛作为东部沿海海洋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瞄准世界海洋科技前沿,在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测评价、海洋数据模拟与观测等基础研究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真正成为全球一流的海洋科研中心;在海洋生物医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工程,实施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计划,最终将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海洋新技术发展潮流。

(二)国家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与智能制造基地

国家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与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可称为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一号工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第三次工业革命必备要素新技术发展,互联网工业必将改变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制造2025”、美国工业互联网战略和德国工业4.0都将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作为核心内容。青岛建设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与智能制造基地的定位,表现了对世界发展、青岛实际和产业发展的“三个贴近”。

1.贴近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

全球正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方向演进。“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个人用户,在商业模式上侧重消费体验,是典型的流量型的“眼球经济”;“产业互联网”以生产者为主要用户,通过在生产、交易、融资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提升效率、节约能源,是典型的“价值经济”。“互联网工业”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寻求全新的制造、管理、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创造出不限于流量与体验的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

2.贴近青岛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基础需要

青岛有发展互联网工业的基础和优势,传统制造业比深圳和杭州历史长、基础厚,在互联网与制造业结合方面有所建树。例如,海尔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红领以大数据支持大规模定制模式受到国家部委、业界及社会各方面关注;青岛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打造互联网工业城市并出台行动方案,为青岛发展互联网工业城市奠定了基础。

3.贴近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意味着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等各行业的互联网化。由于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巨头企业把握了一些行业入口,使得新进企业在经验、渠道、网络和产品认知等方面存在进入壁垒。工业互联网则存在着许多机会“窗口”,将呈现创新产业发展的“蓝海”。谁先抢占制高点,谁就有机会成为新时代的巨头企业和互联网经济的强势城市。

因此,定位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与智能制造基地,青岛可以借势发展,立足现有基础,扩大互联网工业起步早的优势,“三个贴近”叠加,实现超越工业强国企业和我国先发互联网企业,与深圳、杭州等互联网经济先发城市站在互联网经济的同一高度。

(三)东北亚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平台

从地缘考虑,青岛距北京、上海、首尔都为空中航程一小时,在三者之间需要有一个科技交易的区域性中心。这个区域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中心从区位上应当选择在山东半岛,国家确定山东自主创新示范区由6个城市的高新区组成,包括青岛市高新区和西海岸新区的区域。青岛在山东6个城市中,科技自主创新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口岸优势、与东北亚的自由贸易和科技资源的对接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加之山东省对青岛科技自主创新城市的定位,建设东北亚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平台的重任责无旁贷地将落在青岛。

打造技术交易枢纽,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青岛国际信息港建设,加强科技金融与科技要素的整合,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建设,促进全球重要的科技要素在青岛的流动和交易。继续完善政府、行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社会化科技服务人才队伍的四位一体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技术市场交易机制和模式。例如,建立青岛国家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对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和个人提供科技成果评估、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代理等中介服务,推动成果转化。加快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通过引入高校创新资源,集中搭建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完善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到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特别要强调,本文所指的技术交易不是狭义的知识产权交易而是广义的技术交易,既包括狭义的技术市场挂牌实现的技术交易,又包括场外知识产权转入、技术授权、高技术企业并购等技术交易活动。建立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产品发布平台,吸引全球企业在青岛发布最新产品,以引领科技创新先河的形象提升青岛,提高青岛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综合枢纽

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创新资源,形成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综合枢纽。青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也是陆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将承接沿岸和沿路国家的交叉科技资源辐射。“一带一路”战略开创了中国双向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带动了我国企业“走出去”,为国际资本和创新资源进入我国开辟了新通路。青岛以“大开放促进大创新,以大创新促进大发展”正逢其时。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双向开放的桥梁作用。

一是“走出去”。通过在国际上投资企业、在国外设立科技和产品研发中心等方式吸收驻在国的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要素,壮大青岛“走出去”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反哺青岛母公司并带动青岛科技产业发展。大力吸引“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前来投资,开展国家间的城市科技合作。

二是重点面向与青岛有传统合作关系的德国,同时利用地缘关系面向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韩国和日本通过我国与欧洲地区的海铁联运工程正在论证。青岛在建设铁路列车、海上轮渡航线和港口方面都具有地理、气候、产业方面的优势。青岛建成海铁联运枢纽港,将搭建欧洲与日本、韩国经贸和科技的重要中转站,形成吸引创新资源的区位中心,打造国家“一带一路”东西南北全方位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陆海交通物流枢纽。

(五)区域性创新体制建设先行示范区

制度与体制建设是创新的关键与前提。创新中心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在于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青岛应从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现实需要出发,针对创新体制中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问题,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我国现代区域创新体制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要从人才、科研体系、市场导向三方面,推进青岛创新中心科技体制建设。

一是在人才创新方面,支持企业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探索计入企业研发费用的办法,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和基层一线有序流动。学习深圳经验,做到“四个90%创新在企业”,补足创新产业链体系中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短板”;制定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支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兼职兼薪、特聘顾问等方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速创新型、领军型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探索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完善绩效激励制度,做到精准激励、有效激励,发挥激励制度的示范效应;借鉴美国硅谷与深圳经验,形成科研、教学、产业、资本四位一体的创新体制,解决产学研融合问题。建立健全创新创造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改进创新活动的财政支持方式,更多采用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后续补偿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对创新的杠杆作用。

三是寻求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探索制定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条件和标准,研究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探索建设开放式创新研发公司,创新青岛海洋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运营体制;支持科研院所、研发中心、企业技术机构开设“技术电商”,开展创新平台市场化运营,形成一批新型市场创新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建立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快推进青岛市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投资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

六、青岛市创新中心建设的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研究选择包括直辖市、县级市在内的100个城市数据进行,主要针对东部沿海6省(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包括省会、副省级以上城市在内的11个城市进行比较研究,评测青岛市的城市创新能力,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青岛市差异化的创新中心定位提供依据。

(一)评价体系指标构建、数据的选取及测定方法

城市作为区域内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中地,是区域创新的中心。城市创新反映一个城市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的能力。城市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技术和制度创新,还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等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因此,要全面、客观分析青岛市区域创新能力,必须从综合角度考察城市创新能力。在有关区域创新和城市创新理论基础上,课题组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新的界定,同时根据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选择的系统性、可操作性、数据可得性与指标设计合理性要求,对青岛市综合创新进行分析,构建8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赋予相应权重。

对每一个统计指标,采用阈值法计算得分:采用线性方法加权得到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以及最终总得分:yi,其中,aim表示对应的权重。计算过程略。

表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1)城市制度创新,是政府为创新活动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政策支持力度上。

(2)城市产业创新,指在一定产业环境下,城市产业由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跃升的能力,反映一个城市产业竞争力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的状况。

(3)城市人力资源创新。创新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最为基本的元素。在全球资本流动情况下,创新人才的多少成为城市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

(4)城市科技创新。在评价城市技术创新时,可从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能力两方面综合考察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

(5)城市金融创新。创新创业企业的普遍特点是前期风险大、不确定性高,但后期收益前景大,需要的是稳定长期化的资金支撑。一个多层次成熟的资本市场对汇聚创新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6)城市服务创新。作为沟通市场、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城市创新要素之间的高效互补,提升城市的创新效率。城市服务创新主要从租赁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和中介类企业数量两方面进行衡量。

(7)城市市场创新。消费市场的大小衡量了城市创新成果的最终市场容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则衡量了城市创新成果的中间市场容量,是城市创新的一项重要指标。

(8)城市品牌创新,是评价社会对城市创新创业关注度的指标,主要体现城市知名度以及商标和品牌影响力,是城市将创新成果在技术产业化的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水平,由创新创业关注度和每万人注册商标数来衡量。

(二)东部沿海重要城市创新比较分析

1.综合测评结果比较分析

从整体看,青岛市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经济、文化中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是全国唯一承担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际创新性城市试点任务的“双试点”城市,综合创新排位较前,在全国100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列第10名。在东部沿海11重要城市中位于广州、深圳、杭州及南京之后位列第5名,与排名前两位的广州及深圳有较大差距,但位列大连、沈阳、宁波、福州以及厦门和省会城市济南之前,说明青岛市作为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表2 东部沿海各省副省级以上城市创新综合能力测评结果(2014)

2.创新指标综合测评结果比较分析

从东部沿海各省副省级以上城市创新一级指标测评结果及排名可以看出青岛市创新的强项及发展“瓶颈”。

(1)城市科技创新和城市产业创新是青岛创新的强项。青岛的城市科技创新和城市产业创新能力排名分别为全国第6位、第8位,是青岛创新的优势,说明青岛具备较强的创新产业基础及技术基础,需继续保持。

研发投入能力方面,2014年,青岛R&D投入218.7亿元,同比增长18.76%;占GDP比重提高到2.8%。研发产出能力方面,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为2863件,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高达98.91件,有效发明专利密度更高居全国首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件,充分体现了青岛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际创新性城市试点任务的“双试点”城市的示范、引领、带头作用。青岛市科技工作呈现优势更加突出、“短板”逐步补齐、创新工作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在海洋科技能力方面,继海洋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后,又获批建设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

高技术产业方面,2014年,青岛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815亿元,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值提高到40.7%,高技术产业正逐步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重要贡献力量。

(2)城市人力资源创新、城市金融创新、城市服务创新是青岛市创新的发展“瓶颈”。青岛城市人力资源创新、城市服务创新、城市金融创新得分较低,排名分别为第25位、第22位、第31位,与东部沿海其他创新城市相比较为薄弱,需大幅度提升。城市金融创新指标居于各指标最后,位列东部沿海城市最后一名,是青岛急需追赶的指标。

人力资本方面,与广州、南京等排名较前的城市有较大差距。广州市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高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在校研究生7.72万人。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五大城市之一,南京一直拥有大量高端人才储备,普通高等院校54所,在校研究生10万余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高达20%以上。随着国内外高校、研究所不断落户青岛,高层次研发人员将逐步累积,青岛市近年来出台的人才政策以及良好的居住和投资环境必将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

缺乏上市企业是青岛市金融创新的“短板”之一,2014年,全国排名仅第57位。与排名第一、二位的广州、深圳相比,无论在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及产值方面都有较大差距:2014年,深圳金融从业人员高达12.73万人,境内上市企业306家。2014年,广州金融类企业13878家,金融增加值1300多亿元,占GDP比重为2%,境内上市企业61家。

表4 2014、2015年青岛与深圳金融环境指标比较

城市服务创新是青岛城市创新最大“短板”。中介服务方面,2014年,青岛租赁和商务服务从业人员增加了83%,达到2.51万人,中介企业数达到17116家。横向比较,与排名第一的广州市具有较大差距:2014年广州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从业人员19.58万人,中介类企业114208家。

(3)城市制度创新、城市市场创新和城市品牌创新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制度创新、城市市场创新和城市品牌创新全国排名前20位,但与排名较前的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方面,2014年,青岛市财政科技支出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4.16%,所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为2.5%,比2013年上升5位至全国第12位。近年来,青岛市政府不断增加财政经费投入,注重传统资源分配方式,建立财政科技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采用多种资金支持方式和市场选择项目机制,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科技创新。特别是对海洋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幅度增长,投入规模排在全国首位。横向比较,青岛无论是科技财政支出总量还是比重,与深圳、广州、大连等城市还有一定差距:深圳、广州、大连三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分别为94.57亿元、56.32亿元、43亿元,分别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4.4%、2.23%、4.35%。

城市市场创新排名全国第13位。2014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8.8亿元,同比增长12.55%。青岛市技术交易市场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程等创新,2014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60.5亿元,同比增长70.9%,创历史新高。

百度关于青岛创新创业报道5620次,增加1530次,曝光度稳步提高,“创新创业关注度”上升至全国第6位。每万人注册商标数量也有较大提升,达到每万人82.52件。

七、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青岛市打造“三个中心一个基地”行动方案出台,对引领青岛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具有指导意义。但一些方案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凸显行动的指向性、战略性、带动性,主攻方向上尤禁“撒大网”和“包打天下”。青岛要学习深圳、杭州突出创新重点的经验,从三个维度进行顶层设计:一是顺应创新中心发展趋势要求,实施六大战略转变;二是突出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实施六大核心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突出重点发展战略任务,聚焦六大战略行动。

(一)青岛创新中心建设六大战略转变

(1)创新形态,从点状创新向集群创新转变。从实验室的单一研究机构带动,向园区、集群、城区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多类型、多层次创新源的网络化创新互动体系转变。

(2)科技创新目标,从注重科研成果知识化水平向注重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就转变。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导向,从科技探索导向的成果趋势向产业化需求引导的趋势转变。

(3)科技创新的手段,从技术部门线性推动发展向多主体互动的包容性创新转变。从研发主体依托科技研究机构的单一方向推进,发展为企业、大学、院所、社会(创客个体)、政府等多主体之间的以创新环境为依托的多向性、包容性创新。

(4)科技创新的空间分布,从科技园区的点状有边界布局向创新城区的面状、多中心、网络无边界的布局转变。

(5)科技创新的开放度,从以国内创新主体为主的封闭式创新向国际创新要素集聚为主的开放式创新转变。

(6)科技创新资源保障从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的二元保障体系向创新环境—风险资本—技术平台—宜居环境—产权保护等多元保障体系转变。

(二)青岛创新中心建设的六大产业核心工程

1.海洋科技产业核心工程

加快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国际知名海洋研发机构,力争在青岛组建国家海洋科学中心。面向国家重大海洋科技需求,加强海洋前沿科技领域布局,保持青岛基础科研的领先优势。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继续引进海洋高等教育机构来青岛设立分支,形成国际海洋科技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中心。根据青岛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加强与科技部、国家海洋局、中科院等机构合作,联合设立重大研究专项,提升我国海洋领域基础创新,抢占国际海洋科技战略制高点。建设国家海洋技术交易市场和海洋技术推广中心,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国际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库,全面推进崂山海洋科技孵化基地、红岛海洋技术转移中心、黄岛海洋高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产业链。编制海洋高端产业创新路线图,实施关键技术攻关计划,促进海洋化工、水产加工、海水养殖等传统产业产品升级换代,引领全国乃至全球海洋技术潮流。依托哈工大、中船重工等大院、大企的研发机构,争取在高端船舶、海工装备、海洋新材料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通过培育引进具有国际研发能力的企业,实现在海洋生物医药、医用材料、功能食品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中国海洋药库;重点突破海洋新材料系列产品研发技术,打造化工新材料、生物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研发高地,为青岛涉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产业平台核心工程

(1)打造云服务公共平台企业。加快建设青岛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基地,着力引进培育多家类似亚马逊、阿里云综合类型的云服务商,引进培育一批能够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专业性强的云服务商。通过发展公共云服务产业,使青岛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云计算服务基地。

(2)打造增材制造与服务平台。依托高新区3D打印基地,引进培育3D创新中心等线下和线上服务企业。整合国内外3D打印行业专家、设计师、材料商、设备商和服务商资源,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3D打印云智造服务平台,为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集成服务,引领制造业向分布式社会智造转型,使青岛形成产业链互联共享、企业协同共创,开放包容,更具竞争优势的平台型经济,形成山东及至东部沿海的跨区域、分布式协同制造中心。

(3)打造服装个性化定制平台。依托红领智能制造平台,面向服装、服饰行业,复制推广个性化定制、工业化生产全流程解决方案,建设全国领先的服装个性化定制云服务平台,并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世界的产业跨界平台,示范引领传统制造方式向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转型升级。

(4)打造橡胶轮胎制造服务平台。以橡胶谷平台金字塔体系、软控智慧工厂与智能轮胎整体解决方案、双星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体系等为支撑,整合橡胶轮胎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成橡胶现货交易与协同研发、轮胎智能制造与增值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功能,建设覆盖行业、辐射全球的橡胶轮胎云制造服务平台体系。

3.智能汽车产业核心工程

青岛发展汽车产业面临诸多挑战:国内传统汽车制造业城市格局已定、传统汽车产能过剩。青岛以后发城市与先发城市竞争,难度很大。根据青岛相关产业规划,包括一汽大众华东制造基地60万辆汽车在内的近100万辆的汽车产能如何实现达产?达产后如何占有市场?都需要认真思索。为此,青岛市应当以质取胜,弱化汽车产业规模发展目标,强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汽车产业目标,将“智能驾驶+新能源+车联网”智能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方向,实现“变道超车”,打入汽车产业强市行列。在可预见的将来,原有汽车产业格局将重新洗牌。智能汽车作为下一个万亿元级产业的入口,庞大产业链包括:自学习功能的操作系统、无延时的5G移动通信、高性能传感器、地图导航、云计算等领域,市场前景巨大。青岛发展智能汽车产业可遵循先易后难的路径,如从汽车自动化程度上分析,先从传统汽车的驾驶辅助、半自动驾驶入手,再过渡到自动驾驶、无人驾驶。青岛要抓住我国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入智能汽车产业的机遇,寻求其战略合作,促进这些公司的车联网系统和无人驾驶的研发系统与新技术加快进入青岛汽车产业,以其强大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助力青岛市汽车产业投融资体系。以BAT三家公司的生态圈,引导其他智能汽车配套企业进入青岛市,促进青岛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汽车产业转型。

青岛要实施“生产制造+推广应用”的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以制造促进应用,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工程,扩大北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促进比亚迪山东总部、纯电动客车出口基地和研发中心、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项目落地与壮大。另一方面,通过推广应用拉动生产制造,超前规划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充电体系等基础设施,“以充电带车辆,以车辆带充电”,在国际上布局(如特锐德“特来电”设施,可随同比亚迪电动客车、出租车进入英国等国际城市布局发展);加快实施向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转变,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租赁、电动车电池租赁业务;构建“制造+”服务商业模式集成平台,引导汽车制造和服务企业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圈”,形成“产品+充电+运营+服务”的产业链。

4.轨道装备产业核心工程

全球掀起高铁建设潮,已知近五年规划的高铁超过5万千米,在建里程超过2万千米,总投资为3.5万亿~4万亿元间。在“一带一路”、“高铁外交”战略影响下,我国正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高铁合作。青岛的高铁、城铁、地铁等轨道交通机车制造产业基础坚实、优势明显,有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平台,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成为青岛为数不多的领先世界的产业,部分代表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的形象。青岛需要扩大优势。根据全球轨道交通的升级发展,不同的路网规模,不同地理地质、气候条件,不同区域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条件,客运需求的丰富层次,提供不同的机车装备及配套。要拉伸机车装备制造产业的产业链,在整车制造、关键配套、系统集成等方面创新发展。紧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轨道交通发展战略,通过机车装备制造,引入高铁基建、高铁铺轨、轨道车辆、电气配置、运营及维护等全产业链的创新资源,带动整个青岛制造业新的腾飞。特别要关注美国“超级高铁”的科技和产业动向。超级高铁系统已经测试成功,车辆时速达640千米,最高时速将达1200千米,是全球动车平均时速的5倍。超级高铁在美国产业化速度极快,预计2019年实现货运,2021年实现客运。对此,青岛要未雨绸缪,在国家指导下,提前进行超级高铁的科技跟踪、技术储备、产业准备,实现青岛高铁装备产业与超级高铁产业持续对接,重新走上高铁从“弥补”到“赶超”再到“引领”的新征程,担当起高速铁路装备制造城市和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的国家重任。

5.电子产业核心工程

重塑青岛家电产业辉煌。青岛市应当发展智能家居中的智慧家电核心行业。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青岛市要把握智能家居发展趋势,其作为新兴产业虽然还处于导入期与成长期临界点,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智能家居市场潜力巨大。据第三方分析机构中国报告大厅预测,中国智能家居潜在市场规模约为5.8万亿元,其中家电类产品市场份额最高,市场占比超过70%。青岛要避免恶性竞争,可以细分市场,在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视系统)大产业中,重点选择智慧家电行业实施突破。智慧家电是将普通家用电器利用数字、网络、控制技术设计改进的新型家电产品。青岛是家电制造业传统强市,有转型智慧家电产业的基础。可在智慧家电互联互通、信息交换、智能控制等方面突破核心技术,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家电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基于智能手机的控制等家电终端产品。特别要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及产业化,大力推进数字家庭示范应用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产品规模,打开国际和国内市场。

6.东方影都影视产业核心工程

要将东方影都建设作为青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工程全力推进。投资建设东方影都项目的万达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文化公司、最大的旅游公司,世界最大的电影院线公司、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在“影业+院线”的双线投资,对包括好莱坞、奥斯卡电影学院等欧美电影产业有巨大影响力,有全球电影产业的话语权,可以调集大量国际影视产业资源在青岛东方影都进行影视拍摄、文化旅游等运作。万达将青岛东方影都作为打造中国文化世界品牌并由商业地产向文化企业转型的“一号工程”。青岛东方影都项目,总投资500亿元,其中文化旅游投资300亿元,是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项目,多类设施将是国际首秀或国内首家。青岛东方影都建设成功,将引领我国电影产业走向世界,形成与欧美电影产业比肩的能量。青岛将像好莱坞一样实现影视产业崛起,对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升级产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按照万达提出的“打造全球投资最大的影视产业项目,世界上唯一具有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会展、影视旅游综合功能的特大型影视产业项目”建设目标,青岛市应全力配合东方影都的项目建设运营。一是万达提出将青岛国际电影节打造成世界排名前列的国际电影节,青岛市要按照这一标准安排相关建设工作,加强对青岛城市形象的推介。二是推进以电影文化为目的地的旅游产业,完善交通设施,可将跨海的青岛地铁1号线直接延伸到东方影都,搞好邮轮母港等全城旅游资源与东方影都旅游基地的衔接。三是推进青岛以电影投资为主的衍生产业,包括影视投资、IP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舞美产业、影视设备产业的发展。四是建设青岛影视产业服务基地,设立灵山湾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办好青岛各院校的传媒与创意专业、北电创意媒体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校、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等专业院校,为东方影都提供影视专业人才和影视从业者。五是实施政策扶持,落实50亿元影视制作扶持资金,吸引更多影视传媒企业进驻,共同将青岛全域打造成为东方影都。

(三)青岛创新中心建设任务的六大战略行动

要将建设国家东部沿海创新中心摆到青岛市发展全局的统领位置,以综合性创新改革为动力,改革阻碍科技与产业结合的体制机制,以人才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青岛蓝色硅谷、高新区、西海岸新区、财富管理改革试验区“一谷三区”为主战场,以互联网工业城市建设为主战役,以国家在青岛50余个示范试点为政策契机,实施大院大所大企的源头创新、“互联网+”开放合作资源的平台创新、激活企业活力的主体创新、培育社会创新创意创造的万众创新,构建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实现国家东部沿海创新中心的奋斗目标。

1.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

以互联网思维谋划青岛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建设,将打造“互联网工业城市”作为青岛创新中心的头号工程。“互联网工业”不仅是“互联网+制造业”,而且是“互联网+全产业”,是互联网思维、技术、模式对青岛工业经济的全面渗透、改造、结合和统领,是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的总抓手。要集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产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一是企业及产业的生产流程改造;二是传统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三是基于网络的制造业态与商业模式创新;四是打造万物互联共生共享的产业生态。在青岛家电、电子、机械、食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和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生产。实施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在青岛钢铁、石化、化工、医药、纺织、食品、饮料等行业以流程制造为主的关键工序,推广使用自动化设备与成套控制系统,实现关键工序自动运转。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在青岛汽车机车、船舶海工、橡胶轮胎、机械装备等行业以离散制造为主的生产车间,推广应用智能数控设备、传感识别技术、制造执行系统等先进装备与管控技术。支持青岛骨干企业创建智能工厂,综合运用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从研发、制造、服务到决策全过程集成优化。鼓励龙头企业打造互联工厂,加速基于互联网支撑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家电、服装等重点行业广泛推行个性化定制,大中型企业基本转向服务型制造,小微企业全面普及电子商务,形成一批以互联网工业为特色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在制造业中大力发展众创研发、众包设计,增强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2.实施政策机制创新行动

要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提高全市人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科技和管理人员的创造力。

一要落实“青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青岛英才211计划”等人才政策,对高端人才给予500万元、对团队给予1000万~1亿元的奖励政策,可先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引进的高端人才中兑现,形成示范效应。大力引进国内创新领军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批本土优秀企业家和中高层管理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办学,广泛开展知识和应用技术培训,支持企事业单位与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定向培养紧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要点面结合,按照创客群体的方向实施政策推进。面上,各区(市)和功能区按“一区一街一基金”的要求,加强对自由职业者在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支持,加快推广海尔“人人创客”平台型模式,为企业内部创业员工创新创业提供“供应链+创投+市场”资源。点上,引进和培育“企业家级别的创客”。全球最成功的创客乔布斯改变了世界消费电子产业格局;阿里巴巴高管层可算杭州“创客空间”建设的操盘手,公司在美国上市,造就了上万名持有2500万元以上净资产的员工,一批员工辞职并独立创业,使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之城。青岛也应重视这类“企业家级别的创客”的引进培育工作。

三要支持创客的创意产品市场营销活动。可借鉴海尔雷神电脑创客项目在京东平台众筹的经验,利用亚马逊、百度、阿里、腾讯和京东众筹平台促进青岛市的创客活动,使创客有基本市场生存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创新。

四要加大青岛人才高地品牌推介。例如,在全球宣传对青岛市新当选和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生活补贴的政策,宣传对青岛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经评审认定,给予团队1000万~1亿元综合资助等政策,放大吸引人才的全球传播效应。

五要搭建集聚人才的事业平台,全面落实国家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统筹利用全市现有集约用地、政府采购等政策,落实鼓励高校和院所科技人员可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业、高校和院所将不高于30%的编制用于聘任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员兼职的相关政策。

3.实施培育创新主体行动

要借鉴美国硅谷、以色列谷、武汉光谷以大学和实验室带动产业发展的经验,加强青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打造青岛大学创新联盟。要依托海洋科学和技术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的研究机构,加强各类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使青岛高新区(西海岸新区)在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龙头作用建立在知识供给基础之上,使青岛市能培育出类似苹果、华为等以原始创新为导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要学习深圳经验,转换传统科研单位的固有理念,发展具有教育、研究、开发、生产、孵化、风投、营销为一体的“四像四不像”研究院、工研院,形成华大基因公司类型的具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拓展能力的跨国研究机构。

在青岛共建大学和院所中,可提高联合基金财政出资比例,支持面向青岛产业需求的前沿技术和应用性基础研究,支持高校和院所根据青岛产业需求调整课程或学科,如设立专职专岗的产品研发实验室。集中财力,重点支持驻青高校产业平台建设,包括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产业项目、山科大园区创新项目、青科大与高校软控“橡胶谷”等产业,通过树立标杆,实施对青岛其他大学的示范引领。支持依托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建设产业研究机构、建设产业平台。在引进大学、大院、大企中,要引导设立研究生院、成果转化基地。青岛政府创新基金可与上述科技产业平台共同发起创业投资基金,支撑技术转移,重点孵化上市科技型企业。

借鉴深圳“四个90%创新在企业”的经验,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规划、计划、政策、标准等研究制定中吸收更多企业家参与,增强企业创新决策话语权;对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校和院所组织实施,形成产业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先行投入重大产业研发攻关,政府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和间接投入方式支持。加快实施青岛“千帆计划”,全面推行科技创新券,以普惠性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百舸争流”,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争取形成1~2家类似小米公司的快速成长型“独角兽”企业,加快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

4.实施金融创新行动

围绕国家东部沿海重要创新中心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创立财富青岛城市品牌。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中突出金融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作为山东经济发展龙头,青岛市应当跳出金融管理格局和融资能力的局限,突破金融机构进入青岛在管理上的限制,全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打造全业态金融机构集群,更好地发挥对山东发展的辐射功能。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设立场外市场业务交易机构,争取在青岛设立资产管理业务牌照证券子公司,支持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及其“科技创新板”做大做强,争创国家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组织专门机构,超前研究我国注册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可能带来的影响,引导青岛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要参与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全力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金融联盟建设,在青岛港引入伦敦金属交易所相关机构。积极对接国家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推进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建立中韩自贸协定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先行区,争取放宽外资银行在省内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条件限制,提升法人机构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拓展国际业务。支持跨国公司将青岛作为在中国境内的资金调拨和配置中心,鼓励本地企业在境外开展债权股权融资,利用境外资金开展跨境人民币直接融资,围绕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股权投资等业务开展先行先试。要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加快培育和发展航运金融等新兴金融业,创新航运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健康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并规范运作。要使青岛在国家批准的互联网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牌照获取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打造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新业态。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效应,扩大青岛现有海洋成果、天使引导、创业引导、产业引导等基金规模,加快青岛城投、国信、华通等国有公司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步伐;借鉴上海通过吸引基金管理公司,以参股方式成为国企改革战略投资者经验,引进一批基金管理公司参与国企改革,提高青岛国企改革的成功率。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保险财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型金融服务,探索“三权”抵押信用贷款担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互助联保等方式、增强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5.实施更高层次开放行动

青岛要实施双向开放,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本土市场与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

一是打造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积极申建青岛自由贸易港区,争取“十三五”期间进入国家自由贸易区行列。加强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推进重大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港口铁路运营管理合作,发挥青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协同推进山东半岛高铁城际、轻轨、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争取开通连接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中亚的海铁联运大通道,强化节点城市的辐射功能,推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15个港口互联互通,成为国家“一带一路”东西南北全方位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陆海空交通物流枢纽,努力把青岛打造成为东亚海洋经济合作的中心城市。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成套机电设备大型装备和服务走出去,加强与沿岸国家科技合作,实施科技联合攻关,推动产学研协同配合,促进青岛品牌企业和优势企业,到国外投资并购世界知名品牌,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支持青岛港等优势企业参与竞标国际港口的建设运营。

二是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快外贸转型升级,促进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和境外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进国家船舶、轨道交通、电子家电等出口基地建设。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建设,建设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培育跨境服务,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协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通关和检疫检验一体化改革。

三是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建立跨境研发机构,重点支持青岛高速列车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方总部、国际海洋创新联盟等建设,鼓励跨国公司在青岛设立研发中心和增资扩股、跨国并购、股权融资、风险投资。推行全价值链垂直整合等招商模式,支持企业到境外并购并获得技术专利后返青投资的双向合作模式,支持海尔并购美国通用(GE)家电业务后对青岛企业的反哺式创新并对青岛“标准+”战略行动起示范作用,推动青岛企业以标准、品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设立商品展示中心、调拨中心、批发市场、专卖店等各类国际营销网络,提高线下渠道掌控能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与装备技术合作,加大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招商力度,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端核心配套,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吸引跨区域创业者、留学回国人员来青岛技术合作、投资创业。

6.实施军民融合创新行动

青岛海洋科技产业面临着国际经济下滑对船舶制造业制约、海洋科技形成现实生产力遇到“瓶颈”等问题,对此,青岛市可转变思路,把军民融合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走活蓝色经济的大棋局。青岛以军民融合创新带动海洋科技与产业发展,是由青岛市独特的和不可复制优势所决定的。国家历次海上大阅兵和重大国际海军演习选择在青岛,是对青岛市海防战略地位的确认。青岛市海军装备制造业底蕴深厚,有一批与国防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企业。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东海、南海局势演变,我国巩固海防、守卫领海、保护航线等国家战略需求升级,军民融合将推动形成新的巨大市场,初步估算至2020年将达到12万亿元规模,这为实施军民融合创新工程带来重要机遇。军民融合对区域创新发展引领作用巨大。青岛可争取省政府、国家海洋局和海军总部支持,建立健全军民融创机制,实现军地联合申请国防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军民融合项目,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产业联盟。具体实施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加快古镇口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以古镇口海洋科技创新园为平台,启动哈工程船舶科技园、海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分校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航母装备保障基地、国际知名的战略母港城和海军城。

第二,扩大军民融合示范区范围。在青岛相关区域和产业,争取国家、军队、军工集团的创新资源,建设军民两用的科技研发平台、技术研究院、孵化器与创客空间;提升驻青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能力;建成国家级的涉海涉军产业新园区,培育壮大一批涉海涉军科技企业,围绕提高我军及海军战力,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及装备、船舶发电及传动装置等产业。

第三,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策源地,形成航母战斗群维修保养、船体结构、动力系统、舰载机发动机、通用航空器、无人机等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最终形成大型舰船(包括航母)的修造能力。以军民融合创新开辟青岛海洋科技、海洋产业发展的新道路。

课题组组长

胡 昱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课题组成员

江 霞 青岛大学

陈超贤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刘 玫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马小兵 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

管崇亮 青岛市科技局

【注释】

[1]深圳“四像四不像”机构的模式:不是大学却在搞基础研究,不是企业却在瞄准市场,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在这个机构中还有风险投资、孵化器,真正将科研、教学、产业、资本融合在一起,通过“四位一体”创新体制的突破,打通科研与产业结合的通道,真正解决了产学研融合、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

[2]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