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丽水市坚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决定》、《绿谷文化建设“六大举措”》和《丽水市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推动全市文化持续快速发展。市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文化馆。莲都区的多厅影院改造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 积极发展文化民生——2011年丽水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潘力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更是明确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丽水市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丽水市坚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群众,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决定》、《绿谷文化建设“六大举措”》和《丽水市进一步推动绿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推动全市文化持续快速发展。

一、丽水市公共文化服务全方位发展

(一)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丽水市积极实施国家、省、市各级提出的“文化民生”和文化设施“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建设要求,逐步推进市、县(市、区)、乡、村四级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标志性文化建筑——丽水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用。

市级:“十一五”期间新建了市广播电视中心、市体育中心和市摄影博物馆,2011年市文化艺术中心(丽水大剧院、丽水市文化馆)投入使用,市电影公司多厅影院改造结束并投入使用,市博物馆新馆基建工程顺利完工,市图书馆新馆项目前期推进有序。市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文化馆。

县级:相继建成了缙云博物馆、青田石雕博物馆、景宁畲族文化中心、景宁畲族博物馆、松阳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庆元香菇博物馆、庆元廊桥博物馆等新馆舍,龙泉文化馆、龙泉图书馆、青田文化会展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庆元县多厅影院也在筹划中。莲都区的多厅影院改造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在全省的文化馆定级验收中,云和、景宁、龙泉三县(市)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文化馆,松阳县为二级馆,庆元县为三级馆。

乡镇:2011年,重点抓好乡镇文化站的设备配套建设,“十一五”期末遗留的11个未达标项目2011年已全部开始前期工作。新增500平方米以上乡镇综合文化站161个。县(市、区)中心镇图书分馆建设有序进行,目前莲都区2个、各县(市)1个的任务已分配到相关中心镇,将于2012年开始动工兴建。

村级:作为市政府“文化民生”工程,市本级将继续实施每年扶持20个村文化室设备的政策,2011年新增100平方米以上村文化活动室1327个,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29个,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40个。在2011年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评选中,丽水市共有6个村(社区)入选。

(二)公共文化活动不断创新繁荣

1.积极开展“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

2011年,全市送戏下乡1500场,其中市本级“绿谷风”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演出121场;送电影下乡2万场以上;送书下乡10万余册次。

送书下乡,一是通过流通站流转的书籍。8个县(市)合计设立流通站378个,流转书册数15万册,市本级在莲都区设了41个流通站,流转书册数3万册。二是按照各乡镇、村、社区的设点要求,有针对性地采购基层群众所需求的农业科技、法律法规、文化休闲等各类书籍,全年共新设流动图书室18个,现共有69个图书流通点,图书编目2480册,流动图书室外借图书9877册,阅览11878人次。

丽水市图书馆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服务活动,组织丽水学院图书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丽水市网络图书馆等四家单位联合在中山街举办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城市”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赠送书籍300余册,发放并收回问卷调查400余张,参加活动的广大市民达1200余人次。为配合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开展,丽水市图书馆学会和丽水市社科联一起,联合举办了第25期“丽水人文大讲堂”,特地邀请了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研究馆员袁逸老师,在市行政中心130报告厅作了《享受阅读——读书的传统与当代阅读主张》专题讲座。开展了第七届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在外借室设立了红书专架;评出了“未成年读者图书借阅年度排行榜”读书之星,为前50名借阅量较多的读者予以表彰和奖励;与市网络图书馆、梅山中学分别联办“读一本好书,读好一本书”和“孔子文化进校园”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三岩寺小学,为外省来丽水的务工人员子女送去《新语文课本》等课外读物及文具各300份;结合“六一”送书慰问活动的开展,送300余册图书到联城镇小学附属幼儿园及下林村幼儿园。

“种文化”活动以丽水市乡村文化艺术节为龙头,形式多样,亮点纷呈,村村有节目,乡乡一台戏,以乡村为背景,农民当主角,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村群众自办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也带动了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许多农村文化骨干参加了文化节活动并受益匪浅,他们对政府提供的这一展示他们才艺的舞台称赞不已,认为这是党的文化惠民政策的重要体现。通过每年一届的乡村文化艺术节,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文艺骨干,加强了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的建设。乡村文化艺术节也是我们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的重要途径,如排舞等一些新型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在广大乡村得到推广,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到2011年为止,丽水市乡村文化艺术节共举办四届,参与群众累计达96.4万余人。2011年的第四届“乡村文化艺术节”活动是一个亮点项目,与以往各届相比,在多个方面有较大突破。一是内容形式上,有意识地从群众参与度、艺术可看性、非遗价值性等方面入手,设置了乡村排舞大赛、乡村服饰大赛、乡村绝活大赛、浙闽两省遂龙浦毗邻六乡镇“老区文化节”龙泉宝溪专场和全市乡村文艺汇演等五大项目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二是组织形式上,实行“赛演结合”,激发组织者参与热情,有效提升节目质量和艺术效果。同时采用县(市、区)轮办方式,既扩大了影响面,也更好地锻炼了县(市、区)和乡镇一级的办节能力,特别是让最基层的广大群众有机会观赏到较高水平的文化表演,同时积极地参与到各类文化活动中去。

2.逐步打响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1)“瓯江文化会亲”品牌建设促进文化交流

为了提升绿谷文化的民生服务力、经济推动力和国际影响力,整合资源,盘活存量,丽水市积极开展“瓯江文化会亲”活动。龙泉青瓷、遂昌昆曲茶艺、青田鱼灯、青田石雕等10多个项目(节目)走上世博会展览展演,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交流,有力地提升了区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1年5月,受韩国全罗南道丽水市政府邀请,丽水市组织文化艺术团走出国门,飞赴韩国参加第45届“龟船节”演出。由丽水市文化馆潘力峰馆长任团长的市艺术团带去的是畲族歌舞表演,8位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畲族歌舞,参加了踩街游行和三场演出活动,艺术团演员的表演,都引来观众的热烈掌声,一些市民还主动和演员一起手舞足蹈,感染力十足。

为加快推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丽水市与新疆新和县的文化交流,2011年6月2—20日,市文化馆派出谢如晶、陈嘉轶两位舞蹈干部赴丽水市结对地区新疆新和县开展采茶舞辅导活动。根据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组织“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1年8月16日起,由“新疆行”——浙江文化志愿团成员在新疆各地举办为期一周的“排舞”师资培训班,丽水市谢如晶、王晓津两位文化馆舞蹈干部作为浙江省排舞专家赴新疆开展辅导。

2011年6月30日,“秀山丽水”广东行暨处州书画院书画展在广州市高剑父纪念馆开幕;11月25日,“山·海·人”嘉兴—丽水“山海协作”艺术交流展在嘉兴市图书馆开幕。此外,市本级开展的“瓯江文化会亲”还有“丽水金华衢州书法展”、台湾南投“美人腿”节、北京“丽水文化精品展”等活动.

2011年,“瓯江文化会亲”完成村际、乡际、县际及市际以上会亲活动206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瓯江天天乐”品牌建设推进市民快乐健康生活

从适应需求,引导时尚,规范提升群众文化角度思考,丽水市文化部门通过对广大群众健身型文体活动资源的整合和改进,进一步规范群众文体活动的管理,提高活动场所设施水平,丰富和提升活动内容、档次,形成统一的“瓯江天天乐”文体活动品牌,积极推广群众广场健身文化。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大力推广群众性广场排舞、交谊舞、戏曲表演、才艺秀等活动,目前市区100多个“瓯江天天乐”文体广场在城内科学布点,形成了市民15分钟文化活动圈,每天活动人数超过2万人。在2010年“瓯江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取得良好试点效果的基础上,2011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再拨出48万元资金,采购相关设备,资助下属8县、市“瓯江天天乐”活动点建设,全市新增的300多个“瓯江天天乐”文体广场建设项目基本建成,成为各县(市、区)农村文化活动的新亮点。

(3)“瓯江文化精品展”系列活动提升文化品位

从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培育精品的角度来思考,近年来,丽水市积极开展“瓯江文化精品展”活动。

2011年,丽水市先后承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经典”浙江省美术写生精品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于右任书法展”;丽水市文化馆还先后组织了张建乡土油画展、竹英版彩画展、“春风大雅”丽水市机关干部书法展、“山水经典、文化璀璨”——丽水摄影书法艺术展、丽水篆刻刻字10家展等十多项展览;参加了浙江省纪念建党90周年双拥书画艺术展、建党90周年省机关党工委书画展、2011浙江省生态建设成就油画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万山红遍——浙江书法大展”、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全省农民美术书法摄影展;组织作品参加第五届浙江省青年书法选拔赛、浙江省“景陵杯”书法大赛、浙江省“新星杯”“美好生活、美丽乡村”书画大奖赛、浙江省第十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浙江省十大戏曲联唱大赛等多项赛事。各地文化馆也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精品展览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丽水市图书馆经过精心准备,举办了“辉煌历程伟大丰碑”主题图片展,以中小学生为主,历时两个月,观众人数达1.8万余人次。

各地博物馆也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优势,紧紧结合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及重大纪念活动,举办各类特色展览。丽水市博物馆克服目前没有展览场地的实际困难,将库房内藏有的碑刻、石像生、石质农耕用具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一遴选,依据馆区现有条件特点,采用文物陈列与陈展环境相结合的理念,进行室外布展陈列供市民参观,创新了文物展览的模式,获得了极大好评。同时市区各个景点举办“重温消失的技法——针孔摄影技法体验与实践”活动。另外,在丽水学院开展“丽水市旧城旧貌老照片展”、“丽水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图片展”等专题图片展和《瓯江文化——文博专刊》现场发刊仪式。还举行了丽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和城市老照片展”、咨询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以及《非遗法》、接受社会文物捐赠、为民义务鉴宝等系列活动。数千人参观了丽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和城市老照片展。莲都区则围绕“博物馆与记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等主题,进行图片展览、文物法规现场咨询、文化遗产宣传图册发放、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云和县文管办克服没有博物馆的局限性,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家祠堂”内,举办“乡风农耕民俗——云和民俗文物陈列展”,向公众免费开放,体现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的文物保护新理念。缙云县博物馆2011年举办“海洋生物科普”、“盛世华章”——缙云县书画精品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与龙泉老年书画联展等展览活动,吸引了1万多人次参观。庆元县香菇博物馆开展了“菇谜菇问”元宵游园活动、“国庆菇博游,全家总动员”活动,举办和协办了“爱我家乡”生态摄影展、“菇乡之韵”书画展、“珍藏记忆、传承文化”庆元首届民间收藏展、“光辉岁月、红色记忆——建党九十周年红色收藏展”、“香菇宝宝”儿童绘画展、“名家画廊桥”省美协作品展等特色展览,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

(4)“三绿一节”活动品牌不断满足市民文化需求

为弘扬绿谷文化,展现秀山丽水的独特魅力,促进本土的艺术发展,丽水市各层次的文艺活动不断,好戏连台。除丽水大剧院定期引入具有国家级水平的文化艺术表演外,市本级“绿谷之声”音乐会、“绿谷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绿谷风”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演出,形成了深受群众欢迎的三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松阳“文艺轻骑兵”、庆元“月山春晚”、莲都“欢乐莲城”、云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月”等大批优秀群众文化活动也纷纷走上舞台,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1年,丽水市举办“绿谷之声”2011年新年音乐会暨杨建伟作品音乐会、王茜古筝独奏音乐会、少儿音乐会、钢琴演奏音乐会、第六届原创歌曲大赛音乐会5场。组织“绿谷大舞台”广场文化系列活动17场,包括2011年新年晚会、元宵欢乐夜文艺晚会、庆“三八”妇女节演出、“我们是春天”庆“六一”少儿舞蹈专场文艺晚会、第六个文化遗产日非遗展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平安交通之夜”文艺晚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电力之夜”文艺晚会及“八一”、国庆、重阳等演出。开展“绿谷风”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121场,走进全市的100多个乡(镇)、村。以“讴歌乡村新发展,展示农民新风采”为主题的丽水市乡村艺术节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已举办了四届,真正实现“乡乡一台戏,村村有节目,市、县搞会演,农民当主角”的目标。

(5)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深入开展

为了充分发挥丽水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节庆品牌,并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展示、交流、创新的平台。全市目前已有8个县(市)具备了省级文化节庆品牌,这些品牌节庆活动有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景宁“中国畲乡三月三”、遂昌汤显祖文化节、缙云仙都旅游文化节、庆元香菇文化节、青田石雕文化节、龙泉剑瓷文化节、云和木制玩具节、松阳开茶节等。其中有四个节庆活动列入省级重点扶持项目。2011年,我们在节庆举办的品牌性、内涵性、经济性、效益性等方面做了不少的推进工作,重点强化文化节庆中的群众参与面和对“种文化”的带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文艺精品创作收获喜人

丽水市通过“一奖二展三赛”(绿谷文化奖、油画展、书画展、摄影大赛、原创歌曲大赛、文学创作大赛)等活动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本土文化元素精品创作,省级以上艺术创作与表演奖项成果丰硕。大型畲族歌舞《千年山哈》已确定代表浙江省参加2012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已经在丽水大剧院进行了一场汇报演出,获得很高的评价。歌曲《等着你》在浙江省第十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上荣获创作、表演、辅导三金奖;舞蹈《绿谷风采》获“中国工行杯”浙江省文艺调演金奖,纪实情景剧《爱在延续》获全省卫生系统汇演一等奖;组织参加“万山红遍——浙江书法大展”,入展26幅,获奖4幅,选送美术作品参加浙江省纪念建党90周年双拥书画艺术展,入选作品5件,选送作品参加建党90周年省机关党工委书画展,入展3件,组织作品参加浙江省生态建设成就油画展,入选5件。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市群文战线获省级以上奖项177个,其中获全国奖项8个,获省金奖38个、银奖40个、铜奖53个、荣誉奖和组织奖11个(见表1)。全市各类文艺作品共参加全国、省、市级展出1000余件,在各类刊物上发表400余件,另有多篇理论文章和个人专集出版。

表1 丽水市2011年群文奖项统计表

img22

4.积极促进“文化低保”服务

近年来,丽水市重点加强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人群、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深入实施。在安排送戏下乡演出地点的时候,有意识地选择上述人群集中地,以利于特殊群体能够就近享受文化服务。同时还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在开发区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卡拉OK大赛,在老年人集中的社区举办老年器乐大赛、老年歌手大赛,开展“图书进校园”和“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重点人群的文化服务工作。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逐步完善

为了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再利用这篇文章,推进丽水文化在村际、乡际、县际、市际、省际和国际间的交流和互访活动,一方面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丽水文化,打响瓯江文化品牌;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让已被本地域打入“冷库”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使好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让更多的群众能欣赏到。市里建立文化剧目项目库,景宁、云和、龙泉建立了专项数据库。同时还积极配合浙江人文地图项目推进完成历史人物与地方志两个主题项目。

为了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已建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二级)1个,县级支中心9个,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联合共建基层服务站点3585个。丽水市图书馆完成了国家图书馆推出的“县级数字图书馆的推广计划”;同时参加由丽水市委组织部和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遂昌县城主办的春节“六送”活动,现场发放300余册图书及共享工程宣传手册,播放共享工程宣传片,赠送300余张贺年福,增添春节的喜庆气氛,深受广大市民欢迎;配合完成市委组织部时代先锋网的改版,完善共享工程内容;完成丽水市“十一五”期间的共享工程建设与成果总结。

(四)“广电惠民”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实施

2011年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工作在9月底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村整体转换任务完成率达到85.4%,城区双向化改造完成率达到96.4%,农村双向化改造完成率达到40.3%,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任务。全市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每周达到62档。乡镇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100%,行政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96%以上,为37206户低保户办理了免费安装及收看有线电视手续。农村低保户免费收看电视率达到90%。行政村广播响率达到95%以上,80%的农户可以收听到广播,全市所有乡镇完成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有线对农广播覆盖率达到87.3%。全市和各县(市、区)广电惠民服务情况如表2所示。

最近几年,电影市场日益趋向活跃,市场需求逐年在提升。2011年,我们审时度势,一方面继续抓好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全市共完成农村电影放映29716场(全年任务是2.5万场),超额完成了任务,中心村电影放映率达到100%,数字化放映占有率达到95%。另一方面推动电影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强化市场主体建设,加快多厅影院改造步伐,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完成的有市电影公司、松阳、云和、遂昌。外出学习制订方案的有莲都、龙泉、缙云。为适应农村文化新的需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我们在城市影院实施数字电影放映的基础上,积极向农村电影放映市场延伸。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农村电影放映基本采用数字放映(见表3)。

img23

表3 丽水市2011年“2131”工程完成情况

img24

(五)公共文化服务队伍逐步壮大

1.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2011年,全市重点抓了乡镇、村文化员(文化协管员)配置和村文化活动团队建设工作。目前,全市除庆元外,已全部实现一个乡镇一名以上专职文化员的配备要求,我们还积极就文化员专人不专职,专职不专业等方面做了许多协调工作,在文化员的招聘录用方面摸索出一些科学实用的办法,使莲都等县(市、区)的文化员招聘质量明显提升。农村业务文化骨干是基层文化工作的生力军,我们提出一个村文化室配有一名文化专管员的要求,已基本到位。同时积极发展村级文化团队,开展日常性各类文化活动,目前全市行政村级已基本实现一支以上常规性文化活动团队的要求。

2.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训

2011年,全市组织实施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对从事文化、艺术领域的骨干和乡镇文化员、村级文化管理员进行了分层次培训,使专兼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素质不断提升。9个县(市、区)共举办各类培训6700多人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音乐、戏曲、舞蹈、健身球、腰鼓、摄影、歌曲创作以及群文业务等,培训对象广泛,涉及村级文化管理员、业余文艺骨干、乡镇文化员、图书管理员、群文干部等。通过对各层次文化队伍的培训,引领文化工作者转变工作思路,由以往单纯的“演”转变为“演、教、导”三结合,发动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有效地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丽水市文化馆则有效地打造了“艺术百味”名家讲座这一新的文化品牌,先后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孙钱章、浙江省文化馆馆长张卫东及夏国民、陈正福、胡敏、邵小眉等多名专家先后做了《如何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从“唱响中国”谈歌曲创作的时代感》、《声乐讲座》、《群众合唱的指挥与排练》、《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舞蹈创作与实践》等6场精彩的讲座,场场爆满,累计听众达930多人次。丽水市文化馆结合“艺术百味”系列讲座,举办了两期全市群文业务干部培训班,开设了音乐、舞蹈和群文理论等课程,主要免费培训全市基层群众文化业务干部和业余文化骨干,同时也向丽水市民免费开放培训课程,受训党员300人,对基层文化干部和业余文化骨干帮助较大,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

丽水市图书馆以提升广大馆员的业务水平为抓手,组员参加了全省基层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培训、全省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会议和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培训;借助于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服务强势,组织广大会员参加了两次“百家新社会组织96345市民服务中心免费送服务进社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赠送书籍500余册。

除此之外,丽水市还在培训内容上进行了创新。针对丽水丰厚的民间文化资源以及加强非遗保护的紧迫性,市本级以特色文化人才培训班为重点,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和保护工作者培训力度,着力深化非遗保护工作,加快特色文化建设。

3.积极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机制

(1)实施“青年团队服务制”

丽水市文化馆于2008年开始实施“青年团队服务制”,抽集馆里7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设立了丽水市文化馆艺术服务中心,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为载体,激活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弘扬团队精神,促进了年轻干部队伍的成长,繁荣了群众文化事业,服务了社会大众,取得了显著成效。“青年团队服务制”具体措施主要是“育、聚、放、跟”:

一是“育”以提素质。在提升年轻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上下工夫。采取“传、帮、带”,“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通过以老带新,“充电”提高,学习借鉴,基层锻炼,来提升干部组织协调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业务创作水平、政治理论素养,从而实现“育才”的目的。二是“聚”以强团队。在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团队建设上下工夫。积极引导年轻干部依靠和发挥集体力量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任务,并合理部署安排需要团队作战发挥集体力量来完成的工作任务,从而实现“聚力”的目的。三是“放”以激活力。在激活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上下工夫。全馆实行工作任务项目负责制,在部署任务后,大胆放手让年轻干部自主地去策划、去组织、去落实,实现激发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锻炼年轻干部意志和能力的目的。四是“跟”以促保障。在服务方向和实施关键环节的跟踪把握上下工夫。对年轻干部放手而不撒手,在部署工作,明确任务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对年轻干部及时指导。

丽水市文化馆以艺术服务中心为单位,以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为载体,真抓实干,在推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效果:艺术服务中心的年轻干部获得了30多个省级以上群文赛事金银铜奖,参与完成了200多项工作任务,尤其是独立完成了近60项工作任务。丽水市文化馆艺术服务中心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被团市委和团省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目前他们正为争取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而努力。

(2)实施“群文工作项目负责制”

群文工作项目负责制是丽水市文化馆将一些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为一个个独立项目来实施的工作机制,以项目负责人为主体,整合全单位人力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是丽水市文化馆近几年群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自2008年11月开始推行至2011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全馆共完成了337个群文工作项目,促进了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让广大市民得到了文化实惠。其主要做法是:

①一人负责,团队作战。在项目负责制的运行过程中,无论谁负责、谁参与,其中一人负责,团队作战是关键。丽水市文化馆有计划地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成独立项目后,即成立项目组。根据项目需要组合执行团队。项目负责人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项目组成员无论职位高低、职务大小,都要在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职,执行好项目工作的具体任务。

②责权利统一,激励为主。坚持责权利统一原则,既要求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负全责,又对活动经费支出实行经费预算,由项目负责人按规定支配。与此同时,无论是对项目负责人还是项目执行成员,都以激励为主的方式充分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③跟踪监督,保障实施。馆领导适时、及时进行跟踪服务,把好方案、支持协调、督促落实、掌握动态,对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既放手又不撒手、有部署又有检查、给压力又给支持。通过跟踪监督使干部在服务方向和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得到把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得到解决,保障干部在工作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推进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丽水市文化馆实施群文工作项目负责制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馆从2008年11月开始推行项目负责制,2008年当年两个月完成项目22个;2009年至2011年我们分别把全年任务分解成81、99和135个项目,每个项目都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出访韩国丽水、市运会、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等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借助于项目负责制,这些繁重任务得到合理分担,忙而不乱,繁而有序,最终都得以圆满完成。文化馆荣获了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专项工作贡献奖、先进党支部等十几项集体荣誉。

(六)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全面开展

丽水市积极响应中央“文化三馆”免费开放的号召,充分利用各类场馆、设施、设备,主动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免费开放,文化惠民”服务。

丽水市文化馆创新免费开放服务机制,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形式有效开展免费开放工作,实现“免费开放,文化惠民”。请进来免费开放,一是免费让市民享受视听大餐,大凡有音乐会、原创歌曲大赛等等活动,都以免费发票的形式让市民观看;二是场所及设施设备免费开放、开设“艺术百味”名家讲座、举办文艺演出和艺术展览、开展文艺辅导,提供场馆、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的服务,让文化馆的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市民。2011年3月文化馆新馆投入使用后,我们的各类排练厅、培训室一直免费提供给文艺团队和群众使用,如“绿谷之声”合唱团和丽水市羽人乐队的定期活动继续进行,每周二、四晚上开展活动,其中“绿谷之声”合唱团从组团到辅导,市文化馆都免费提供人力、场地和设备,一年来,专职人员付出了大量精力,使得队伍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发展到了100多人,最后是不得不加高“门槛儿”,凡是想加入合唱团的市民必须经过考试方能成为团员,而爱好声乐的市民也以能加入合唱团为荣,他们都自发地组织起来,每星期四晚上到文化馆合唱排练厅排练,风雨无阻,文化馆每次都派出两名干部为他们辅导。另外,丽水城区很多社区自己组建的舞蹈队、曲艺队、戏剧队也常常来练习,也有部分文艺爱好者和市民免费使用文化馆的空闲场所。免费开放活动场地后,大大提高了文化场地的使用率,为人民群众开展文化自娱自乐提供了方便。

送出去免费开放,主要有设备、技术免费服务、举办“绿谷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绿谷风”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活动、开展社会文化辅导、基层文化指导等。

据不完全统计,自免费开放服务实施以来,市文化馆全年免费提供排练场所160多天次,提供演出、展览服务9场(项),举办演出、展览活动22场(项),提供设备服务7场,举办“艺术百味”名家讲座6场,举办群文业务干部培训班2期,累计艺术辅导1900多小时,开展社会文化辅导、基层文化指导2300多小时。

丽水市图书馆自2011年6月1日起实行了对外服务的全免费开放,取消借书证工本费及年度注册费,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为丽水市广大市民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据统计,2011年,到馆读者217102人次(其中阅览室58922人次,图书外借118762人次、电子阅览室49854人次,解答读者咨询630余次),比2010年增长5%;书刊外借118811册次,比2010年增长6.6%;持证读者累计达15796人,比2010年增长32.7%;装订杂志3288册、报刊66份;完成2012年期刊采购任务,订购期刊476种476份,报纸113种,116份;采购“数字科技馆”数据库、“一线图情”数据库、阿帕比电子图书3236册;新购加工图书19031册,共有藏书276752册。

丽水大剧院则通过市民开放日、欢乐天地、《处州晚报》小朋友参观讲解、集邮协会参观剧院、局老干部参观剧院、政协委员参观剧院、庆六一开放日、《百姓大舞台》第一期票友见面会、《百姓大舞台》第二期、打开艺术之门开幕晚会、庆国庆市民开放日、市民开放日之亲自互动、保利大讲堂、丽水市民音乐会——“爱的致意”中外名曲专场、丽水市民音乐会——“铃儿响叮当”圣诞音乐会等公益活动对市民朋友免费开放。每次活动千余名观众走进大剧院,通过剧院工作人员的介绍以及有奖问答环节,既起到了宣传作用又拉近了剧院与市民朋友的距离。国庆节还结合长假策划了“国庆天天乐”活动,举办了“丽水大剧院亲子活动”、“保利大讲堂”,提高了剧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剧院全年共接待观众约8.9万人次。

另外,各种展览馆、博物馆在免费开放服务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效。龙泉市青瓷馆接待国内外团体游客760多批次,散客14万余人次;宝剑馆接待观众12余人次;浙大龙泉分校旧址接待5万人次。景宁畲族自治县博物馆2011年共计接待观众6万余人次,全程讲解300余场;遂昌县汤显祖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省社科普示范基地的作用,多次圆满完成重要接待任务,共接待游客11561人,其中国家、省、市领导,各界专家、学者1486人,外宾50余人,旅游团队4969人,学生1861人,散客3195人。松阳县博物馆全年累计接待5万余人次。

二、丽水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丽水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其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水平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农村文化供给依然相对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依然落后,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很多,总体落后于省里提出的“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要求。乡镇文化站内部设施匮乏,活动经费短缺,功能发挥不全问题相对突出。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很难适应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十一五”期间,虽然丽水市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有较大增长,但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仍然低于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期投入。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的运行维护费用没有纳入经常性预算支出,难以保障已建成设施的作用发挥。

2.文化专业人才匮乏

从全市来看,文化人才总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乡镇文化人才短缺,难以完成建设任务,满足建设要求。同时,由于文化站由乡镇政府管理,存在被其他工作冲击的现象。有些乡镇综合文化站即使配有专干,但多身兼数职,经常调整,在编不在岗,有编没有人的情况比较普遍。

3.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县(市、区)图书馆藏书量少、借阅者不多。文化馆、博物馆没有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一些开放的文化馆由于文化活动不多,且缺少组织,群众参与不积极。乡镇文化站设施不全、缺乏活动组织者等原因,少有群众使用。一些农村由于青壮年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守的以儿童、老人为主开展活动较少。

三、丽水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思路

随着丽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增强服务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丽水市应当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乡镇街文化站为枢纽,以村社文化设施为依托,着力形成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把坚持保障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有机结合,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一)完善制度,推进文化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

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的文化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并纳入各级政府“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继续完善实施文化建设目标考核测评制度,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对文化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指标化,使考核内容、形式更加科学可行;加强过程监督和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反馈信息,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用好考核结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探索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街道文化中心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制度。

(二)增加投入,健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完善文化投入专项资金制度,各级财政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公共文化设施需求、运行、维护,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管理所需的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持公共文化建设投入逐年增长。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方式。实施和完善对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项目、文化活动通过公开招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加强竞争机制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公共文化活动项目的立项、申报、评估制度,建立公共文化事业财政投入业绩评估考核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文化事业发展政策,完善公益捐赠和赞助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冠名、基金、捐款捐物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探索以政府引导、民间参与为主要方式的投资新模式,统筹财力,全面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作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费的规定。城市居住区和新建小区住宅须按规定配套建设文化设施,配建的文化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加强资金统筹,对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予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文化内部体制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的要求,全面实行聘用制、劳动合同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努力建设文化人才“人尽其能、人尽其用”的良好环境。继续开展在职文化干部的培训,建设一支基层专职文化员队伍和业余文化骨干队伍。加强对基层文艺爱好者的指导,大力培育群众性业余演出队伍。加强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文化站专职文化干部的配备和素质培育。配备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街道文化中心和村文化活动室的专业人员,建设稳定的人才队伍。出台相关政策,引进一批优秀专业人才,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支持大学生村官承担基层文化建设的职责,鼓励兴办农村文化大户。

(四)丰富服务内容,有效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

继续大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开展导读、导赏、讲座等,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升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开发利用,加强与党建、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对接,互联互通,不断丰富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用活社区文化中心和村文化活动室的设施设备,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在全社会掀起读书热潮。针对农村群众的爱好,及时调整、更新电影惠民工程的片源,多出群众受欢迎的电影节目。提高文化下乡节目的内容质量,多创作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加强本土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力度,创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作者单位:丽水市文化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