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观

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观

时间:2022-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领导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创造性的伟大实践,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理论,提出了系统的完整的现代领导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观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领导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创造性的伟大实践,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理论,提出了系统的完整的现代领导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领导就是服务

邓小平明确指出:“领导就是服务”。这是对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最高概括。邓小平认为,要使人民对服务满意,领导者就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把它作为一切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在制定政策还是在执行政策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善于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服务的好坏与否,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依据。这些论述不仅继承而且在科学内涵上发展、创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反复指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邓小平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作为实事求是的务实改革家,邓小平讲究实干兴邦,厌恶清谈(因为空谈误国),憎恨形式主义。只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甩开膀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是一条真正地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如果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敢于在实践中大胆试验就品头论足,争论其姓“资”还是姓“社”,势必坐失良机。因此,邓小平要求坚决摒弃那种离开实践、离开实效而空谈社会主义的“左倾”观念和唯心主义观念。

3.领导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

邓小平认为领导制度至关重要,它从根本上规范着所有的领导活动及领导行为,“领导制度是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邓小平认为必须改革和完善现行的领导制度,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领导干部要模范地执行制度,要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施领导,真正按制度办事。他反复强调要改革和完善干部的选举制和任期制,要健全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干部制度。邓小平一直强调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如果制度上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让“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

4.领导班子是作战指挥部

邓小平指出“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指挥部不强,作战就没有力量”,“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不要说带领群众前进,就是开步走都困难。因此,我们首先强调要把领导班子问题解决好”。邓小平十分重视领导班子的建设。如何配备一个富有生气和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呢?邓小平的基本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要选好一把手。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必须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班子靠不住。其次,要合理配置副职。最后,配备领导干部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5.领导作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邓小平把党风、领导作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早在1956年邓小平就对领导干部提出了警告:“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增加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1980年,邓小平又明确指出:“我赞成陈云同志讲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领导作风不正,必然导致党风不正,党风不正,必然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最终将导致亡党亡国。加强领导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领导作风,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首先,教育是基础。其次,制度是根本。再次,从自己做起是关键。领导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党风和社会风气能否好转。

6.重视人才是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

邓小平反复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如果我们在几年内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十年后不晓得会出什么事。要忧国、忧民、忧党啊!要看到这是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选拔人才、培养接班人首先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要正确把握选才用人的标准。“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邓小平认为要真正在制度上解决选拔培养接班人的问题,就要从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建立和完善选才用人制度,实现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使之不因个人的偏好而变更,形成选才用人新陈代谢的良好循环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善于使用人才、关爱人才、培养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