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规律体系的辩护性

经济规律体系的辩护性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权的更迭是社会的重大变革,但不可能造成生产力的重大变化。政治结构是经济结构改变的结果,而不是相反。至此,可以给《教科书》中的经济规律体系下一个判断,它是主观需要的产物,是为现存制度辩护的工具,既经不起严密的逻辑推敲,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更无从谈起。第三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反思与改革实践

政权的更迭是社会的重大变革,但不可能造成生产力的重大变化。生产力的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量的逐渐累积的过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马克思认为无法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政治结构是经济结构改变的结果,而不是相反。苏联领导人借助国家强制力量来跨越这个生产力自然、历史的累积过程,导致的结果就不仅是经济结构的畸形,还有政治结构的扭曲、民主与自由的丧失。所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改变生产关系是难以成功的,构建理性认为可以先设计一个上层建筑,再来建设经济基础,也注定是失败的。

至此,可以给《教科书》中的经济规律体系下一个判断,它是主观需要的产物,是为现存制度辩护的工具,既经不起严密的逻辑推敲,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更无从谈起。所以,《教科书》的经济规律体系不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

对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做一个总结。教科书理论体系的总结,其实就是对苏联约75年的社会经济实践、对斯大林模式的总结。这个实践是什么呢?20世纪初,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抓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难得的时机,获得了政权,根据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及对取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的社会模式的设想进行了社会实践,1917-1921年,对外是推进世界革命,对内是建立无商品经济,这个实验严重地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失败了。失败意味着两个问题:(1)马克思的新社会模式设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行的;(2)马克思所设想的世界性过渡也是不可行的。作为信仰这一理论的政党面临着选择,布尔什维克选择了保持政权,修正既有社会理想模式的做法。因此,在理论上必须打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旗帜,在实践上为了维持政权,必须防止外敌入侵、镇压内部反抗。因此必须实行高积累的重工业化,以军事工业化为核心的重工业化是不可能利用市场交换关系获得资金的,因此国家逐步控制了全部社会经济资源,切断了对外社会经济联系。由于这一过程势必遇到各种社会势力的抵制,因此,为了维持政权,一步一步地摧毁了国家之外的全部社会力量,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利维坦与原子式散沙相对应的国家——民众社会结构,为了维持统制,空前地强化国家机器,因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官僚集团,他们依附于国家机器,等级制分享利益。这一做法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巩固了政权,但是,其本质却完全与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背道而驰的,因其对劳动者的剥夺是空前的,对全体人民权利的限制是空前的,这一体制内在的紧张也因此不断累积和发展着。作为当权者,为了证明这一体制的合理性、历史进步性(很多剥夺正是借此进行的),因此必须宣扬历史发展决定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所有的这些做法都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因此有了这样一个规律体系:首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规律,论证国家所有制的历史必然性;其次是基本经济规律,论证社会生产必须服从整个社会也即国家的需要,国家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第三,有计划按比例规律,论证整个社会的资源必须由国家支配;第四,所谓的价值规律,其实是反价值规律,由于实践证明,即使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无法全部取消商品交易,不得不承认价值规律存在,但是却要限制其发挥作用的可能,要其服从有计划按比例规律,也就是尽可能地否认市场交易关系,否认市场对供给与需求的调节;第五,按劳分配规律,其实是从劳动力再生产角度阐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条件。正是在此之后,教科书进一步阐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流通及再生产(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最后则是对外经济联系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然而它是彻底的伪科学。第三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反思与改革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