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其他静态与动态的省情特点

甘肃省其他静态与动态的省情特点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一)甘肃省的地理地域特征  我们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东经92度13分-108度46分之间。  (二)甘肃省的六大动态省情特点  1.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  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林业用地总面积981.2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82%。

  (一)甘肃省的地理地域特征

  我们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分、东经9213-10846分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讫甘肃与新疆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并且,甘肃山地和高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西北部的大片戈壁和沙漠,约占1499%。复杂的地貌形态: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北山山地。因而说,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主要山脉有祁连山、陇山(即六盘山、岷山、阿尔金山、马鬃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等)。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都从这些山脉发源。

  同时,甘肃深居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夏界限不分明,夏季短促,气温高,秋季降温快。各地海拔不同,气候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温差大。

  另外,甘肃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从陇东高原到河西走廊,从北山山地到陇南山区,分布着山地、丘陵、高原、平川、荒漠、戈壁、森林、草原、绿洲、沼泽、冰川等。适于种植的农业土壤多达15种,人均耕地217亩,草地面积250亿亩,占本省土地总面积的3657%,为全国第五大牧区,草地面积广,水草质量好。林地面积7731万亩,木材积蓄量近2亿立方米。近年来,人工造林逐年扩大,育用结合已经初见成效。

  总之,我们甘肃位于祖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结构型污染严重的省份。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及其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推进碧水蓝天工程,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省污染综合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环保综合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甘肃省的六大动态省情特点

  1.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

  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林业用地总面积9812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82%。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森林覆盖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据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2006年甘肃森林覆盖率为1342%,比1979年(第一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提高662个百分点。

  另据甘肃省统计局省情研究小组《关于进一步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与建议》的报告表明:全省植被率差,森林覆盖率低99%,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6位。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区,植被覆盖率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林线后移、森林减少之后,降水量和冰川储量减少,河川径流量不断下降,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2.空气质量有了新转机

  2007年,我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均减少2%以上,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改善,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兰州、白银、金昌和张掖4个二氧化硫控制区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持续下降,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

  嘉峪关市、平凉市、酒泉市、定西市、合作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余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与上年比较,兰州市、天水市、金昌市、嘉峪关市、平凉市、定西市、合作7个城市空气质量好转,其中兰州市、天水市、金昌市空气质量由劣三级好转为三级。

  城市空气质量好转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污染减轻。14个城市中,嘉峪关、平凉、酒泉、定西、合作5个城市颗粒物年均值达标,其余9个城市颗粒物浓度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兰州市、天水市颗粒物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332%和227%,达到国家三级标准。

  全省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去除率为7096%,烟尘去除率为9663%,工业粉尘回收率9002%。全年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27个,在建项目8个,新增废气处理能力36188万标立方米/小时。

  在兰州市区冬季大气污染严重时,对6家省属和中央在甘企业部分生产设施实施了限产、停产措施;督促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投资近5000万元,实施了化肥厂燃煤锅炉脱硫工程;定期对煤炭市场进行整顿;加大对燃煤锅炉的监管力度,严厉处罚不达标锅炉房;加快餐饮业污染整治步伐,完成1017家餐饮业的1787项治理项目;强化机动车尾气检测,严格执行新入户柴油车准入制度;提高二次扬尘污染防治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建筑施工、道路开挖、房屋拆迁和环卫清扫的管理,落实洒水、遮盖等防尘措施。

  并且实施了全省现役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和冶炼、化工等一批重点二氧化硫治理工程。大唐国际连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2亿元,建成投用2×3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投资14772亿元,建成投用6号炉烟气脱硫工程;国电靖远发电公司启动实施#4炉烟气脱硫工程;白银公司投资248亿元,完成铜业公司制酸系统污染治理工程,投资2948亿元,实施第三冶炼厂ISP“三废”治理及综合利用工程;金川公司投资17亿元,实施了一硫酸挖潜技术改造项目。

  甘肃地处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属硫沉降不严重的地区,环境承载空间较大。2005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2万吨,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9万吨,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63万吨,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17万吨,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6万吨。按照《甘肃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目标,“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563万吨,静态削减率为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68万吨,静态削减率77%”。2008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5015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705万吨,完成了减排任务。河西新能源基地和陇东南煤电基地所涉及市县,除陇南市2008年空气质量为三级外,其余全部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均已完成,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工程建设中通过大力实施热电联产工程替代

  现有燃煤小锅炉,实施现有火电企业烟气脱硫、有色冶炼企业烟气综合治理、部分老工业废水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以及关停小火电机组、小硫酸企业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水泥机立窑、烧结锅方式炼铅工艺、造纸生产装置及污染严重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等减排措施,腾出环保容量,同时新建机组采用大容量高效节能环保机组,可满足新增煤电基地环保要求。

  3.工业“三废”治理效率逐渐提高

  2007年,全省“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672681万元,比2005年增加756035万元,增长82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96%,比2005年提高873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756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6440%,比2005年提高72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7392%,比2005年提高136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3607%,比2005年提高664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为4852%,比2005年提高2714个百分点。

  2007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44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58亿吨,占总排放量的358%,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85亿吨,占总排放量的642%。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502万吨,氨氮850415吨,石油类24011吨,砷、铅、汞、镉和六价铬共排放10261吨;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239万吨,氨氮140万吨。

  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为581792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中去除二氧化硫10647万吨,去除氮氧化物518725吨,去除烟尘25688万吨,去除工业粉尘8958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357万吨,氮氧化物为1714万吨,烟尘896万吨,工业粉尘993万吨。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为874万吨,烟尘为425万吨,氮氧化物475万吨,其中公路交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01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00146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116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12142万吨,储存量7333万吨,处置量145642万吨,排放量248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3607%,贮存率2443%,处置率4852%,排放率083%。

  4.不断加大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力度

  2007年全省施工的工业污染治理项目329项,完成投资1491亿元,其中废水治理项目投资649亿元,废气治理项目投资459亿元,固体废物治理项目投资082亿元;全年污染治理项目竣工302项。

  全省利用国债资金,已开工建设了21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2089亿元,设计总处理能力9765万吨/日,其中有17个已建成或基本建成。全省建成和在建的城市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厂13个,其中已建成4个,在建9个,形成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的能力。全省在建省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1个;已获得国债资金支持的市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5个,其中已建成1个。

  20062007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共投入各类环保资金11516万元,用于污染减排及环保能力建设。为了加大对黄河干流市界、省界断面的监测能力,我省投资310万建设了兰州市什川和白银市五佛寺两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5.污染物减排初见成效

  2007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523万吨,比2006年建少228万吨,削减率为41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74万吨,比2006年减少039万吨,削减率220%,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2项主要污染物分别削减2%的目标。全省发挥污染减排效益项目74个,共减排二氧化硫483万吨,化学需氧量126万吨。

  6.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据国土资源厅统计,2007年全省拥有耕地46247万公顷,农用地254179万公顷,其中:园地2054万公顷,林地51825万公顷,牧草地141084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781万公顷,交通用地651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87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84999万公顷。林业用地总面积9812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82%。其中有林地面积23250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5185万公顷。

  2007年全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7个,总面积9956236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1%。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其面积为6853635公顷;省级40个,面积2987701公顷;县级4个,面积114900公顷。全省共有各类脊椎动物872种,其中,哺乳类169种,鸟类495种,爬行类67种,两栖类32种,鱼类109种;有无脊椎动物近6000种。目前已记录、定名的高等植物4500余种,其中蕨类植物292种;裸子植物59种;被子植物4000余种。

  2007年,全省年平均气温88℃,比常年同期偏高12℃,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11个偏高年,也是近57年来第3个最高年份。2007年年降水量,全省平均为4473mm,年降水量最少中心在瓜州,为706mm;年降水量最多中心在和政,为8107mm

  甘肃省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也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等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部位,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同时由于地形、水资源的约束,大部分城市及人口集中分布于河谷地区,用地空间狭小,自然环境容量有限。

  全省大部分地区干燥度大。按照干燥度指数计算,我省的干燥度为158,低于宁夏、新疆,居全国第3位,说明我省降水少,年积温多、蒸发量大,光热资源配合程度差。

  全省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率高。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7%,每年土壤侵蚀总量高达64亿吨。每年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高达2180吨,居全国第3位。全省水土流失率为3795%,居全国第8位。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高,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全省大部分地区荒漠化率高。全省土地荒漠化率高达5062%,仅次于新疆的8607%、宁夏的7599%、内蒙古的5917%,居全国第4位。由于荒漠化的影响,全省耕地中已有160万亩出现盐碱化,319万亩受风沙危害,约有1000万亩农田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受沙漠化和过度放牧的双重影响,已有33%的可利用草地出现中度以上的退化,有38%的天然草地出现了荒漠化。近几年来沙尘暴天气愈演愈烈,近几年尤其严重,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强度之大为50年所罕见。

  根据上述指标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分析,我省的生态环境限制度指数为65,与陕西相同,处于宁夏之后,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

  全省生态环境差的根本原因在于水资源短缺。降雨量小—单位面积水资源少(15)—水份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高—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严重沙尘多、沙尘暴天气多—空气质量差—生态环境恶劣—小气候环境差—降雨量小。干旱与洪水相比,具有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特点。

  全省的生态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过载。生态环境总体上呈现出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态势,甘肃人口与环境的形势仍然严峻,现实和前景不容乐观。全省的生态环境差,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承载力和支持力度弱,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恶劣的生态环境是直接导致高贫困面发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我省的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既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的流域,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流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度,居全国之冠。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导致形成了全国第二大威胁最大的沙尘暴源,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生态安全。

  多年来,针对上述情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甘肃省曾经提出再造山川秀美新甘肃的战略。

  甘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省内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较大。建国后,政府领导人民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对甘肃加强生态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启动生态建设“三大工程。

  多年来,甘肃省采取“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穿鞋子”(即山顶种草、山腰植树、山脚种经济作物)的办法,对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甘肃省计划在11年内,生态环境建设总投资500亿元。完成宜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封沙育林5333万公顷。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36%,2015年达到1594%,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4243%。甘肃省有关部门已编制了《甘肃省林(草)业生态建设工程规划》、《甘肃省防沙治沙工程规划》及种苗工程建设、科技支撑、林木病虫防治、护林防火等专题规划,工程已于2000年初启动,目前仍在积极实施之中。

  首先,启动长江、黄河中游生态林业建设工程,总任务4215万公顷。这项工程,覆盖全省10个市、州、68个县(市、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61%。

  其次,积极实施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这项工程涉及河西5市、19个县(市、区),工程区总任务1119万公顷。这是甘肃省林业生态建设又一大型主体工程。

  再次,扎实有效地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程,退田还林试点工程,采用以粮代赈、以苗代补,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通过以上“三大工程”的实施,逐步建没成全省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达到宜林荒山林草化,川塬农田林网化,道路水系林带化,城镇村庄园林化。

  相应地采取牵龙锁沙迎开发的措施,收效显著。

  甘肃的水利设施建设已取得很大成就。黄河干流由于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等大中型水库的建成,提高了调蓄洪水能力。河西走廊、陇南、甘南、临夏等地的小水电工程,渭河、泾河、大夏河、白龙江等流域2000多公里的堤防工程,控制了洪涝灾害。甘肃中部干旱山区,实施了雨水集流工程,基本解决了中部131万人和1188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雨水集蓄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建成了一大批高远程电力提灌工程,这里已成为林粮丰、百业兴的新灌区。中国八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河西走廊进行了水利工程建设,使近年来粮食年均产量达17亿公斤。现在,全省改造高产与稳产田近130万公顷,造林200多万公顷,新修拦蓄工程113万座(处),平均治理程度已达3684%,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林牧业的发展,也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北”防护林建设,是中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共同建造的一条防风林带系统工程。甘肃经过一、二期工程建设,甘肃段的防护林新增林地169万公顷,使昔日“风吹沙丘移,遍地无寸草”的荒漠地,如今变成了一道防风御沙的绿色屏障,保护着一片片绿洲良田和一块块林果生产基地。

  甘肃境内的主要沙漠,有库姆增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延伸部分,主要分布在古玉门关以东、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为了防止沙漠化的发展,减轻流动沙丘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河西走廊人民在兰州沙漠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技术指导下,运用育草封沙、植树造林、引水灌溉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一些地区形成连片绿洲。在这些绿洲上,建成河西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河西地区制种业发展很快,产业结构进行了大调整。

  我们甘肃治沙取得的成就,得到世界的公认。

  在治沙中,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所是在1959年建立的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基础上成立的。其主要任务是研究防治风沙危害和控制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探索沙漠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经过40年的研究和几代科技人员的努力,在沙漠治理基础理论、治沙技术措施、沙区资源保护利用及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取得治沙科研成果1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0多篇。

  在甘肃治沙研究所的指导下,甘肃省在民勤县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具有北方荒漠特色的沙生植物园,面积64公顷,使中国荒漠植物的引种驯化,种质资源保存走向了科学化。现已引进保存国内外荒漠植物478种,迁地保存国家级濒危植物25种,珍藏荒漠区动植物标本9600余份;这里昔日黄沙茫茫,如今一片绿荫。栖息于此的鸟、鼠、兽,达50余种,其中有金雕、荒漠猫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该所现已发展成集科研、推广、教学、旅游为一体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这座沙生植物园共接待国内外专家、游人10万余人次。其中有德国、日本、懊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他们对该园治沙予以高度评价,称该园为“南乡水国”。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80年代以来,接待了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专家学者的参观考察,先后三次得到联合同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科技基金的援助,分别与日本、美国、韩国、墨西哥等国建立国际合作项目:1993--1998年成功地完成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项目——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先后代表中国政府为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林业和治沙进行技术咨询服务;从1993年起,代表中国政府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四期“中国治沙技术推广国际培训班”,来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埃及、土耳其、泰国等21个国家的学员参加了培训。1994年接待了世界银行组织的“中东及北非沙漠化考察团”。该所高效低耗的治沙技术受到国外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大规模的治沙成就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赞誉。通过一系列的国际交流和协作,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增强了科技实力。目前,拥有“3S”系列、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气象站、光合测定仪等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一支涉及多门学科、年青精干的科技队伍。

  兰州市在其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和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兰州市大气中飘尘和二氧化硫浓度曾分别超过国际标准15倍和3倍。这引起了甘肃省和兰州市几届政府及全市人民的高度重视。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市两级政府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实施“蓝天计划”,推行“绿化、气话、热化、阳光和型煤”五大工程。通过绿化工程,使城郊大片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城区绿化覆盖率达118%。通过煤气工程建设,使大量居民用上煤气。通过热化工程,建成兰州第二热电厂,供热面积扩大,替代了许多锅炉房。通过型煤工程建设,发展工业用型煤和普及民用型煤,实现了全市民用煤型煤化,使烟尘排放量大大减少。通过阳光工程的实施,建成太阳房30座,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同时,兰州市还加快环境法制建设步伐,颁布了6个地方性环保法规。经过艰苦努力,兰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好转。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三项指数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