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积极引导,让团队在“冲突”中成长

积极引导,让团队在“冲突”中成长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社会生活中,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容易让人们为合作精神大唱赞歌,竞争俨然成为人心不古的行为写照。领导者摆下擂台,让下属分别上台较量,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组织活力。领导者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团队建设则更为顺利。

社会生活中,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容易让人们为合作精神大唱赞歌,竞争俨然成为人心不古的行为写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竞争就是勾心斗角,充满欺骗、狡诈和阴谋。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冲突与合作,谁是团队的竞争力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深刻地揭露了竞争与合作的性质。很多心理学家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证明了:竞争是永恒的、绝对的,而合作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顿·多伊奇曾做过一项实验:

他要求参加实验的四名被试者两两成对,每对中的两个人分别扮演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开着自己的车从起点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

在他们面前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即宽敞的个人专用线和两人公用的近道线。前者路面很宽敞,但走的路程要长很多;后者虽然走的路程很短,但道路狭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如果两辆车共同通过这条狭窄的道路,就只能采取“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的办法。

显然,走公用的近道线远比走个人专线经济。但是交替使用公用的近道线需要一点等待时间。大家不妨猜想,他们两人会采用哪种路线方案呢?实验结果表明,他们都采用了交替使用公用的近道线作为行车路线,但是他们却拒绝合作。

特别是当双方在近道线狭路相逢时,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最典型的一种可笑行为就是:尽管只是一个游戏,但当他们在近道线相遇时,双方开始的时候都是各不相让、不肯后退。

僵持许久过后,其中一方会先倒车但不会让出整条路来让对方通过,最后对方也不得不倒车,然后两人各自使用自己的个人专用线朝目的地开去。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

当实验结束后,被问及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者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

此后,众多心理学家的实验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在没有特殊条件的作用下,与合作相比较,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方式,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团队内部建立竞争机制,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引导和激励。领导者摆下擂台,让下属分别上台较量,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组织活力。

正如麦格雷戈所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竞争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条原则。组织内部有了一定的竞争氛围,才能快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士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员工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二、鲶鱼效应,强化竞争的正向激励作用

很久以前,挪威人的收入主要是靠从深海中捕捞沙丁鱼来维持的。而在这些每次一同出海打鱼的渔民中,收入最为丰厚的是一位老渔民,因为他是这群渔民中唯一能够把沙丁鱼活着带到岸上的人。在当时,活的沙丁鱼的价钱是死的好几倍。

其他渔民也曾经无数次地尝试各种办法,试图让他们捕捞的沙丁鱼能够活着上岸,但总是徒劳。老渔夫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次,一个年轻的渔夫趁老渔夫不注意偷偷打开了老渔夫船上那些盛满活沙丁鱼的鱼篓,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在一群活泼乱跳的沙丁鱼中间居然夹杂着一条鲶鱼。经验丰富的老渔夫不可能不知道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他这样做的道理何在呢?年轻渔夫想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自己新打捞的一篓沙丁鱼中也放入了一条鲶鱼。上岸后,年轻渔夫发现自己船上唯一一篓活鱼就是放了鲶鱼的那篓。

后来,一位心理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当鲶鱼被装入鱼篓后,就会对沙丁鱼发起攻击,由于鲶鱼不断地追逐,沙丁鱼不得不拼命游动,在这种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生存的欲望促使沙丁鱼调动了全身的力量,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

这样一来,沙丁鱼就可以活着回到港口。心理学家把这种外界的竞争者激活生物体内部的活力和能量的现象称作“鲶鱼效应”。

查尔斯·施瓦斯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公司下属的一个子公司的职工总是完不成定额工作量。该公司经理几乎用尽了一切办法——劝说、训斥,甚至以解雇相威胁,但无论他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济于事,也就是说,工人还是完不成定额。施瓦斯决定亲自到该公司处理这件事。施瓦斯在公司经理的陪同下到公司巡视。这时,正好是白班工人要下班,夜班工人要接班的时候。施瓦斯问一位工人:

“你们今天炼了几炉钢?”

“5炉。”工人回答说。

施瓦斯听了工人的回答后,一句话也没说,拿起笔在公司的布告栏上写了一个“5”字,然后就离开了。

待夜班工人上班时,看到布告栏上的“5”字,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去问门卫,门卫将施瓦斯来公司视察并写下“5”字的经过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次日早晨,当白班工人看到布告栏上的“6”字后,心里很不服气:夜班工人并不比我们强,明明知道我们炼了5炉钢,还故意比我们多炼1炉,这不是明摆着给我们难看,让我们下不了台吗?于是,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到晚上交班时,白班工人在公布栏上写下了“8”字。

智慧过人的施瓦斯用他无言的激励,激起了公司员工之间的竞争,最高的日产量竟然达到了16炉,是过去日产量的3.2倍。结果这个公司的产品产量很快超过了其他公司。

这个故事给领导者的启示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领导者要给员工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员工在紧张中学会适应。

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团队中的“鲶鱼”,团队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员工,他们的工作效率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团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团队的纪律和效率。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

领导者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团队建设则更为顺利。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竞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组织缺乏内部的竞争就会让组织成员不思进取,缺乏活力和进取心。可见,在团队中,没有竞争的结果是不堪想象的。因此,竞争是激励员工、调动其欲望的有效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